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按照“自然、簡樸、生態、科學”八字方針,由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紀念館占地14.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280平方米,陳展面積10748平方米。主體建築名為“裂縫”,寓意 “將災難時刻閃電般定格在大地之間,留給後人永恆的記憶”。整個建築造型以大地景觀的手法,通過地面切割、抬起,形成主要的建築體量,並通過下沉廣場和步道向外延伸,與平緩的草坡融為一體,局部翹起露出地面,寓意新生和希望。

2018年9月,經中國博物館協會決定同意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
  • 設計者: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 地址: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任家坪
  • 主體建築名:“裂縫”
地理位置,開放日期,展館內容,展館功能,建設過程,

地理位置

位於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任家坪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

開放日期

2013年05月09日

展館內容

據介紹,紀念館目前已徵集文物資料59860件,上展實物總件數5216件,上展照片837張,場景4個,沙盤4個,模型3個等。

展館功能

中宣部已將“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確定為“三基地一視窗”、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充分發揮其紀念、展示、教育、宣傳、科研功能,並將建成世界級的地震災害研究基地和世界級地震科普教育基地。

建設過程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是中宣部確定的“三基地一視窗”的核區組成部分,四川省精神家園重建“一館三地”的龍頭項目。其主體建設名為“裂縫”,寓意 “將災難時刻閃電般定格在大地之間,留給後人永恆的記憶”。整個建築造型以大地景觀的手法,通過地面切割、抬起,形成主要的建築體量,並通過下沉廣場和步道向外延伸,與平緩的草坡融為一體,局部翹起露出地面,象徵新生和希望。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占地14.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280平方米,陳展面積10748平方米,主題陳展《山川永紀》分為序廳,曠世巨災、破壞慘重,萬眾一心、抗震救災,科學重建、創造奇蹟,偉大精神、時代豐碑和尾廳6個部分,主要表現“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人民軍隊好、各民族大團結好”等內容,真實記錄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災難、抗震救災以及災後重建的輝煌歷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載體。根據省委的安排部署,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最終將建成世界級的地震災害研究基地和世界級地震科普教育基地。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建設和布展工作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市規劃委員會審定會,歷時10個月,從同濟大學設計的36套方案中優選出了“裂縫”方案,報省委、省政府6次專題會議審查,2010月12月6日,時任省委主要領導親自審定通過地震紀念館建築方案。兩年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北川老縣城保護工作指揮部搶抓時間,順排工序、倒排工期,科學施工,採取定人、定崗、定時、定片等措施,督促華西集團公司按照“天府杯”、“魯班獎”的標準有效推進建設,於2011年10月圓滿完成了地震紀念館土建工程。隨後,在中宣部的指導下,由省委宣傳部牽頭負責紀念館陳列布工作。為把地震紀念館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紀念館,北川老縣城保護工作指揮部整合力量、並聯推進、晝夜施工,開展了“百日攻堅”戰,按照時間節點完成了初展布展任務。去年10月25日,時任省委書記劉奇葆親臨現場審定紀念館初展後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最近幾個月來,按照中宣部領導提出的“艱苦卓絕、波瀾壯闊”要求,省委宣傳部在市委、市政府的配合下,再次最佳化提升了紀念館的陳列布展內容,豐富了陳列布展信息量,增強了震撼力、衝擊力。至此,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全面建成,在“5.12”五周年之際面向社會公眾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