2021年德清縣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要點

2021年德清縣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以構建農田到餐桌、實驗室到醫院的食品藥品全過程精密智控體系和風險閉環管控機制為牽引,加快食品藥品安全治理的系統性重塑,推進“全受控、全鏈條、全時空”監管執法走深走實,整體提升食品藥品安全縣域治理現代化水平,確保不發生食品藥品安全事故事件,確保民眾滿意度持續提升,努力打造“重要視窗”的“精品視窗”、爭當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排頭兵,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 周年。

一、深化聯防聯控,嚴把疫情防控每道防線
(一)嚴格進口冷鏈食品管理。健全“源頭查控+硬核隔離+精密智控”常態化工作機制,夯實進口冷鏈食品全要素全方位立體防控。疊代“浙冷鏈”系統精密智控,完善車輛、冷庫物聯感知,加強鏈上數據分析。嚴格集中監管倉規範運行,落實監管倉精密指數考評,提高日處理能力和陽性食品應急處置能力(縣市場監管局、縣衛生健康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大數據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加強冷鏈食品運輸車輛核驗查控,建立進口冷鏈食品道路運輸電子運單管理制度(縣公安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嚴格重點場所“四個一律”“三個到位”管控要求,督促指導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進口冷鏈食品“三專、三證、四不”要求,對直接接觸進口冷鏈食品的從業人員和監管人員每周開展核酸檢測,按方案優先接種疫苗(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疫情防控藥械產品質量監管。抓實新冠病毒疫苗監管,依職落實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種單位質量管理責任(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開展新冠病毒疫苗生產流通專項監督檢查,實現涉苗單位檢查覆蓋率100%(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加強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監測,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評價、早控制”(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疫情防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檢查覆蓋率達100%,突出應急註冊證“過期未續”企業監督檢查(縣市場監管局負責)。配合做好出口疫情防控醫療器械監管,妥善防範各類風險(縣商務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疫情防控服務保障。抓好零售藥店疫情監測和防控工作,充分發揮零售藥店“哨點”監測作用,完善多部門風險協同處置機制,織密“疫情精密智控”網(縣市場監管局、縣醫療保障局、縣大數據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加強防疫物資動態監測系統建設,納入全省應急物資保障信息平台(縣發改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主動幫扶醫療物資重點生產企業,指導企業以需求為導向精準組織生產、有計畫調配使用(縣經信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嚴格控制疫情防控藥械產品物價上漲,維護市場秩序(縣市場監管局負責)
二、推進數字賦能,構建全程可溯監管鏈條
(四)構建食品安全精密智控閉環管理體系。按照“廠廠(場場)陽光、批批檢測、樣樣賦碼、件件掃碼,時時追溯、事事倒查”要求,推廣套用浙江省食品安全追溯閉環管理系統(浙食鏈)。全年完成98家以上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接入“浙食鏈”系統,進一步抓實食品安全全程追溯機制建設。加強“陽光工廠”“特殊食品風險智控”“校園食品安全智治”“網路餐飲以網管網”“風險評估預警”“問題智治”“謠言智控”等食品安全綜合治理數位化協同套用場景的推廣套用,繼續鞏固“浙冷鏈”系統套用,深化“掌上基層”基層治理APP和“簡案快辦”系統融合,切實提高食品安全智治水平。深入開展數位化監管培訓,建立相應通報考核制度,進一步提高套用的覆蓋面和有效性(縣市場監管局負責)
(五)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深入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將特色農產品質量合格證納入“浙農碼”,實現示範性農產品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規模以上主體合格證制度全覆蓋,嚴格落實生產主體生產記錄製度。動態維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台主體資料庫,加強信息數據套用(縣農業農村局負責)
(六)完善藥品安全追溯體系。強化冷鏈保障和追溯管理,配合省局推進疫苗全鏈條追溯監管系統(“浙苗鏈”)試點建設,構建疫苗一體化閉環管理“2345”溯源體系(縣市場監管局、縣衛生健康局按職責分工負責)。督促企業建立健全信息化追溯管理制度,切實履行各自追溯責任,實現藥品批發企業、藥品零售連鎖總部重點品種藥品信息化追溯全覆蓋(縣市場監管局負責)
三、完善閉環管控,提升食藥風險治理水平
(七)加強抽檢與風險監測。深化食品抽檢分離改革,開展食品抽檢能力規範化建設。食品抽檢100%實現“硬分離”,並由執法人員利用“網際網路+監管”平台實施“雙隨機”抽樣。市場監管環節食品監督抽檢達到4.2批次/千人,食品相關產品監督抽檢28批次(縣市場監管局負責)。開展蔬菜、食用菌、生豬、禽產品等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和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定量監測量達到1.5批次/千人,例行監測合格率達到98%(縣農業農村局負責)。縣級林產品自主抽樣達66批次以上(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樣本量達到1件/千人(縣衛生健康局負責)。完成藥品監督抽檢150批次、醫療器械監督抽檢14批次、化妝品監督抽檢29批次,不合格藥品核查處置率100%,基本藥物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數不少於800例/百萬人、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可疑報告不少於300例/百萬人、化妝品不良反應報告數不少於60份/百萬人(縣市場監管局負責)
(八)完善風險閉環管控機制。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機制,拓展風險監測信息來源渠道,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覆蓋所有開展食源性疾病診療的醫療機構,加強區域風險監測資源共享和合作(縣衛生健康局負責)。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處置機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預警和處置清單,將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信息有效推送至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和相關單位,實施風險分類分級處置。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處置督辦和風險反饋機制,落實風險化解措施,通過專項整治、規範提升等糾正措施切實消除風險隱患(縣衛生健康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探索基層食品安全風險綜合治理中心建設,開展“抽、檢、研、處”一體化工作體系建設試點,健全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運行機制,深化“檢研協同”“檢管結合”“檢打聯動”,健全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運行機制。完善食品安全風險處置機制,建立行業性、區域性食品安全風險處置督辦機制(縣市場監管局、縣農業農村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完善食品安全風險反饋機制,加快建立重點風險治理資料庫,採取糾正措施消除風險隱患。健全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風險管理專家諮詢和風險評價機構,落實《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工作指南》和《食品安全風險管理行動計畫》,確保隱患得到清除(縣市場監管局牽頭,縣委政法委、縣衛生健康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完善藥品監督檢查、缺陷整改、抽檢不合格處置、藥品召回等風險閉環管理機制。配合省市局積極構建藥品智慧監管一體化平台。以正大青春寶為試點,推進生產過程質量管控關鍵參數“黑匣子”工程等智慧型化工廠建設(縣市場監管局負責)
(九)完善風險應急管理機制。修訂《德清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進一步規範我縣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報送程式和應急處置職責分工。開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桌面推演,細化食品安全事故操作規程,結合我縣實際組建應急處置隊伍(縣食藥安辦牽頭,縣食藥安委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加強輿情監測,及時發現苗頭性問題,開展綜合研判和應急處置。持續加大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力度,拓展交流渠道,把握輿論走向,完善新聞發布機制,及時對外界發布權威信息(縣食藥安辦、縣委宣傳部按職責分工負責)。根據省市有關藥品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完善縣級藥品應急預案,配合開展桌面推演(縣市場監管局、縣應急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嚴格執法監督,保持持續高壓震懾態勢
(十)嚴格農產品源頭把控。強化農業投入品管理,實施“肥藥兩制”改革綜合試點行動,培育“肥藥兩制”改革試點主體61個。根據省市出台的水稻等農作物化學農藥定額制施用標準及技術導則,單位播種面積農藥施用強度控制在0.17千克/畝以內。加強水產養殖用投入品監管,開展漁業健康養殖示範創建活動,創建水產健康養殖場11個。開展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試點行動,創建美麗牧場1個。採取“一個問題品種、一張整治清單、一套攻堅方案、一批管控措施”的“四個一”模式,對安全隱患較大的食用農產品實施集中系統治理(縣農業農村局負責)。推進糧食重金屬污染治理,推動將保護優先類耕地劃入永久基本農田,落實用地養地等措施;在安全利用類耕地推廣品種替代、水肥調控、土壤調理等技術模式;在嚴格管控類耕地推行種植結構調整,退出水稻小麥等口糧種植(縣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德清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耕地周邊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動態更新污染源排查整治清單(市生態環境局德清分局負責)。開展耕地土壤污染成因排查與治理修複試點示範,統籌當前利用和長遠修復,確保耕地的基本屬性(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嚴把糧食收儲質量安全關,落實糧食收購一車一檢制度,將鎘列入糧食收儲入庫和出庫的必檢項目。強化對超標糧全過程閉環管理,嚴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流入生產企業和市場(縣商務局牽頭,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加大對市場中流通的大米及米製品抽檢力度(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完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地準出市場準入機制(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嚴格藥品生產經營監管。加強《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宣貫。突出對疫苗、無菌製劑藥品、特殊藥品、中藥飲片(中藥製劑)、防疫藥械、國家集中採購中選品種以及嬰幼兒、特殊類化妝品等重點品種的監管。協同市局開展藥品生產企業常規檢查,確保藥品生產企業每年全覆蓋檢查,三年內實現在產品種的全覆蓋檢查;實施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動態分級監管機制,加強對一級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配合市局做好二級三級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加強對化妝品生產企業的日常檢查,積極配合省市局做好飛行檢查、跟蹤檢查和專項檢查等工作。抓好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後檢查工作,配合實施備案量化等級管理。對疫苗配送企業、疾控機構檢查覆蓋率達100%。對1/3藥品經營企業,1/3疫苗接種單位,10%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和5%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開展飛行檢查。開展醫療器械“清網”行動,淨化網際網路藥品經營環境,完成“淨網”平台建設。嚴格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審查,加大虛假違法廣告查處力度(縣市場監管局負責)。
(十二)嚴格食品生產經營監管。實施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風險分級管理制度,建立風險分級與雙隨機監督檢查聯動機制。加強省飛行檢查重點食品生產企業的日常監管。進一步加強乳製品質量安全監管,乳製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建成食品生產企業“陽光工廠”19家以上。加快實施《德清縣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縣公安局、縣教育局、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加強生活飲用水和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監管(縣衛生健康局負責)。推動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縣發展改革局、縣綜合執法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加強網路餐飲食品安全線上線下同步監管,鼓勵入網餐飲單位使用“外賣封簽”(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加強旅遊景區、養老機構等食品安全管理(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縣民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確保駐德部隊食品供應可靠穩定(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管局、縣人武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開展食藥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深入推進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督促第三方平台和入網經營者在網站顯著位置標註“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打擊保健食品行業的非法生產經營、虛假宣傳、違法廣告等行為(縣市場監管局牽頭,縣委宣傳部、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商務局、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縣衛生健康局按職責分工負責)。深入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行動,重點加強對主體資質、場所環境、生產經營過程三方面整治,嚴厲打擊農村制售“三無食品”“劣質食品”“過期食品”等違法犯罪行為。開展地產食品、農貿市場散裝食品和食用農產品藥殘風險以及餐飲具清洗消毒隱患治理(縣市場監管局、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公安局、縣商務局、縣供銷社按職責分工負責)。突出包裝飲用水行業整治,切實提升全縣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食品安全整體水平(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圍繞“治違禁促提升”行動計畫,持續開展以農藥及農藥使用、“瘦肉精”、生鮮乳違禁物質、獸用抗菌藥、畜禽屠宰等為主要內容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各類禁限用藥物使用和非法添加行為,嚴格落實農藥安全間隔期、獸藥休藥期制度(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實施藥品“打假治劣提級行動”, 針對人民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組織開展網路銷售“兩品一械”、中藥飲片(中藥製劑)、醫療(醫美)機構特殊藥品使用、化妝品“線上淨網線下清源”等專項整治,嚴打違法犯罪行為(縣市場監管局負責)。打擊野生動物違法違規交易,做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長江禁捕打非斷鏈”“一打三整治”等專項行動(縣公安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法院、縣檢察院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打擊。開展“崑崙2021”專項行動,突出打擊食用農產品、食品、保健食品非法添加以及濫用農獸藥的犯罪行為,嚴厲打擊直播售假等利用網際網路制售偽劣食品犯罪,加大跨區域大案要案偵辦力度(縣公安局負責)。組織“劍鋒”主題集約收網行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非法經營、走私疫苗以及涉及疫情防控的藥械產品等違法犯罪(縣公安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法院、縣檢察院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完善行刑銜接機制。構建食品藥品市場監管、公安部門線索移送偵辦協同跟蹤督辦制度(縣公安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建立市場監管、公安、檢察“研討協作”共享平台(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檢察院按職責分工負責)。對屬於法律規定食品安全問題“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實施行政拘留(縣公安局負責)。督促執行食品藥品安全犯罪被告人適用緩刑需呈報制度。依法適用禁止令,禁止食品藥品安全犯罪被告人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食品藥品的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縣法院負責)
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的適用(縣檢察院負責)。落實食品安全處罰到人要求,對主觀故意、性質惡劣、後果嚴重的違法主體法人、主要負責人及直接負責人從嚴從重處罰(縣市場監管局負責)
(十六)完善信用監管機制。推動食品安全領域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加強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認定和公示,將嚴重違法失信企業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強化部門信息共享和聯合獎懲(縣發改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建立規模生產主體信用檔案,推行信用聯合懲戒分級分類監管工作機制(縣農業農村局負責)。深化藥品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信用監管體系建設(縣市場監管局負責)
五、最佳化營商環境,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十七)營造便捷準入環境。實施食品“三小”行業“多證合一”。推進“電子許可證”和“電子健康證”套用,全縣食品生產企業許可電子證書持有率達100%。全縣食品生產企業許可電子證書持有率達100%(縣市場監管局負責)。開展藥械經營審批“一件事”改革,實現“一件事、一網辦、一證通”。推動藥品檢查“綜合查一次”改革,以浙江省行政執法監管平台為依託,協助構建省市縣“聯合查”、藥械化“一次查”等機制,做到“一次檢查、全面體檢、綜合會診、精準施策”。加快民生藥事“一件事”服務改革,啟動建設民生藥事服務站4家,推進24小時“網訂店送”藥房提質擴面,實現“三醫聯動”數智化(縣市場監管局牽頭,縣衛生健康局、縣醫療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八)強化品牌建設引領。實施質量興農計畫,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新增農產品地理標誌1個以上。組織轄區內農業龍頭企業積極參評省政府質量獎。培育發展生態優質農產品。組織開展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創建暨“一縣一品一策”行動(縣農業農村局負責)。深入推進糧食“五優聯動”提質擴面,開展“浙江好糧油”“中國好糧油”遴選(縣商務局負責)。推進仿製藥一致性評價,鼓勵企業加快首仿藥研發生產,支持發展生物技術藥、化學創新藥、現代中藥高效原料藥,推進制劑和高效原料藥一體化發展(縣經信局、縣財政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積極推進“浙造器械”品牌建設,做好服務發展工作,提升全縣的醫療器械製造水平(縣經信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積極推進傳統藥品流通企業數位化轉型,引導藥品供應鏈服務商、智慧藥房等新批發新零售業態健康發展。深入開展化妝品“百千萬”示範工程(縣市場監管局負責)
(十九)推動地產食品質量提升。全面開展規上食品生產企業HACCP認證行動,新增HACCP體系認證企業7家。持續加大小作坊監管力度,名特優食品作坊和亮化達標小微食品生產企業全部實施“5S”管理(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加快實施《浙江省冷鏈物流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20—2022年)》(縣發改局負責)。推進農村家宴中心建設,規範運行管理,新建(改建)農村家宴放心廚房8家以上,新建農村家宴“陽光廚房”18家(縣市場監管局負責)
(二十)推動食品經營規範化提升。以大中型商超以及大型連鎖便利店、品牌網路加盟店為重點,持續深入開展各類形式食品安全規範化示範創建。開展“放心肉菜示範超市”創建、“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諾”活動。按照省市建設規範,培育創建1個高質量“陽光餐飲街區”。持續推進《浙江省餐飲行業“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行動指南》落實。探索社會餐飲“雲智管”積分管理模式(縣市場監管局負責)
(二十一)建設醫藥創新高地。協同“政產學研介”生態要素,完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服務體系,打造醫藥創新和審評柔性服務站“德清模式”。助推最佳化生物醫藥產業獎勵政策,營造良好的醫藥創新發展環境,鼓勵企業加大新藥研發和創新技術套用。加大對我縣“長三角綠色製藥協同創新中心產業技術研究園”建設的幫扶力度,在新藥研發、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一致性評價和新項目落地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政策諮詢、技術指導等個性化服務,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和提升核心競爭力。指導歐詩漫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爭創國家藥監局高研院教學基地(縣市場監管局、縣經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強能力建設,增強食藥安全技術支撐
(二十二)加強檢驗監測體系建設。進一步穩定和加強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推進食品和農產品安全風險監測和檢驗監測能力建設達到國家建設標準,抗生素殘留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設備配置率達到90%(縣農業農村局、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引導推進食品承檢機構“陽光實驗室”建設,提高縣本級食品技術機構風險處突能力(縣市場監管局負責)。支持食品質量安全科技計畫項目研究,支持科研機構申報省級食品質量安全類計畫項目(縣科技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積極參與研究制定食品非法添加、農藥獸藥殘留補充檢驗方法和食品快檢方法,開展食品快檢評價和驗證(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健全市縣二級不良反應(事件)監測網路,加強監測哨點建設(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加強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在食品安全監測等領域的深度套用(縣發改局牽頭、縣農業農村局、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三)加強專業化監管執法能力建設。加快實現監管隊伍裝備配備標準化,執法程式和執法文書標準化、規範化(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參照省、市級模式,加快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業偵查力量建設(縣公安局負責)。加強食品檢查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推進藥品檢查員隊伍建設。深入實施“雙百尖兵”工程建設,協助構建適應監管新形勢的省市縣三級協同檢查機制,全面推進高水平的職業化專業化檢查員隊伍建設。開展餐飲從業人員素質提升行動。加強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食品安全義工等隊伍建設。指導食品、醫藥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建立行規行約,加強行業自律(縣市場監管局負責)
七、匯聚社會力量,創新多元共治工作格局
(二十四)突出“雙安雙創”示範引領。深化省級食品安全市縣和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鞏固創建成果
(縣食藥安辦、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食藥安委成員單位、各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五)拓展宣傳教育深度廣度。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將食品安全普法宣傳納入“八五”普法規劃(縣司法局牽頭,縣農業農村局、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常態化開展“四個你我”活動,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藥品安全月”“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及農獸藥安全使用等宣傳活動。最佳化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專家團兩支隊伍,依託有條件的社區、學校、大型商超推進食品安全科普宣傳網點建設,完善提升現有科普站點(縣農業農村局、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推廣運用食品安全協同套用“食安之窗”“謠言智控”模組及“捉謠記”網路闢謠平台(縣委宣傳部、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積極深化與媒體合作,支持新聞媒體準確客觀報導和輿論監督,宣傳食品藥品安全先進典型經驗(縣委宣傳部負責)
(二十六)推進責任保險提質擴面。支持引導保險機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前風險評估+事中風險管控+事後風險保障”的風險治理體系,構建日常監督、宣傳教育、培訓指導等方面服務機制。到2021年底前,將學校及公辦幼稚園食堂、養老機構食堂、農村家宴等食品安全重點領域納入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公益險範圍,實現全覆蓋。積極引導重點食品生產企業、大中型商超、大中型餐飲服務企業、中央廚房、集中配送單位、商業綜合體等食品安全風險較高的領域參保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商業險,積極探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有效防控和化解食品安全風險的社會治理方式。結合疫情防控實際,推廣進口冷鏈食品物防保險(縣市場監管局、縣金融辦、德清銀保監組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深化責任落實,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落細
(二十七)推動黨政同責有效落實。嚴格執行《地方黨政領導幹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和《關於進一步加強藥品安全工作領導落實藥品安全責任的意見》各項要求(縣食藥安辦、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科學制定2021年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考評實施細則,推動鎮(街道)落實黨政領導幹部食品安全責任制清單,將鎮(街道)黨政同責落實情況納入考核。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要求,加強部門聯動和考核評議,落實食品安全監管各職能部門的責任(縣食藥安辦牽頭,縣食藥安委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繼續推進基層食安辦“三基”建設,2021年實現鎮(街道)食安辦100%達到三星級標準,按市級分配名額新增若干個鎮(街道)食安辦達到四星級標準,不斷鞏固提升規範化創建成果(縣食藥安辦牽頭,各鎮(街道)負責)。推進基層協管員隊伍建設,深化“掌上基層”基層治理APP數位化套用,開展基層食品安全協管人員能力培訓,基層協管人員食品安全考核優秀率達50%以上,建立優秀協管員激勵機制,開展“優秀協管員選樹評比”等活動,持續推動食品安全基層責任網路建設(縣委政法委、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強化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建設運行,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格線化監管(縣農業農村局負責)
(二十八)推動主體責任有效履行。食品和藥械化生產企業年度自查報告覆蓋率達到100%,乳製品生產企業發現風險報告率達到100%。組織開展企業負責人履責報告活動。推動食品生產企業尋找CCP行動試點。食品生產企業出廠檢驗能力比對考核通過率達到95%以上。強化食品流通進貨查驗,開展第三方技術評審。做好網路食品銷售第三方平台備案。開展餐飲從業人員素質提升行動。配合市局實施“七個一”工程,落實上市許可持有人和藥品生產企業藥品質量安全全過程、全生命周期主體責任。開展全省化妝品生產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機制建設,創建化妝品“放心示範工廠”1家(縣市場監管局負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