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12汶川大地震致殘人員狀況調研報告會

2009年5·12汶川大地震致殘人員狀況調研報告會是2009年5月12日舉行的報告會。

2009年5月12日,值汶川大地震周年祭之際,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保障青年學社以“5·12汶川大地震致殘人員狀況調研報告會”為題,在逸夫會堂第一會議室舉行第三次社會保障學術沙龍。
人民大學社會保棕嚷烏障專業的青年教師、博士後、博碩士研究生及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的青年府祖微煮教師等40多人參加了此次學術沙龍。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保障青年學社顧問鄭功成教授以及校團委副書記袁罡老師出席了此次沙龍。 據了解,受邀參加此次學術沙龍並作調研成果報告的是以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保障青年學社博、碩士研究生為主體的汶川大地震致殘人員專題調研組。2009年4月中、下旬,該調研習精辨組在鄭功成教授的組織、指導下,專程趕赴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開展了一項地震致殘人員狀況調查的專題調研活動。本次社會保障學術沙龍由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保障青年學社社長彭宅文博士生主持。
在正式報告開始之前,主持人提議全體與會人員向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默哀1分鐘。默哀儀式結束後,學社顧問及調研組指導老師鄭功成教授發表講話,他強調了這次調研的特殊意義,介紹了開展地震致殘人員狀況調研的相關背景,充分肯定了調研組成員為此次調研活動所作出的艱苦努力,以及已經取得的調研成果。
校團委副書記袁罡老師代表校團委書記鄭品石致辭,對此次調研的成功進行及其取得的成果表示了熱烈的祝賀,認為調研活動“充分體現了人大學子厚重的社會責任感以及悲天憫人的美好情懷”,“反映了人大教授給學生的不僅是新知與良技,更有人本意廈組祝主識與實踐精神”,並表示校團委將大力支持以社會保障青年學社為代表的學生團體開展各種學術研討以及實踐調查活動,希望學社能夠從鄭功成教授領銜的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保障學科的深厚土壤里吸取養分,發展壯大,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接下來,汶川大地震致殘人員調研組的七名核心成員圍繞因震致殘人員的現狀、特徵、政策支持以及政策建議等問題先後做主題發言。其中,黃偉同學以“汶川大地震致殘人員狀況調研的概況”為題重點匯報了此次調研的方案設計、實施過程,並通過翔實的圖片展示了震後北川的圖景,以及因震致殘人員的生活概貌。華穎同學以“汶川大地震殘疾人的基本問題、政策敬促支持與建議”為題,從公共政策的角度介紹了因震致殘人員燥殼微的康復與生計現狀、政策支持與政策建議。張孔嘉同學以“汶川大地震及震後救災的特點:與唐山地震的比較分析”為題,介紹了兩場大地震的共性與區別。尤艷陽同學以“因震致殘人員的概況與特徵分析”為題,通過將調研數據與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的比較,分兒童、青壯年和老年三個年齡階層,分析了因震致殘人員特徵、生計安排、康復狀況。辛傑同學以“因震致殘人員的政策支持分析”為題,重點分析了因震致殘人員公共政策體系的特徵、內容與政策執行情況。李慧同格探廈學以“因震致殘人員的康復狀況分析”為題,介紹了因震致殘人員的醫療康復、職業康復和心理康復三方面的情況,比較全面地展示了震後殘疾人康復的全面圖景。留瑜同學以“非營利組織與震後殘疾人的社會救助”為題,專門介紹了非營利組織在災害救助與災區重建中的作用、局限以及政策建議等情況。上述七位調研組成員的報告,展示了地震災區致殘人員的生存狀況與政策支持,信息量很大。
調研組成員專題報告後,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楊思斌副教授、勞動人事學院楊俊老師以及喬慶梅老師分別進行了點評,勞動人事學院楊立雄副教授作了總結髮言。各位老師在發言中,讚揚調研組以開展實地調研的形式進行理論及政策研究的良好做法,並在充分肯定調研組在極短的時間內所形成的近十萬字的調研報告的基礎上,提出了進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建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