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東海縣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東海縣政府工作報告——2014年1月5日在東海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縣長朱國兵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4年東海縣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人連雲港市東海縣縣長朱國兵
  • 報告時間:2014年1月5日
  • 報告背景:東海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 報告地點:江蘇東海
  • 報告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2013年工作回顧,2014年工作任務,

2013年工作回顧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一年來,我們在中共東海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深化四城同創、建設幸福東海”奮鬥目標,以縣為單位被省認定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省級生態縣創建達到考核驗收標準,成功舉辦第十二屆中國·東海國際水晶節,紮實推進了一批民生實事,較好地完成了縣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全國百強縣排名上升至95位。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8億元,增長12%;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6.4:45.9:37.7。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2.8億元,增長19.4%。預計實現全固定資產投資236億元,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億元,增長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050元,分別增長9%和11.5%。一年來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著力穩定經濟運行,三次產業全面發展
工業經濟提質增效。預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9.4億元,增長14.8%。矽工業、食品工業、新型建材、機械汽配“四大板塊”總產值增長26%,其中矽工業實現產值292.3億元,增長29.3%。注重培優育強,淨增規模以上企業7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技改投入87億元。重點工業項目紮實推進,新開工過5000萬元工業項目163個,其中過億元項目70個,10億元項目5個。台玻東海玻璃、博世汽車測試中心、柏德無紡布等過10億元項目竣工投產,景泰玻璃、桂柳食品、閩東金屬製品、樂園新材料等過億元項目加快建設。開發區三區累計完成基礎配套投入8.1億元,獲批省級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鎮江東海工業園進入全省南北共建園區十強。西區拓展8平方公里,完成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申報,獲評省“兩化”融合示範園區。北區金屬製品精深加工產業初具規模,獲評省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中小企業園和鄉鎮工業集中區累計建成標準廠房29.7萬平方米,入駐企業38家,安峰小微燈具園、青湖服飾玩具園、房山新材料產業園等工業集中區特色明顯。
現代農業穩步推進。紮實開展整建制推進糧食高產創建,建成萬畝高產創建示範區33個,糧食生產持續豐產豐收,再次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高效農業規模持續擴張,新增高效農業13萬畝,其中設施農業6.6萬畝,雙店鮮切花產業基地獲評國家級氣象為農服務示範點。農業產業化成效明顯,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農產品“三品”品牌62個,石樑河葡萄獲批東海第五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黃川草莓基地獲批省級出口創匯標準化示範區。東海現代農業示範區實施過5000萬元項目4個,開展市級以上科研合作項目12個。創建省級生態健康養殖示範場15個,獲批國家級(老)淮豬養殖標準化示範區。省農村改革試驗區試點縣建設深入推進,農村產權交易額過億元,農村信用體系覆蓋23.5萬農戶,榮獲全國“一事一議”規範管理示範縣、省農業農村政策創新獎,獲批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改革試點縣
現代服務業繁榮發展。預計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20億元,增長13.5%。水晶產業提檔升級,水晶市場年交易額突破70億元,新水晶城開工建設,中國東海水晶博物館開館運行,東海縣水晶寶石行業協會正式成立,東海水晶精品展在北京中國國際珠寶展發布,獲評中國水晶雕刻藝術之鄉,“石來運好”商標獲評中國馳名商標。中國·東海國際水晶節榮獲長三角最具影響力會展節慶品牌,“東海水晶”入選“江蘇符號”,央視《尋寶·走進東海》面向全球播出。溫泉資源深度開發,舉辦第三屆溫泉沐浴文化節,溫泉水文化展示館投入使用,碧水藍天大酒店主體完工。溫泉鎮街區改造全面完成,榮獲江蘇人居環境範例獎。旅遊品牌不斷提升,累計接待遊客36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0億元,分別增長17.9%和17.2%。西雙湖景區通過省級濕地公園驗收、啟動國家4A級景區創建,湖西生態園獲批國家3A級景區,石樑河葡萄基地獲評省四星級鄉村旅遊點,勝泉村入選江蘇最具魅力休閒鄉村。商貿流通持續發展,億豐國際廣場投入使用,萬尚會家居廣場、東海國際商貿城、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加快建設。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鄉級農家店實現全覆蓋。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商品房銷售106萬平方米。
二、全力推進開放創新,經濟發展活力增強
招商引資持續走強。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排名上升至29位,獲評蘇商投資中國首選親商城市,實際利用外資1.5億美元,內聯客方到位資金173億元。招商活動成果豐碩,新增對外招商辦事處6家,舉辦台灣、上海、蘇州投資說明會,積極參加“連雲港之夏”、西遊記文化節暨絲綢之路經濟帶(東中西區域)合作論壇等大型經貿活動,簽約過億元項目82個,其中過10億元項目12個。對外經貿企穩向好,出口創匯2.6億美元,增長22.6%,獲評省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優秀基地。實現外經營業額3.6億美元,新增外派勞務1萬人,晶都外派勞務技能培訓中心運行經驗全國推廣。與巴西庫爾韋盧市結為友好城市。
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獲批建設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實現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四連冠”。科技扶持力度加大,縣財政科技支出累計1.55億元,獲批省級以上科技計畫項目48項。創新載體持續最佳化,國家矽材料深加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制訂國家標準3項、修訂行業標準9項,科教創業園區獲批省文化科技產業園,房山獲批省創新型試點鄉鎮。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凸顯,新認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連熔法半導體級高純石英管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獲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產學研合作逐步深化,承辦第三屆中國東海矽產業發展高層論壇,舉辦五校百企產學研合作對接會,簽約產學研項目22項,與中關村科技城簽約東海科創園科技企業孵化器項目,獲批省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深入開展國家級綜合標準化示範縣試點,國家級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通過驗收。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獲評全省人才工作先進縣。
要素保障更加有力。金融支撐作用明顯,發放“三農”及中小微企業貸款19億元,縣農村信用聯社改制組建東海農村商業銀行完成前期準備工作。發放科技小額貸款6700萬元,獲批省科技金融合作示範區。融資體系逐步完善,福如東海集團資產規模78億元,發行企業債券10億元,全市首支中小企業集合債成功發行,水晶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城投公司正式運營。項目爭取力度加大,19個項目列入國家、省投資計畫,共獲上級資金1.24億元。用地保障持續增強,新增建設用地4950畝,獲評省土地執法模範縣、省首批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電力配套有序推進,110千伏石榴輸變電、220千伏雙湖變增容等電力工程投入使用,110千伏興辰裝配式變電站開工建設。
三、打造生態宜居城市,城鄉面貌顯著提升
城市規模迅速擴張。城市建設投入超過160億元,建成區面積擴大到28平方公里,全年526個城鄉建設項目基本完成。突出規劃龍頭作用,編制完成《濱河新區城市設計》、《東部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等各類規劃47項。城市外環連徐高速東海西互通全線通車,236省道東海段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濱河新區“四橋五路”建成通車,天地公館、縣醫院遷建等項目加快推進,石安河景觀帶初具形象。商務新區嘉臣國際大酒店投入運營,頤高數碼城、福如東海水晶大酒店等城市綜合體加快建設。科教創業園區水晶文化創意產業園二期基本建成,15家企業入駐投產,引進大師工作室2個,少兒版畫活動中心暨呂劇團演藝中心開工建設。舊城改造穩步推進,玉帶河實現“送清水”,富華路、中華路完成“白改黑”,人民廣場擴建、政法廣場投入使用,水晶公園改造加快推進,鐵南市民廣場啟動建設,房屋徵收超額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
城市品質持續提高。獲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順利通過省文明城市指數年度測評,創建省文明單位33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全面啟動,“門前四包”制度有效落實,城區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深入開展,主幹道高壓清洗實現常態化。市政公用設施更加完善,新改建城區公廁15座,新建壓縮式垃圾中轉站2座,糞便無害化處理場、建築垃圾消納場投入使用,新增道路排水2.9萬米,完成老城區供水管網改造二期工程,高層住宅二次加壓供水系統改造啟動實施。“綠色東海”建設步伐加快,城市綠化率42%,新增植樹造林5.4萬畝。城市出入口形象不斷刷新,市縣路綜合整治、房山南出入口整治全面完成,連徐高速張莊出入口廣場及道路延伸工程加快推進。省級生態縣創建有序開展,新建10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安峰、平明、青湖、白塔埠通過國家級生態鄉鎮驗收,創建省級生態鄉鎮10個。全面完成沭新渠清障,啟動薔薇湖工程、連鹽鐵路及204國道征地拆遷。
鎮村建設成效明顯。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格局。城鎮規模快速拓展,石榴學苑路建成通車,黃川金川大道加快建設,桃林、白塔埠申報國家級重點中心鎮,完成所有鄉鎮新一輪城鄉統籌規劃編制。第二批市級城鄉統籌試點鎮村148個重點建設項目啟動實施,落實資金14.2億元。鎮村環境持續改善,完成378個村莊環境整治任務,雙店代相、洪莊車站等一批新農村形成新亮點,完成1100戶農村危房改造。青湖獲評省級文明鄉鎮標兵,溫泉、桃林獲評省級文明鄉鎮,5個村莊獲評省級文明村。安峰獲評省級衛生鎮,12個村莊獲評省級衛生村。青南村建成光伏發電村。城鄉路網不斷完善,新改建農村公路40公里,安房公路東段完成改造,顧莊大橋實現通車,青石公路開工建設。
四、推進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建設不斷加強
民生質量顯著提高。新增城鎮就業1.5萬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2%以內,全市首家省創業示範基地大學生創業園掛牌成立,省創業型城市啟動建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貼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基本建成“15分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圈”。縣社會福利中心老年公寓投入使用,關愛老人“黃手環”項目順利實施,雙店敬老院通過省三星級標準示範院驗收,創建省級婦女兒童之家24個。城鄉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9.5平方米和41.8平方米,新建經濟適用房180套、廉租房60套、公共租賃房570套。發放扶貧小額貸款1.2億元,25個經濟薄弱村達到新“八有”要求,3.2萬低收入人口實現穩定脫貧。石樑河庫區被列為省六個扶貧連片開發區域之一,編制完成區域發展與扶貧開發規劃,117個項目啟動實施。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實驗中學富華路校區投入使用,西雙湖國小、英疃國小、縣幼稚園城北分園加快建設,縣第二中學、石榴高級中學啟動創建省四星級高中,2009-2012年校舍安全工程通過省驗收,成立東海縣教育發展促進會,建成蘇北首家省示範性縣級教師發展中心,獲評省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獲批建設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東海電大獲批建設東海開放大學。基本藥物制度村級衛生室基本實現全覆蓋,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穩步推進,中醫院獲評省二級甲等中醫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以上,20種重大疾病報銷比例達70%,榮獲省婦幼衛生先進縣、省農民健康促進示範縣。舉辦第三屆東海·全國少兒版畫雙年展、首屆“彥涵文學藝術獎”評選,與江蘇有線合作組建東海縣廣電網路有限公司,曲陽古城、尹灣漢墓獲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社科聯獲評全國先進社科組織。獲評全國民眾體育先進縣。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14‰以內,榮獲省新農村新家庭示範縣。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統計基層基礎建設全面加強。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深入推進平安法治建設,實施18個老舊小區治安防範改造,獲評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順利完成,設立牛山、石榴街道,組建新的石樑河鎮、溫泉鎮。開展第二屆道德模範和十佳新人新事評選,獲評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四網五制”促廉惠民工程榮獲全省紀檢監察工作創新獎。122民生熱線暨應急聯動指揮中心受理各類訴求超過4萬件,按期辦結率98%。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穩定。省雙擁模範縣創建實現“六連冠”。編制、審計、物價、菸草、鹽務、外事、台僑、檔案等工作穩步推進,民族宗教、防震減災、人民防空、地方志、關工委、老幹部、老促會、老科協、老齡協會、行業協會和商會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2014年工作任務

201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也是推進沿海開發戰略、實現“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之年。
2014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和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部署,圍繞“深化改革創新、建設幸福東海”目標,堅持“穩中求進”主基調,把握“項目招引再突破、城鄉統籌上台階”年度工作主題,開展“項目建設提速年、民生幸福提升年、作風建設提效年”活動,努力在加快改革開放步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推動城鄉統籌發展、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上實現新突破,進一步加快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進程。
主要預期調控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1%。
今年我們還將集中力量,辦好以下十項民生實事。
一是加強就業創業工作。新增城鎮就業1.2萬人,實現農村人口轉移就業9000人,新增外派勞務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實現自主創業1600人、帶動就業6500人,建成省級創業型城市。
二是提高各類保障水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政策補償比77%以上,20種大病在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比例70%以上。新建經濟適用房280套、公共租賃房490套。
三是實施脫貧奔小康工程。20個經濟薄弱村達到新“八有”目標,3萬低收入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四是推進石樑河庫區扶貧開發。完成青石公路、黃顧路改造,啟動韓辰路和橫山公路大中修,推進引淮入石工程3個泵站改造,爭創省扶貧開發綜合試驗區。
五是均衡城區教育資源。縣第二中學、石榴高級中學申報省四星級高中評估,西雙湖國小、縣幼稚園城北分園、英疃國小新校區、石榴初級中學新校區投入使用。
六是提高城市供水能力。開工建設城北自來水廠,完成老城區自來水管網改造三期工程,完成5個小區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
七是加強城區路網建設。完成果園路(菜市街至利民路段)“白改黑”,完成245省道(晶都大道至富國路段)改造提升,打通鋼鐵路,完成新新巷、南園巷道路維修改造。
八是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完成送圖書6萬冊、送戲劇200場、送電影4400場,農家書屋三星級達標率50%以上,行政村健身路徑實現全覆蓋,數位電視農村入戶率90%以上。
九是提高弱勢扶助能力。新建居家養老服務站30家,實現鄉鎮慈善超市全覆蓋,創建省級婦女兒童之家示範點10個。
十是打造平安法治東海。刑事案件發案率下降3%以上,完成70個老舊小區安全防範改造,爭創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縣。
圍繞上述目標任務,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改革開放,增創發展新優勢
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大力開展減事項、減環節、減收費“三減”行動,力爭將審批事項數量壓降到100項左右,基本建設審批用時控制在100天左右,審批事項集中率達100%。最佳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規範政府投融資平台運作,強化風險管理與控制,提高國有資本經營水平。加快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廣電、呂劇團、少兒版畫市場化經營,推動文化惠民項目與民眾文化需求有效對接。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科學調整縣鄉財政體制,逐步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積極對接土地、戶籍、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改革,推進省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擴大區域合作和對外開放。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路一帶”建設的歷史機遇,全面拓展新一輪向東、向西開放。加大向東開放力度,瞄準日韓港台新等重點地區,加強產業招商,突出外資利用,擴大經貿往來,全面推進東向開放合作。拓展向西開放空間,發揮東海作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西行第一縣的節點作用,以物流運輸為基礎,進一步拓展與中西部城市和企業的合作領域。加強開放平台建設。主動融入沿海開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最佳化南北掛鈎合作機制,加快共建園區發展,在承接要素轉移上體現更大作為。穩定對外經貿增長。加強與日韓、中亞等重點區域的經貿交流,外貿出口額增長8%,爭創國家級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進一步規範外派勞務市場,實現外經營業額3.8億美元。
推進招商引資實現更大突破。實際利用外資1.6億美元,內聯客方到位資金190億元。明確招商導向。積極對接長三角、珠三角特別是蘇南產業轉移和資本外溢趨勢,精心組織參與各類專題招商和節會招商活動,著力引進世界500強、國資央企項目,簽約過億元項目80個。最佳化外資結構。實施鞏固港台、主攻日韓、拓展歐美戰略,聘請日韓招商顧問,在韓國舉辦投資說明會,全面加大對外推介力度。放大台玻、正崴等重點台資企業的帶動效應,規劃建設台資集聚區,推動台資企業加速集聚發展。最佳化招商模式。整合優勢招商資源,突出駐點招商和以商引商,選優配強招商隊伍,新設境內外招商辦事處3個以上,制定出台駐外招商辦事處考核辦法,實現各類招商機構平台共用、信息共享。
二、推進轉型升級,努力壯大產業實力
加快工業經濟擴量提質。突出工業經濟主體地位,加快推進“雙千雙百”工程。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產業主動對接國家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發展環保型高純矽、高效太陽能電池等關鍵技術和產品,同步推進石英坩鍋、光伏玻璃等配套產業發展,儘快形成百億特色產業規模。有序開展光伏電站建設,推進國電李埝林場風力發電、華電風光互補發電、晶澳50兆瓦光伏發電等項目建設。新材料產業進一步完善矽材料產業鏈,積極拓展稀土功能材料、砷化鎵半導體材料等領域,加快向千億產業邁進。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鼓勵矽工業、食品工業、新型建材、機械汽配等產業加大技改投入,加快裝備更新、工藝創新和產品出新,實施50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50個,完成技改投入105億元。培育完善企業發展梯隊。加強重點骨幹企業和中小企業分類指導扶持,著力推動20家成長型企業穩定增長,實現應稅銷售增長30%以上。推動中小企業上規模,培育銷售過億元企業150家。全力抓好經濟運行。強化動態監測和過程控制,做好生產要素調度和保障,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提升現代農業特色水平。穩步實施整建制推進糧食高產創建。打造省部級高產示範片25個,實現糧食生產連續豐產豐收。做強高效設施農業。新增高效農業10萬畝,其中設施農業5萬畝,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開展農業龍頭企業示範創建,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0家,培育銷售過億元企業10家。加強品牌化建設,創建農產品“三品”品牌30個。促進農業科技創新。中國農科院東海農業綜合試驗站完成農業科技成果轉化50項,建成農技服務網點100個,培養農業“土專家”200名、農業科技示範戶3000戶。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實施沭新渠、沭南兩大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81個,完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及田間工程配套項目2608個。
推動服務業最佳化升級。強化特色品牌培育,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打響“東海水晶”品牌。新水晶城一期工程主體完工,同步推進產業招商和商戶入駐。水晶文化創意產業園全面投入使用,簽約入駐企業25家,新建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2個。水晶博物館提高展陳品位,彰顯東海水晶的厚重歷史和文化積澱。實施水晶專業人才培養計畫,增強江蘇省水晶文化研究會、《東海水晶》雜誌和東海縣水晶寶石行業協會帶動效應,促進水晶文化核心價值持續提升。做優做強水晶實體銷售和網上商城,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豐富溫泉休閒內涵。提升溫泉旅遊度假區整體對外形象,建成運營碧水藍天大酒店,加快羽泉景區、溫泉湯姑廣場、九龍灣景觀帶、創導生態農莊等項目建設,打造溫泉北入口生態廊道。發展特色旅遊。以溫泉旅遊度假區、西雙湖旅遊度假區和李埝生態旅遊度假區為樞紐,整合縣內優質旅遊資源,發展“智慧旅遊”,推出“一日游”、“多日游”精品旅遊線路。加快西雙湖景區規劃建設,完善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等服務配套設施,完成國家4A級景區創建。發展商貿流通。增強萬尚會家居廣場、東海國際商貿城等專業市場輻射能力,促進商貿服務集群集聚發展。
增強創新發展能力。圍繞建設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省創新型城市試點,增強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核心競爭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級高新技術產品10個,扶持晶海洋半導體、晶澳太陽能爭創省級重點企業研發機構。加強科技創新載體建設。啟動實施東海科創園科技企業孵化器項目,積極創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深入推進國家級綜合標準化示範縣試點,國家半導體(矽材料)產業集聚標準化示範區試點通過驗收。深化產學研合作。加強與中關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交流,建立高水平、常態化的合作關係,實施產學研項目20個。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落實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獎勵各項政策,引進高層次人才100名以上。
提升生態文明水平。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努力在環境敏感期進一步彰顯東海生態優勢。推動綠色經濟發展。堅持高標準環保準入制度,以骨幹企業和開發區為重點,實施一批重點節能和循環經濟項目。推進節能減排,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加強對新建項目的節能評估和環境影響審查,確保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年度任務。最佳化土地開發利用。合理控制城鄉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提高項目用地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率,土地開發整理新增耕地2500畝,創建省土地執法模範縣。開展生態鄉鎮創建。17個鄉鎮污水處理廠穩定達標運行,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5個、省級生態鄉鎮1個。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新增城市綠化40萬平方米、植樹造林4.5萬畝。加強水庫和灘涂保護,鞏固玉帶河、石安河治理成果,實施自清河綜合整治,水晶公園對外開放,城區污水處理率85%以上。加強酸洗石英砂整治,規範酸洗石英砂集中區運營管控。推進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減少大氣灰霾污染,城區空氣品質優良率90%以上。
三、主攻項目建設,保持經濟穩定增長
整合力量加快項目進度。把增加有效投入作為拉動經濟成長的主抓手,實現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34億元,實施重點產業項目229個、基礎設施及城建類項目117個。加快項目階段轉換。圍繞“契約履約、資金到位、項目開工、竣工投產”四個階段,有針對性地制定推進措施,進一步縮短建設周期,把項目推進落實到快開工、快投產、快達效上。新開工過億元項目80個,其中過10億元項目12個。竣工投產過億元項目45個,其中過10億元項目3個。最佳化項目推進機制。完善領導掛鈎服務、集中觀摩評比等項目推進辦法,建立重大項目聯合審批、要素對接制度,形成重要問題快速反應、集中會辦、有效解決的工作機制,力推項目建設實現大突破。
做強園區提升項目支撐。進一步壯大開發區體量規模,提高貢獻份額,啟動國家級開發區創建。東區完成基礎配套投入2.5億元,建成中小企業園綜合服務中心,推進黃河路東延等路網建設。西區完成基礎配套投入3.3億元,加快西拓展區提檔升級,推進中小企業園10萬平方米多層標準廠房建設,完成新修道路綠化亮化提升和雨污管網配套。北區完成基礎配套投入2.2億元,圍繞“一區兩園”發展格局,推進6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和“三橫一縱”路網建設。中小企業園和鄉鎮工業集中區注重特色產業培育,加快標準廠房建設、入園企業招商和服務平台配套,建成標準廠房42萬平方米,入駐企業194家。完善考核機制。制定開發區發展綜合考核辦法,激勵開發區爭先進位,樹立全縣支持服務開發區發展的鮮明導向。加大扶持力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開發區重大項目用地,做大開發區自身融資平台,福如東海集團為三區融資不低於2億元。
破解難題做強項目保障。強化金融支撐。組建完成東海農村商業銀行,邳州農商行東海支行實現掛牌運營,發放“三農”及中小微企業貸款20億元以上。福如東海集團資產規模增長16%以上,城投公司融資2億元以上。積極向上爭取,力爭20個項目列入國家、省投資計畫。夯實土地保障。爭取掛鈎用地和“點供”指標,新增建設用地3000畝以上。完善電力和通信配套。推進特高壓輸電線路、110千伏駝峰輸變電、110千伏興辰裝配式變電站等電力工程,加快4G通信網路建設。
四、推進城鄉統籌,著力打造宜居環境
全力推進組團開發。按照“70平方公里,60萬人口”中等規模城市謀篇布局,高效運行城建指揮部工作機制,打造發展快速、輻射有力的城市主功能區。發揮規劃引領作用。編制完善濱河新區、石榴片區、開發區西區等重點區域規劃設計,推動城市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做強商務新區。完成晶都大道以南地塊開發,推動頤高數碼城、建安大廈等商務載體高效運營,推進城市綜合體招引和建設,打造產業服務、金融辦公、文化娛樂、高檔居住等現代服務平台。做優濱河新區。加快“一橫三縱”路網建設,加快配套水電管網、綠化亮化及公共服務平台,縣醫院遷建工程主體完工,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建成石安河景觀帶(振興橋至245省道段)。穩步推進舊城改造。重點推進新水晶城周邊、鐵南片區、張莊片區、台玻老廠區、徐海路北側等成熟地塊開發建設,完成房屋徵收60萬平方米以上。啟動富宸南路建設,完成徐海東路改造提升。
深入開展“五城同創”。紮實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級生態縣和國家智慧城市創建,全力打造生態和諧宜居城市。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深化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增強文明交通意識,通過省級文明城市復檢,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全面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嚴格落實“門前四包”制度,加強步行街、城中村和住宅小區管理,合理設定便民疏導點和早夜市,嚴厲打擊違法違規建設行為,逐步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推進省優秀管理城市創建,牛山路、幸福路創建省城市管理示範路,北辰社區創建省城市管理示範社區。完善環衛基礎設施,新增環衛機械化作業車輛5台,新改建公廁8座,新建壓縮式垃圾中轉站2座。紮實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統籌推進公共信息平台、資料庫、智慧政務、智慧商務等項目建設,促進城市化與信息化的良性互動。
加快城鄉統籌發展。抓住新一輪城鎮化機遇,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提升城鎮承載能力。加快安峰、桃林、溫泉、白塔埠等重點中心鎮建設,提升房山、雙店、平明、黃川、山左口等出入口鄉鎮對外形象,強化鄉鎮房地產開發管理,打造集約型城鎮體系。加快建設美麗鄉村。紮實開展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完成365個村莊環境整治任務,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000戶,創建省三星級康居示範村5個、省特色樣板示範村1個。加強鎮村規劃管理。深化城鄉規劃一元化管理,嚴格執行農村建房“四統一”,推動鎮村建設科學有序高效開展。加強城鄉路網建設。完成安房公路西段改造,啟動牛桃路大修工程,新建農村公路40公里、村莊水泥路160公里。積極推進省市重點工程,序時完成薔薇湖工程、連鹽鐵路及204國道征地拆遷任務。
五、發展社會事業,不斷增進民生幸福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完善最低工資和工資支付保障制度,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促進社會充分就業、高質量就業。最佳化創業環境,縣財政設立2000萬元扶持創業專項資金,開闢創業“綠色通道”,完善東海縣大學生創業園功能,爭創國家級創業示範基地。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政府補貼標準。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確保質量安全和公平分配。紮實開展脫貧奔小康工程,幫助經濟薄弱村、貧困戶增收致富。建立健全流動留守婦女、困境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政策保障和關愛服務體系,切實維護弱勢群體權益。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進一步最佳化教育資源布局,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教師住房公積金按政策配套到位,爭創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加強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擴大優質醫療服務供給,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服務能力。促進城鄉文化繁榮發展,深入推進省公共文化示範區建設,少兒版畫活動中心暨呂劇團演藝中心投入使用,建成東海歷史博物館,舉辦少兒版畫優秀作品全國巡迴展,《今日東海》改版發行《東海日報》,東海電視台爭創全國十佳縣級電視台。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創建國家級優質服務示範站1個。
構建和諧穩定環境。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程,提高社會管理效能和服務質量。加強平安法治東海建設,著力打造“技防城”,提高民眾安全感。紮實開展領導幹部大接訪活動,妥善解決民眾合理訴求。增強122民生熱線暨應急聯動指揮中心服務平台功能,加強網路服務中心建設,西雙湖論壇打造全市縣級第一門戶社區,及時解決民眾反映的實際問題。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抓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維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大力弘揚“務實、包容、創新、開拓”的新時期東海精神,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