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2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2022年工作會議上,中國農業科學院10項2021年度重大科學發現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1年中國農業科學十大科學發現
- 頒布時間:2022年1月12日
2022年1月12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2022年工作會議上,中國農業科學院10項2021年度重大科學發現發布。
2022年1月12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2022年工作會議上,中國農業科學院10項2021年度重大科學發現發布。內容植物到動物的功能基因轉移首獲證實首次發現烷基型產甲烷古菌第一代基因組設計的雜交馬鈴薯問世首次揭示陸地棉群體...
重大發現 一:重大發現:幾丁質定向生物合成的結構基礎。發現團隊: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楊青研究團隊 發現詳情:幾丁質生物合成對農業病蟲害的生存和繁殖至關重要,其關鍵反應由幾丁質合成酶催化完成。該研究以大豆疫黴菌的幾丁質合成...
十大進展 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分別是:——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2021年5月,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於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成功。任務採用“氣動減速-傘降減速-動力減速-...
2019年2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發布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克隆猴、納米機器人等10項重大科學進展入選。2022年2月28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布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2023年3月17日,科學技術...
《2023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是2023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論壇上發布的專項報告。2023年12月6日,2023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在南京發布,報告總結了2022年中國農業科技前沿研究水平的重大突破性進展,包括發現協同調控水稻高產早熟關鍵基因等10項...
2021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是由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於2022年1月10日公布的評選結果。評選結果 進展一:人工合成澱粉示意圖。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 供圖 ——從二氧化碳到澱粉的人工合成。澱粉是糧食最主要的成分,也是重要...
1997年作物所“太谷核不育小麥”研究成果,被評為“1997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的第一條。 1998年,棉花研究所“高產優質多抗棉花新品種中棉19”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太谷核不育小麥的發現、鑑定與初步利用”...
2023年1月12日,202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北京揭曉並對外公布。202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分別是:——“中國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進展。中科院國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員領導的團隊,採用原創的中性氫窄線自吸收方法,首次獲得原恆星核...
2020-2021年度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推進鄉村全面...
“十五”期間,農業科技工作要圍繞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業效益、改善生態環境和提高國際競爭力,重點組織實施“十大科技行動”,解決100項左右的重大農業關鍵技術。10.實施作物良種科技行動,促進種植業結構調整。以優質高產作物新...
科技管理局、人事局、財務局、發展建設局、國際合作局、成果轉化局、重大任務局、直屬機關黨委、監督局等10個職能部門,作物科學所、植物保護所、蔬菜花卉所、哈爾濱獸醫所等34個直屬研究所,以及研究生院和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共46個部門...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2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於2023年1月12日在北京揭曉。
1995年9月,北京農業大學和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併組建中國農業大學。 截至2021年3月,學校占地125萬平方米,校舍面積123萬平方米;設有19個學院,開辦本科專業72個;有全日制本科生12747名,全日制研究生9882名;有專任教師1933人;有一級學科...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 [93],男,漢族,生於北平(今北京市) [2-3] [6],無黨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 [1] [120-121]人。享譽海內外的著名農業科學家,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
10. 陳紅霖, 田靜等. 中國食用豆產業和種業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 中國農業科學 2021,54(3):493-503.11. 陳紅霖 ,胡亮亮等. 綠豆種質資源苗期耐鹽性鑑定及耐鹽種質篩選. 作物學報. 2021 12. 陳紅霖 ,胡亮亮等. 481 份國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