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洪山區深化“四辦”改革最佳化政務服務實施方案

2020年是“四辦”改革攻堅提升年。為貫徹落實《中共武漢市委 武漢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最佳化營商環境的意見》(武發〔2020〕7號),深化“四辦”改革,全面最佳化政務服務,推進復工復產,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服務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制訂本實施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0年洪山區深化“四辦”改革最佳化政務服務實施方案
  • 發布單位:洪山區人民政府
一、工作目標
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動力,搶抓政府管理數位化轉型機遇,突出流程最佳化和“一網通辦”,全面深化“四辦”改革,最佳化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協同化、智慧型化、便利化,鞏固提升“四辦”改革成果,不斷增強辦事企業民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政務服務進一步最佳化。全區政務服務事項“馬上辦”比例達70%以上,簡易事項即來即辦;“網上辦”比例達95%以上,可全程網辦比例達70%以上;“就近辦”比例達75%以上;“一次辦”比例達95%以上;辦事民眾好評度達99%以上。
——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深化,審批服務效能步入全市中心城區前列。企業開辦實現“一表申報、一個環節、最快半天辦結”;工程建設項目實現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全流程審批時限不超過45個工作日;推進不動產登記全流程網上“不見面”辦理,實現簡易事項即來即辦,抵押登記、轉移登記1個工作日辦結;中小微企業供水、供電、供氣接入探索推行“三零”(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
二、主要任務及責任分工
(一)聚力流程最佳化,推進政務服務協同高效
1. 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對標最佳化。繼續精簡行政審批事項,按照國家、省、市“放管服”改革最新要求,取消下放調整一批行政權力事項。按照“能簡化就簡化,能線上辦理就線上辦理,能不見面審批就不見面審批”的要求,對照國內先進城市中區情與洪山相近的區縣,按照最優標準對標對表,開展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次數的“五減”行動,持續最佳化辦事流程,對辦理條件、辦理方式、申請材料、辦理時限、審核程式、發證方式等六個方面進行再梳理再規範,切實解決事項不夠精細規範、審批環節不夠精簡、線上線下融合不夠、服務效能不優等突出問題,全方位推進政務服務流程重塑。按照“應領盡領”“應進必進”要求,紮實做好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中區、街道、社區政務服務事項的認領、編制、發布工作,推進各類政務服務事項入駐政務服務大廳集中辦理。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固化對標最佳化成果,實現審批服務“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牽頭單位: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具有政務服務職能的26個區直部門、5個垂管部門、各街鄉;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2. 推進“一事聯辦”集約服務。聚焦民眾反映突出的需要跑多個部門、多個視窗、交多次材料等問題,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標準,圍繞開辦餐館、藥店、書店、便利店等套用場景,細化50個場景需求,再造審批服務流程,按照“一號申請、一套材料、一窗取件”和成熟一件推出一件的要求,梳理編制“一件事”清單,逐項制定辦事指南,明確涉及事項、責任部門、辦理條件、申報方式、申請材料、受理模式、審核程式、發證方式,為辦事企業民眾提供“一窗通辦、一事聯辦”審批服務。(牽頭單位: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具有政務服務職能的26個區直部門、5個垂管部門、各街鄉;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二)聚力重點領域改革,全力最佳化政務服務環境
1. 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實現企業開辦一表申請,最快半天辦結,最長不超過1個工作日,免費提供企業印章。推進開辦企業涉及的申請營業執照、刻制印章、申領發票、稅控設備、社保登記、住房公積金開戶登記、銀行開戶等7個事項同步網上辦理,一次性領取營業執照、印章、發票和稅控設備。加快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推廣套用。精簡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分類管理,持續推進“證照分離”,實現“照後減證”和“準入”“準營”同步提速。推進企業登記“容缺受理”和企業名稱登記告知承諾制。最佳化市場主體註銷辦理流程,降低註銷成本。(牽頭單位: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武漢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省直分中心、洪山公安分局、洪山稅務局、洪山社保處、入駐政務中心銀行機構;完成時限:2020年11月底之前)
2. 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突出精簡環節、減少時間、降低成本,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全覆蓋改革試點,加快落實聯合測繪、聯合驗收。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審批環節精簡至19個以內,申請材料精簡至30項以內;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全流程審批時限不超過45個工作日。學習借鑑“標準地”“標準廠房”做法,結合區域統一性評價成果實行承諾審批制、先建後驗、推進產業項目、簡易低風險項目拿地即可開工、拎包即可入駐。探索取消施工圖審查或者縮小審查範圍,實行設計人員終身負責制。推廣套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深化重點項目幫代辦,主動靠前提供政策輔導、專家諮詢、預排工期、進度跟蹤、協調督辦等服務。(牽頭單位:區建設局;責任單位:區發改局、洪山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區園林局、區城管局、區水務局、洪山生態環境分局、相關市政服務部門、各街鄉;完成時限:2020年11月底之前)
3. 深化不動產登記改革。推進不動產登記全流程網上辦理、數據自動獲取、信息自動核對,實現抵押註銷、查封、更正、異議、換證等不動產登記業務即來即辦;抵押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1個工作日辦結(批量登記和繼承、受遺贈登記除外)。推進“不動產登記全城通辦”“水電氣過戶一體化”。推動法院、機構編制、公安、住房保障房管、司法、民政、市場監管、稅務、金融等部門和單位信息與不動產登記信息聯通共享,實現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協同互認,推進辦事企業民眾“零材料”辦理。推進不動產權籍一體化調查,實現房屋預(實)測繪成果信息與不動產權籍調查信息共享。(牽頭單位:洪山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責任單位:洪山公安分局、區房管局、區司法局、區民政局、區市場監管局、洪山稅務局、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區金融辦;完成時限:2020年11月底之前)
4. 最佳化“水電氣”獲得服務。簡化最佳化“水電氣”等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實行並聯辦理、聯合審批,實現接入外線工程審批總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最佳化電網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助推建設世界一流城市電網。對中小微企業以及穿越城市道路不超過15米、線路長度不超過200米的水電氣接入工程實行告知承諾備案制。中小微企業獲得用水辦理環節為2個、辦理時長為3個工作日、申請材料1項,對DN40mm以下的簡易低風險項目,推行“零跑腿、零環節、零費用、零時長”服務。推進“一證辦電”,實行企業報裝一窗受理和“掌上電力”可查。探索實行1250千伏安及以下小微企業“零費用”接入。獲得用氣辦理環節最多3個,申報材料減少至1項;用氣量在10m/h以下的供氣接入工程實行“三零”(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推進水電氣報裝系統與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省政務服務一體化平台深度對接、數據共享。推動與工程建設項目配套的水電氣市政公用設施提前建設,實現企業申請報裝即可掛表接入,提高接入效率和可靠性。(牽頭單位:區科經局、區城管局、區水務局;責任單位:區發改局、洪山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區園林局、區建設局、洪山公安分局、相關市政服務部門;完成時限:2020年11月底之前)
5. 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對照省、市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通用清單,清理規範並制定發布區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清單。放寬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市場準入,破除中介服務壟斷。加強“湖北省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網”的推廣套用。強化中介服務監管。(牽頭單位:區發改局;責任單位:具有政務服務職能的26個區直部門、5個垂管部門;完成時限:2020年10月底之前)
(三)聚力網上服務能力,加快推進“一網通辦”
1. 大力推進一體化線上政務服務平台建設套用。結合國家、省與市一體化平台融合以及市級部門專網撤銷進度,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在湖北政務服務網申報,通過市一體化平台審批,新增接入政務服務事項200項以上。充分套用身份認證、數據共享、電子證照、電子監察、電子簽章、統一支付、統一物流等支撐平台,提升全程網辦水平。完善線上政務服務平台安全、數據、雲資源等基礎架構,強化“一網通辦”支撐。(牽頭單位: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具有政務服務職能的26個區直部門、5個垂管部門、區大數據中心、各街鄉;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2. 深化電子證照歸集套用和數據共享。實現已歸集電子證照套用100%覆蓋市級自建業務系統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電子證照類目100%關聯辦事材料清單,區級政務服務大廳辦事視窗100%接入電子證照庫。探索“電子證照卡包”創新套用,實現“一碼亮證”;推進稅務、社保、住房公積金等涉企服務高頻領域電子營業執照的深度套用;利用區塊鏈技術,探索推行證照、數據調用全程上鏈,提升證照使用安全性。加快推進政務信息共享管理辦法、公共數據公開管理辦法等制度建設。(牽頭單位: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具有政務服務職能的26個區直部門、5個垂管部門、區大數據中心、各街鄉;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3. 推進“全市通辦”“一張身份證辦成事”。圍繞戶籍戶政、出境入境、交通交管、社保醫保、稅費辦理、衛生健康、就學養老、住房公積金等領域,分別擬定事項清單,最佳化再造辦事流程,深化數據互認共享,依託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探索跨層級、跨區域辦理和一張身份證辦成事。做到“全市通辦”和“一張身份辦成事”事項分別達到100項、150項。(責任單位:洪山公安分局、區城管局、洪山社保處、區醫保局、洪山稅務局、區衛健局、區教育局、區民政局、洪山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房管局、武漢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省直分中心;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4. 更大範圍推進便民服務自助辦、掌上辦。健全完善區、街道、社區三級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體系,新增100項服務事項;利用銀行等商業機構網點密集優勢,探索“政務服務+銀行”模式,推動自助服務終端進樓宇、進社區、進高校、進園區。推動鄂匯辦APP可辦便民服務事項達400項。(牽頭單位: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具有政務服務職能的26個區直部門、5個垂管部門、各街鄉;完成時限:2020年10月底之前)
(四)聚力提升政務服務能級,推進線上線下集成融合
1. 最佳化服務暖企便民。運用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郵遞辦、自助辦等渠道,暢通綠色通道,推行容缺審批、告知承諾等制度,提供高效便捷服務,推進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見效,滿足企業民眾辦事需求,減少人員跑動聚集。發揮政務服務熱線作用,暢通民眾諮詢、投訴、反饋渠道。樹立“店小二”服務理念,深入開展“送政策、摸情況、解難題、交朋友”聯繫服務企業活動,通過“點對點”、“一幫一”方式,送政策、摸情況、解難題、交朋友,深入了解企業困難問題並協調解決。(責任單位:具有政務服務職能的26個區直部門、5個垂管部門、各街鄉;完成時限:2020年7月底之前)
2. 深化街道行政體制改革。結合“民呼我應”開展街鄉政務服務機構改革,最佳化調整街道內設機構,重組街道事業單位,配備一定數量有專業背景的行政編制人員,引入政務外包模式,規範街鄉政務中心管理。授予街鄉一定行政審批許可權,梳理下放一批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更好服務民眾企業“家門口”辦事。(牽頭單位:區委編辦;責任單位:區民政局、區司法局、區財政局、區城管局、區市場監管局、各街道;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3. 加強政務服務大廳建設管理。完善政務大廳服務模式,有序推進政務服務大廳智慧化建設,加強街道(鄉)、社區(村)綜合服務站點建設。深化綜合視窗改革,完善“前台綜合受理、後台分類審批、綜合視窗出件”工作模式。根據企業民眾辦事辦件頻率、辦事習慣,不斷最佳化調整視窗設定。進一步完善各級政務(便民)服務中心服務規範。建立健全部門聯動機制,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配齊配強政務服務大廳入駐人員力量,加強業務培訓,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政務服務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做好健康碼推廣套用,加強政務服務大廳疫情防控工作。(牽頭單位: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區委編辦;責任單位:設有線下服務視窗的區直部門和垂管部門、各街鄉;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4. 推進“好差評”制度落地見效。加快政務服務平台“好差評”系統對接,提升“好差評”覆蓋率。按照成熟一批、參評一批的原則,對接入“好差評”系統的政務服務機構開展評議工作。多形式推動主動評價率提升,形成評價、反饋、整改、監督全流程銜接,企業和民眾積極參與、政府部門及時改進的良性互動局面。完善差評和投訴問題調查核實、督促整改和反饋機制,強化對差評回訪核實和整改的監督檢查。切實提高“好差評”主動評價率、服務滿意率、整改反饋率、處理及時率、回訪滿意率。做好政務服務“好差評”與“雙評議”銜接工作。(牽頭單位: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參與“好差評”工作的區直部門和垂管部門;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統籌調度。各部門、各街(鄉)要高度重視,切實履行職責,把深化“四辦”改革擺在事關營商環境最佳化、事關“民呼我應”改革、事關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突出位置,加強組織領導,統籌謀劃、協調推進。針對所涉及的任務制訂專項工作方案,明確目標責任,細化改革措施,層層壓實責任,高效推進各項重點工作,確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效。
(二)鼓勵先行先試。各部門、各街(鄉)要緊盯“四辦”改革目標,主動對標先進,從實際出發,藉助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前沿技術,在業務流程最佳化再造、數據資源整合共享、人工智慧套用、便企便民套用等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
(三)強化考核落實。堅持以評促建、以考促優的原則,不斷完善區內區“四辦”改革的考核辦法,建立“標準量化、綜合排名、定期通報、末位約談”的“四辦”改革考核制度。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各部門、各街(鄉)“四辦”改革和政務服務效能進行月度考評。
(四)強化支撐保障。各部門、各街(鄉)要在人、財、物方面對“四辦”改革給予全力支持,對重點領域、重點任務成立工作專班,加大推進力度。要加強工作宣傳,總結推介典型經驗,營造良好的“四辦”改革氛圍,讓辦事企業民眾享受“四辦”改革紅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