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全市科學發展、加速轉型的一年。我們搶抓中原經濟區建設機遇,緊緊圍繞“三大戰略定位”和“十六字”目標,深入推進“四大一高”戰略,順利完成了市五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實現了“十二五”開門紅。2011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062.9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60.9億元,增長24.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7.6億元,增長15.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62元,增長13.5%;農民人均純收入6929元,增長19.7%。一年來,主要做了七個方面的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2年三門峽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2年
- 性質:工作報告
- 內容:2011年及本屆政府工作回顧
報告開頭,2011年及本屆政府工作回顧,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奮鬥目標,2012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報告開頭
各位代表:
2011年及本屆政府工作回顧
(一)著力最佳化結構,發展質量持續提升。堅持新型工業化為主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640.1億元,比上年增長16.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5.3%。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糧食產量保持穩定,果品總產量18億公斤,居全省之首,雛鷹農牧等項目開工,“函谷紅”茶和“三門峽”捲菸上市,特色農業占農業總產值的82%。繁榮現代服務業,大中海商業廣場等大商貿項目進展順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39.3億元,增長18.1%;全年接待遊客147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17億元,分別增長20.5%和30.6%。縣域經濟發展迅速,各縣(市)在全省綜合排名實現晉位。
(二)著力項目帶動,發展後勁顯著增強。繼續深化項目建設年活動,開祥化工1,4—丁二醇一期等90個項目建成投產,重點項目投資額、建成數雙雙創歷史新高;省重點項目聯審聯批事項提前5個月完成全年任務,居全省第一,被評為2011年度全省重點項目建設管理先進單位、企業服務先進單位。加快產業集聚區發展,全市7個產業集聚區實施項目218個,完成投資279.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26.6億元。三門峽產業集聚區被評為省“十快”產業集聚區、 “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義馬煤化工產業集聚區被評為省先進產業集聚區。
(三)著力城鄉建設,發展基礎日益穩固。蒙西鐵路獲國家發改委批覆,三靈快速通道、三淅高速等大交通項目進展順利。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研究通過專家評審,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正在編制。中心商務區、黃河公園、舊城區和城中村改造等重點工程穩步推進。北環路建設啟動,城市路網更加完善。集中供熱二期續建工程完工,新建熱交換站11座,新增供熱面積80萬平方米,改造舊管網3.5萬米。城市精細化管理紮實推進,林業生態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國家森林城市創建通過驗收。全市112個新型農村社區新建住宅1.03萬套,累計建成1.87萬套。
(四)著力擴大開放,發展活力更加強勁。積極推動大通關建設,三門峽海關大廈主體封頂,三門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正式運行,國家鋁及鋁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正在安裝檢測設備。全年出口總額1.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5.9%。深入開展大招商,成功舉辦第17屆旅遊節暨投洽會,參加中博會等重大經貿活動,共簽約項目110個,總投資突破1000億元,全市實際利用外資6.3億美元,總量居全省第三。深化央企合作,與中國黃金集團等10家央企簽訂戰略合作協定,簽約金額207.6億元,居全省第四。
(五)著力破解瓶頸,發展要素保障有力。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整理、整治土地3042.3公頃;煤礦兼併重組基本完成,省定礦產資源整合通過驗收;小秦嶺深部探礦和澠池煤下鋁整裝勘察項目列入國家找礦計畫,靈寶—盧氏礦集區列入國家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拓寬融資渠道,在省銀企合作會議上籤約項目67個,總投資177億元,規模居全省第二;組建兩大投資集團,市財經投資公司發行債券15億元。硬起手腕整治環境,關停重金屬污染企業55家,啟動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項目11個,鉛污染治理和鉻渣處置工作有序推進。
(六)著力改善民生,發展成果惠及民眾。紮實辦好民生實事,省、市“十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城鎮新增就業5.9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24%,低於省控標準。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城鄉低保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開工保障性住房8367套,兩個廉租房小區被評為“全省十佳住房保障工程”。加快校安工程建設,中國小D級危房全面消除。基本藥物制度覆蓋村級衛生室。新農合參合率98.7%,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200元,報銷封頂線提高到10萬元,減輕了民眾看病負擔。文化體育事業快速發展,陝縣西張村鎮、靈寶陽平鎮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122個村建成“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社會管理創新成效顯著,被授予“中原平安杯”,連續兩屆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稱號。
(七)著力轉變職能,政府自身建設成效顯著。深入開展“兩轉兩提”,依法行政工作紮實推進。主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支持市政協履行職能,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75件、政協委員提案193件。第七屆村委會換屆圓滿完成。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行政審批項目12項。應急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妥善處置“隴海鐵路山體滑坡”等突發事件。全面實施“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規劃。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入推進。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
國防教育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國家雙擁模範城“四連冠”,駐三門峽解放軍、武警部隊和廣大預備役人員在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統計、審計、民族、宗教、外僑、對台、檔案、史志、廣電、體育、人防、氣象、無線電、防震減災、黃河河務、婦女兒童、殘疾人、老齡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對口援疆工作進展順利。
2011年各項任務的完成,標誌著本屆政府勝利實現了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任期目標。本屆政府任期以來,面對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面對洪澇等自然災害的襲擊,面對保增長與調結構的雙重壓力,面對形勢複雜多變、資源環境約束、結構性矛盾加劇等各種挑戰,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克難攻堅,辦成了一批具有深遠意義的大事,辦好了一批深受民眾歡迎的實事,辦妥了一批前所未有的難事,在逆境中實現了加速轉型,在困難中保持了較快發展,在拼搏中鑄就了新的輝煌!
五年來,我們化危為機、逆勢而上,綜合實力實現跨越。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面前,見事早、行動快,果斷採取“一體兩翼”經濟刺激計畫和“過冬五策”,鼓勵企業“抱團取暖”,在逆境中保持了昂揚的發展態勢。2011年,全市生產總值是2006年的2.6倍,年均增長14.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是2006年的2.7倍,年均增長2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是2006年的3.3倍,年均增長27.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2006年的2.4倍,年均增長19.2%。
五年來,我們調結構、促轉型,科學發展路徑明確。搶抓“後危機時代”機遇,針對“一產不優、二產不強、三產不大”等問題,科學確定“三大戰略定位”和“十六字”目標,提出“四大一高”戰略,闖出了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五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7.5%;五年累計節能260萬噸標準煤,萬元GDP能耗比2006年下降23.9%。
五年來,我們銳意改革、擴大開放,創新活力充分涌流。始終把改革開放作為保增長、促轉型的關鍵性舉措,國有企業、政府機構、醫藥衛生、財稅金融等改革深入推進。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大通關體系建設初見成效,旅遊節暨投洽會成功升格為國家級節會活動,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7億美元,2011年實際利用外資是2006年的4.8倍。自主創新體系日益完善,全市建成省級院士工作站7家、省級研究中心31家,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提高到53.9%。
五年來,我們加快建設、提升功能,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深入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鎮體系,加快新農村建設。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拓展5平方公里,建成了高鐵南站、國際文博城、天鵝湖濕地公園等一批重點工程,城市在“長高”,家園在“變靚”,相繼榮獲“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大天鵝之鄉”等稱號。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化率由40.8%提高到46%。農業和農村工作紮實推進,農業信息化全國領先,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五年來,我們給力民生、情系百姓,民眾得到更多實惠。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第一追求,堅持每年實施“十大民生工程”,以改善民生凝聚民心、匯聚民力。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6年的1.9倍,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了一番。五年累計向農民發放各類補貼22.2億元,城市引水、集中供熱、市外語高中等一大批民生工程惠及百姓。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公共文化基礎設施覆蓋率達80%以上。五年累計新增城鎮就業30萬人,城、鄉低保人均月補差分別提高113元、53元,解決了近60萬農村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
各位代表!回顧這濃墨重彩的五年,我們為三門峽發生的巨大變化而驕傲;回首這砥礪奮進的歲月,我們為全市人民創造的輝煌業績而自豪!實踐證明,勤勞、淳樸、厚道的三門峽人民能幹事、會幹事,更能幹成事、乾成大事!
各位代表!回首這戰危機、謀發展的艱辛歷程:我們難以忘記,在應對危機的關鍵時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悉心關注,給予我們的堅強領導;我們難以忘記,在保增長、促轉型的攻堅階段,各位離退休老幹部、老同志出謀劃策,給予我們的關心和幫助;我們難以忘記,在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拆遷過程中,廣大民眾舍小家為大家,給予我們的理解和支持;我們難以忘記,在政府工作的高效推進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積極監督、參政議政,給予我們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們難以忘記,在艱巨繁重的任務面前,全市人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付出了超乎尋常的艱苦努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條戰線上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民兵預備役人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五年來的拼搏與奮鬥,特別是戰危機、保增長、促轉型的生動實踐,讓我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加快三門峽發展,必須突出大通關。以大通關建設為平台,鋪就外貿進出口“高速路”,開啟思想解放的大門,增創對外開放新優勢。加快三門峽發展,必須突出大交通。堅持交通先行,密切與各大經濟板塊的聯繫,連線金三角,融入大中原,增創區位環境新優勢。加快三門峽發展,必須突出大商貿。以大商貿拉動內需,擴大消費,繁榮市場,全面提高三門峽的輻射力,增創區域競爭新優勢。加快三門峽發展,必須突出大旅遊。以文化旅遊為載體,培育經濟發展新支柱,塑造城市品牌,擴大對外影響,增創持續發展新優勢。加快三門峽發展,必須突出高新技術產業。傾力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以科技推動轉型,以創新引領未來,增創轉型發展新優勢。加快三門峽發展,必須突出“四個基層”。堅持著眼基層,依靠基層,著力基層,服務基層,密切聯繫民眾,弘揚務實重乾,為推進“四大一高”戰略提供堅強保障。這些經驗和體會,是啟迪,是探索,更是寶貴財富,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必須一以貫之、完善提升、發揚光大!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政府工作仍面臨不少困難和壓力:經濟轉型的任務還很繁重,資金、土地、環境等要素制約需儘快破解,新型城鎮化引領作用發揮不夠,持續改善民生的任務依然艱巨,政府自身建設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等。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保持清醒和憂患,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奮鬥目標
未來五年,是我市打造中原經濟區重要支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期,也是加速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期。雖然國際經濟環境還很複雜,但我國的發展仍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央確定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著力實體經濟發展;省委、省政府對我市打開“西大門”、建好“西大門”寄予厚望,中原經濟區建設如火如荼,黃河金三角區域協作深入推進;市六次黨代會描繪了宏偉藍圖,“十二五”發展開局良好,全市上下謀發展、促轉型的熱情高漲。只要我們搶抓歷史機遇,堅持第一要務,加速轉型發展,就一定能夠在新一輪的發展中點燃激情、成就夢想、創造輝煌!
未來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搶抓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歷史機遇,緊緊圍繞“三大戰略定位”,強力推進“四大一高”戰略,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經濟轉型為主線,以“三化”協調發展為統領,以重點項目、產業集聚區、農業產業集群、城鄉建設、招商引資為抓手,著力擴需求,著力創優勢,著力破瓶頸,著力惠民生,進一步促進全市經濟在總量上擴張、結構上最佳化、質量上提升,加快建設創新開放、富裕文明、平安和諧、生態宜居三門峽。
今後五年的主要奮鬥目標是:
——加速轉型轉變,建設創新開放三門峽。“四大一高”優勢凸顯,轉型升級實現突破,“三化”協調發展,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56%以上,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努力建成二類口岸作業區,年度進出口總額超過3億美元。
——實現經濟翻番,建設富裕文明三門峽。全市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領先黃河金三角地區;經濟總量和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力爭五年翻一番。堅持富民與強市並重,確保城鄉居民收入同步增長。
——創新社會管理,建設平安和諧三門峽。五年城鎮新增就業20萬人,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35萬人;實現社會保險制度全覆蓋,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均衡發展,社會管理體系更加健全,平安建設繼續走在全省前列。
——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生態宜居三門峽。中心城市組團發展迅速,城市新區建設全面啟動,中心商務區、特色商業區形象顯現,新型農村社區惠及更多民眾;城鎮化率達到53%左右。節能減排工作深入推進,萬元GDP能耗進一步下降,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320天以上;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0.5%,讓城鄉處處充滿綠色和生機。
2012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按照市委六屆三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求轉、求進、求實”的總要求,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0%以上;外貿出口總額增長2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萬元GDP能耗下降3.7%左右。
圍繞總體要求和今年主要目標,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強力推進“四大一高”戰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把“四大一高”戰略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抓手、實現“三化”協調的重要載體、提升綜合實力的強大引擎,堅定信心,強力推進。
完善大通關,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加快通關平台建設。強力推進三門峽海關物流中心建設,抓緊規劃建設海關監管查驗場所等配套設施。積極做好綜合保稅區的申報工作,國家鋁及鋁製品質檢中心年底前投入運行。穩步擴大果汁等傳統產品出口,提高機電等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比重。鼓勵企業培育國家級出口品牌,支持各縣(市、區)爭創省級出口基地。拓寬對外開放領域。加快服務業對外開放,吸引境內外投資者進入物流、金融、文化、旅遊等領域。降低準入門檻,鼓勵支持民間資本投資社會事業。強力實施招商引資。突出資源和產業優勢,認真組織項目推介和重大招商活動。研究產業轉移的趨勢和特點,派出招商小分隊,緊盯京津唐、長三角、珠三角、西安等重點區域駐地招商。依託產業上下游,開展產業鏈招商;圍繞企業供銷鏈,實行以商招商,力爭全年利用外資7.6億美元,利用省外資金200億元。開展“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年”活動,提高招商引資實效。繼續深化央企合作。認真研究央企發展戰略,建立與央企合作的長效機制,推動大唐100萬千瓦機組等項目早日投產。加快推進中金集團黃金產業園、國電靈寶2×30萬千瓦機組等項目前期工作,確保中金集團黃金產業園年內開工。主動融入區域經濟板塊。繼續做好“黃河金三角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申報工作。完善“鄭洛三”工業走廊規劃,積極爭取省政府出台支持“鄭洛三”工業走廊的措施。謀劃與洛陽等周邊城市的合作對接,構建豫西經濟板塊。
提速大交通,打造地區交通樞紐。突出“三縱四橫”建設。三淅高速盧氏縣城北段、鄭盧高速洛寧至盧氏段年底前建成通車;連霍高速改擴建、三淅高速盧氏縣城南段全面掀起施工高潮;做好蒙西鐵路三門峽段、運寶高速、澠垣高速的前期工作。最佳化市域路網結構。加快中心城市與各縣城之間的通道建設,打通“斷頭路”,拓寬“瓶頸路”。三靈快速通道年底前全線通車,完成農村公路改建200公里,公共運輸逐步向農村延伸,讓老百姓出行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