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臨汾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5年臨汾市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4月27日在臨汾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5年臨汾市政府工作報告
  • 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時間:2015年4月27日
  • 發布會議:臨汾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
政府工作報告
――2015年4月27日在臨汾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臨汾市人民政府市長岳普煜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4年工作回顧
2014年,我們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紮實開展“四個年”活動,大力實施“六大惠民工程”,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全市各項工作穩中有為、穩中有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一)千方百計穩增長,經濟保持平穩發展。面對主要產品價格下跌、企業效益下滑、金融運行偏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我們堅持把穩增長作為首要任務,努力實現經濟平穩運行。
把穩工業保運行作為頭等大事。認真落實國家、省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出台了“工業經濟運行8條”、“促進市內工業產品銷售15條”等措施。強化經濟運行監測和督導服務,實施“一業一策、一企一策”精準幫扶,分別召開煤炭、鋼鐵、焦化、電力等主導產業運行會議,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協調落實貸款22.7億元;以晉南鋼鐵貿易公司為代表,推動企業採取各種形式聯合發展,引導企業抱團取暖共渡難關。積極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創辦小微企業1880戶,新增個體工商戶14033戶,培育“小升規”企業24戶、“小巨人”企業11家。
把擴投資增效益作為關鍵舉措。實施省市縣重點工程903項,完成投資1304億元,在“六位一體”全省考核中,奪得1項第一、1項第二、5項第三、3項第四。重點推進“百里汾河生態經濟帶”建設,經濟帶總體規劃納入《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覆,6個專項規劃通過國家級專家評審;投資43億元的汾河河道生態治理工程全面竣工,投資42億元的濱河東路貫通工程基本竣工,投資38億元的澇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初見成效,投資32億元的堯都堯廟片區、投資10億元的洪洞甘亭“六村連片”等11個“兩區同建”工程紮實推進。
把抓安全促穩定作為重要保障。認真貫徹新《安全生產法》,紮實開展“知責、履責”活動,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認真組織“六打六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切實加強對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油氣管道、粉塵防爆、食品藥品、消防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監管,全年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完成省下達控制指標,沒有發生重特大事故,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組織開展“百日雙百案”民眾信訪訴求化解專項活動,有序化解社會矛盾,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為經濟發展營造了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2014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213億元,同比增長4.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67億元,增長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29億元,增長1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30億元,增長11.3%;公共財政收入完成118億元,與上年持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10元,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55元,增長11.4%。
(二)蹄疾步穩促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我們以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為統領,全面實施“16112”年度計畫,全市確定的10大項26條改革舉措穩步推進。
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著力實施簡政放權,承接省政府審批事項30項,下放縣級行政審批事項14項,取消行政審批事項4項,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19項。編制“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市本級行政審批事項減少到102項,精簡了39%。市政務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實行“一委一辦三中心”的管理體制,全面推行“兩集中、兩到位”;市級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建成運行,完成各種交易事項548場次,總成交額近30億元;“市長熱線”正式開通,公共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
紮實推動重點領域改革。清理規範涉煤收費項目,推進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實施煤炭公路銷售體制改革,撤銷煤焦站點79個,噸煤降低成本60元,為我市煤炭企業減負36億元。在全省率先開展了非煤礦山收費清理規範工作。市縣兩級政府機構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開發區擴區改革、招商機制改革等有序推進。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制定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臨汾行動計畫》和《臨汾市低碳創新行動計畫》,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28家,有效專利擁有量達到271件,實施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46項、市級53項。“千人百縣”服務基層活動紮實推進。
澳坤生物公司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實現了我市地方企業在全國股權轉讓系統上市“零的突破”;我市在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企業達到100家。
(三)堅定不移調結構,產業轉型明顯加快。牢牢抓住結構調整這條主線,全市三次產業比例從7.1∶59.9∶33調整最佳化為7.8∶54.4∶37.8。
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糧食總產27.6億公斤,再創歷史新高。“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和“四個百萬畝”建設紮實推進,新發展設施蔬菜3.9萬畝、水果11萬畝、乾果10萬畝、中藥材26萬畝,市級以上標準化規模健康養殖企業達到79個,農業機械化率提高到70.5%。10大現代農業園區規模發展。全市認定家庭農場950個,新註冊農民專業合作社8728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94家,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達到70億元。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完成了貧困村和貧困戶的建檔立卡工作;實施產業扶貧開發項目35個,完成投資28.2億元;開展住村聯戶、片區開發、易地扶貧搬遷等工作,實現脫貧6.1萬人。汾西、大寧、吉縣成為國家首批光伏扶貧試點縣。
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加快煤礦基本建設步伐,新竣工礦井21座,全年原煤產量5069萬噸。實施焦化、冶金、電力等傳統產業改造項目13個,完成投資40億元。實施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項目74個,完成投資262.7億元,非煤產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0.4%。積極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後焦化產能408萬噸、煉鋼產能260萬噸、煉鐵產能33萬噸。
第三產業發展提速。商貿服務、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文化創意旅遊休閒等產業蓬勃發展,奧特萊斯芭蕾雨、新百匯、生龍國際等城市商業綜合體項目加快實施。侯馬開發區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入駐電商企業42家;臨汾開發區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園入駐企業20家。山西國際陸港等物流園區建設持續推進。曲沃晉國青銅玉器文化產業園、侯馬晉園文化城等一批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加快實施。汾河公園、侯馬彭真故居、蒲縣東嶽廟等3個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開展了2014臨汾金秋遊(北京)推介會等旅遊宣傳活動,全市旅遊總收入達到242億元,增長24%。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狠抓節能減排,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及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指標超額完成省定任務。成功躋身國家30個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城市,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的城市。堯都區城東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納入國家試點,浮山縣入選國家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範基地,西山7縣成為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實施大氣環境、水體質量、城鄉清潔、生態治理和交通秩序五大提升工程,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3.4萬輛;市區改造天然氣5萬戶,空氣綜合質量指數下降12.7%,PM2.5濃度下降14.9%,二級以上天數240天,增加73天。市污水處理廠改擴建一期進入調試階段。全市主要河流地表水水質持續改善。全市完成營造林46萬畝。市區新增綠化面積25.3萬平方米,成功創建省級園林城市。
(四)盡心竭力惠民生,持續改善人民生活。
“六大惠民工程”成果豐碩。2014年是我市實施“六大惠民工程”的第一年,我們完善政策,加大投入,突出重點,有序推進。
實施學前教育優質普惠工程,出台了《城鎮小區配套幼稚園規劃建設與使用管理辦法》,新改擴建幼稚園63所,取締不達標幼稚園336所。實施鄉村醫療服務提質工程,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由340元提高到390元,其中政府補助由280元提高到320元,參合率達99.3%,重大疾病醫療保障範圍增加到23種,新農合大病保險全面推開。實施農業強基工程,持續推進“大水網”涉臨工程,完成洪洞曲亭水庫修復和11座中小型病險水庫治理,改造中低產田32.5萬畝。實施飲水安全工程,市區新建城市供水網8.3公里,改建3.5公里,各縣市新建城市供水網47.6公里,改建29.5公里;改善和提高了5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標準。
實施城市綜合整治工程,開展市容專項整治活動,清理馬路堆放、馬路經營、馬路加工25000餘處,規範早市、夜市340處;市區新建公交站點42個,新增公車78輛、線路里程54公里。實施就業創業援助工程,全市城鎮新增就業5.19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5.2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
城鄉面貌明顯改善。全年建設高速公路182公里,完成國省幹線公路改造52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270公里。大西高鐵、中南鐵路、霍永高速東段和西段一期建成通車,吉河高速完成路基工程,霍永高速西段二期全面啟動。臨汾機場進入通航前的驗收階段。城西客運站基本建成。編制了《市區地下空間利用規劃》、《南部機場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重點規劃。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採取PPP模式、“334”投融資方式等多種辦法,投資16億元,新建改造市區道路11條,其中,五一路貫通、秦蜀路南延拓寬改造、景觀大道、濱河西路北延、新高中南路等道路竣工通車,二中路、規劃三街南段、中大街南段等工程正在建設。市規劃展覽館建成投用,市博物館、圖書館正在建設,市奧體中心、臨汾學院、山西師大搬遷等項目正在推進。城中村改造進展順利,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四大工程”紮實推進,農村“五件實事”全部完成。
民生事業協調發展。我們堅持真情實意惠民生,民生支出占到全年財政總支出的84.4%。完成5個縣薄弱學校改造;培養名師358名、名校37所、名校長39人,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市人民醫院新院區順利開診;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實現全覆蓋。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4‰。完成了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申報工作,有3個項目成功申報國家級名錄。全市有線電視村村通覆蓋率達81%。成功舉辦了中國?臨汾2014國際名校賽艇挑戰賽。《臨汾市志》正式出版。社會保障不斷加強,7項社保參保總人數達到473萬人。新開工保障性住房18682套,基本建成16044套。規範機關事業單位津、補貼,最低工資標準月人均增加160元,企業工資基準線增長13%,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十連漲”。我市被確定為國家信息惠民試點城市。
與此同時,積極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國防動員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得到加強。民族宗教、外事僑務、老齡、殘疾人等事業進一步加強,人防、統計、氣象、水文、檔案、地震、防災減災等工作取得新進展。
我們推進民主法制建設,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積極支持人民政協履行職能,共承辦人大代表建議、意見110件,政協委員提案184件、意見61件。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發揮作用。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公民法治意識進一步增強。
我們紮實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學習討論落實活動,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國務院“約法三章”,堅決反對“四風”,著力解決人民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會議、檔案分別削減15.3%和7.7%,“三公”經費支出同比下降34.7%。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加大對政府權力運行的監督力度,嚴肅查處發生在行政審批、公共資源交易中的違紀案件,切實加強審計監督,政府廉政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頑強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駐臨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臨汾改革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受經濟下行影響,雖然年初確定的各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但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預期性目標未能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不夠,科技創新能力不強,轉型升級任務艱巨;財政增收放緩,剛性支出需求加大;生態環境仍然脆弱,安全生產基礎還不牢固;農民增收難度加大,扶貧開發任務艱巨;公共服務水平仍需提高,民生社會事業仍需進一步加強;政府職能有待進一步轉變,“四風”問題尚未根絕,政務環境還需最佳化,庸政懶政怠政現象仍然存在,等等。對於這些問題,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堅持勇於擔當,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5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開拓前行的重要一年,是決勝“十二五”、謀劃“十三五”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推進“六權治本”“六大發展”的開局之年,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艱巨繁重。
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複雜,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這必將給我市經濟運行、財政收支及各項事業帶來更大困難。但是,我們必須看到面臨的有利條件和難得機遇,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些都與我們的主導產業密切相關;我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加快法治山西建設,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省委提出“六大發展”的戰略思路,掀開了山西發展的新篇章,必將迎來加快發展的新熱潮;特別是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我市交通優勢、區位優勢、環境優勢進一步顯現,“百里汾河生態經濟帶”引領作用持續增強,我市將迎來要素匯聚、潛力迸發的發展機遇期。我們要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在逆境當中看到希望,在壓力之下堅定信心,在困難面前搶抓機遇,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堅定不移地推進臨汾加快發展;始終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以創新創造激發活力,增強動能;始終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增進民生福祉為根本目的,讓人民民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精神,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指針,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牢牢把握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點,狠抓“六權治本”,推進“六大發展”,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擴大開放,突出創新驅動,保障改善民生,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不斷開創弊革風清、富民強市新局面。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性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約束性指標是: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29%,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3.77%、2.63%、3.42%和3.97%。
圍繞上述目標,今年要重點做好九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穩中求進,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把握關鍵穩增長。我們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抓住關鍵環節,解決突出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努力實現經濟企穩回升。抓基礎、保均衡,緊緊抓住基礎產業、重點企業,堅持市縣領導包聯企業,建立常態生產調度機制,實行一企一策、精準服務,強化經濟運行監測分析,保持經濟均衡發展。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煤炭產量達到6000萬噸、焦炭產量達到1800萬噸、生鐵達到1100萬噸、鋼材達到1200萬噸、發電量達到210億度。
抓資金、保運行,認真落實省政府減輕企業負擔60條措施,實施好我市確定的65條減負措施;搞好銀企溝通對接,爭取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設立中小企業“過橋還貸”資金,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抓銷售、保市場,強化煤電油運等企業生產要素保障,促進主要產品市場銷售,組織企業積極開拓市場,鞏固擴大產品話語權和市場份額。抓合作、促共贏,引導企業抱團取暖,支持同類企業之間、上下游企業之間,採取組建企業集團、企業聯盟等多種方式加強聯合,提高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抓好項目穩增長。把投資作為穩增長的強大引擎,圍繞省政府確定的“四個方面、十大領域”投資方向,紮實開展“項目提質增效年”活動,實行重大項目“雙包雙聯”責任制,健全項目調度推進機制,破解項目用地、資金等要素制約,“六位一體”統籌推進項目建設。全年項目儲備動態保持在12000億元,簽約完成2000億元,落地完成1580億元,開工完成1350億元,建設完成1130億元,投產完成126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26億元。實施總投資3834億元、當年投資1260億元的922項省市縣重點監測項目。鐵路投資42.5億元,加快推進張台鐵路、中南鐵路戰略裝車點等13項鐵路項目建設;公路投資83.6億元,吉河高速年底前竣工,霍永高速西段二期、長臨高速工程全面開工建設,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扶貧項目完成146公里;水利投資41.2億元;新興產業項目投資337億元;城鄉人居環境改善投資447億元。
招商引資穩增長。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開工一批、爭取一批、簽約一批、招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最佳化服務促招商,狠剎“吃拿卡要”的歪風,努力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倡導形成高效優質的服務理念,全面推動精準招商、感情招商、產業招商、要素招商、園區招商。突出重點促招商,緊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招商地區,圍繞“十大領域”、七大產業等重點招商範圍,吸引世界五百強、中國五百強等重點企業,加快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借勢借力促招商,抓住國家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的政策機遇,發揮我市百里汾河生態經濟帶、黃河金三角、節能減排試點城市、方略綜合物流保稅中心等重要平台的作用,積極參與跨國公司入晉項目推介上海專場活動、晉粵交流合作廣州項目對接會、央企入晉北京項目對接活動等30項投資促進活動以及烏洽會、投洽會、西博會、中博會等招商活動,自主舉辦各類招商引資洽談會,確保招商引資取得實效。
龍頭帶動穩增長。進一步加大“百里汾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力度,按照全省《汾河流域生態修復規劃綱要》,加強汾河流域生態修復,保護汾河生態文明。認真實施“經濟帶”《總體規劃》和6個《專項規劃》,啟動總投資1892億元,涉及生態環保、新型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和民生類,共251項“經濟帶”項目建設。
進一步完善路網、水網、電網、通訊網,加快臨汾民航機場通航,加快澇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建設;進一步推進“經濟帶”內的18個工業園區、10個現代農業園區、6個物流園區和5個文化旅遊園區建設,重點抓好投資64億元的侯馬北銅銅業產業園、投資30億元的漢能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項目、投資102億元的山焦年產60萬噸烯烴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兩區同建”,重點抓好洪洞天澤、襄汾丁村、侯馬上陽、霍州西張垣等11個“兩區同建”項目建設。
(二)做好煤與非煤兩篇文章,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大力推動煤炭革命落實我市《推進煤炭產業“六型”轉變實施方案》,促進煤炭產業向“市場主導型”、“清潔低碳型”、“集約高效型”、“延伸循環型”、“生態環保型”和“安全保障型”“六型”轉變。加快煤礦基本建設步伐,全年地方監管礦井基本建設完成投資30億元,新增竣工礦井27座,新建現代化礦井5座。發揮我市主焦煤優勢,組建臨汾焦煤集團和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臨汾辦事處。提高煤炭技術創新能力,全年煤礦技術投入比不低於5%。實施我市《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加強礦區生態建設。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非煤礦山、焦化、鋼鐵、電力等傳統產業改造步伐。非煤礦山重點做好鐵礦資源整合和復工復產工作,加快汾西其亞鋁業項目建設。焦化產業抓好淘汰落後、產業聚集、鏈條延伸,加快推進襄汾萬鑫達20萬噸粗苯精製、古縣利達LNG等項目建設。鋼鐵產業抓好產品最佳化、整合重組,做強做大晉南鋼鐵集團,重點實施新金山100萬噸高速線材、通才工貿120萬噸球團等項目,加快推進翼鋼重組,著力最佳化品種結構,逐步開發優特鋼。電力產業圍繞裝備提升、超低排放,重點推進洪洞晉能、蒲縣宏源、古縣西山煤電、翼城陽煤等低熱值煤發電項目。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裝備製造業,以煤炭機械、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配件、家電配件為重點,逐步向高端製造延伸,抓好好利閥門、東方恆略精密鑄造、沃特瑪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基地、德訊電梯等項目建設。積極發展新材料產業,推動新型建築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特種金屬功能材料發展,重點推進納海鳴建材4萬噸岩棉板、浮山晉盛新型建材60萬平方米微晶玻璃板材等項目建設。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重點實施永和煤層氣開發利用、侯馬志盛150兆瓦太陽能電池組件等項目。積極發展食品醫藥產業,加快食品醫藥企業技術創新、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設,重點推進陽煤頂吉食品10萬噸蘋果深加工二期、侯馬開發區醫療器械倉儲物流中心等項目建設。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旅遊業按照“一帶五區一線十點”的布局,做好洪洞大槐樹、鄉寧雲丘山、吉縣壺口瀑布等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加大旅遊宣傳行銷,推進智慧旅遊,全年旅遊綜合收入增長15%。文化產業重點培育文化產業園區和骨幹文化企業,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物流業重點推進山西國際陸港、中信空港物流園等園區建設,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和多方物流。現代商貿業加快上東世紀CBD、臨汾建材家居博覽城等城市綜合體建設,實施“電商千人百企培訓工程”,推進侯馬開發區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等項目建設。實施信息惠民工程,加快構建信息惠民綜合服務體系。大力發展“網際網路+”,推進各行各業商業模式創新,不斷催生新興業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