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2019年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2019年經濟金融展望報告》是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發布的報告,《報告》回顧了2018年全球和中國經濟金融運行以及全球銀行業運行情況,展望了2019年經濟金融形勢以及全球銀行業發展趨勢。

2018年11月28日,《2019年經濟金融展望報告》在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對外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9年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 外文名:Economic and Financial Outlook Report 2019
  • 發布機構: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 發布時間:2018年11月28日
  • 發布地點:中國銀行總行大廈
正式發布,主要內容,報告解讀,

正式發布

2018年11月28日上午,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在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對外發布《2019年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主要內容

《報告》警示,2019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形勢將更趨複雜,巨觀經濟政策要特別關注外部衝擊與“大調整”同頻共振,避免經濟增速快速下滑。《報告》指出,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變化、新問題和新挑戰,巨觀政策要處理好穩增長、去槓桿和防風險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推動“六穩”政策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銀行業發展環境壓力加大、金融監管持續趨嚴背景下,《報告》預計,2019年,中國銀行業規模將平穩增長,利潤增速穩中有升,深化改革進入加速期,數字普惠將大力發展,理財業務轉型將出現新契機。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宗良表示,加息成為貨幣政策“主旋律”,2018年因國內外環境變化影響,預計全年GDP增長6.6%左右。
關於中國經濟金融形勢,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宗良認為,財政政策應切實聚焦減稅降費,可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貨幣政策要促進“寬貨幣”向“寬信用”轉化;監管政策要堅持大方向不變,也要控制好節奏,防止“處置風險的風險”;對“三去一降一補”政策的進展和成效“回頭看”,並適時作出調整。
關於全球銀行業發展形勢,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主管王家強表示,2018年,全球銀行業發展繼續分化,需統籌兼顧,平衡好規模、結構、質量、效率、風險和市場表現等六個方面的關係,在新的不確定環境下保持可持續發展。

報告解讀

關於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報告》認為,全球實體經濟復甦進入轉折點,下行壓力日益凸顯。美國經濟成長見頂、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和全球債務負擔上升是經濟運行潛在風險。加息成為貨幣政策“主旋律”,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可能增加,部分“雙赤字”新興經濟體風險加劇。分區域來看,美國經濟擴張進入晚期,歐洲經濟復甦放緩,亞太地區總體穩健,“一帶一路”地區經濟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拉美、中東和非洲經濟有望在波動中逐漸恢復。當前多邊貿易體制受挫,WTO改革艱難推進,區域貿易協定迅速發展,國際貿易格局面臨重構。全球美元流動性逐漸收縮,美元指數走強,新興經濟體證券投資形勢逆轉,經濟成長面臨挑戰。
關於中國經濟金融形勢,《報告》認為, 2018年,受國內外環境出現重大變化的影響,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總體上呈現“三降兩穩”特徵,預計全年GDP增長6.6%左右。2019年,預計全年GDP增長在6.5%左右,中國經濟依然處在“大調整”關鍵時期,並未走上所謂的“新周期”,這個“大調整”過程可能還將延續3-5年。巨觀經濟政策要高度關注外部衝擊和“大調整”疊加形成同頻共振,導致經濟成長過快下滑。積極財政政策要切實聚焦減稅降費,可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貨幣政策要促進“寬貨幣”向“寬信用”轉化;監管政策要堅持大方向不變,也要控制好節奏,防止“處置風險的風險”;對“三去一降一補”政策的進展和成效“回頭看”,並適時作出調整。
關於全球銀行業發展形勢,《報告》認為,2018年全球經濟成長動能不足,金融風險有所上升,貨幣與監管環境趨嚴,全球銀行業發展繼續分化,需統籌兼顧,平衡好規模、結構、質量、效率、風險和市場表現等六個方面的關係,在新的不確定環境下保持可持續發展。展望2019年,全球銀行業發展環境壓力將加大,金融監管持續趨嚴,銀行業海外發展區域結構將最佳化,已開發國家銀行業將明顯分化,開發中國家銀行業面臨新挑戰,中國銀行業規模將平穩增長,利潤增速穩中有升,深化改革進入加速期,數字普惠將大力發展,理財業務轉型出現新契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