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9—10日,“粵海關與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在廣州舉行,此次研討會由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中國海關學會廣州分會主辦,粵海關博物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廣東海洋史研究中心、中山大學歷史系承辦。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的海關史領域學者及海關工作者,共同探討粵海關研究及其近代變遷之路。
“粵海關”是我國最早以“海關”命名的機構之一,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粵海關制度及相關人物的研究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廣州海關關長謝松認為,海關史是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一個重要基點。粵海關的研究起步很早,最早可追溯到馬士的《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等著作以及梁嘉彬的《廣東十三行考》等論著。
此次研討會上,部分學者運用多種材料對粵海關監督唐英、粵海關副稅務司馬地臣、洋務邊緣人物李圭進行研究。中山大學青年學者黃超運用中外史料,對十三行時期的粵海關監督唐英做了初步的研究分析。黃超所用資料主要為已出版的唐英《陶人心語》及東印度公司檔案。他表示,在唐英手稿中,記錄了“乾隆十六年辛未到粵大西洋夷商貨船十九隻”,反映出清初洋人商船的進出口及開艙貿易均須得到粵海關監督許可的制度,又記錄了東印度公司來華貿易船隻的信息。
16世紀以來,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和新大陸的發現,東西方貿易日益興盛,西方各國、明清中國乃至東南亞國家都遺留下了大量珍貴的航海文獻、海圖、文物資料。近年發現整理的一批官方、民間航海圖已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熱點之一。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鄒振環利用《清宮海錯圖》對中西海洋動物知識的交流進行研究。他認為,聶璜在《清宮海錯圖》中表現的海洋動物,以接近於西方觀望、勘察、分類、客觀記錄和比較分析的態度來表現魚類。在中國圖像文獻和繪畫史的脈絡下,《清宮海錯圖》不僅超過了“康熙百科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的“異魚部”,以及《閩中海錯疏》《然犀志》《記海錯》等對海洋動物的描述,也超越了承載著海洋動物新知識的漢文西書《職方外紀》和《坤輿圖說》。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所長李慶新多年來關註明清中國與中南半島的海上貿易,他通過蒐集《查詢廣東至暹羅水陸道里圖》《暹羅航海圖》《交趾中南半島情形圖》等珍貴的航海資料,結合檔案、筆記等文獻資料,呈現了16—18世紀中國到“暹羅城”的航程,揭示清國中南半島半獨立政權“河仙國”與清王朝之間密切的政治關係。
史料是史學研究的基礎,粵海關相關資料的發掘運用也受到學者關注。廣東省檔案館副局(館)長黃菊艷介紹,廣東省檔案館保存有5128卷粵海關檔案,還保存了海關檔案資料2855冊。這些檔案內容完整而豐富,具有獨特的史料價值。
如何更好地推進粵海關及其相關研究?中山大學歷史系主任吳義雄認為,粵海關研究既要堅持學術本位,也要有積極的現實關懷。只有運用好海關史的中外史料,才能在精心研究海關史的基礎上,超越單純的海關史研究,在更廣闊的歷史空間解讀近代中國經濟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