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鹹寧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鹹寧市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一種公文形式,各級政府都必須在每年召開的當地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和政治協商會議(俗稱“兩會”)上向大會主席團、與會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發布這一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4年鹹寧市政府工作報告
  • 地點:鹹寧市第四屆人大四次會議
  • 發布時間:2014年
一、2013年工作回顧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緊緊依靠全市人民,牢牢把握“去穩競進”的總基調和“兩個滿分”的總要求,解放思想,攻堅克難,省級戰略鹹寧實施取得重要進展,市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基本完成。
綜合實力再攀新高。初步測算,全市生產總值872.11億元,增長10.6%,增加額連續4年超過10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71.84億元,增長2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0.64億元,增長13.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8.71億元,增長28.1%。中國恆天、華中綠色印刷包裝、百翔電池、津晶城科技園、台灣DTE消防液、大潤發物流、雨潤物流等項目成功落戶,南玻華中產業園建成投產,華潤(赤壁)電廠3號、4號機組併網發電。新引進項目和續建項目1201個,到位資金580.1億元,增長85.9%,新簽約、開工和投產項目均創歷年之最。
產業轉型步伐加快。全市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8.7:48.7:32.6。工業崛起逆勢奮進。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0.17億元,增長13.6%;淨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6家,總數達到780家。崇陽釩產業新進入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一縣一集群”格局形成。高新技術企業41家,其中新增19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6.61億元,增長16.8%。特色農業速效並進。糧食生產實現“十年增”。建成農業產業化板塊基地350萬畝,省級重點龍頭企業44家,其中新增19家。啟動實施竹、茶、油茶三個百億元產業工程,鹹安竹產業園、赤壁磚茶產業園、通山厚生祥紅茶文化園、黃袍山國家油茶產業示範園建設加快推進,全市油茶麵積發展到42萬畝,全國油茶現場會在通城召開。現代服務業開拓求進。鹹安商貿物流園、嘉魚潘家灣物流聚集園、赤壁沃爾瑪購物廣場、通城澤中物流園、崇陽百盟一馬商貿物流產業園、通山石材物流園等項目加快推進,中國首個綠色生態產業展覽交易基地落戶赤壁。接待遊客265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30億元,分別增長26%、20 .8%。商品房竣工面積170.45萬平方米,銷售面積271.31萬平方米。
創新驅動成效明顯。“兩型”社會建設綜改試驗深入推進,“五個一體化”進程加快。市區城市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順利組建。預算體系建設全省領先,市區(鹹寧經濟開發區、鹹安區)財稅體制調整完善,“營改增”試點穩步推進,市直公務卡管理全覆蓋。金融創新取得較大突破,以全省第1名的成績獲評全省金融信用市。通山、崇陽、鹹寧農村商業銀行相繼組建,“政銀保”模式創全國先河,通山縣域金融工程試點成為全省樣板,全市16家企業登入武漢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低丘緩坡土地綜合利用試點紮實推進,爭取部、省國土整治項目29.5萬畝。開放合作譜寫新篇章。實際利用外資2.47億美元,增長16.7%;出口2.91億美元,增長25.3%。與岳陽市、九江市、安慶市簽署《鹹寧共識》,打造長江中游城市群先行區、示範區;與韓國義王市、匈牙利威萊士艾及哈茲市締結友好城市。全市各類市場主體15.34萬戶,增長21.37%;新登記市場主體2.14萬戶,增長16.02%。
城市品質持續提升。在全省率先開展綠色崛起規劃和全域新型城鎮化總體規劃編制,智慧(數字)城市地理信息框架系統建成使用。“六城三區”建設力度加大,成為全市最具潛力、最富活力的板塊。與中城建開元(北京)公司開展戰略合作,濕地生態新城呼之欲出。武鹹城際鐵路建成開通,鹹寧率先進入高鐵、城鐵、普鐵的“三鐵”時代。中心城區外環高速初具雛形,淦河下游綜合治理二期、南外環人工湖二期、十六潭公園三期及十六潭路改造、城際鐵路垂直綠化、一號橋泵站遷改等項目建成使用,鹹寧旅遊集散中心、潛山古寺即將向市民開放,香城大道和泉都大道改造升級、百盟溫泉歡樂世界、香泉映月旅遊度假區、中商購物廣場、天成商業綜合體、城鐵南站宏大國貿廣場,以及傳媒大廈、婦兒活動中心、科技館、鹹寧文化城等項目加快推進。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雙擁模範城市工作紮實推進,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通過評估,成功摘取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兩項“國字號”榮譽。第五屆國際溫泉文化旅遊節成功舉辦,旅遊小姐菁英賽、百強旅行社牽手鹹寧活動叫響全國,“香城泉都”品牌越擦越亮。
城鄉統籌紮實推進。城鄉規劃體系逐步完善,城鄉面貌不斷改善。鹹通高速、鹹黃高速竣工通車,武深高速嘉通段、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鹹寧西段、幕阜山生態旅遊公路、武鹹快速通道、鹹潘一級公路等項目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通車裡程313公里,全市交通投資50.19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嘉魚縣潘家灣鎮列入全省“四化同步”試點鎮,赤壁市趙李橋鎮羊樓洞村列入全國首批“傳統村落保護名錄”,新增10個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12個村莊被命名為全省“宜居村莊”。美麗村莊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村企合作共建模式逐步推廣。“三萬”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效,農村垃圾清運體系初步形成。幕阜山片區扶貧攻堅全面啟動,全市累計減貧61023人。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加大,完成造林30.5萬畝,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順利建成,赤壁凱迪生物質發電項目試運行,我市被確定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省定節能減排任務圓滿完成。
民生事業全面進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81元,增長9.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480元,增長13%。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穩步推進,赤壁市通過教育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鹹寧實驗外國語學校動工興建,實驗國小、溫泉中學改造升級,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新增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湧現出一批優秀精神文化產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發展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在全省率先啟動城鎮居民大病保險,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達標率100%,公共衛生保障能力提升。低生育水平穩定,出生人口性別比降低。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全市新增城鎮就業4.7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88%;五項社會保險參保163萬人次,新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104萬人,參保率98%;新農合參合208.32萬人,參合率99.77%,住院費用補償比76.1%。城鄉低保惠及12.67萬戶、20.51萬人。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6526套,發放廉租住房補貼1365戶;實施農村危房改造7039戶,竣工率100%。社會治理創新取得新成效,信訪維穩工作得到加強,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集中救治和吸毒人員強制收戒經驗在全省推廣。“平安鹹寧”建設紮實推進,打擊“一霸四強”力度加大,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形勢保持穩定,全年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除老年人活動中心跨年建設外,市政府年初承諾的10件實事圓滿完成。
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進一步加強。對口支援新疆、建始縣工作深入推進。婦女兒童、青少年、關心下一代、老齡、殘疾人等事業全面發展。對台、僑務、外事、科普、保密、檔案、方誌、統計、氣象、人防、民族宗教、防震減災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績。縣(市、區)再奪一批“國字號”。鹹安、通城、赤壁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區);崇陽榮獲全國第二屆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全國法治縣創建先進單位;嘉魚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通山榮獲全國民眾體育健身先進縣;赤壁入選第二批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市;鹹安獲批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區。
過去的一年,我們自覺在市委的領導下履行職責,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70件、政協委員提案140件,辦結率100%,滿意率不斷提升。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六條意見和市委七項要求,落實“三短一簡”,推進治庸問責,深入開展轉變作風最佳化環境集中整治活動,積極參與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三同步”活動,帶頭密切聯繫民眾,帶頭解決實際問題,政府機關作風進一步轉變。完善政府工作規則,開展市政府集體學習活動,下放和取消審批許可權177項,啟動市政務服務中心“二次創新”,政務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得到有效落實。
回顧過去的一年,困難比預想的多,成績比預料的好。面對錯綜複雜的形勢和嚴重乾旱等自然災害,我市經濟社會能夠保持持續健康發展,實屬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有效監督、全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齊心協力、頑強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幹部民眾,駐鹹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以及所有關心支持我市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不大,產業支撐力不強,城鎮化水平不高,環保壓力較大,市場機制發揮不充分,公共服務和保障水平較低,少數部門和幹部作風不實、落實不力等。對此,我們將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推進省級戰略鹹寧實施的關鍵之年。綜觀大勢,我們仍然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黃金髮展期。一方面,世界經濟轉好趨勢增強,歐美已開發國家加大了技術創新力度,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之中;我國進入打造經濟升級版新階段,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性決定,開啟了新一輪“改革紅利”的美好前景。另一方面,中央對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的新定位,以及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省委“兩圈兩帶”戰略實施和幕阜山片區扶貧攻堅等機遇,堅定了我們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三鐵一帶”拉近了我市與大城市的時空距離,區域聯繫和經濟要素流動速度加快。同時,我市良好的生態環境、積蓄的發展後勁、凝聚的發展共識,必將為我們帶來更多正能量。只要我們切實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堅持“拼”字當頭,不鬆氣、不泄氣、憋足一口氣,就一定能夠開創省級戰略鹹寧實施的新局面。
今年(2010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省委十屆三次四次全會和市委四屆三次全會精神,堅持“速效兼取、去穩競進”的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市場、綠色、民生“三維”綱要,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著力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提升政府執行力、服務力,奮力推進省級戰略鹹寧實施乾在實處、走在前列。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990億元,力爭突破10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8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10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5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500元;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確保完成省定節能減排任務。
當前,我市面臨著加快發展、加快轉型,既要做大總量、又要提升質量和競爭力的多重任務。機遇稍縱即逝,挑戰愈加嚴峻。“去穩競進”,是時代賦予當代鹹寧人的光榮職責。我們要去思想保守之穩,在改革創新上競進;去固步自封之穩,在加快發展上競進;去甘於平庸之穩,在比學趕超上競進。我們要的發展是更新理念、更高水平、更優品質的發展,是環境更優美、城鄉更宜居、百姓更幸福的發展,是人民民眾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的發展。為此,我們要在現有基礎和良好態勢上,樹立更加積極的目標,保持更加競進的狀態,拿出更加拼搏的作為,交上更加精彩的答卷!
圍繞上述目標任務,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轉方式、優結構,推動經濟提速提質
加快推進工業崛起。圍繞做大總量、最佳化結構、提升層次,實施“一工程三計畫”,使鄂南強市大廈建立在穩固的工業基礎之上。實施“大產業、大企業、大園區”工程,加快推進德力林漿紙一體化、嘉麟傑紡織、華琪生物、納米輪胎,以及廣東工業園、小欖工業園、鹹安桑德環保產業園、嘉魚漢麻產業園、華潤(赤壁)電廠循環經濟產業園、崇陽生物醫藥產業園、通山大盤壠工業園等項目和產業園區建設,確保綠孚生物、宇順電子、三三重工、金海達薄瓷板、新憶通機車、興民鋼圈、玉立樊牌等項目建成投產,打造我市工業新團隊。實施傳統產業提升計畫,推動鹹安機電、嘉魚管材、赤壁應急安全等傳統優勢產業升級增效。實施新興產業培育計畫,重點培育和發展先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人福新藥、蒲瑞科新材料、瀛通電子數據線等產品開發,推動賓士方向機、美國馳派達、合加環境專用汽車等汽車零部件產業加快發展。實施資源性產業開發計畫,支持各地依託資源稟賦發展特色產業,加快推進通城陶瓷、崇陽綠色釩產業、通山石材產業集群發展,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快企業上市步伐,力爭新增100家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1—2箇中國馳名商標。進一步做好鹹寧核電、震綸紡織城等項目前期工作。推進鹹寧經濟開發區創建國家級開發區、高新區。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廣雲技術運用,培育一批“兩化融合”示範企業。完善政策扶持、要素保障、考核激勵等機制,夯實實體經濟大底盤。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以“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為目標,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穩定糧食生產。實施優勢特色農產品區域規模化布局,推進縣市區建十萬畝、鄉鎮建萬畝、村建千畝農業產業化基地,形成一批“糧油果蔬茶畜”專業大縣、專業大鎮。圍繞打造百億元竹、茶、油茶產業,建設國家楠竹生產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打造百公里茶葉走廊,創建國家油茶示範市。加快建設農業新技術示範基地、科技推廣基地和新型農民培訓基地,提高農業科技服務水平。突出抓好農產品精深加工,加快農產品加工園區和品牌建設,推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創新農村金融產品,搞活農村產權市場,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加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農業主體培育力度,培育現代農業的“領頭雁”。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新增“三品”認證30個、國家地理標誌認證1—2個。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以區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遊中心建設為重點,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積極引進區域外金融機構在我市設立地區總部和後台服務中心,推動設立地方法人保險、信託、金融租賃、網際網路金融、期貨交易機構,支持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繼續推進商貿企業成長工程,大力發展批發市場、配送中心、倉儲運輸、信息服務等物流服務網路,引進大型商貿企業和電商企業落戶我市,形成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積極引進服務外包產業總部基地,打造中國版的“班加羅爾”。圍繞建設旅遊經濟強市,加快推進溫泉生態旅遊新城、赤壁三國文化旅遊試驗區、通山九宮山生態旅遊區、鹹安桂竹生態旅遊區、崇陽商周生態農業旅遊區、嘉魚江南水鄉旅遊區、通城瑤族原生態旅遊區等“一城六區”建設。進一步整合旅遊資源,豐富完善旅遊產品,大力發展休閒娛樂業,推進智慧旅遊項目建設,鞏固旅遊標準化成果,力爭5A景區創建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年接待遊客3200萬人次以上,打造全國優秀旅遊目的地。實施文化產業發展工程,打造文化產業聚集區,建設國家級綠色印刷包裝物流產業基地。積極支持4G網路建設套用,大力發展物聯網、雲計算等新興產業。
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堅定不移地抓項目、擴投入,促進投資穩定增長和結構最佳化。加強重大項目謀劃,完善萬億元項目庫,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國家和省級重點項目建設計畫。突出抓好交通樞紐項目建設。繼續做好岳鹹九鐵路、鹹宜吉鐵路、洪崇高速公路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武深高速、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通界高速、武鹹快速通道、幕阜山生態旅遊公路等交通路網建設。確保鹹潘一級公路建成通車。力爭鹹寧(嘉魚)長江公路大橋、赤壁長江公路大橋開工建設,早日迎來“大橋”時代。創新投資方式,鼓勵民間投資,提高社會投資比重。把擴大居民消費作為擴大內需的主要著力點,加快培育和擴大電子商務、網路文化、數字家庭、智慧型家電等熱點消費,會展、旅遊、社區、健康、信息、文化創意等服務消費,促進住房、汽車消費和養老產業健康發展。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新網工程”,推動便利消費進農村、進社區。
(二)堅持創新驅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爭創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做實省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基地。實施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工程,力爭新增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7%以上;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支持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園。推動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協同創新體系,構建一批面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服務平台,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創新人才發展機制,完善人才政策和服務體系,加大引進科技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力度。把鹹寧經濟開發區建成人才特區、創新發展特區。
著力激發創新活力。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牢固樹立“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的理念,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探索試行清單管理模式,深入推進行政許可項目清理,加快市政務服務中心“二次創新”,建成全省政務服務最優的市州。整合政府經營性資產,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加強與央企、省企對接合作。放寬市場準入,繁榮發展民營經濟,推動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民生事業等領域,鼓勵全民創富。加快發展和積極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支持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支持企業發債融資。穩步實施市域金融工程,壯大縣域金融板塊。健全財政預算體系,大力推進預算支出績效管理,穩步推進預算信息和“三公”經費公開。加強政府債務管理,管好用好重大產業發展基金,完善城投、榮盛投資、交通投資、職教投資、旅遊投資等投融資平台運行機制。提高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益。繼續抓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低丘緩坡土地綜合利用試點,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積極穩妥推進機構人事制度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鼓勵各地先行先試、大膽創新。
紮實推動開放合作。搶抓國家擴大內陸開放新機遇,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落實《鹹寧共識》,積極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區域合作。加快推進武漢新港鹹寧港區建設,大力發展沿江經濟、臨港經濟,支持鹹嘉新城發展飛地經濟。繼續做好海關、商檢機構設立工作,加強與東湖綜合保稅區對接合作,探索建立雙邊貿易區。把招商引資作為擴大開放的主攻方向,完善招商機制,創新招商方式,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重點瞄準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招商引資,進一步做好恆天、華帝、海爾等企業跟蹤對接工作,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效益。加強出口基地建設,重點培育機電、紡織、建材、醫用衛材等優勢出口產業,推動出口基地升級為國家級、省級專業型示範基地。加強出口主體培育,繼續做好開口不出口和異地出口企業的轉化工作。擴大對外勞務合作,大力引進海外人才,加強國際友好往來,多渠道擴大對外開放。
(三)堅持“四化”同步,統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
實施城市提質工程。圍繞打造“香城泉都”,提升城市品質,建設秀美、浪漫、和諧的魅力城市。向東,重點抓好香城大道、泉都大道改造升級和東外環、鹹寧大道延伸等工程建設;向南,重點抓好馬柏路綜合整治,重拳打擊“三亂”、“兩違”,暢通城市出口;向西,重點抓好淦河大橋、龍潭大橋修建和南站路、西外環等工程建設,打通城際鐵路與鹹寧大道的連線;向北,重點抓好107國道鹹安繞城段和高鐵新區、站中大道等工程建設,抓好魚水路、站前廣場綜合整治,提升城市視窗形象。在主城區,著力抓好交通整治,改善交通循環;加快城際鐵路沿線開發;加大背街小巷、“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力度。在“六城三區”,按照“產城一體、園城一體、港城一體”的思路,加快道路、供水、供電、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板塊招商力度,實現組團式發展。提升城市文化功能,重修永安閣、三元書院,啟動建設茶博館,基本完成潛山古寺及配套工程,彰顯城市文脈。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調整最佳化公交線路,增加公交港灣、首末站,完善休閒、健身、公廁、停車泊位等服務設施;發展特色餐飲,打造夜市、特色街和城市商業綜合體;建設中央商務區,打造鹹寧金融港。提升城市生態功能,突出顯山露水見園林的城市特色,保護山體水體,抓好城市綠化,加強環境監測,進一步最佳化環境質量。深入推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雙擁模範城市等“多城同創”,繼續辦好國際溫泉文化旅遊節,擴大城市知名度、美譽度,提升市民自豪感、幸福感。
實施城鄉共建工程。堅持規劃引領、產業支撐,加快全域新型城鎮化總體規劃編制實施,推進“六規合一”、“五區共進”。進一步抓好縣市城區建設,推動縣市城區合理規劃、彰顯特色、完善功能。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統籌抓好城鄉一體化試點,穩步推進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強鎮擴權改革,加快推進橫溝橋鎮、赤壁鎮等中心鎮、特色鎮建設,高標準推進嘉魚潘家灣鎮省級“四化同步”示範試點建設。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加大城鄉主幹道“三亂”整治力度,嚴格規範農村建房。以新農村建設為抓手,大力推進宜居村莊建設,進一步抓好美麗村莊創建活動,弘揚耕讀文明。結合“萬名幹部進萬村惠萬民”活動,加強農村道路、安全飲水、農田水利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切實推進農村格線化建設,解決農村公共服務“最後一公里”問題。
實施市域一體工程。積極研究鹹寧與武漢的關係,推進武鹹同城發展。做大做強市區經濟,力爭鹹寧經濟開發區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億元以上、稅收10億元以上,有150個以上項目簽約、開工、投產。加快發展縣域經濟,支持鹹安、赤壁、嘉魚率先發展,支持崇陽、通城、通山爭先進位。鼓勵有條件的鄉鎮抓好特色園區建設,壯大鎮域經濟。加快推進幕阜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完成60個村整村推進任務,實現片區減貧6萬人。
(四)堅持綠色引領,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
加大生態文明創建力度。加快編制《鹹寧綠色崛起發展規劃》,深入推進“兩型”社會建設,打造國家可再生能源套用示範城市,推進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全國碳排放交易試點,積極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支持鹹寧經濟開發區創建國家級低碳示範園區,支持赤壁建設中國綠色生態產業展覽交易基地,支持崇陽建設國家農產品主產區,支持通城、通山創建國家生態功能區試點,支持鹹安創建全省林業生態示範縣。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
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深入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沿江(庫)防護林等重點生態工程,確保完成30萬畝造林任務。突出抓好淦河、陸水河和幕阜山等重點水域流域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促進生態脆弱地區生態恢復。支持通山富水湖申報國家濕地公園,支持赤壁葛仙山申報省級自然保護區。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建設施工廢氣與噪聲超標治理。以創建生態鎮、村為抓手,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建立農村垃圾處理長效機制。實施空氣品質監測制度,制定霧霾應急處置預案,讓鹹寧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淨。
強力推進節能減排。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重點企業、行業節能減排責任,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強節能技改,調整產品結構,降低能耗和生產成本。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加強城鎮和工業園區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監管。推廣套用先進節能和環保技術產品。推進企業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
(五)堅持底線思維,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加快發展民生事業。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大力促進教育公平。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啟動實施新一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提升高中教育質量,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支持湖北科技學院、鹹寧職業技術學院提升發展水平。加大教師交流力度,普及教育信息技術,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提升文化軟實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挖掘新時期鹹寧精神,激發鹹寧人熱愛鹹寧、建設鹹寧的主人翁意識。加快推進市傳媒大廈、市檔案館圖書館、市婦兒活動中心、市科技館、市老年人活動中心建設,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深入開展文化惠民工程,豐富民眾文化活動,促進公共文化資源和服務體系向基層延伸。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政府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激發文化創造活力。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新農合市級統籌。繼續抓好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重視基層全科醫療人才培養。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應急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公共衛生保障能力。落實國家、省“單獨二孩”生育政策,綜合治理計畫生育率偏低、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健全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加快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高全民科學素養。配合抓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切實保障婦女、兒童、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協調發展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保密、檔案、方誌、防災減災、對口援建等各項社會事業。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堅持以產業促進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和退役軍人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深入推進香城創業計畫,加快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加快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妥善解決被征地農民參加社會保險問題,推進社保體系建設從“制度全覆蓋”到“人口全覆蓋”。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改善城鄉居民居住條件。切實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努力實現城鄉低保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聯動機制,探索設立大病醫療慈善救助基金,讓困難民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加強“米袋子”、“菜籃子”工程建設,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深入開展放心消費示範景區、放心糧油店、便民餐飲示範店、放心藥店、價格誠信店等創建活動,維護消費者權益。
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學習“楓橋經驗”,創新民眾工作方法。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促進民眾在城鄉社區治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完善基層信訪工作網路,暢通行政複議渠道,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推行“陽光信訪”。創新流動人口、特殊人群服務管理,推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全面加強安全生產、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校車安全和食品藥品安全。深化“平安鹹寧”創建,加強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讓人民民眾安居樂業。加強國防動員、國家安全、民兵預備役和人防工作,推動軍民融合式發展。
紮實辦好惠民實事。今年(2010年),市政府繼續為城鄉居民重點辦好“十件實事”:(1)提高就業服務能力,新增城鎮就業4萬人,扶助創業0.4萬人,帶動就業1.2萬人;實現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100萬,城鎮居民省內異地就醫聯網結算。(2)建成保障性住房10000套(戶),新增公共租賃住房7600套,實施棚戶區改造15700套,新增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1450戶。(3)加強淦河上游水源地保護;解決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4)實施“菜籃子”工程,新建蔬菜批發市場,建設10000畝保障性蔬菜基地,在市中心城區建設10家平價商店,在社區和農貿市場建立50家蔬菜直銷店。(5)加強放心糧油市場體系建設,在全市建設6個放心糧油配送中心和50家放心糧油連鎖店。(6)加大公交惠民力度,調整最佳化公交線路,擴大公交覆蓋面。(7)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動學校標準化、教育信息化建設和師資交流,讓鄉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在市城區啟動新建1所優質公辦幼稚園。(8)加強市城區120急救體系建設,規劃建設醫療急救站。(9)加強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集中救治工作;完成市精神病門診綜合大樓及舊樓改造。(10)推進平安建設,在主城區建設4個警務綜合服務站,新建1500個視頻探頭。
做好今年(2010年)的各項工作,推進省級戰略鹹寧實施乾在實處、走在前列,人民民眾寄予厚望,政府肩負重任。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必須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讓政府更有效率、民眾更加滿意。建設學習型政府。加強新理論、新知識的學習,加強新產業、新技術的研究,用創新的思路和辦法推動工作。堅持學以致用,不斷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增強應對複雜局面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推進新型智庫建設。建設服務型政府。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六條意見和市委七項要求,紮實開展第二批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進一步改進會風文風,減少會議和檔案。以釘釘子的精神狠抓落實,推進各項工作具體化、責任化、目標化。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健全密切聯繫民眾制度。加大政府購買基本公共服務力度,多做雪中送炭、打基礎利長遠的實事。深入開展電視問政、行風評議等活動,推進轉變作風最佳化環境集中整治活動常態化。建設法治政府。全面貫徹落實依法治市基本方略,推進法治鹹寧、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虛心接受社會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健全行政決策規則,規範決策程式。加強重大決策全程跟蹤反饋和責任追究。完善行政執法體制機制,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做到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在全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實行權力清單制度,完善政務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推進決策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建設廉潔政府。深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大力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成果運用,切實把廉政建設的要求落實到政府工作各個環節。嚴格執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支出,政府自覺過緊日子,讓人民民眾過上好日子!
各位代表!實幹成就夢想,奮鬥鑄造輝煌。讓我們在“中國夢”的激勵下,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緊緊依靠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解放思想,攻堅克難,銳意創新,砥礪奮進,為加快推進省級戰略鹹寧實施乾在實處、走在前列而努力奮鬥!
名詞解釋
1、“兩個滿分”:在2013年市委常委民主生活會上,省委書記李鴻忠以5分制打分,稱讚鹹寧工作精神、工作幹勁、工作狀態是滿分,但經濟總量、發展階段、發展所處的檔次只有4分,要求鹹寧“去穩競進”,收穫兩個滿分。
2、“兩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3、“五個一體化”:基礎設施一體化、產業發展與布局一體化、區域市場一體化、城鄉建設一體化、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一體化。
4、“營改增”:營業稅改增值稅。
5、“政銀保”:省工行在鹹寧進行試點的由政府、銀行和保險公司合作推出的貸款新模式,由政府設立專項基金,工行按基金1:10放大,引入保險機制,將多方資源利益整合捆綁,形成“政府支持,銀行放大,保險保證,企業受益”的良性機制。
6、《鹹寧共識》:湖南省岳陽市、江西省九江市、安徽省安慶市、湖北省鹹寧市戰略合作協定。
7、“六城三區”:生態旅遊新城、生態工業新城、職教新城、賀勝梓山湖生態科技新城、鹹嘉臨港新城、鹹安新城和金桂湖低碳經濟示範區、向陽湖現代農業示範區、河背生態濕地保護區。
8、“四化同步”: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9、“一霸四強”:欺行霸市、強裝強卸、強買強賣。
10、“三短一簡”:開短會、發短文、講短話、簡辦事。
11、“兩圈兩帶”:武漢城市圈、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湖北長江經濟帶、漢江生態經濟發展帶。
12、“三鐵一帶”:高鐵、城鐵、普鐵、長江經濟帶。
13、雲技術:透過網路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式,再交由多部伺服器所組成的龐大系統經搜尋、計算分析之後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
14、“兩化融合”:電子信息技術廣泛套用到工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信息化成為工業企業經營管理的常規手段,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15、“三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
16、“班加羅爾”: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俗稱“印度矽谷”。
17、4G: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
18、物聯網:通過信息感測設備,按照約定的協定,把任何物品與網際網路連線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慧型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路。
19、雲計算:基於網際網路的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網際網路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
20、“萬村千鄉”工程:在中央財政支持下,商務部2005年在全國開始實施“萬村千鄉”工程,引導和鼓勵城市大中型流通企業延伸連鎖經營網點到農村,在縣城建配送中心(店),在鄉鎮和村建便民“農家店”。
21、“新網”工程:由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實施,旨在為健全農村市場體系的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路工程。
22、“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安排的出國(境)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
23、“飛地經濟”: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雙方政府打破行政區劃限制,把“飛出地”方的資金和項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隸屬的“飛入地”方的工業基地,通過規劃、建設、管理和稅收分配等合作機制,從而實現互利共贏的持續或跨越發展的經濟模式。
24、“三亂”、“兩違”:亂占、亂建、亂采,違法占地、違章建築。
25、“六規合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土地綜合利用規劃、產業功能布局規劃、交通體系建設規劃、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規劃等專項規劃實現城鄉融合和對接,形成全面覆蓋、相互銜接的城鄉發展規劃體系。
26、“五區共進”:改造老城區、拓展新城區、加速建設縣城區、激活鄉鎮中心區、發展農村新社區。
27、“單獨二孩”:夫妻雙方一人為獨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
28、“楓橋經驗”:全國政法戰線一個膾炙人口的典型。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幹部民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民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1963年,毛澤東同志親筆批示“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之後,“楓橋經驗”得到不斷發展,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黨政動手,依靠民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楓橋新經驗,成為新時期專門工作與民眾路線相結合的典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