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加快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健全完善全區普法依法治理機制保障,指導編印全區2019年度普法責任清單,完善全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核心指標及考評辦法。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健全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考核機制,推動黨委(黨組)中心組學法、公務員日常學法、領導幹部述法等有效落實;不斷完善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體系,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青少年學法用法實踐活動;深入推進“法律進企業、進商會、進工商聯”活動,最佳化企業營商法治環境;加強特殊利益群體法治宣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強化憲法宣傳,大力開展“12·4”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集中宣傳,讓憲法走入生活、深入民眾。堅持服務大局、服務民生,圍繞重點、針對熱點深入開展主題專題宣傳活動。深入開展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工作,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案例編報。指導開展法治創建活動,繼續實施“法潤民心”工程,鞏固法治文化陣地建設,開發法治文化產品,組織開展基層法治文藝活動,豐富民眾法治文化生活。加強全媒體宣傳,打造普法融媒體平台,力爭在主流權威媒體宣傳報導上有新的突破,不斷提升普法工作影響力。
三、積極維護社會穩定
8.堅決築牢社區矯正監管防線。全面落實社區矯正各項監管措施,排查安全隱患和不穩定因素,確保社區服刑人員不脫管、不漏管、不虛管。貫徹落實法務部、省司法廳和市司法局加快推進社區矯正科學化、信息化、精準化工作要求,持續推進全區電子監管全覆蓋。積極與社會力量合作,開展專業教育培訓,提升社區矯正工作隊伍綜合素質與專業水平。充分利用江漢區律師資源,引導律師社區矯正志願者隊伍參與社區矯正工作,加強和提高社區矯正教育管理工作效率。聯合區公安分局、區檢察院、區法院等部門進一步完善社區矯正聯合執法檢查制度、社區矯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探索建立定期交流通報信息機制,形成幫教合力,提升矯正教育效果。
9.堅決維護社會安全。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加強行業性專業性重點領域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積極探索人民調解參與化解信訪、行政調解等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不斷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重點做好流動人口、農民工、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做好民眾信訪工作,依法引導、妥善處置民眾合理信訪訴求。引導律師積極參與代理和化解涉法涉訴信訪案件。
四、全面最佳化法律服務供給
10.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台和配套制度建設。充分發揮社區司法協理員作用,制定服務標準、細化服務流程、加強引導分流、完善考核評價,形成規範化標準化的管理運行機制,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民眾滿意度。營造公共法律服務文化氛圍,探索提高公共法律服務信息化水平,加強網路建設和使用,促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路三大平台有機銜接,實現“一站通、一網通、一線通”的工作目標,構建全覆蓋、多層級、標準化、高效能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以推動法律服務業供給側改革為突破口,打造與國家現代服務業示範區相適應的現代法律服務業升級版。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構建研究課題調研成果進行推廣運用,打造江漢區國家級現代公共法律服務業體制機制改革與制度創新的特色品牌。
11.加強律師工作。提高政治引領能力,持續加強對律師隊伍的監督管理,嚴格執行違法違規執業懲戒制度,及時查處律師投訴案件。重點做好律師事務所和律師的年檢考核工作,掌握律師隊伍建設情況,探討律師行業發展思路。落實全區高端專業服務機構集聚行動計畫,支持法律服務大樓建設,引進知名法律服務機構落戶江漢,開展法律服務集聚基地試點示範建設。開展民營企業法律服務專項行動,與區工商聯加強協調配合,發揮律師服務民企工作站作用,推動政府購買法律服務,針對性開展法治體檢等工作,幫助民營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健全管理制度,防範法律風險,維護合法權益。
12.加強法律援助工作。多措並舉促進江漢區法律援助案件質量提檔升級。制定《進一步加強法律援助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實施方案》,開展律所法律援助工作站試點,跟蹤服務效果,加強工作站管理,匯聚做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強大合力。建立法援案件質量律師事務所負責制,組建案件質量考評工作小組,增加案件質量評審工作透明度,確保評查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定期公開評查結果,接受全區法援律師監督。推行法援案件補貼與辦案質量掛鈎的差別化發放工作,充分調動法援律師提升辦案質量積極性。加強業務培訓,全面提高法援律師業務水平,為受援人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利用多媒體平台豐富法律援助宣傳形式,提高法律援助社會知曉率,全方位推進法律援助宣傳工作。
13.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圍繞全區社會穩定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提升排查調解工作的覆蓋面,減少矛盾糾紛排查的死角,健全落實建國70周年、世界軍人運動會等重點時段矛盾糾紛專項排查機制和應急回響機制。著力加強非正常死亡糾紛、涉訪糾紛、群體性糾紛等社會敏感糾紛的調解工作。著力構建完備的人民調解工作構架,進一步完善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推動人民調解工作規範化進程,切實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職業化建設,持續提升人民調解員專業素質,打造人民調解工作室品牌。聯合區法院、公安分局,依法正確履行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職責,拓寬人民民眾參與司法渠道。加快推進司法所工作信息化,創新“網際網路+人民調解”工作方式,打造“移動司法所”“隨身司法所”。
五、聚力服務全區中心工作
14.服務打好“三大攻堅戰”。堅決貫徹中央、省委、市委、區委關於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統一部署,持續深化防範非法集資法治宣傳等專項行動,強化法律服務保障和管理,助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紮實開展“法治扶貧”,拓寬精準扶貧法律援助“綠色通道”,推動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困難民眾傾斜。保持選派骨幹力量駐村扶貧的常態,利用年齡優勢和創新思維為貧困鄉村注入新鮮力量。
15.全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對照上級部署和市、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方案,結合自身職能進一步細化、強化針對性措施。在矛盾糾紛化解、社區矯正和法律服務等工作中及時發現涉黑涉惡線索,加強涉黑涉惡“兩類人員”管控幫扶,完善律師辦理涉黑涉惡案件報備工作,加強信息報送,規範評估考核,健全工作檯帳,嚴格督導檢查,精準發力、持續用力,確保全系統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有序有力推進。
六、積極推進司法行政改革創新
16.認真落實機構改革各項任務。在區委的統一領導下,紮實推進機構、職責、人員的整合融合,全面規範機構設定、最佳化職能配置、提高效率效能,有組織、有步驟、有紀律的推動機構改革各項舉措落到實處,以機構改革為重要契機,著力實現思想大聚合、人心大融合、力量大聯合、事業大發展。
17.深化“放管服”改革。認真落實“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要求,加快“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建設,完善線上線下服務功能。大力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加強法律服務行業信用管理,引導法律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依法執業、誠信執業、規範執業。
18.深化社區矯正改革。完成社區矯正指揮中心建設,實現社區矯正工作上下級聯動,使矯正監管進一步從“人防”向“技防”轉變。加大政府投入,購買社區矯正監管平台模組服務,實現社區服刑人員網上線上簽到、APP線上自主學習新模式。
19.深化律師制度改革。全力推進律師行業黨建工作建設,加強律師行業黨組織建設和律師黨員管理,實現律師黨建工作規範化,黨支部應建盡建,律師黨員“回家”,實施黨員律師“雙培養”計畫,促進我區律師黨建工作再上台階。組織律師團隊參與全區信訪積案化解、非法集資處置工作,充分發揮律師在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中的專業優勢、職業優勢和實踐優勢,利用已建立的律師調解工作室,探索律師調解工作模式,完善律師調解工作程式,在實踐基礎上進行經驗總結和理論研究,形成江漢經驗。
20.加強基層基礎建設。根據省規範化司法所建設標準和市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台建設標準版,進一步推進司法所業務用房建設,著力解決1-2個司法所辦公用房問題,建設功能齊全、標識醒目的開放式服務場所,加強司法所品牌建設,打造人民滿意的司法所。
七、構建德廉兼備司法行政隊伍
21.樹立鮮明用人導向。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認真貫徹幹部選拔任用條例,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堅持把實踐鍛鍊作為培養幹部的重要手段,把優秀年輕幹部放到矛盾多、困難大和關鍵吃勁崗位紮實歷練。
22.加強幹部教育培訓。持續開展“三大活動”,通過大學習、大討論和技能大比武等活動著力提升幹部履職能力,推進隊伍建設“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能化”,打造政府放心、民眾滿意的過硬司法行政隊伍。建立完善司法協理員工作機制,管好、用好、培養好社區司法協理員,根據工作需要,補足人員配備,打造一支專業化、年輕化的社區司法協理員隊伍,成為民眾的法律貼心人。
23.加大品牌宣傳力度。主動與媒體“交朋友”,優選宣傳主題,精心組織策劃,形成有特色、有節奏、有聲勢的宣傳態勢,集中在中央、省、市主要媒體主要版面推出一批有質量的報導,讓司法行政工作發出更多聲音,不斷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24.統籌推進其他各項工作。認真做好人大政協定提案辦理、精準扶貧、信訪綜治、精神文明建設、雙萬雙聯、工青婦、離退休幹部、政務值班、政務公開、機要保密、檔案複查、後勤保障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