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者簡介
高錕(Charles K. Kao)
瑞典皇家科學院說,
高錕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將獲得今年物理學獎一半的獎金,共500萬瑞典克朗(約合70萬美元);博伊爾和史密斯發明了半導體成像器件——電荷耦合器件(CCD)
圖像感測器,將分享今年物理學獎另一半獎金。
中文名:高錕
英文名:Charles K.Kao
性別:男
出生年代:1933年
現居地:中國香港和美國輪流居住
擁有英國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物理學家、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1933年11月4日年出生在上海金山,住在法租界。父親是國際法庭的律師,弟弟高鋙。祖父
高吹萬是晚清著名詩人,革命家,
南社的重要成員。
入學前,父親聘老師回家,教導高錕和高鋙讀四書五經。10歲,
高錕就讀世界學校(今日的國際學校),需要讀中文之外,也要讀英文和法文,學校聘請留法的學者回來教授,高錕開始接觸中國之外的人事文化。
高錕小時候住在一棟三層樓的房子裡,三樓就成了他童年的實驗室。童年的高錕對化學十分感興趣,曾經自製滅火筒、焰火、煙花和曬相紙嘗試自製炸彈。最危險的一次是用紅磷粉混合氯酸鉀,加上水並調成糊狀,再摻入濕泥內,搓成一顆顆彈丸。待風乾之後扔下街頭,果然發生爆炸。幸好沒有傷及途人。後來他又迷上無線電,很小便成功地裝了一部有五六個真空管的收音機。
1948年全家移居台灣。1949年,又移民香港,他進入聖若瑟書院就讀。中學畢業後,他考入香港大學。但由於當時港大沒有電機工程系,他遠赴英國
東倫敦伍爾維奇理工學院(現英國格林威治大學)就讀。1957年,他從伍爾維奇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專業畢業。1965年,在倫敦大學下屬的倫敦帝國學院獲得電機工程博士學位。
1957年,
高錕讀博士時進入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在其英國子公司——標準電話與電纜有限公司(Standard Telephones and Cables Ltd.)任工程師。1960年,他進入ITT設於英國的歐洲中央研究機構——標準電信實驗有限公司,在那裡工作了十年,其職位從研究科學家升至研究經理。正是在 這段時期,高錕教授成為光纖通訊領域的先驅。
從1957年開始,
高錕即從事光導纖維在通訊領域運用的研究。1964年,他提出在電話網路中以光代替電流,以玻璃纖維代替導線。1965年,在以無數實驗為基礎的一篇論文中提出以石英基玻璃纖維作長程信息傳遞,將帶來一場通訊業的革命,並提出當玻璃纖維損耗率下降到20分貝/公里時,光纖維通訊就會成功。1966年,在標準電話實驗室與何克漢共同提出光纖可以用作通信媒介。高錕在電磁波導、陶瓷科學(包括光纖製造)方面獲28項專利。由於他取得的成果,有超過10億公里的光纜以閃電般的速度通過寬頻網際網路,為全球各地的辦事處和家居提供數據。
由於他在光纖領域的特殊貢獻,獲得巴倫坦獎章、利布曼獎、光電子學獎等,被稱為“
光纖之父”。
1957~1960年任標準電話和電纜公司工程師,1960~1970年任標準電信實驗室主任研究工程師。
1970到1974年
高錕教授在
香港中文大學擔任電子學系教授及講座教授,1974年又返回ITT工作。當時,光纖領域進入前生產階段。他在位於美國
維吉尼亞州勞諾克的光電產品部擔 任主任科學家,後擢升為工程主任。
1982年,他因卓越的研究與管理才能而被ITT公司任命為首位“ITT執行科學家”,主要在康尼迪克州的先進技術中心工作,1985年則在德國的SEL 研究中心工作。與此同時,他也擔任耶魯大學特朗布爾學院兼職教授及研究員。1986年,他被任命為合作研究主任。他也在標準電話電纜下屬的標準電信實驗室作研究。
1987年10月,
高錕從英國回到香港,並出任
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從1987年到1996年任職期間,他為中文大學羅致了大批人才,使中大的學術結構和知識結構更加合理。在與內地科技界的交流合作中,他主張“一步一步把雙方的聯繫實際化”。
高錕於1996年當選為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由於他的傑出貢獻,1996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將一顆於1981年12月3日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463”的小行星命名為“
高錕星”。
目前,他擔任香港高科橋集團有限公司(Transtech Services Group Ltd.)主席兼行政總裁,並致力於開發電信與信息。
所獲成就
1966年,
高錕發表了一篇題為《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的論文,開創性地提出光導纖維在通信上套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長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絕緣性纖維的結構和材料特性。簡單地說,只要解決好玻璃純度和成分等問題,就能夠利用玻璃製作光學纖維,從而高效傳輸信息。這一構想提出之後,有人稱之為匪夷所思,也有人對此大加褒揚。但在爭論中,高錕的構想逐步變成現實:利用石英玻璃製成的光纖套用越來越廣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場光纖通信的革命。隨著第一個光纖系統於1981年成功問世,高錕“
光纖之父”美譽傳遍世界。
高錕還開發了實現光纖通訊所需的輔助性子系統。他在單模纖維的構造、纖維的強度和耐久性、纖維連線器和耦合器以及擴散均衡特性等多個領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號在無放大的條件下,以每秒億兆位元傳送至距離以萬米為單位的成功關鍵。
個人經歷
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1957)
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附屬標準通訊實驗室(1960)
香港中文大學
電子學系教授及講座教授(1970-1974)
校長(1987-1996)
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
首席科學家(1974)
工程總裁、行政科學家(1982);
研究事務總裁(1986)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0)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92)
香港高科橋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1996-)
學術榮譽
美國矽酸鹽學會摩尼獎(1976)
美國富蘭克林研究所史特活·柏蘭亭獎章(1977)
英國蘭克信託基金會蘭克獎(1978)
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摩理斯·H·利柏曼紀念獎(1978)
瑞典艾力松基金會L·M·艾力松國際獎(1979)
美國武裝部隊通訊及電子學會金章獎(1980)
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亞歷山大·格林姆·貝爾獎章(1985)
美國馬可尼基金會馬可尼國際科學家獎(1985)
義大利熱那亞市哥倫布獎章(1985)
日本通訊及計算機促進基金會通訊及計算機獎(1987)
英國電機工程師學會法拉第獎章(1989)
美國物理學會新材料國際獎(1989)
英國塞薩斯大學榮譽理學博士(1990)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0)
日本創價大學榮譽博士(1991)
英國格拉茲高大學榮譽工程學博士(1992)
SPIE金章獎(1992)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92)
英帝國司令勳章(1993)
英國達勒姆大學榮譽理學博士(1994)
世界工程組織協會傑出工程成就金章(1995)
澳大利亞格理斐思大學第一服務榮譽博士(1995)
第十二屆日本國際賞(1996)
北京郵電大學名譽教授(1997)
威拉德·博伊爾
威拉德·博伊爾(Willard Boyle),美國科學家。1924年8月19日出生於加拿大東部
新斯科舍省小鎮
阿默斯特,3歲時隨家人搬遷到
魁北克城以北350公里的一個小村莊,這裡交通不便,出行基本依靠狗拉的雪橇,因此上高中前博伊爾都是在母親的指導下自學。博伊爾高中時代在
蒙特婁的一家私立學校度過,高中畢業後即加入加拿大海軍,成為
航空母艦戰鬥機飛行員以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但不久二戰就結束了,博伊爾從沒參與過真正的戰鬥。
1947年、1948年和1950年他分別在
麥吉爾大學取得理學學士學位、理學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1953年他加入了美國
貝爾實驗室。今天,提起博伊爾,人們知道他是CCD
圖像感測器兩名發明者之一,但實際上他作出的貢獻很多,包括1962年與他人合作發明第一台紅寶石連續
雷射器等。博伊爾還與另一名科學家獲得了有關半導體注入式雷射器構想的第一個專利。今天,光碟(CD)錄製和播放大多需要依靠
半導體雷射器技術。因腎病於2011年5月7日不幸逝世,享年87歲。
喬治·史密斯
史密斯1930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在
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學士學位,在
芝加哥大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59年博士畢業後,史密斯加入了美國
貝爾實驗室。一開始,他的研究方向是半導體的電學性質和能帶結構。1964年,史密斯成為貝爾實驗室設備概念部門的負責人,成立這個部門的目的是研究下一代固態器件。1969年,史密斯和博伊爾共同發明了
CCD圖像感測器。 史密斯先後撰寫了40多篇科學論文,在美國擁有31個專利。由於史密斯作出的傑出貢獻,2002年,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還專門設立了一個以他命名的獎項。
評審英厄馬爾·倫德斯特勒默手持一部數位照相機深入淺出地描述了另兩位科學家的成就。他說,博伊爾和史密斯1969年共同發明了CCD圖像感測器。這個感測器好似數位照相機的電子眼,通過用電子捕獲
光線來替代以往的膠片成像,攝影技術由此得到徹底革新。此外,這一發明也推動了醫學和天文學的發展,在疾病診斷、人體透視及顯微
外科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用途。 在記者招待會上,厄奎斯特還撥通了博伊爾的電話向他表示祝賀。85歲高齡的博伊爾表示,能夠成為2009年的獲獎者他非常激動,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會獲得諾貝爾獎。
同樣獲獎的博伊爾,與史密斯的第一反應相似,也不敢相信這一喜訊。“今天早上我還沒喝咖啡,所以感覺不太好。但是,現在我全身都有種美妙的感覺,這真是太令人激動了,”博伊爾說,“不過,這是真的嗎?” “正是因為我們的成果,小型照相機才風靡全球。”在博伊爾看來,他們的發明確實成就非凡,“當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著陸的時候,它也帶了一個小相機——沒有我們的發明,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