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大運河流域曲藝學術交流展演及研討活動

2014年8月9日,備受矚目的首屆“大運河流域曲藝學術交流展演及研討活動”在運河音樂廳開幕。來自運河沿線8個省份、18個地市的40餘支曲藝隊伍,在兩天的比賽中爭相秀出各地傳統曲藝,也為山東省濟寧市民呈現了一場曲藝盛宴。
10日上午,第三場比賽剛開始,來自濟南曲藝團的《梁祝下山》,就贏得了觀眾的滿堂彩。該劇目主演是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北路琴書的傳人姚忠賢,他和搭檔楊珀亦說亦唱,使得這部琴書表演趣味性更強。
而蘇州市吳中區評彈團,則帶來了蘇州曲藝界的代表曲目蘇州彈詞《宮怨》,雖然蘇州方言對濟寧的聽眾而言聽起來有些困難,但別有一番韻味的蘇州小調,也仿佛把聽眾帶到了江南水鄉。
比賽現場人氣最高的,則始終是有著“曲鄉藝海”之稱的濟寧市所選送的曲藝節目。這其中不僅有去年在十藝節上斬獲金獎的《孔子試徒》,也有微山湖畔湖韻十足的端鼓腔。山東琴書、落子、墜子、漁鼓等濟寧本土的傳統曲藝紛紛亮相,讓聽眾們大飽耳福。
據了解,除了“大運河流域曲藝學術交流展演”之外,活動還將舉辦“大運河杯”地方曲藝傳承保護髮展論文徵集評獎以及學術研討會等。活動主辦方介紹,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所作為中國曲藝的最高學術機構,聯合濟寧市將大運河沿線曲藝界的優秀藝術家、代表作品都引入進來,無論是對提升濟寧市的美譽度,推進中國傳統曲藝的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相關連結
挖掘好還要傳承好老曲藝
“歷史上,濟寧作為大運河沿岸的城市,曾在曲藝領域有著重要的地位。”濟寧市文廣新局社會文化科科長劉鳳來說,如今隨著大運河申遺成功,以及濟寧市重新對曲藝的重視,濟寧正全力在這一領域重塑過去的地位。
劉鳳來告訴記者,近幾年濟寧市對曲藝的研究、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對該藝術領域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從挖掘到保護,現在濟寧的曲藝水平已重新達到一定高度,因此我們開始不斷推出曲藝精品,宣傳濟寧。”
與此同時,藉助此次曲藝展演,劉鳳來認為不僅發現了一批散落在濟寧民間的老藝人,讓他們有機會登上國家級舞台。而且通過展演,也讓濟寧傳統曲藝找到了許多年輕的傳承人。像在本次展演中,原豫劇團的趙蕊、孫娟等年輕演員,就在濟寧市曲藝家協會選送的山東琴書《水漫金山》中亮相。
“近幾年,有一批優秀的從事音樂、戲曲的年輕演員,轉型到曲藝節目中來,這就是一個好的趨勢。”劉鳳來說,這讓濟寧的傳統曲藝得到了年輕力量的充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