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南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9年是近年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和繁重的發展任務,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立足於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堅定信心,搶抓機遇,銳意進取,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0年南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0年
  • 類別:政府工作報告
  • 地點:南陽市
工作報告,工作回顧,總體要求和任務,

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工作回顧

一、去年工作回顧
2009年是近年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和繁重的發展任務,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立足於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堅定信心,搶抓機遇,銳意進取,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全力戰危機保增長,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全面落實中央、省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抓住經濟運行的關鍵環節,決戰二季度、大幹三季度、決勝四季度,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預計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780億元、同比增長1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6.2億元、增長9.5%。深入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逐月回升,全年完成486.4億元、增長14%,實現利潤96.2億元、增長9.6%。深入開展“項目推進年”活動,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29.5億元、增長31.2%,其中工業投資603億元、增長36.4%。全年投資3000萬元以上新開工項目達1132個,是上年的4.3倍。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30億元,42個項目建成投產,75個項目開工建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認真落實國家鼓勵擴大消費的政策,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76.7億元、增長19%。
(二)重視加強“三農”工作,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全面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全市發放各項涉農補貼資金25.5億元。糧食生產在大災之年再獲較好收成,總產達115.9億斤。油料總產111萬噸,增長9.2%;菸葉產量5.9萬噸,增長8%;肉蛋奶總量121.3萬噸,增長6.2%。完成工程造林130萬畝,是歷年來生態造林最多的一年。龍大牧原年屠宰加工100萬頭生豬、科爾沁牛業年屠宰加工10萬頭肉牛、三色鴿豆業等農業產業化項目建成投產,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654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361公里、改造危橋1萬餘延米,新增農村沼氣用戶10.2萬戶,解決47.3萬農村居民安全飲水問題,鞏固和解決貧困人口12.3萬人。完成200個試點村、54個示範村、1782個村容村貌整治村建設任務。
(三)加大城鎮建設管理力度,城鎮面貌明顯改觀。中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完成了3條道路大修改造和54條背街小巷改造任務,獨山大道南延、仲景中路快車道、機場新航站樓建成投運,環城高速全線貫通,2條道路改擴建、4條新建道路、仲景大橋、污水處理廠二期、梅溪河綜合整治示範段、濱河路污水管網建設、南陽機場二期改擴建等工程進展順利,城中村、舊城改造穩步推進。新增城市綠化面積21萬平方米,新投放計程車近300輛、公車100輛。城市建設全年新開工項目總投資突破20億元。城市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39項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許可權下放或委託給三區。“六創一迎”活動成效顯著,城區交通秩序有所改進,環境衛生、市場秩序、市容市貌明顯好轉,違法建設和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得到清理整治。縣城和小城鎮競相發展,亮點紛呈。全市城鎮化率達到36.6%,提高1.7個百分點。
(四)著眼長遠打基礎,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紮實推進“一個載體、三個體系”建設,著力培育競爭新優勢。全市13個省定產業集聚區規劃通過省專家組評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入駐一大批項目。完成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和第二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圍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委託國內知名院所分別編制我市現代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及7個重點產業、13家重點企業發展規劃和農產品加工等專項規劃;組織實施105個重大工業結構調整項目和15個轉型升級項目,13家企業和15個重點項目進入省“雙百”計畫。圍繞構建現代城鎮體系,修訂完善中心城市總體規劃,面向國際徵集白河兩岸區域城市設計,完成一批專業規劃、綜合整治規劃和設計方案;重視加快中心城區經濟發展,啟動鴨河、官莊工區籌備前期工作;完成一批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和村鎮體系規劃。加快構建自主創新體系,全降解塑膠、纖維乙醇、多晶矽、光學引擎等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和產業化生產進展順利,南陽光電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通過國家認定,4個項目列入國家“863”計畫,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2家,蟬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節能減排超額完成省定目標。
(五)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市屬國有工業企業改革繼續深化。商貿流通企業改革穩步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力度加大,整合組建了市投資集團、金地投資開發公司等投資公司。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體制改革順利完成。農村信用社改革邁出新步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大頭落地。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站撤站工作如期完成。市縣兩級政府機構改革穩妥推進。鎮平玉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規劃建設走在全省前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啟動實施。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圓滿完成。中光學、金光數顯、天冠、英寶電子、南防等企業分別與長虹、首鋼控股、國開投、創維、平安集團進行合作。市政府分別與省建行、省中行、省工行、平安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699億元,增長26.9%。實際利用外資1.33億美元,增長12.3%;引進省外資金135.3億元,增長22.4%。
(六)著力抓好“四大工程”,帶動效應初步顯現。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渠首樞紐工程開工建設,水庫水質穩定在Ⅱ類標準;把移民工作作為一項事關全局的政治任務來抓,庫區1.08萬試點移民實現了安全和諧搬遷,第一批6.5萬移民安置工作正按計畫進行,第二批8.6萬移民安置工作順利啟動。第七屆全國農運會籌備工作紮實推進,場館區域拆遷按時完成,游泳館、綜合訓練館、主體育場開工建設,新聞中心、拆遷安置房奠基。南陽糧食主產區規劃建設開始啟動,水利設施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步伐加快。南陽核電項目前期進展順利,各項可研專題已基本完成,中核河南核電有限公司在南陽註冊籌建。
(七)致力改善民生,和諧社會建設穩步推進。省、市“十大實事”全面完成。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0.2%,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7.7%。新增城鎮就業10.5萬人,“零就業家庭”動態歸零,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5萬人,勞務輸出總量達235萬人。企業養老、城鎮職工及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擴大;新農合參合率96%,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農民就診“一卡通”和定點醫院直補制度。城鄉低保、農村五保人員救助水平進一步提高,累計發放保障資金6.9億元。經濟適用住房竣工20.2萬平方米,廉租住房保障1.5萬餘戶。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實,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中心城區中國小校改擴建工程和職教攻堅計畫順利推進。年度文化惠民工程圓滿完成。城鄉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甲流感、手足口病等傳染病防控成效顯著。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成功舉辦了市三運會暨首屆農民運動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07‰以內,榮獲全國人口和計畫生育綜合改革示範市。應急建設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得到加強。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明顯下降。認真做好信訪工作,切實解決民眾合理訴求;推進平安南陽建設,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公眾道德水平和城鄉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人事、司法、工商、稅務、質監、海關、檢驗檢疫、氣象、地震、住房公積金管理、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殘疾人以及國家安全、國防教育、民兵預備役、“雙擁”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駐宛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在支持地方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支持政協參政議政,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855件,辦結率100%,滿意率96.5%。持續推進政府機關“兩轉兩提”和廉政建設,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政風行風進一步好轉。
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遇到的困難比預想的要多,取得的成績比預想的要好。體會比較深的有以下幾點:一是堅持把科學發展觀貫穿於政府工作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紮實做好打基礎、增後勁、管長遠的工作,注重規劃引領,強化項目支撐,大力推動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努力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二是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央、省各項政策,結合南陽實際,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經濟運行協調服務的方向和重點,環環相扣,鍥而不捨,強化措施,促使經濟運行逐月回升,實現平穩較快增長。三是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集中力量,切實解決就業、就學、就醫、吃水、住房、出行和社會保障等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於民。四是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和體制機制創新,致力破解發展難題,經濟社會發展動力和活力進一步增強。五是深入開展“兩轉兩提”,健全機制,落實責任,高標準要求,快節奏推進,重在運作,求實求效,不斷提高政府執行力。六是堅持以大局統一思想,以事業凝聚人心,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迎難而上,團結奮鬥,成功完成了南陽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緊、任務最重、政治性最強的移民搬遷試點和農運會場館用地拆遷兩大艱巨任務,各級各部門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協作意識明顯增強,廣大涉遷民眾“顧全大局、服從大局”和“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可歌可泣。
各位代表,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這得益於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得益於市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凝聚著全市人民及社會各界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向駐宛單位、駐宛部隊、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南陽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經濟回升的基礎尚不牢固,還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任務仍很艱巨;工業不強、三產滯後、現代農業發展緩慢,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弱,經濟結構不優,發展方式粗放,資源環境約束趨緊,面臨加快發展速度與轉變發展方式的雙重壓力;經濟實力大而不強,人均財政收入低於全省平均水平,社會事業歷史欠帳較多,公共服務、民生改善與廣大民眾期盼仍有較大差距;政府自身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部分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思想觀念陳舊、幹事創業意識不強、工作效率不高,有的甚至存在奢侈浪費、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等現象。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總體要求和任務

二、今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2010年是確保圓滿完成“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對於奪取應對危機全面勝利、為“十二五”規劃啟動實施奠定良好基礎至關重要。總體上看,今年巨觀發展環境將好於上年,我市經濟呈現較好的發展趨勢、態勢和氣勢,南陽獨特的區位、市場、資源、環境等優勢不斷強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第七屆全國農運會籌辦、寧西鐵路複線建設等重大工程的巨大帶動作用日益顯現,加快發展的條件更加充分。儘管我們面臨巨觀環境複雜多變、自身矛盾困難重重、區域競爭更為激烈等嚴峻挑戰,只要我們時刻保持冷靜頭腦,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堅定信心,奮力拚搏,就一定能把各項事業推向前進,不斷開創南陽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統籌、重在為民,積極實施項目帶動、品牌帶動、創新帶動、服務帶動和七項“行動計畫”,著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著力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著力推進改革開放,著力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努力保持跨越發展的基本態勢,確保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生產總值增長1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外貿出口增長11%;實際利用境外資金增長1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6.8%,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控制在6.51萬噸和6.5萬噸以內。
圍繞上述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實施現代產業發展規劃,大力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二三產業協調互動發展,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和發展方式轉變。
推進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堅持工業強市戰略,加快實施各項產業發展規劃。壯大戰略支撐產業。以裝備製造、紡織、油鹼化工、冶金建材、食品為重點,最佳化資源配置,推進集聚發展,加快技術改造,發展高端優勢產業群,實現產業和產品結構升級。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新能源、生物、醫藥、光電、新材料為重點,加大產業鏈前端產品研發和後端推廣套用支持力度,加快國家新能源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光電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省生物產業高技術基地建設。依託天冠、中源化工、迅天宇、中光學、二膠、中南金剛石、宛西製藥、福森藥業、首控光電等重點企業,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和生態環保型企業,爭取在全降解塑膠、纖維乙醇、太陽能級多晶矽、數字投影系統、光電設備信息材料等產業化、規模化生產上實現突破。實施工業“雙百工程”。把大型企業集團化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來抓,篩選確定100家重點企業實行動態管理,通過技術創新、戰略重組、上市融資、政策扶持等措施,集中培育一批銷售收入超30億、50億、1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篩選100個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好的重大工業結構調整項目,促其儘快建成投產。加快石油二機大型數位化鑽機及配套開發、海洋鑽機研製、南防年產3000台核電機、中源化工100萬噸純鹼、時代礦業銅鎳礦採選、淅鋁技改擴能、漢冶特鋼400萬噸寬厚板升級改造、天池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建設,力爭完成年度投資200億元以上。紮實做好南陽核電、白河南熱電廠、宛西電廠、鴨電三期、鄧州熱電廠、裕豐複合肥廠等項目前期工作。大力發展中小企業。落實各項扶持政策,為中小企業創造寬鬆環境。發展多種層次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努力解決融資難問題。引導中小企業圍繞龍頭企業集聚發展。深入開展企業服務活動。實施“企業服務行動計畫”,建立為企業服務的長效機制。實行經濟運行例會制度,適時組織開展產銷對接和銀企洽談活動。嚴格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全面規範涉企收費,嚴懲“四亂”行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加強煤電油運氣供需調度,保證企業正常生產需要。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重視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素質。
壯大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突出抓好文化、旅遊、現代物流、金融等產業發展,促進現代製造業與服務業互動發展。深入挖掘開發漢文化、藥文化、玉文化、商文化、盤古文化等特色文化,加快鎮平玉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建設,實施一批文化產業重大項目,舉辦一批特色文化節會活動,創作一批文化精品。啟動臥龍崗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改造提升獨山風景區,建設中心城區遊客服務中心,打造南陽中心城區文化旅遊品牌,強化中心城區旅遊集散中心地位。強力實施十大旅遊項目,打造精品景區,連結六大要素,提升服務質量,進一步打響伏牛山生態旅遊和桐柏紅色旅遊等品牌,鼓勵支持有實力的旅遊公司組建大型旅遊企業集團。積極開拓市場,加強旅遊宣傳促銷。力爭全年遊客接待量達1600萬人次以上,旅遊綜合收入達80億元以上。修編實施我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加快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集中培育一批大型現代物流企業和一批年交易額超百億元的交易市場。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和新網工程。發展新型商業業態,加快建設一批重點商圈、特色商業街、社區便民店。認真落實家電、汽車、機車、建材下鄉和家電、汽車以舊換新等政策。加快金融業發展,支持民生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支持商業銀行等地方金融機構發展壯大。以縣域為單位組建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積極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推動政府投融資平台健康發展。最佳化金融生態環境,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力爭全年各項貸款增長10%以上。推動3G網路和二代通信網路升級工程,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進一步健全和落實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有關政策,按照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費、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增加有效供給、完善配套措施的原則,切實加大工作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重視扶持酒店業發展,繁榮餐飲市場。規範發展各類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堅持產城互動、融合發展,完善產業集聚區專項規劃,出台實施促進產業集聚區發展的指導意見,增強產業集聚區承載力、吸引力和競爭力。加強集聚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廣建設多層標準廠房。大力開展產業集聚區主題招商,加大項目引進建設力度,提高單位面積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健全異地入區項目稅收分享機制,引導老城區工業企業根據產業布局搬遷進入產業集聚區。健全產業集聚區投融資、中小企業擔保、土地開發整理等機制,提升市場化運作能力。配套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增強產業集聚區服務功能。探索建立產業集聚區管理運行機制、綜合評價體系和考核制度,促其競相發展、加速提升。
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建設。認真落實節能減排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加快設備更新改造和重點節能工程建設。嚴格執行“兩高一資”行業淘汰標準,加快淘汰落後產能,遏制水泥等行業重複建設。抓好市重點監管的96家耗能企業,積極開展建築節能和交通節能,繼續推進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推進環境容量預算,最佳化環境容量資源配置,完善環境自動監控體系。健全水環境預警制度,切實搞好飲用水水源保護,加強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污染綜合整治和重金屬污染防治。認真抓好重點減排項目建設,加強對減排工程運行監管。加強林業生態建設,高標準啟動實施環城高速綠化工程,全市完成造林60萬畝。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工業固廢資源化、農產品加工廢棄物資源化等工程建設,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加強土地資源管理,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節約用地制度。全面推進土地綜合整治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千方百計保障重點項目用地。強化礦產資源開發監督管理,加快推進礦產資源整合,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率。
(二)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全面振興
重視加強“三農”工作,加快城鎮化進程,積極推進交通體系建設,促進城鄉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致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把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民生作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內容,把擴大農村需求作為拉動內需的關鍵舉措,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任務。鞏固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紮實推進河南糧食生產核心區南陽主產區建設,實施“糧食穩定保收行動計畫”,努力實現糧食總產穩定增長。落實好各項惠農補貼政策,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科技投入和農機裝備水平,挖掘農業增產潛力。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抓好19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石步河水庫新建、5萬畝國家級現代灌區示範區建設和鴨灌、引丹等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及節水改造,完成7.6萬畝中低產田改造、5萬畝標準農田建設和37萬畝土地整理與復墾開發。調整最佳化農業結構。以“增量、提質、創牌、增效”為目標,推進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重點建設大型商品糧、特色經濟作物、畜產品、林產品、水產品生產基地,規劃並啟動10個高效農業集聚區建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圍繞每個農業特色產業,培育壯大一批龍頭企業,提高農副產品就地加工轉化能力,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500家以上。積極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和農村服務業。全面推進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農村市場流通服務體系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10個,全面啟動縣級農產品市場準入,在全市重點鄉鎮逐步開展畜產品市場準入工作。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啟動農村郵政網路建設和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新解決25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新發展農村沼氣用戶3萬戶以上,建設縣鄉公路600公里、村道聯網公路200公里、農村公路橋樑2000延米。推進農村環境治理,開工建設一批鄉生活垃圾中轉設施。認真做好扶貧開發新一輪十年規劃工作,解決和鞏固7萬人以上脫貧問題。加快革命老區發展。深化“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完善村民自治機制,進一步規範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程式。做好新農村建設規劃引導,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完成600箇中心村規劃編制任務,新建100個新農村示範村、100個試點村。
做大做強中心城市。依託中原城市群,按照“白河為軸、兩岸並舉,一體兩翼、區塊突破,產業支撐、組團發展”的總體思路,圍繞“聚集中心、加快中心、強化中心”,促進各種資源和要素向中心城市快速集聚,推進中心城市規模膨脹、實力壯大、品位提升。壯大城市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做大做強中心城市裝備製造、生物能源、生物化工、石油化工、電力、光電、食品等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文化旅遊、現代物流、金融保險、房地產業、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強化城市產業支撐。加快中心城區新能源和光電產業集聚區及東北分區發展步伐。加大高新區白河南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積極爭創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全面啟動鴨河、官莊兩個工區建設,界定發展範圍,確定管理體制,編制各項規劃,加強基礎建設,制訂部門幫扶措施,推動開發建設。修編南陽新區建設方案,爭取儘快通過審批、啟動實施。儘快完成白河景觀帶規劃,加快推進兩岸開發改造建設。高標準推進城市規劃建設。完成城市總體規劃審查報批工作,抓好重點區域控制性詳規、修建性詳規、各類專項規劃編制和重點市政工程規劃設計。增強規劃透明度,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維護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最佳化城區學校、醫院布局,滿足城市發展需要。搞好重點市政工程建設,新建、改造、續建城市道路22條,開工建設光武大橋,仲景大橋建成通車,改造背街小巷62條,完成所有旱廁改造,抓好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和濱河路污水管網建設,加快白河南污水處理廠、新建垃圾處理場工程等項目運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積極推進舊城和城中村改造。搞好城市經營。堅持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放開搞活二、三級市場,加大土地儲備和閒置土地處置力度,不斷增加土地儲備規模。採取招標、拍賣、掛牌出讓、股權轉讓、租賃、抵押、授權經營等方式盤活城市存量資產;大膽嘗試造殼融資、借殼融資、發行企業債券、BOT等現代融資方式,搞活城市增量資本。堅持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深入開展“六創一迎”。嚴格落實部門責任,全面完成“六城”年度創建任務。加大主要道路綜合整治力度,深化市容環境衛生整治和交通秩序整治活動,開展規範化、專業化、制度化、精細化管理,構建完善的內部聯動工作體系和快速反應機制,提升城市品位和外在形象。加大城市執法力度,集中清理整頓違法占地、違法建築。加強市場建設與管理,堅決杜絕馬路市場、店外經營、沿街促銷等現象。進一步理順城市管理體制,重視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建設,開展市民素質教育,強化城市意識,充分調動各方參與支持城市管理的積極性。
積極推進縣城和小城鎮建設。大力實施“現代城鎮體系建設工程”,突出產業為基、就業為本,增強城鎮吸納和輻射帶動能力。培育壯大縣級城市,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促進特色產業、優勢項目集聚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促進農民就近就業,儘快把縣城發展成為常住人口20萬人以上的中等城市,支持鄧州加快建設成為南陽副中心城市。以“緊湊型”、“複合型”理念完成縣域村鎮體系規劃,最佳化空間布局。繼續開展爭創“星級城鎮”活動,突出抓好50強鎮,大力發展特色小城鎮和村級集鎮。加快城鎮道路、交通、供排水、燃氣、綠化、污水及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學校、醫院、市場等公共設施建設,完善城鎮功能。推進“六創一迎”向城鎮延伸,提高城鎮管理水平。加快戶籍管理、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放寬城鎮落戶條件,支持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
加快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啟動“大交通”建設,以建設航空港、公路港、鐵路港和信息港為重點,完善市域內高速公路網,興建過境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和沿邊縣市出入省市的快速通道,加快構建各縣市到達中心城區和南陽到達省會都市圈的對內對外雙層1小時交通圈,逐步把我市建成中西部地區新的重要交通樞紐。加快南陽飛機場擴建和火車站站場改造工程,全力配合寧西鐵路複線和鄭渝高鐵等重大工程建設。內鄧高速公路完成年度投資9億元,積極推進武西高速南陽段、侯十高速西坪至寺灣段前期工作。力爭南陽至鄧州、南陽至社旗一級公路早日開工。幹線公路完成年度投資3.4億元,農村公路完成年度投資3.2億元。新建、續建公路運輸場站13個。加強幹線公路、縣鄉公路、村村通公路維修養護和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堅持公交優先發展,加快公交場站建設,新投放城市公車100輛,發展城際公交,再投放一定數量的計程車,方便民眾出行。
(三)做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和第七屆全國農運會籌備工作,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和第七屆全國農運會籌辦的關鍵之年,必須迎難而上,搶抓機遇,全力推動,加快進度,以此帶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提升。
抓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遷安和工程建設。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我市來說,重點在移民,難點也在移民。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年任務兩年完成”的總體要求和“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工作目標,紮實做好丹江口庫區移民搬遷安置工作。第一批大規模移民搬遷安置工作,確保4月30日前完成移民新村建設,8月31日前完成生產安置和移民搬遷。大力推進第二批8.61萬人移民遷安工作,實行交叉作業,3月底前做好移民安置對接工作,6月底前啟動第二批移民新村建設,年底前房屋及基礎設施基本完成,為明年4月前移民順利搬遷奠定堅實基礎。切實做好搬遷移民後期扶持工作。今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南陽段全線開工,積極搞好工程建設協調服務,全力以赴做好征地拆遷和民眾安置工作,確保工程建設順利推進。圍繞水源地保護,加強庫區生態建設,做好丹江口庫區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規劃修編及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積極爭取國家生態建設補償資金和受水區對口支援,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紮實做好農運會各項籌備工作。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全民動員,著力營造人人參與支持農運會籌辦的濃厚氛圍。全面加快場館建設,完成比賽項目和接待設施布局工作,啟動迎賓館、代表團駐地、運動員村建設,確保綜合訓練館、游泳館年底前竣工、拆遷安置房按期交付民眾入住。加快主體育場、新聞中心、全民健身廣場、縣市區和高校比賽場館及接待設施建設維修進度,確保按時完工。組織好第七屆農運會北京新聞發布會暨吉祥物、主題口號全國徵集活動。增強機遇意識,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政策資金支持。全面啟動籌資工作,大力推進市場開發和社會捐贈工作,確保農運會資源開發工作取得較大進展。
(四)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增強加快發展的動力活力
深入推進各項改革。實施“重點改革行動計畫”。完成市屬國有工業企業改革遺留工作,幫助改制企業儘快恢復生產。全面推進國有流通企業改革。積極實施“421”企業上市方案,力爭今年有2—3家企業上市融資。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如期完成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認真落實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政策。繼續做好公務員津貼補貼規範和兌現工作,市級年內落實到位,縣級兩年內落實到位。推進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運營改革,加強對政府經營性投資項目和公司的監督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收入流失,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政府投資的非經營性項目全面推行代建制。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穩定土地承包經營政策,開展土地流轉市場改革試點;完成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任務,啟動配套改革;基本完成農村義務教育債務化解工作;推進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加快推動文化體制、縣級供銷社、資源價格、金融、環保等領域的改革。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把招商引資作為帶動全局的戰略性任務,實施“對外開放行動計畫”,深入開展大招商活動,努力奪取招商引資工作新勝利。進一步落實招商責任,突出招商重點,創新招商方式,注重招商質量和實效,加強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強化落地項目服務,力爭簽約契約引資額超過60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8億美元,實際到位省外資金260億元。高水平組織第八屆玉雕節和第九屆張仲景醫藥科技文化節,積極參加或舉辦各類境內外大型經貿洽談活動。加強與中國兵器集團、兵裝集團、中核總、中建材、首鋼控股、內蒙古博源、樂凱、平安、恆天集團等大企業的戰略合作,加快落實天冠與國開投、中光學與四川長虹、南防與平安集團戰略合作協定。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出口龍頭企業。爭取設立南陽出口加工保稅區,方便外商投資,提供出口便利,提高南陽對外開放知名度。加快5個省對外開放重點縣市、3個省商務工作擴權縣市對外開放步伐,帶動縣域開放型經濟發展。
(五)大力實施民生工程,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實施好“十項民生工程”,讓人民民眾更多地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堅持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實施“就業促進行動計畫”。繼續落實好“五緩四減三補”政策,幫助困難企業和破產改制企業穩定擴大就業、減少失業。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培訓指導。做好復轉軍人就業安置工作。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改善創業環境,以創業帶動就業,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億元以上。全年新增城鎮就業8萬人以上,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5萬人以上,其中“4050”等就業困難人員1萬人,“零就業家庭”動態歸零,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萬人以上。重視解決失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部分優撫對象待遇。強力推進社會保險擴面征繳清欠工作,新增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1.2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穩定在65萬人以上。加快醫療保險市級統籌步伐,提高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保最高支付限額標準和住院支付比例,基本解決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職工基本醫療保障問題,將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120元。抓好國家首批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3個試點縣力爭參保人數達80萬人以上。進一步完善城鄉低保制度,提高農村五保供養水平。大力發展殘疾人事業、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全面推進住房公積金制度,新建續建經濟適用房56.8萬平方米,新增廉租房8725套,積極推進棚戶區改造。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加大教育投入,加強薄弱學校和師資隊伍建設,建立教師隊伍長效補進機制。強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努力推進教育公平,盡最大可能滿足人民民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完成農村中國小校舍維修改造10萬平方米,改擴建、資源整合中心城區中國小校8所。高度重視高中特別是農村高中教育,讓更多的適齡人口能夠接受高中階段教育。大力實施職教攻堅計畫,推進民辦職業教育發展,提高勞動者素質,為南陽經濟發展培養實用人才。積極推進南陽醫專升本和河南經濟管理學校、南陽農校、幼師、藝校升專工作,啟動鎮平玉雕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抓好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力資源素質提升行動計畫”,開闢“綠色通道”吸引優秀人才到我市工作。加大文化事業投入,抓好50個鄉鎮文化站、200個村級文化大院建設,完成481個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和5萬場次農村電影放映任務。加強城鄉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成27個鄉鎮衛生院、600個標準化衛生所和5個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任務,從市縣兩級選派100名醫師對口支援50家鄉鎮衛生院。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繼續實施國家免疫規劃,對農村婦女進行免費宮頸癌檢查,努力實現全市農村婦女住院分娩(平產)免費。籌建規模更大、功能更全的市老幹部活動中心。精心做好省十一屆運動會備戰工作。把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與籌辦第七屆全國農運會緊密結合起來,打造全國全民健身試點城市。深化人口和計畫生育綜合改革,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加強統計工作,認真做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實施“安全發展行動計畫”,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強化監督管理,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拓寬民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提升社會矛盾糾紛化解能力,形成依法有序表達訴求、及時有效解決問題的社會環境。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妥善處理土地徵用、拆遷安置、企業改制、環境污染、勞資糾紛、涉法涉訴等方面的矛盾和問題。加強地震監測台網等防災減災基礎建設,加強應急管理,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及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提高民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加強食品藥品質量監管。積極開展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強誠信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同時,繼續加強國防教育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支持駐宛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建設,不斷提高預備役部隊、民兵和人民防空建設質量;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積極創建國家級雙擁模範城。切實做好物價、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檔案、保密、史志、氣象等工作。超前謀劃,編制好“十二五”發展規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