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石家莊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深入落實全省“三件大事”,大力發展“4+4”現代產業,以“四種類型經濟”為抓手,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深化拓展“雙創雙服”和“三深化三提升”活動,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活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保“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推動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取得新成效。

一、2019年工作回顧,二、2020年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市人民知重負重、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埋頭苦幹的一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各項工作要求,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經濟質量穩步提升。經初步核算,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7%;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8%,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0.7%;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8.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1%;實際利用外資增長8.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69.1億元、增長9.5%,規模和增速穩居全省第一。
——企業實力明顯提升。以嶺藥業吳以嶺院士團隊的中醫微血管病變防治項目、中電科13所河北立德公司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化項目,奪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君樂寶入選中國十大新銳品牌,榮獲世界乳品創新兩項大獎,奶粉銷量全國第一,標誌著石家莊乳業輝煌依舊、獨領風騷。敬業集團收購英國鋼鐵公司,標誌著石家莊傳統優勢產業實力與世界強者競爭共舞。石藥“玄寧”領航中國藥出海,中國製造成為世界標準,實現歷史性零的突破,標誌著石家莊生物醫藥創新能力達到國際新高度。
——發展動能持續提升。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定片區正式掛牌,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榮獲全國首批5G試點城市、中國省會城市創新能力第9名,7個縣(區)達到全省縣域科技創新能力A類標準。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7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832家,淨增市場主體14.81萬戶,總量達到108.18萬戶,四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一。
——生態環境最佳化提升。全市PM2.5平均濃度從72下降到63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174天,超額完成省定任務,一微克一微克摳出“石家莊藍”;10個國省考出境斷面水質均達到省控目標要求。滹沱河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建成使用,被評為全省“十大秀美河湖”,二期全面開工建設。
——城市形象顯著提升。榮獲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城市信用監測排名進步前十城市,獲批國家節水型城市。成功舉辦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習近平總書記親致賀信。國際物流發展大會、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國際通用航空博覽會、中國城市創新發展論壇等182場會展活動亮點紛呈。省五星級公園達到10座,中央商務區建設全面鋪開,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民生福祉不斷提升。行唐、靈壽、贊皇3個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歷史性“清零”,提前一年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城鎮新增就業13.42萬人,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633.8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9%。省20項民心工程任務和市10件惠民利民實事順利完成。528個老舊小區引入“紅色物業”管理服務。
一年來,困難大於預判,結果好於預期。我們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在戰勝風險挑戰中,搶抓機遇促發展;在應對轉型陣痛中,轉變方式調結構;在踐行初心使命中,奮勇擔當惠民生。
(一)堅持產業強市,“4+4”現代產業格局進一步鞏固。突出存量最佳化、增量優質,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產業布局最佳化,強力實施系列三年行動計畫,實施強鏈、補鏈、延鏈工程,引進中國醫藥、北大資源、超高場磁共振、幹細胞免疫治療等國內外領先的企業和項目,集中力量打造市域9大主導產業和36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工業提質增效,新增規上工業企業404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7.9%,石藥等五家企業入圍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敬業、誠信等企業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金融業活力迸發,增加值增速8%左右,全年納稅126.8億元,占全部稅收的13.1%,成為服務業第一大主導產業;金融生態優良,世界500強全外資友邦保險落戶我市,30家企業掛牌上市。旅遊業發展迅速,積極承辦第四屆省旅發大會,成功舉辦兩屆市旅發大會,精心打造“井陘天路”風景長廊和106公里滹沱河生態走廊,全年旅遊業總收入1456億元、增長21%。項目建設進展順利,340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79億元,占年度計畫的148.4%,省級以上開發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萬億元,增長21.8%。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新認定國家級休閒農業星級企業26家,糧食總產達到419.8萬噸。
(二)堅持創新引領,科技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綜合創新生態體系不斷完善。強化協同創新,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聯動機製成效明顯,與京津合作開展科技創新項目47項;支持重大科技項目10項、重點研發計畫183項;2個項目奪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個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個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完善創新體系,新增省級以上各類創新平台59家、科技孵化器11家、眾創空間26家,院士工作站9家;高新區成功獲批國家級雙創升級示範區,鹿泉、長安被認定為省級雙創示範基地。做優創新環境,舉辦高層次人才洽談會,深化“人才綠卡”制度,發放A卡755張、B卡5301張,柔性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2名。中國馳名商標累計達到57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07件,成功獲批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
(三)堅持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活力進一步釋放。強化頂層設計、整體謀劃,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196項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全面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壓茬推進土地儲備新政,實現了土地一二級開發分離,實行了“整案制”、大片區土地收儲,推動土地集約高效利用;穩步推進國企國資改革,國資監管全覆蓋的管理體制初步建立,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掛牌成立;持續深化財政改革,率先出台全面落實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紮實開展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環境保護、文化市場等領域執法力量充分整合,市內四區建成綜合執法指揮平台;深入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實施能級提升計畫。積極擴大雙向開放,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中歐班列常態化運營;加快推進自貿試驗區正定片區建設,制定出台40條支持政策,完善“一次性告知”等99項制度,“證照分離”改革試點落地;對外交往範圍進一步擴大,與吉爾吉斯斯坦的奧什市、衣索比亞的德雷達瓦市締結為國際友城。
(四)堅持現代標準,省會功能品質進一步提升。突出建管並重,城市建設“五提”行動、舊城改造“十大工程”進展順利。完善交通體系,“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通過國家驗收;南繞城西段、平贊高速建成通車,解放大街東半幅、“聯石豐”實現貫通,打通匯華路等13條斷頭路;捷運1號線二期開通運營,3號線一期北段開通在即,通車裡程將達到46公里。加強設施建設,綜合整治老舊小區568個,棚戶區改造建成安置住房1.42萬套,排名全省第一;推廣被動式、裝配式建築,總建築面積達到594萬平方米;改造完成市政老舊管網765公里,新建地下綜合管廊16.7公里,試點工作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市區新建提升公園遊園26座,確定了長安公園等9個永久綠地,西環、西兆通、鐵路文化公園全部開園。強化精細管理,主城區主街主路水洗機掃率達到100%,新增停車位15.3萬個,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動車位資源共享,停車難問題得到緩解。推進縣城建設,實施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重大項目490個,正定、晉州通過國家園林縣城驗收,縣城建設成績斐然,全省現場會在我市召開。正定古城保護有力推進,24項重點工程全部完成。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完成農村廁所改造26.1萬座,改廁經驗在全國推廣。
(五)堅持標本兼治,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治污、精準治污、鐵腕治污。深化減排治理,完成1368台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關停燃煤自備電廠6家,超額完成省下達減煤任務;完成農村氣代煤、電代煤32.7萬戶,型煤配送實現全覆蓋;整治“散亂污”企業288家;推進“車、油、路”治理,強化建築工地和露天礦山揚塵綜合管控。加快退城搬遷,石鋼退城搬遷項目進展順利,興康化工、華榮製藥等8家企業完成退城搬遷。堅定不移去產能,壓減鋼鐵產能48萬噸、水泥產能260萬噸、焦化產能50萬噸。持續推進生態修復,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關停自備井617眼;欒城區國家級土壤修複試點項目完成驗收,趙縣重點區域項目進入第二周期;違法採礦、采砂整改到位率達到100%;全年完成造林綠化111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41.5%。
(六)堅持簡政放權,整體營商環境進一步最佳化。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堅決破除制約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了31類“一件事”服務套餐,取消各類證明事項108項,543個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推行“不見面”審批,工程項目審批監督管理系統正式上線,公共資源交易實現全流程電子化;企業開辦全流程壓縮到2.5個工作日以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到70個工作日以內,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全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堅決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投放紓困發展基金12.36億元,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減負155.4億元;創新服務企業方式,全市108個公共服務視窗推行延時錯時工作制度,首創的“四雙四一”信用監管聯合抽查法在全國推廣,營商環境便利度指數全省排名第一。
(七)堅持人民至上,民生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盡心竭力解決民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7.9%。社會保障力度加大,農村轉移勞動力5.6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23%;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8052元、4842元;培育星級養老機構54家,市內新增床位3972張;建成公租房1709套,全省首家上線運營住房租賃服務平台。教育事業均衡發展,城鎮小區配套幼稚園移交251所,建設普惠性民辦幼稚園97所、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348所,主城區市屬職業學校經整合後全部入駐職教園區,高校園區開工建設,石外教育集團教育扶貧經驗全國推廣。醫療服務能力提升,深化“四醫”聯動改革,市級8所醫院和31所縣級醫院率先實現診療信息互通共享,主城區實現城市醫療集團全覆蓋,市第一醫院(趙卜口院區)基本完工,市兒童醫院主體封頂,平山、元氏、行唐通過“河北中醫藥強縣”驗收。文體事業繁榮發展,市圖書館新館主體完工,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竣工投用;文化惠民活動豐富多彩,組織送戲下鄉950場、彩色周末1289場;成功舉辦石家莊馬拉松比賽、冰雪運動會,組織全民賽事活動3732場,安裝健身路徑779條。社會治理不斷加強,實施“兩站兩中心”最佳化提升工程,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大力推進“1+5”重點領域專項治理,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有力有效化解金融風險點585個,依法查辦各類非吸案件183起;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在“深挖根治”上取得明顯成效,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改善,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八)堅持高效履職,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始終做到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力學篤行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奮發作為中體現忠誠擔當。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持之以恆糾正“四風”,堅持系統思維、統籌兼顧,科學決策、依法行政,政府治理效能實現新提升。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450件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587件政協提案全部如期辦復。深入開展“三深化三提升”“雙問計”和機關效能革命,解決影響企業發展的問題2614個。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深入開展,審計統計、氣象地震、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婦女兒童、社會救助、老齡、殘疾人等事業都有了新的發展和進步。
過去的一年,我們負重前行、擔當擔責,以滾石上山、克難攻堅、闖關奪隘的幹勁,在難中解難題,在難中求突破,在難中求奮進,有力解決了西美金山湖、河心島、國際商貿城土地、房地產遺留問題、土地一二級市場亂象等一批多年想解決而未能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整治清理了違建別墅、違法用地、違規建設等一批多年禁而未止、治而未絕的違法違規問題,處置處理卓達、輕易貸、金手指等一批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問題,保護了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維護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攻堅克難、共同奮鬥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幫助支持的結果,凝聚了各位代表、各位委員的智慧和力量,飽含了廣大幹部民眾的艱辛勞動和熱血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駐石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政法幹警,向中直、省直駐石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石家莊改革發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歷經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70年輝煌成就,開啟復興新征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航定向,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作堅強保障,有改革開放以來雄厚的物質技術積累,有1000多萬人民民眾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意志決心,只要我們繼續篳路藍縷,乘勢而上,不畏艱辛,盡銳出戰,就一定能夠開拓充滿希望、更加光明的美好前景,就一定能夠譜寫現代省會、經濟強市的華美篇章!
各位代表,看到問題才有理性研判,找準差距才有努力方向。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前進道路上還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是:受巨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影響,工業持續低位運行,投資力度仍需加強,消費熱點不足;產業層次偏低,新經濟新產業支撐帶動能力仍需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不夠強;大氣污染防治壓力巨大,各類風險挑戰嚴峻,民生領域還存在短板;市域治理體系有待完善,治理能力水平還需提高。對此,我們將直面矛盾,正視問題,用更大決心和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

二、2020年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開啟“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謀篇布局之年,既是決勝期,又是攻堅期,做好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意義重大。
2020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深入落實全省“三件大事”,大力發展“4+4”現代產業,以“四種類型經濟”為抓手,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深化拓展“雙創雙服”和“三深化三提升”活動,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活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保“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推動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取得新成效。
2020年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左右,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左右,進出口總值增長5.5%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左右。確定上述目標,主要是基於對全市發展趨勢的分析判斷,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充分考慮了發展基礎和成長優勢,體現了“穩”的要求和“進”的信心。
集中力量做好九個方面工作:
(一)一以貫之抓布局、促升級不動搖,大力發展“四種類型經濟”。市委提出大力發展“四種類型經濟”,是落實新發展理念,提升經濟治理效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
大力發展城市經濟。以“八區一縣”為重點,以現代服務業為抓手,以中央商務區、標誌性商圈和特色商業街區為載體,培優壯大總部、金融、樓宇、數字、會展、夜經濟、現代商貿物流、科技服務與文化創意等城市經濟業態,構建“一核一環多節點”的城市經濟發展布局。“一核”依託新華、橋西、長安、裕華和高新區,進一步完善城市載體功能,打造地標引領、核心帶動、特色鮮明的城市經濟發展主引擎。“一環”依託鹿泉、欒城、藁城和正定,重點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品質,打造現代產業和產城融合示範區,實現向城市經濟轉型。“多節點”依託其他縣(市、區),加強縣城與中心城區的協同對接,加快發展與縣域特色產業相適應的城市經濟業態。城市經濟總量年均增長8%以上,到2025年“八區一縣”生產總值和稅收占全市比重分別達到70%、80%。
大力發展區域經濟。打破行政區劃,最佳化經濟布局,促進各類要素合理配置和高效集聚。著力打造開放發展先行區,依託自貿試驗區正定片區及有關平台資源,重點發展臨空產業、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和國際物流等產業,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提升中歐班列運營質量,構建國際貿易物流大通道。著力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依託高新區、藁城、欒城、鹿泉、正定、趙縣、元氏等縣(區),重點發展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裝備製造業。著力打造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聚集區,依託行唐、新樂、無極、深澤、晉州、平山、高邑、贊皇等縣(市),推動食品、紡織、服裝、化工、鋼鐵、建材、皮革、日化等縣域特色產業集約集聚、提質增效。著力打造康養休閒產業聚集區,依託靈壽、平山、鹿泉、井陘、礦區、贊皇等縣(區),大力培育健康、養老、休閒、度假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著力打造文化旅遊產業聚集區,依託正定、平山、趙縣、靈壽、井陘、鹿泉等縣(區),統籌歷史、紅色、山水等資源,大力發展體現資源優勢、彰顯文化底蘊、突出地域特色的文旅產業。
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全面統籌園區發展資源,科學確定園區發展方向,明確產業定位。提升園區能級,打造要素資源集聚、服務功能齊全、人才技術匯聚、產城有機融合的產業新城,不斷擴大開發區經濟規模,到2025年,高新區進入全國第一梯隊,經開區進入全國百強。推動園區專業化發展,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引導特色優勢產業向園區聚集,加速形成一區多園、一園一主業的發展模式,不斷提升園區聚合效應。創新體制機制,提升服務水平,加強要素保障,不斷增強園區承載能力。園區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到2025年,營業收入超500億元的園區達到12個以上。
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圍繞“綠”“利”雙贏,提升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契合度。推進產業生態化,重點實施工業改造升級、服務業提質增效、農業集約化改造、資源循環利用四大行動,推動單位GDP能耗逐年下降,污染排放總量逐年減少,投入產出水平逐年提升,加速調整能源結構、產業結構、運輸結構,形成節能低碳、綠色環保、集約高效的產業體系。推進生態產業化,依託全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資源優勢,創新經營生態方式,提升經營生態效益,堅持立體化、疊加化、鏈條化發展模式,著力發展都市農業、林下經濟等生態產業,真正把良好的生態資源轉化為優質的生態產品和服務,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二)一以貫之抓規劃、謀長遠不動搖,精心繪就高質量發展藍圖。善其謀而後動,舉一綱而目張,規劃事關全局、事關未來。
高水平編制“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開局起步期,編制好“十四五”規劃意義重大而深遠。堅持把石家莊放到全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大格局中審視,放到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考量,圍繞推動經濟發展、增強內生動力、激發市場活力、改善生態環境、增進人民福祉等,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理念、科學的方法,凝聚各方智慧,謀劃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高質量編制符合我市實際、體現人民意願、引領未來的“十四五”規劃。
高水平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對全市未來15年國土空間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牢牢把握省會功能定位,抓住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機遇,堅持“多規合一”,科學評估評價,構建結構合理、層級完備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框架,建立“四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最佳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生態保護、農業生產、城鎮化三大格局,科學劃定生態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紅線”。最佳化市區結構布局,科學確定指標體系,推動城市發展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轉變,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按照自上而下、上下聯動、壓茬推進的組織模式,加快編制進度,力爭年底前按程式報審。
高水平編制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緊緊抓住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放大用好數博會平台,加速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數位化治理,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立足石家莊產業基礎和創新優勢,科學把握數字產業化發展方向,加快發展5G通信、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軟體服務、區塊鏈等產業,快速壯大數字產業化規模和層次,創造產業新物種,引領數字產業加速崛起。以賦能產業轉型升級為核心,促進數位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製造業、服務業、農業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改造,建設一批示範項目,加快提升產業層次和企業競爭力。加快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園,引進國內外最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行業頭部企業,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圍繞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進數位技術與政務服務、社會管理、教育醫療、民生保障、信用體系深度融合,提升政府治理和民生服務數位化水平,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各位代表,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必須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在科學規劃中尋求最大效益,在系統最佳化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一以貫之抓重點、強弱項不動搖,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以必勝的信心、決戰的姿態,堅決打贏打好,奮力跨越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關口。
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嚴格落實“四不摘”政策要求,以“兩不愁、三保障”為底線,積極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成效普查和“回頭看”,全面審視和檢查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和工作落實情況,夯實脫貧基礎,提升脫貧質量,確保順利通過國家脫貧成效普查。全面梳理總結脫貧攻堅工作的成功經驗,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建立健全脫貧防貧長效機制。聚焦解決相對貧困問題這一目標,堅持社會保障政策與扶貧政策相銜接,探索建立健全防貧體系。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下更大的決心,用更強的措施,一天一天地努力,一個難點一個難點地突破,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打贏藍天保衛戰,聚焦空氣品質“退倒十”總目標,嚴格落實各項精細化舉措,確保空氣品質明顯改善。強化散煤治理和燃煤鍋爐整治,實現“禁燃區”燃煤清零。完成4家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9月底石鋼搬遷項目建成投產、市區主廠區停產。強化重型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管控,持續開展道路、建築施工、露天礦山等揚塵治理,推進工業爐窯、涉VOCs企業整治。進一步完善應急回響差異化管理辦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示函等制度,落實好排名通報與考核獎懲機制。打好碧水保衛戰,認真落實河長制要求,完善河流應急報警監測機制,全力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和整改,加強水源地保護和黑臭水體、河流、工業污水治理,年內全部關停集中供水範圍內的自備井,壓減地下水超采量0.7億立方米。打好淨土保衛戰,完成欒城、趙縣土壤治理與修複試點工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89.6%。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推進各類自然保護地管理規範化建設,繼續實施“三沿三旁”綠化工程,全年完成造林60萬畝,森林撫育50萬畝,礦山復綠79處。強化生態環境監管,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物聯網等科技手段,實現全方位無縫隙監管,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抓好源頭防控。
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持續完善各類風險梳理分析、動態研判、排查化解、防範管控機制。大力化解存量,著力遏制增量,及時有效化解處置國企國資、政府債務、安全生產、食藥安全等領域風險隱患,齊頭並進開展土地、礦產、自然資源、違法違規項目等專項整治。深入開展金融領域風險整治,全力做好卓達、輕易貸等重大案件處置工作,重拳打擊校園貸、套路貸等涉眾型經濟犯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四)一以貫之抓發展、穩增長不動搖,著力推動經濟穩中有進、進中趨優。穩是基礎,發展是第一要務。落實“六穩”工作要求,抓重點協同推進,聚合力同頻共振,實現經濟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積極發揮金融支撐作用。金融是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加速器。金融強則經濟強,堅定不移推進金融改革創新,激發金融活力,暢通金融血脈,著力完善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和產品體系,加快建設以中央商務區、自貿試驗區正定片區、數字經濟園區為依託的金融集聚區,打造京津冀區域性金融中心、全國一流金融強市。金融興則產業興,強化金融服務功能,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生百業,支持發展資管、理財和金融科技等金融新業態,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服務,發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跨境金融,促進金融與現代產業、民生建設、科技創新、城市發展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實現產融共贏。金融活則企業活,最佳化社會融資結構,積極推動企業上市,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充分運用信貸、股權、債券、新型債務融資、票據、貿易、供應鏈等多元化融資工具,增強雙創主體、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和涉農領域融資可獲得性和滿意度。政策優則環境優,加大政策供給力度,最佳化金融業加快發展的生態環境,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和政銀企信用數據共享平台,設立企業上市輔導扶持專項資金,制定金融人才獎勵政策、開通引才引智綠色通道;用足用好自貿試驗區正定片區金融開放政策,發揮制度創新優勢,推動金融改革創新和服務開放,促進跨境投融資和貿易便利化,放寬金融業外資準入,鼓勵內外資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條件下,開展人民幣和外匯貸款、衍生品等跨境金融業務,創新與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相適應的離岸金融產品。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招商引資攻堅行動,開展重大項目招商、產業鏈招商、科技招商、特色園區招商,重點引進一批生產製造終端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力爭簽約項目達到800項以上。嚴把項目入門關,建立以技術含量、畝均效益、畝均稅收等為導向的項目篩選機制,確保新上項目節能環保、技術先進、高端高質。深入開展重點項目建設落地年活動,實施簽約項目落地行動,以完善產業鏈為重點,年內確保100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50個項目竣工。用足用好國家擴大地方專項債券政策,實施交通、水利、能源等重點領域工程,加快一批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重大項目建設。開展擴大民間投資行動,大力推廣PPP等多種融資模式,健全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機制,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工程建設。
積極推動消費提質擴容。順應消費需求新變化,深度挖掘傳統消費潛力,積極拓展新興消費領域,進一步擴大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推動消費市場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不斷豐富消費品供給,大力發展“首店”經濟,加快布局港貨精品店、河北特色產品店、進口商品行銷中心,引進國內外知名商業品牌,提升消費層級;開展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活動,增加地方名優商品供給。積極培育新興消費,擴大文化旅遊、休閒體育、健康養老等服務消費,打造定製消費、體驗消費、智慧型消費、時尚消費等新熱點,支持發展綜合性和專業性網路消費平台,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大力最佳化消費環境,創造條件、提供支持、營造氛圍,開展形式多樣的節假日消費促進活動;加強商品質量、食品藥品安全、市場秩序綜合監管,健全商品追溯制度和消費者維權機制,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市場環境。
(五)一以貫之抓創新、建體系不動搖,切實提高經濟綜合競爭力。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緊緊把握科技創新大趨勢和未來競爭新特點,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綜合創新體系。
培育壯大創新主體。落實省科技倍增計畫,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工程,支持在關鍵技術、核心領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型企業做大做強,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50家,培育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1000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堅持人才強市戰略,深化“人才綠卡”制度,繼續實施“名校英才入石計畫”,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培養引進一批高層次人才,合力攻堅“卡脖子”技術瓶頸,鼓勵支持企業家開拓創新,培養壯大技術經紀人隊伍,加快建設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加強創新能力建設。鼓勵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建設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綜合體等科技創新載體,引領帶動相關學科、技術領域進步。重點加快石家莊市產業創新中心、河北省先進環保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全年認定各類創新平台35家。加強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管理,提升服務能力和運營水平,新增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5家。發揮工業設計創新中心作用,打造“設計+”產業。持續推進省、市“雙創”示範基地建設,以創新鏈最佳化產業鏈,以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持續最佳化創新生態。深入推進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推出一批在全國具有推廣價值的樣板案例。深化京津冀協同創新,加強創新共同體建設,促進實驗室、科學裝置、科技基礎設施等資源共享,擴大科技創新券與京津互認互通範圍,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機制、實現協作共贏。積極參與中俄科技創新年、中日韓科技創新合作年活動,形成一批國際科技合作成果。發揮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政策優勢,培育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業態。大力推進開放創新,支持創新產品推廣套用,建立科技創新容錯機制,打造充滿活力、更具競爭力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六)一以貫之抓開放、促改革不動搖,充分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市場化改革破解難題,以高水平開放匯聚資源,持續增創經濟發展新優勢。
著力推進更高層次的開放。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正定片區政策優勢,堅持以制度創新為引領,抓好頂層設計和系統集成,在投資、貿易、金融、政府職能轉變以及產業開放等方面創出新經驗,培育增長極,打造“種苗圃”。實施“大通關”戰略,充分利用第五國際航權、A類低空服務站、鑽石口岸建設等政策機遇,加快口岸、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簡化單證、最佳化流程,加強口岸信息化建設,降低口岸收費,提高通關便利化程度,大力發展陸港經濟、通道經濟。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充分發揮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政策優勢,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打造一批特色跨境電子商務平台,擴大地方特色商品海外市場占有率。加快“走出去”“引進來”,制定更優惠的政策措施,支持鼓勵本地優勢企業,積極開展對外投資與經濟合作,開展跨境併購,發展服務貿易;以引進世界500強和跨國公司為目標,加大對外招商力度,擴大利用外資規模,年內實際利用外資增長5%以上。
著力推進更深層次的改革。堅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動省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千方百計向改革要出路、要方法。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完善財政管理體制,合理劃分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快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推動執法力量、許可權向基層下沉,構建層級權責配置合理、財權事權協調均衡、行政執法簡約高效的管理體制。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加快推進市級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科技計畫管理改革,進一步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和人才評價辦法,探索科研管理綠色通道和項目經費使用“包乾制”,健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制機制,激發科技人才創新熱情,釋放創新創造潛能。
著力推進營商環境最佳化。持續推行“市長直通車”制度和“政策服務包”,切實提供優質高效服務。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網通辦”、“不見面”審批,推動市縣兩級行政審批跨層級“一件事”辦理,探索實行企業開辦“即來即辦”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民營備案類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65個工作日以內。全面啟動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創建工作,打造“誠信石家莊”城市品牌。毫不動搖發展民營經濟,嚴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鞏固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清零成果,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基礎性公共項目,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招投標等方面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為民營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讓各類市場主體受到尊重、感到公平、成就事業。
(七)一以貫之抓建設、提品質不動搖,持續增強省會綜合承載能力。興業必先興城,興城必重品質。樹精品意識,下繡花功夫,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品位。
高標準推進城市建設。遵循城市發展規律,順應民眾期盼需求,加強城市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的統籌管控,彰顯古邑新城望山見水的歷史人文特色和地域環境特點。
塑造城市新地標,規劃建設城市客廳,確保中央商務區年底初見形象;加大文化街區和正定古城保護、修復、提升力度,傾力保留城市歷史記憶。展現改造新成果,加快推進棉五生活區整體改造,全部完成剩餘332個老舊小區整治任務,基本建成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1.2萬套,新改建30家便民市場,改造提升主城區5條老舊供水管網,加快推進城市退水排澇、雨污分流基礎設施建設;建成10萬平方米公園、遊園,確保滹沱河生態修復二期工程8月底完工。構建住房新保障,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公共租賃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建設力度,推廣被動式、裝配式建築;統籌規範規劃設計、土地出讓、配套建設、施工驗收各環節、全鏈條,加大建設監管力度,提高新建住宅品質和配套水平,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打造出行新環境,加快推進捷運2號線、3號線年度建設工程,確保2號線一期6月開通;推進中華大街北延、勝利大街南段改造等工程,打通倉豐路等10條城區道路。推進石雄城際鐵路前期工作,加快津石、石衡等高速公路建設,確保2020年取得實質性進展,鞏固提升省會交通樞紐地位。
高標準抓好城市管理。鞏固提升國家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果,力爭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服務管理信息化,加大信息通信設施建設力度,逐步擴大5G網路覆蓋範圍,綜合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著力提高公共安全、教育醫療、社區服務、交通出行、商貿物流等領域的管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市容整治精細化,持續開展城市管理攻堅提質三年行動,深化“以克論淨”,提高水洗機掃率;高標準抓好城市街道美化亮化淨化,加強城市街道外立面整治,堅決根治占道經營、渣土運輸等問題。公共停車人性化,利用公共綠地地下空間和人防設施開發地下停車場,加快取消主幹路占道停車位,堅決治理亂停車、亂收費,年底新增停車位14.8萬個。垃圾處理無害化,深入開展垃圾強制分類,8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全部投用,提高垃圾處置能力。大力推進“紅色物業”創建活動,實現居民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
高標準推動縣城攻堅。以創建“園林城、衛生城、潔淨城、文明城”為抓手,大力實施縣城建設品質提升三年行動,進一步提升縣城生活品質、環境品質、人文品質,全面打造“獨具特色、靚麗多彩、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美麗縣城。實施城鄉基礎設施現代化、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7大工程,建設一批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支持元氏、贊皇辦好市旅發大會。做好贊皇、新樂國家級園林縣城和行唐、贊皇、趙縣省級衛生縣城申報工作,力爭正定、高邑、新樂創建成國家級衛生縣城(城市)。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6.4%。
(八)一以貫之抓基礎、補短板不動搖,全面促進鄉村振興。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推動“三農”工作全面進步。
深入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加快調整農業結構,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穩定優質農產品供給,抓好“一減四增”,打造農業結構調整示範片92個;新建高標準農田24萬畝,糧食總產穩定在400萬噸以上,瓜菜、水果總產穩定在500萬噸、150萬噸;加強非洲豬瘟防控,抓好生豬穩產保供。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大農村一二三產融合力度,省級示範聯合體達到15家以上,發展設施農業、園區農業,農業標準化覆蓋率達到70%;培樹一批特色鮮明的“石”字號農業品牌。打造奶業強市,實施優質奶源基地建設、乳製品加工領軍企業培育、乳品質量提升和品牌創建“四大工程”。推進智慧農業延伸套用,培育形成20個較大規模的農業物聯網套用典型。
深入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村莊清潔、綠化、亮化、美化等專項行動。持續推動農村廁所革命,完成廁所改造提升20萬座。鞏固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成效,提高污水治理水平,加快城鎮污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重點打造10個市級鄉村振興示範片區,繼續抓好正定滹沱河沿岸村莊和欒城東南片區、元氏槐陽片區省級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
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持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速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進程,探索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新模式。深化農村土地改革,推進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成果套用,開展股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年底完成“房地一體”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規範提升農民合作社管理方式和經營水平,培育壯大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空心村”治理,年底前完成18個空置率50%以上村莊的治理任務。
(九)一以貫之抓民生、辦實事不動搖,不斷提高人民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讓發展惠及民眾,讓人民樂享成果。
繼續辦好民生實事。為進一步發揚民主、反映民意、凝聚合力,今年首次實行由人大代表票決民生實事項目。我們將按照大會票決意見,逐項分解落實,層層明確責任,確保如期完成。同時,繼續深入實施省20項民心工程,惠及更多人民民眾。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加大力度穩定就業總量,統籌做好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去產能職工、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加大就業幫扶和技能培訓力度,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2萬人以上。
社會保障彰顯民生溫度。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畫,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落實社保轉移接續制度,完善異地就醫結算制度。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確保兜住基本民生底線。加大養老機構建設力度,培育星級養老機構15家,全年新增養老床位4200張。繼續提高社會救助標準,增長幅度不低於10%。
教育承載殷切期望。加快推進城鎮小區配套幼稚園移交,新建普惠性幼稚園30所,全力保障進城務工經商人員子女就學。加快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著力化解義務教育大班額和城鎮擠、鄉村弱的問題。著力提升教師隊伍專業素質,實施“百千萬”名師培養工程。加快市屬高校園區建設,信息工程學院9月投入使用。推動職教園區創新發展,打造全省職教品牌。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和“四醫聯動”改革,全面推行鄉村衛生健康服務一體化,落實國家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政策,緩解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3月底市第一醫院(趙卜口院區)正式啟用,6月1日市兒童醫院建成使用,年內實現養老機構、社區居家服務中心醫療服務全覆蓋。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健全疾病防控體系,大力普及健康知識,為省會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
文化涵養城市精神。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功能,推進公共文化重點領域改革,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下基層演出不少於800場,彩色周末演出不少於1000場,加快推出一批文藝精品,推廣發行文化惠民卡,持續拉動文化消費。繼續做好行唐故郡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推進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加大公共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力度,新建全民健身路徑100條,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和冰雪運動向縱深發展,辦好馬拉松、環城腳踏車賽和第16屆全民運動會,打造體育活力之城。
社會和諧穩定是人民幸福之基。大力推廣“楓橋經驗”,源頭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打好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決戰決勝戰役,爭創社會治安標準化城市。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提高災情監測、預報預警和應急救援能力。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責任制,持續加強重點領域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確保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全面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強化退役軍人服務保障,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橋樑紐帶作用。繼續做好審計統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氣象地震、減災救災、史志檔案、電力能源等方面工作,紮實開展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促進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各位代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只要我們咬定青山不放鬆,只爭朝夕加油乾,就一定能夠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
三、積極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們要始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貫徹國家總體安全觀,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提升治理效能,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一)健全政府治理制度。最佳化行政決策、行政監督體制,推進各級機構職能最佳化協同高效。強化制度意識,嚴格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做制度執行的表率,確保制度時時生威、處處有效,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二)完善責任落實機制。實行權責清單制度,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嚴格落實屬地主體責任,實行格線化責任制,落實部門監管監督責任,實行清單式台賬式管理,釐清責任邊界,對上級交辦的工作第一時間分解交辦,層層傳遞壓力,常態長效抓好推進落實。
(三)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推動政府決策民主化、法治化、科學化,完成法治政府建設各項任務。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民眾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深入開展“電視問政”“廣播問政”“網路問政”,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四)切實轉變工作作風。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持續推進“三深化三提升”和機關效能革命,大力開展“三創四建”活動。全面推行“首問不否決制度”,健全完善擔當作為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持續不斷在務實和創新上做文章,在堅持和鞏固上下功夫,在完善和提升上花力氣,以動真碰硬的作風破解難題。
(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其實施細則,持續開展糾正“四風”和作風紀律專項整治,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深入整治發生在民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打造清正、清廉、清朗、陽光的政務環境。
各位代表,初心永相傳,使命擔在肩。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奮力建設新時代現代省會、經濟強市,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