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民市政府工作報告

“十一五”時期,是新民經濟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的重要歷史時期。面對難得的發展機遇、激烈的競爭環境以及突如其來的各種挑戰,市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新民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依法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區域中心強縣、全國百強縣、科學發展先進縣”這一目標,帶領全市廣大幹部民眾迎難而上、奮勇拼搏,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指標超出規劃目標一倍,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十二五”時期進入全國百強縣和高起點開局、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1年新民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1年
  • 發布單位:新民市政府
  • 性質:政府工作報告
新民市2010年政府工作簡要回顧 ,未來工作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 ,2011年重點工作安排,

新民市2010年政府工作簡要回顧 

(一)“十一五”時期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一五”時期,是新民經濟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的重要歷史時期。面對難得的發展機遇、激烈的競爭環境以及突如其來的各種挑戰,市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新民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依法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區域中心強縣、全國百強縣、科學發展先進縣”這一目標,帶領全市廣大幹部民眾迎難而上、奮勇拼搏,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指標超出規劃目標一倍,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十二五”時期進入全國百強縣和高起點開局、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過去的五年,是新民經濟社會發展最快的五年。201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63.2億元(人均37571元),是2005年的4.4倍,年均增長31.4%;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1.85億元,是2005年的8.15倍,年均增長52.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1.2億元,是2005年的6.4倍,年均增長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5.2億元,是2005年的2.27倍,年均增長17.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495元,是2005年的2.12倍,年均增長16.2%。綜合實力在全國2001個縣(市)排名由2005年的454位躍升至2009年的168位,近三年保持在全省44個縣(市)前十名。全市經濟社會進入持續快速發展軌道。
——過去的五年,是新民經濟結構調整成效最好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堅持“工業立市”思想不動搖,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胡台新城、新民經濟開發區等重點區域的龍頭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包裝印刷、醫藥食品等重點工業產業集群迅速壯大,石油化工、電光源、農產品深加工、機械配套加工等八大產業發展優勢更加突出,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2.9%提高到57.1%,提高24.2個百分點,工業經濟主體地位已經確立,傳統農業大縣正在向新興工業城市轉變。
——過去的五年,是新民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五年。五年來,共投入城建資金9億元,新民大劇院、湖廣公園、新開河帶狀公園等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新建各級公路789.65公里,城鄉道路更加順暢。公交體系、街路改造、綠化亮化工程順利完成。城市供水、供暖、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改造建設工程竣工使用,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大幅度提高。
——過去的五年,是新民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五年來,共為民眾辦實事60件;累計新增就業6.35萬人,是“十五”時期的9.3倍;居民存款餘額由2005年的43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100億元,人民富裕程度明顯增強;九年一貫制學校實現全覆蓋,城鄉教育發展更加均衡;市醫院健康服務中心、120急救網、18家農村衛生院完成建設改造,民眾就醫條件明顯改善;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90%,新農合醫療覆蓋率達到99.5%,9所農村敬老院新建改建,年均救助低保戶1.5萬戶,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
(二)2010年工作回顧
2010年是“十一五”時期的最後一年,面對“後危機時代”國際國內依然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面對幾十年不遇的強降雨等自然災害,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全力“擴總量、調結構、惠民生”,全面超額完成了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
一年來,市政府主要開展了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發展空間繼續拓展,發展格局更加最佳化
緊緊抓住瀋陽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市成為瀋陽經濟區沈阜城際連線帶重要起點這一重大契機,聘請省內外知名專家科學制定了“兩城兩鎮”發展規劃,成立了由市政府領導牽頭的專班子,強力推進“兩城兩鎮”開發建設。
胡台新城基礎設施建設投資7000萬元,核心區內形成較完整的市政道路體系,綠化、亮化、供電、給水、熱源廠等配套設施逐漸完備。全年新入駐企業18戶,達到126戶,實現工業總產值85億元,稅收1.2億元。
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600萬元,完成高壓線路改造、道路維修等基礎設施項目。全年新入駐企業9戶,達到78戶,實現工業總產值57億元,稅收7000萬元。遼寧省造紙工業園確定在開發區建設。
興隆堡新市鎮路網及市政管網項目全面開工建設,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全年引進溫泉主題地產項目9個,總投資80億元,銷售價格接近瀋陽市二環內水平。
大民屯新市鎮實施了道路整治工程,建設了1500平米的休閒廣場。引進香港李錦記、翠花蔬菜集團等知名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完善了蔬菜交易中心,獲得“中國蔬菜之鄉”稱號。
前當堡、羅家房、三道崗子等其他重點區域也實現長足發展。
——對外開放成果豐碩,項目建設取得突破
全年共引進和開工建設3000萬元以上項目123個,投資總額33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5459萬美元。其中,新建項目50個,續建項目48個,土地組卷項目25個;3000萬元—5000萬元項目50個,5000萬—1億元項目26個,億元以上項目47個。項目數、投資額均為歷史最好,工業項目、房地產項目、服務業項目成為投資主體,外資項目首次進入房地產領域。
三九藥業、雙鶴藥業等重大項目竣工投產。福來豆製品、世界溫泉部落美國郡項目一期工程等已竣工。金新林漿紙項目一期工程完成鋼結構廠房建設,預計2011年6月試生產。中豪威爾集團投資80億元的瀋陽東北城項目、修正藥業集團投資50億元的修正保健酒及修正一品湯城等項目已開工。總投資15億美元的玖龍紙業、總投資60億元的遠東地產、總投資20億元的亦安莊臣房地產等重大項目已簽約。重大項目建設有力拉動了全市經濟的快速增長。
——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三次產業發展迅猛
農業在大災之年實現高效益。在倒春寒、主汛期強降雨等災害天氣條件下,全年糧食總產量仍達到15.65億斤。全年新開發設施農業4萬畝,總量達到40萬畝,居全省前列、瀋陽第一,蔬菜總產量達到24.7億公斤,總產值實現34.1億元,僅此一項農民人均增收4277元。畜牧業增加值實現25.74億元,同比增長14.76%。新建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100個,規模養殖戶達到9500戶,規模飼養比重達到70%,連續四年獲得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獎勵。全年植樹12.5萬畝。新組建大紅旗等6家農業技術推廣站。新增農業專業合作社50個,達到474個,合作社成員達到2.2萬人,服務帶動農民8.9萬戶。農田基本建設完成清淤土方480萬立方米。全面完成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惠及25個鄉鎮,256個村,36.1萬人。我市獲得“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出口蔬菜重點區域基地縣(市)”、“全國設施蔬菜重點區域基地縣(市)”、“全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先進縣(市)”和省“大禹杯”競賽優勝單位稱號。
工業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全市規上企業總產值實現562億元,增長57%。增加值實現140.1億元,增長43%。完成銷售收入536億元,產品產銷率達到99.1%。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1.8億元,增長56%。包裝印刷、醫藥食品等產業集群效應進一步擴大,工業拉動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主動力更加強勁。
服務業進入最佳發展期。新民農機公司入選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汽車下鄉”、“家電下鄉”銷售額、補貼額均居全省第一位;胡台汽貿集聚區、新民農機集聚區被列為遼寧省100個重點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中國家俱城新民店、興隆堡商貿中心建成營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增農家店100戶,農資店50戶;我市被確定為首批“遼寧省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縣”。
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25萬人次,營業收入實現1250萬元。我市獲得“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名城”稱號。新民文化博覽園被確認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京劇院藝術創作基地”、“遼寧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第三屆元宵燈會共吸引遊客近30萬人次,拉動地區消費近3000萬元。
新民富民村鎮銀行正式投入運營;小額貸款公司貸款10918萬元,有效解決了工業企業、設施農業發展中遇到的資金難題。
全年房地產新開工面積187萬平方米,銷售面積72萬平方米。溫泉、瀋陽近郊等主題地產發展迅猛,遠東地產、格林豪森等知名房地產企業搶駐新民,房地產業呈現“井噴式”發展態勢。
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52.2億元、150.2億元、60.8億元,三次產業比為19.8:57.1:23.1,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
——城鄉建設強力推進,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全年共投入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5億餘元。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四大戰役”取得明顯成效。改擴建遼河大街、站前西路等6條街路,修繕市府路、站前大街等15條街路;完成新開河兩岸綠化、城市出口綠化和街路綠化等9項工程,栽植喬、灌木21.23萬株,宿根、花卉8.79萬株,種植草坪1.8萬平方米。新建改建各級公路101.4公里,實施了彰梁線、四法線等公路改建工程和農村公路維修工程,實施了102線、304線及鄉村道路水毀修復工程;國省幹線公路全面綠化美化,綠化總里程達235公里,新植綠化喬木9萬株、灌木60萬株、花卉15萬株;完成了新鐵高速公路拆動遷工作。捷運一號線新民延伸段工程正式立項。集中開展了查處黑駕校及非法營運計程車專項整治活動,全市交通運輸環境明顯改觀。城區46條街路全天候清掃保潔,日清運垃圾450噸。
引進遼寧省國投集團投資1.5億元新建供熱站,解決了近年來城區供熱能力不足問題。籌資2000萬元,新鋪設供熱管網20公里,新安裝4台20噸鍋爐,城區供暖質量明顯提高。
遼河、蒲河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全面展開。208公里長的遼河幹流管理路、32.5公里長的蒲河流域道路全線貫通;蒲河島灘地公園一期工程完工;“兩河”流域綠化植樹42萬株;張家屯鄉後大河泡村、大民屯鎮方巾牛村整體改造項目全面啟動。“兩河”治理的“新民模式”得到瀋陽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國家級生態縣(市)創建工作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大民屯等鄉鎮獲得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胡台新城、興隆堡和大民屯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民生工程紮實開展
教育強市創建工作紮實推進。投資8500萬元完成學校危房改造和布局調整工作;全市中國小信息技術“班班通”工程全面實施;中、高考質量穩步提升。
市人民醫院健康服務中心正式啟動,新建了大柳屯中醫院,完成了公主屯等3家農村中心衛生院改造;全市農村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藥品零差價銷售,新醫改繼續推進;為城鄉7萬餘名65以上老人進行免費體檢,並建立了健康檔案。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5%,受益人群達到50萬人。對農村孕產婦實施住院分娩補助,近1300人受益。
科技服務鄉村覆蓋面達到80%。全年開發和引進科技創新項目40個,引進新品種110個,推廣新技術70餘項,建立特色產業示範基地21個。開展科技之冬、科技大集、科技扶貧等科技下鄉活動,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352期,受益人數達到3.5萬人次。
完成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田野階段”普查工作,新發現遺址、城址23處;對偏堡子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研究探尋“偏堡子文化”的文化面貌;文化界代表應邀赴台灣進行學術訪問,譜寫了新民與台灣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清查各類文化市場經營場所及印刷、複製企業400餘家,文化市場秩序更加規範。
順利完成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各項基礎性工作。
圓滿完成了第十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
實名制就業6175人,困難家庭大學畢業生100%就業,轉移農村勞動力5600人。
投資3036萬元,新建梁山等3所中心敬老院。投資293萬元,改建前當堡等3所敬老院。完成344戶因災倒房戶的建房工作。城鄉低保及低保邊緣戶救助標準提高並做到應保盡保,本級籌集500萬元為城鄉弱勢群體發放臨時物價補貼。免費為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對殘疾人實施專項救助。
居民醫療保險實現門診統籌,城鎮職工醫保實行統賬結合繳費,建立了個人賬戶,解決了310名困難企業職工參加醫療保險問題,人民民眾生活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
——自身建設不斷加強,行政效能繼續提升
切實依法履行政府職能,定期向人大代表報告工作,向政協委員通報情況。2010年市政府承辦市人大議案4件,全部辦結;30件建議辦結25件,辦結率83.3%。承辦市政協5件重點督辦提案全部辦結,48件一般性提案辦結41件,辦結率85.4%。“兩案”辦復率100%,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滿意率100%。市政府承諾的10件實事9件辦結,“東八家子棚戶區改造”工程正在進行拆遷。
打擊刑事治安違法犯罪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全年打掉惡勢力團伙5個,破獲各類刑事案件845件,查處治安案件13144起,行政拘留2063人。成功破獲“12·29”大案,受到瀋陽市嘉獎。新建1300個視頻監控點位,視頻監控系統建設順利驗收達標。
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穩定。加強安全監管,對危化、非煤礦山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專項整治;對食品、藥品安全進行檢查;中國小校及幼稚園安全得到保證;交通安全形勢較往年有所好轉,全年無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一批信訪問題得到及時妥善處理。全年受理民眾來信來訪877件次2361人次;出色完成國家、省、市重大活動期間維護穩定工作;全力化解信訪疑難案件;開展了拆遷信訪事項專項治理工作;中央、省、瀋陽交辦案件全部結案。
高效服務型政府建設成效顯著。實施了“無障礙經濟運行市”創建活動,全年共辦理行政審批事項13713件,辦結率100%,投訴率為零;進一步清理、規範和削減了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繼續深入實施了“移動工商”、“企業110”等便民服務舉措,發展環境更加寬鬆,全年新增各類企業199戶、個體工商戶1211戶。
一年來,各鄉鎮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在發展經濟、處理和應對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穩定和加強地方政權建設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司法、監察、審計、檔案、地震、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了新成就。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局、質監局、藥監局、供電局等駐新單位為新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為新民發展付出辛勤勞動的全市各族人民致以親切問候和崇高敬意!向給予我們支持與監督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團體,向參與新民發展建設的駐新單位、駐新部隊、武警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謝!
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政府工作還存在許多突出矛盾和問題:一是經濟總量仍然偏低,經濟結構有待調整;二是支撐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資金仍然匱乏;三是項目總量和質量均有待提升,具有區域牽動作用的大項目仍然不足;四是政府職能轉變、部分幹部作風仍然有待改進。對此,我們將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未來工作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 

未來五年,新民所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所面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推進,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進一步加快;我國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區域經濟一體化成為新的發展趨勢;瀋陽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新民地處沈阜城際接連帶重要起點,通過資源共享有效破解長期以來制約我市發展的要素“瓶頸”,國際國內持續向好的大環境為我市承接新一輪產業和資本轉移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加之經過“十一五”期間的發展,我市發展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城鄉基礎設施大為改善,優勢產業布局更趨合理,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的拉動效應日益凸顯,所有這些,都為新民持續快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國內經濟社會進入以轉型促發展的新階段,粗放型的經濟成長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區域競爭更加激烈,要素配置不盡合理,新民市的發展面臨著新的嚴峻挑戰。我們要不斷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確保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瀋陽經濟區建設的有利契機,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改善民生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做優發展空間,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加速城鎮發展步伐,提高生態建設水平,全面改善民生福祉,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逐步把新民建設成為民富市強、文明開放、綠色生態、城鄉和諧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奮鬥目標是:“十二五”期間,傾力打造“沈西藥谷、東北紙都、北方壽光、溫泉之鄉”和生態宜居之城,將新民建設成為區域中心強縣、全國百強縣、科學發展先進縣。
主要任務是:
——進一步增強綜合實力。全市經濟總量年均增長3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10年的2.5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30%,達到2010年的4倍;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5.7%,達到2010年的3倍。縣域綜合實力保持全省前十,進入全國百強。
——進一步完善城鎮功能。按照重點空間和特色空間布局的要求,完善城鎮功能,建設城鄉一體的公交體系、市場體系、生態體系、公共服務體系等,聚集人口流、智力流、物質流、能量流、資金流、信息流,增強城市的聚集效應和輻射效應。城鎮化率達到50%;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5.1%;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98%;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提高到320天以上。
——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到“十二五”末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萬元,年均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2萬元,年均增長15%;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下降到36%以下;城鎮人口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得到進一步強化,社會公共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突發事件處量體系,安全監管和保障體系,以及社會利益協調和糾紛調處機制,人民民眾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2011年重點工作安排

2011年是進入全國百強縣的決戰之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全市要堅持大開放、大建設、大發展,以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和生態化為主攻方向,調優發展結構,提升發展質量,努力實現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和諧發展。
2011年奮鬥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3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6%。縣域綜合實力達到全國百強水平。
為此,要重點做好以下九項工作。
(一)繼續最佳化要素資源配置,加速重點區域建設進程
在“十二五”規劃中,全市產業空間布局為“兩區多組團”,兩區以遼河為界分為東部重點最佳化開發區域和西部適度開發區域。2011年,我市將集中力量發展東部重點最佳化開發區域,圍繞“大十字坐標系”優先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優先解決融資問題等。“大十字”的“縱軸”指102國道、304國道和即將建設的捷運1號線新民延伸段沿線,著力發展主導工業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橫軸”指蒲河流域新民段沿岸,著力培育西蒲河溫泉生態養生谷。
一是下大力氣破解項目用地“瓶頸”問題。一方面,強力推進土地增減掛鈎試點工作,置換建設用地2平方公里;另一方面,千方百計向上級爭取建設用地指標,努力挖潛、盤活現有閒置及存量建設用地,為項目落地提供用地保障。
二是千方百計解決建設資金不足難題。一方面,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融資力度,籌集重點發展區域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另一方面,按照區域發展規劃和專項規劃,通過BT、BOT方式,迅速完善區域功能,為承載項目提供優良空間。胡台新城、興隆堡、大民屯污水處理廠年內竣工;胡台新城起步區、經濟開發區建成區達到“八通一平”標準;啟動大民屯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
三是依法有序做好拆遷工作,為開發建設奠定基礎。
(二)大力推進農業產業龍頭建設,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
在繼續擴大設施農業規模的基礎上,把農業增效的重點放在發展產業龍頭上,在農副產品深加工和銷售兩個環節下功夫,切實加快“產、加、銷”和“貿、工、農”一體化步伐。以大民屯農產品加工園區為核心,全年新引進投資3000萬元以上農產品深加工項目不低於5個;全市自產20%以上農副產品實現精深加工,50%以上農副產品實現粗加工。
一是鞏固發展設施農業。以柳繞地區為重點,繼續擴大設施果蔬種植面積,全年新開發設施果蔬4萬畝;新建標準化養殖小區100個、水產小區12個。
二是做強無公害農業品牌。全域種養業實現無公害生產,加速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認證,包裝、宣傳農業品牌,發展品牌農業。
三是大力發展林產業。全年計畫完成造林面積14.5萬畝,其中蒲河濕地森林帶1萬畝,遼河水系灘地綠洲2.4萬畝,沈西北邊界阻沙帶2.1萬畝,果樹經濟林基地1.5萬畝,速生林7萬畝,農田防護林5000畝。
四是完善農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強農林、畜牧、防疫、經管、農機、科技等服務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服務“三農”職能。開展形式多樣、覆蓋各領域的培訓及技術服務活動,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確保種養業健康發展;引導農民合理有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鼓勵和扶持農村致富能手、種養大戶承包耕地;農業、林業、水利、科技等涉農部門在項目、資金、技術上對種養大戶給予扶持,促進規模經營;發展和壯大農村行銷合作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抵禦市場風險能力。
五是加強扶持龍頭企業和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扶持壯大成達肉雞、恆豐源牧業等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拉動種養業發展;鞏固完善大民屯蔬菜物流中心、公主屯鮮蛋批發市場、前當堡鮮魚批發市場等一批農產品銷售市場,擴大輻射範圍,促進農產品流通;培育和引進加工、銷售龍頭企業,促進我市農業實現產業化發展。
(三)大力推進規模工業發展,加速工業化進程
堅持工業立市思想,壯大工業經濟,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增幅保持54%以上,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戶,新開工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42個,投資總額185億元以上。
一是重點推進百億元集群、百億元企業建設。對醫藥食品產業集群、包裝印刷產業集群發展給予重點支持,力爭年內產值均超過100億元;扶持壯大電光源、地板產業集群,實現集群梯次發展。重點扶持金新林漿紙、玖龍漿紙等新建項目和成長性較好的東和化工、龍士達集團、福源食品等較大型企業發展,力爭兩年內實現年產值百億元企業“零”的突破。
二是進一步最佳化工業產業結構。遵循國家產業政策,引導醫藥產業向生物醫藥產業轉變;引導包裝印刷產業向文化創意產業轉變;引導電光源產業向LED燈飾新光源產業轉變。在壯大原有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完善產業鏈,促進產業最佳化轉型、提檔升級,向新興產業發展。
三是進一步最佳化對現有企業的服務。把現有規模以上企業作為我市工業經濟的主體和支撐,以保障運行、快速成長為目標,繼續實施市領導包扶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企業110”、“移動工商”等載體的職能作用,切實解決企業運行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完善並落實省、瀋陽市、新民市鼓勵扶持企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調動企業主觀能動性,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幫助和支持。
(四)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和房地產業,加速城鎮化進程
現代服務業及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既是加快城鎮化步伐的長遠之需,又是建設全國百強縣、壯大縣域公共財力的當務之急。
一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胡台新城依託瀋陽西部節點區位優勢,加快建設瀋陽東北城、修正物流中心等服務業項目,發展現代物流和商貿服務業,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大民屯鎮依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繼續建設完善蔬菜物流中心,打造“北方壽光”;新民新城加快對傳統服務業的升級改造,引進新興業態,建設特色商業街區。蒲河沿岸重點發展以溫泉生態養生、休閒度假為主的旅遊業。興隆堡鎮大力發展溫泉洗浴、養生、休閒產業;前當堡鎮立足“水”文化,發展觀光度假產業,打造“雙湖水城”。
二是大力開發房地產。全年新開工面積不低於300萬平方米。蒲河沿岸叫響“溫泉養生”主題,發展高端溫泉地產;捷運一號線沿線鄉鎮突出“瀋陽近郊”主題,開發高檔住宅;102國道沿線圍繞“物流集散”主題,全線開發商業地產,打造輻射遼寧中西北區域物流集散中心。新民城區及各鄉鎮政府所在地大力開發改善性住房,打造宜居家園。
(五)繼續完善城鄉整體功能,加速生態化進程
全年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低於5億元,加大棚戶區改造工作力度,繼續實施城鄉道路建設改造工程,強力推進城區排水及供熱管網改造工程,鞏固推進城鄉綠化、美化工程,依法治理污染物排放。不斷鞏固和提高國家生態縣(市)創建工作成果,建立完備的城鄉管理法規體系,堅持建管結合,使城鄉管理達到高水準。
一是抓好捷運工程建設。組建工作班子,全力協調配合做好捷運一號線沈新延伸段開工建設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儘快完成捷運選址及站點設定具體規劃,做好全線拆遷準備工作。
二是抓好水系工程建設。繼續實施以遼河、蒲河整治為主要內容的水系建設工程,建設親水休閒區和公園,打造生態養生谷;全面推進大民屯鎮方巾牛村、張家屯鄉後大河泡村整體改造工程,建設新農村示範村;繼續推進新開河沿河景觀路建設,構建城市內河生態水系。
三是抓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對中興西路、新區東路等街路實施改造;逐步完善新城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啟動教育、衛生、養老等功能區建設。
四是抓好城鄉環境治理工程。城區街路掃保、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形成長效機制,農村“三堆”清理、綠色村莊建設實現常態化。管理減排和工程減排並舉,使工業污染源實現達標排放;降低化肥、農藥施用量,控制農業污染。地面水環境質量、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標準。生態市創建工作通過國家環保部技術核查。
(六)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加速項目建設進程
全年力爭引進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項目130個,投資額不低於460億元。
一是在招商原則上,突出選擇性招商。變招商為選商,圍繞“兩城兩鎮”及雙湖水城等重點區域,圍繞包印、醫藥食品、電光源、地板、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集群,圍繞造紙、石油化工等重點產業,圍繞生物製藥等新興產業,圍繞重大外資項目進行有選擇地招商引資,促進我市主導產業明顯壯大、產業鏈條明顯拉長、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二是在招商範圍上,突出重點區域。內資招商重點放在“長三角”、“珠三角”和瀋陽;外資招商重點放在歐美、日韓、東南亞、港澳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加強與外省市駐遼、駐沈商會的聯繫,開展中介招商;通過舉辦專題招商會等多種形式,吸引外地客商搶灘新民;加大瀋陽市內搬遷企業引進力度,抓住瀋陽擴城及產業結構調整有利契機,充分利用瀋陽市扶持縣域進百強系列優惠政策,有針對性地開展面向瀋陽市三環以內搬遷企業引進工作,迅速壯大我市主導產業;積極引進國際知名跨國公司,提高我市開放水平。
三是在項目審批建設上,突出最佳化服務。繼續簡化審批環節,提高辦事效率;繼續減少行政性收費項目,逐步向零收費過渡;繼續堅持市領導包項目及進企業解難題制度,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嚴厲打擊影響項目開工建設和生產經營等行為,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促其儘快建成投產。
(七)繼續實施綜合治稅,增強財政保障能力
全年一般預算收入不低於15.5億元,其中稅收收入不低於10.1億元,稅收占一般預算收入比重不低於65%。
一是進一步加大綜合治稅工作力度。充分發揮國稅局、地稅局、財政局以及公安局、審計局、監察局等職能部門在稅收征管工作中的主體和協同作用,建立信息共享、協同配合、環環相扣的工作機制和流程,從源頭上堵塞偷、逃、騙、漏、轉稅漏洞,確保屬地、及時、足額納稅,不斷最佳化稅收結構,提高收入質量,增強財政增收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強化各職能部門、各鄉鎮街協稅護稅的責任意識,繼續實施協稅護稅“一把手”工程,納入工作業績評價和目標考評體系。
二是進一步拓展財政增收渠道。在科學、有序的前提下,加快推進土地和國有資產經營工作,增加地方可用財力。
三是進一步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本著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的原則,整合財力資源,加大民生工程資金投入,大力支持社會事業發展。科學安排並嚴格執行財政預算,繼續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降低行政成本。
(八)推動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加速和諧新民建設
積極籌建新民市全民健身中心、新民市檔案館;力爭完成剩餘1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137個“農家書屋”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實現全覆蓋。
積極推進教育強縣(市)創建進程,重點完成第三階段——“創強”達標工作。重視學前教育,加強職業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積極推進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綜合體制改革工作,確保按上級要求完成醫改工作任務;擴大中醫院建設規模。
開展多種形式的就業培訓,努力增加就業崗位,確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做好第八屆社區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
完成3所中心敬老院續建工程。
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積極籌建“陽光工場”和“陽光之家”,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繼續擴大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各項社會保險的覆蓋面。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提高弱勢群體保障水平。
切實加強信訪穩定工作,依法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抓好社會公共安全,全面加強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有效防止各類公共安全事故發生。加大對食品和藥品生產銷售的監管力度,切實保障人民民眾的飲食衛生和生命安全。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防控體系,採取“格線化”巡邏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建設平安新民。
(九)狠抓政風行風,加速服務型政府建設
一是打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轉變政府職能,不斷提高機關公務人員的思想和業務素質,切實辦好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企業服務中心等,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切實辦好市長熱線、政風行風熱線等,進一步暢通信訪渠道,解決民生問題、熱點問題;切實做好應急工作,提高對突發群體性事件的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二是打造公平正義的法制環境。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民代表的議案、建議、批評、意見和政協提案;積極推行政務公開,辦好政府網站;強化執法監察和行政效能監察,從源頭上防治腐敗。
三是打造誠實守約的信用環境。採取行政、經濟和法律等措施,營造政府、企業和市民誠信的良好環境,努力構建誠信新民。
2011年,市政府將為城鄉民眾辦好10件實事:1、補貼九年一貫制學校取暖費、更新專用校車、加強校園治安,進一步加強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2、建設村級文化廣場及幼稚園,解決農民娛樂健身場所少及農村學前兒童入園難問題。3、建設農村氣象預警信息廣播系統,完善農業防災減災機制。4、免費為60-65周歲農民體檢,關注老年人健康。5、夯實“一會兩站”,進一步強化保護消費者權益體系建設,維護消費者權益。6、為弱勢群體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7、加快老城區棚戶區改造進程,進一步改善居住環境。8、建設森林體育公園,增加市民娛樂健身場所。9、改造中興西路,建設新區南路,完善城市路格線局。10、加強城鄉社會治安及交通環境綜合治理,增強民眾生產生活的安全感。
各位代表,新民的發展已經進入新的重要歷史時期。市政府將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依法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下,把握機遇,堅定信心,真抓實幹,開拓進取,為建設全國百強縣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