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錕(光纖之父)

高錕(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光纖之父)

光纖之父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錕(1933年11月4日-2018年9月23日),生於江蘇省金山縣(今上海市金山區),華裔物理學家、教育家,光纖通訊、電機工程專家,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擁有英國、美國國籍並持中國香港居民身份,華文媒體譽之為“光纖之父”、普世譽之為“光纖通訊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

高錕1949年移居香港,1954年赴英國攻讀電機工程,並於1957年及1965年獲倫敦大學學士和博士學位;1970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籌辦電子學系,並擔任系主任;1987-1996年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1990年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6年獲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7年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200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010年獲頒大紫荊勳章;2018年9月23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4歲。

高錕長期從事光導纖維在通訊領域運用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錕
  • 外文名:Charles Kuen Kao
  • 國籍:英國、美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上海
  • 出生日期:1933年11月4日
  • 逝世日期:2018年9月23日
  • 職業:教學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倫敦大學
  • 主要成就:1990年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1996年獲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997年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2009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代表作品:《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等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獲獎記錄,個人生活,社會任職,人物評價,人物影響,

人物生平

1933年11月4日,高錕出生在江蘇省金山縣(今上海市金山區),住在法租界。高錕10歲就讀上海世界學校(今日的國際學校),在上海完成國小與國中一年級課程。 除了讀中文之外,也讀英文和法文,學校聘請留法的學者回來教授,高錕開始接觸中國之外的人事文化。
1948年,高錕移居台灣,之後再隨父親遷往香港
1949年,高錕進入聖若瑟書院就讀,中學畢業後考入香港大學,但由於當時港大沒有電機工程系,他遠赴英國東倫敦伍爾維奇理工學院(現英國格林威治大學)就讀。
1957年,高錕從伍爾維奇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專業畢業;同年,高錕讀博士時進入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在其英國子公司-標準電話與電纜有限公司(Standard Telephones and Cables Ltd.)任工程師。
1960年,高錕進入ITT設於英國的歐洲中央研究機構-標準電信實驗有限公司,在那裡工作了十年,其職位從研究科學家升至研究經理。
1965年,高錕在倫敦大學下屬的倫敦大學學院獲得電機工程博士學位。
1970年-1974年,高錕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新成立的電子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其後為該系首任講座教授。
1974年,高錕又返回ITT工作,在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勞諾克的光電產品部擔任主任科學家,後擢升為工程主任。
1979年,高錕取得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終生會員。
1982年,高錕因卓越的研究與管理才能而被ITT公司任命為首位“ITT執行科學家”,主要在康尼迪克州的先進技術中心工作。
1985年,高錕在德國的SEL研究中心工作。與此同時,他也擔任耶魯大學特朗布爾學院兼職教授及研究員。
1986年,高錕被任命為SEL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主任,同時也在標準電話電纜下屬的標準電信實驗室作研究。
1987年-1996年,高錕擔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成立工程學院、教育學院及多間研究所,開設多個新的本科及研究院課程,為中大成為世界級研究型綜合大學奠定堅實基礎。
1989年,高錕獲選為英國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
1990年,高錕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1991年,在高錕領導下,香港中文大學率先租用一條衛星電纜連線美國太空總署,帶領香港接通全球網際網路;至1995年,中大成立香港網際網路交換中心(HKIX)。
1992年,高錕獲選為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6年,高錕獲選為中國科學院第二批外籍院士。
1997年,高錕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2003年初,高錕證實罹患早期老人痴呆症,接受治療。
2009年,高錕因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作出突破性成就,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0年2月,高錕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後返回香港中文大學,並將畢生最高榮譽諾貝爾獎及人生其他17個重要獎項,永久送贈香港中文大學。
2015年,高錕獲頒香港科學院榮譽院士。
2018年9月23日,高錕在香港逝世,享年84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從1957年開始,高錕即從事光導纖維在通訊領域運用的研究。1964年,他提出在電話網路中以光代替電流,以玻璃纖維代替導線。1965年,高錕與霍克漢姆共同得出結論,玻璃光衰減的基本限制在20 dB/km以下(分貝/千米,是一種測量距離上信號衰減的方法),這是光通信的關鍵閾值。然而,在此測定時,光纖通常表現出高達1000分貝/千米甚至更多的光損耗。這一結論開啟了尋找低損耗材料和合適纖維以達到這一標準的里程。
1966年,高錕發表了一篇題為《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的論文,開創性地提出光導纖維在通信上套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長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絕緣性纖維的結構和材料特性。簡單地說,只要解決好玻璃純度和成分等問題,就能夠利用玻璃製作光學纖維,從而高效傳輸信息。這一構想提出之後,有人稱之為匪夷所思,也有人對此大加褒揚。但在爭論中,高錕的構想逐步變成現實:利用石英玻璃製成的光纖套用越來越廣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場光纖通信的革命。
高錕在光通信工程和商業實現的早期發揮了主導作用。1969年,高錕測量了4分貝/千米的熔融二氧化矽的固有損耗,這是超透明玻璃在傳輸信號有效性的第一個證據。在他的努力推動下,1971年,世界上第一條1公里長的光纖問世,第一個光纖通訊系統也在1981年啟用。
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高錕對玻璃纖維疲勞強度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在被任命為國際電話電報公司首位執行科學家時,高錕啟動了“Terabit技術”(“兆兆位技術”)計畫,以解決信號處理的高頻限制,因此高錕也被稱為“Terabit技術理念之父”。
高錕還開發了實現光纖通訊所需的輔助性子系統。他在單模纖維的構造、纖維的強度和耐久性、纖維連線器和耦合器以及擴散均衡特性等多個領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號在無放大的條件下,以每秒億兆位元傳送至距離以萬米為單位的成功關鍵。

人才培養

從1987年到1996年任職期間,他為香港中文大學羅致了大批人才,使中大的學術結構和知識結構更加合理。其間中大實施靈活的學分制,全面檢討本科課程,成立工程、教育兩學院,致力改善教學質量;創設多個研究所,促進跨學科研究;提升校園主幹網路,連線世界各地系統;與國際學術重鎮保持密切聯繫,加強與本地工商界合作。在與中國內地科技界的交流合作中,他主張“一步一步把雙方的聯繫實際化”。
高錕在香港中文大學高錕在香港中文大學

獲獎記錄

榮譽獎項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10----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科學研究類“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獲獎
2010----大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KBE)----獲獎
2010----香港特別行政區大紫荊勳章----獲獎
2009----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
2009----中國魅力榜學者作家界候選人----提名
2006----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金章獎”(The HKIE Gold Medal)----獲獎
2000----《新聞周刊》“20世紀亞洲風雲人物”,高錕與鄧小平共同當選----獲獎
1999----美國國家工程學會“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獎”----獲獎
1996----英國皇家工程學院“菲利普親王獎章”----獲獎
1996第十二屆日本國際獎在寬頻低損耗光纖通訊的開創性研究獲獎
1995----世界工程組織協會“傑出工程成就金章”----獲獎
1993----大英帝國司令勳章(CBE)----獲獎
1992----光學工程國際協會(SPIE)“協會金章獎”----獲獎
1989----英國電機工程師學會“法拉第獎章”----獲獎
1989----美國物理學會“詹姆斯·C·麥高第新材料獎”----獲獎
1987----日本通訊及計算機促進基金會“通訊及計算機獎”----獲獎
1985----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亞歷山大·格林姆·貝爾獎章”----獲獎
1985----美國馬可尼基金會“馬可尼國際科學家獎”----獲獎
1985----義大利熱那亞市“哥倫布獎章”----獲獎
1980----美國軍用通訊與電子協會金章獎----獲獎
1979----瑞典艾力松基金會“L·M·艾力松國際獎”----獲獎
1978----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摩理斯·H·利柏曼紀念獎”----獲獎
1978----英國蘭克信託基金會“蘭克獎”(The Rank Prize)----獲獎
1977----美國富林研究所“史特活·柏蘭亭獎章”(The Stewart Ballantine Medal)----獲獎
1976----美國矽酸鹽學會“摩尼獎”(The Morey Award)----獲獎
榮譽學位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備註
2011中國香港大學名譽科學博士獲獎
2010UCL Honorary Doctorate of Science獲獎
1999Yale University Honorary Doctor of Science獲獎
1995澳大利亞格理斐思大學第一服務榮譽博士獲獎
1994英國達勒姆大學榮譽理學博士獲獎
1992英國格拉茲高大學榮譽工程學博士獲獎
1991日本創價大學榮譽博士獲獎
1990英國塞薩斯大學榮譽理學博士獲獎
1990中國台灣新竹交通大學名譽工學博士獲獎
1985中國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獲獎

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祖父:高吹萬是晚清著名詩人,革命家,南社的重要成員。
父親:高君湘是留美返滬的大律師,曾供職於國際法庭
堂叔父:高君平推算出了周代北極星的正確位置,是近代中國天文研究的開拓者。
弟弟:高鋙
兒子:高明漳並沒有繼續“光纖之父”的科研研究,而是選擇了母親的職業——計算機工程師職業。
妻子:黃美芸
  • 個人自傳
潮平岸闊:高錕自述》:高錕七十高齡之際撰寫的自傳集,由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

社會任職

1974-1987年,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美)首席科學家(1974年);工程總裁、行政科學家(1982年);研究事務總裁(1986年)。
1987-1996年,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1996-2000年,香港高科橋光纖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
2003-2009年1月,壹傳媒獨立非執行董事。
1996-2018年,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榮譽講座教授。

人物評價

早在1966年,高錕就取得了光纖物理學上的突破性成果,他計算出如何使光在光導纖維中進行遠距離傳輸,這項成果最終促使光纖通信系統問世,而正是光纖通信為當今網際網路的發展鋪平了道路。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約瑟夫·努德格倫評)
“你的研究完全改變了世界,促進了美國及世界經濟的發展,我本人為你而感到驕傲,世界欠你一個極大人情。”(美國總統歐巴馬評)
“你的發明改變了世界通訊模式,為信息高速公路奠下基石。把光與玻璃結合後,影像傳送、電話和電腦有了極大的發展……”(美國耶魯大學校長評)
高錕發明了多種方法,將玻璃纖維和雷射結合起來,以傳輸數字數據,這項技術為網際網路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用光纖技術開創了人類信息的新時代,被譽為“寬頻教父”“光纖之父”和“光纖通信之父”。(科技日報評)
高錕教授在科學上的成就,具有一切最偉大科學發現的共同特點:第一,他的光纖技術改變了世界,如果沒有他的偉大發現,我想世界會跟現在完全不同;第二,他的創新是平常人想不到的,40年前通訊最快的媒介都是金屬線,高錕驚人的想像力在很多人看來匪夷所思。(資訊科學家、圖靈獎得主姚期智評)
光纖真正能遠距離傳遞信號,他是奠基人之一。原來的光纖傳輸信號,損耗很大,傳輸距離短,當時高錕在理論上論證,能夠把光纖的損耗降得很低,進而實現長距離傳輸信號。這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現在所有跟光纖通信有關的技術,都離不開高錕的研究工作。(浙江大學信息學部主任、中國光學學會副理事長劉旭評)
高錕教授榮獲諾貝爾獎乃實至名歸,足證世界對其貢獻之推崇。他的研究是遠見、創意和精確計算之結晶,堪為世人之典範,並鼓舞人心。高教授為人隨和謙厚,能夠與眾在此一同向他道賀,實是一大樂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里斯評)
高教授為人高貴仁慈,做事非常認真,在任中大校長期間,強調追求“卓越”,務求把中大發展為“世界的本地大學”。“追求卓越”從此成為中大繼往開來的目標方向。(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金耀基評)
高教授對中大貢獻卓越,與中大結緣近40載。他在擔任該校電子學系教授、系主任期間,銳意發展電子學課程;出任中文大學校長時,領導校務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中大成為特區內以至國際上教研皆具分量的學府,高教授居功至偉。(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劉遵義評)
他總是思維超前,不僅在科研上,在其他各方面都是如此。(高錕妻子黃美芸評)
他不但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也是一位謙謙君子和有承擔的教育家。(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曾蔭權評)
高錕先生在其職業生涯中獲譽殊多,但是應當說先生是一貫地秉持了其幼學的中國傳統文化講求的沖和之道。他不企榮利,將遲到的諾貝爾獎歸於意外之喜。高錕先生將生平所獲獎牌捐贈給了香港中文大學,將日本國際獎獎金捐贈給耶魯大學建立了高錕研究資助基金來促進東西學術和文化交流。另一方面,高錕先生也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公民。他生於中國內地開風氣之先的上海,在香港和英國接受正規教育,先後在英國、香港、美國工作生活。先生有著中國傳統的文化情懷,也有著接納西方文化的開闊胸懷。(財新網評)
高錕教授一生致力於科教事業,是光纖技術的先驅者,為人類科技進步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他治學嚴謹,淡泊名利,心繫香港教育科技事業的發展,為國家、為香港培養大批人才,並積極為香港科學技術規劃獻計獻策,力促香港科學園的建設,為香港的高等教育與科技創新事業作出卓著貢獻。他曾任港事顧問,為香港回歸祖國和回歸後的繁榮穩定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他創建的事業長在,垂立的風範長存。(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王志民評)

人物影響

  • 高錕星
1996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將一顆於1981年12月3日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463”的小行星命名為“高錕星”。
“高錕星”命名典禮於1996年7月24日假香港恒生銀行總行大廈舉行,由當時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路甬祥教授頒授命名證書及銅匾予高教授。
  • 高錕樓
1996年11月7日,香港中文大學將科學館北座命名為“高錕樓”並設立“高錕基金”,以發展學術研究,促進國際聯繫及學生活動。
  • 高錕獎學基金
2010年2月5日,香港中文大學舉辦“高錕成就展”,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等出席開幕儀式。同時展出的展品還包括各國政要及學者,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英國首相布朗、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等祝賀高錕獲頒諾獎的函件。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鄭海泉歡迎高錕伉儷載譽歸來並發言表示,高錕對該校所作的貢獻,香港中大將永遠銘記及感激。他同時宣布成立“高錕獎學基金”,以感激高錕對科學及工程的傑出貢獻,以及發揚高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教育理念。獎金將用於獎勵傑出的物理或工程本科生,並發掘有志投身科研創新事業的學生,助他們負笈海外交流。
  • 高錕會議中心
2010年3月1日,高錕出席由香港特區政府及香港科技園公司香港科學園舉行的“高錕會議中心”命名儀式。這個會議中心的命名是為了表彰高錕在光纖科技研究領域的卓越成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