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大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6年,大連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東北振興和沿海開放雙重機遇,積極應對各種新形勢和新挑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全面完成了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

綜 合,農 業,工 業,建築業和房地產開發,固定資產投資,國內貿易,對外經濟,交通、郵電和旅遊,金融、證券和保險,科技和質量技術監督,教 育,文 化,衛 生,體 育,環境保護,人口和就業,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注,

綜 合

經濟總量:綜合經濟實力持續增強。初步核算,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69.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5%,為1996年以來的最快增幅。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8.6億元,增長10.9%;第二產業增加值1229億元,增長20.3%;第三產業增加值1132億元,增長13.6%。三次產業構成比例為8.1︰47.8︰44.1,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6%、57%和37.4%。按常住平均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42579元,按年末匯率折算5453美元。
財政稅收:經濟效益水平顯著提高。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96.1億元,比上年增長29.5%,為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的最快增幅。其中,市本級89.9億元,增長25.9%;區市縣級106.2億元,增長32.8%。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66.5億元,比上年增長28.3%。其中,基本建設、社會保障及撫恤社救、科技三項費和教育支出分別增長11.3%、61.3%、23.5%和23.1%。國稅局組織各項稅收162.04億元,增長18.1%;地稅局組織各項稅收148.26億元,增長23.2%。海關代徵稅收168.93億元(大連海關數),增長8.2%。
價格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平穩,工業品價格漲幅回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指數為101.4,與上年持平。其中,消費品價格指數和服務項目價格指數分別為101.0和102.3(見表一)。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指數為102.67,比上年回落1.53個百分點。原材料、燃料及動力購進價格同比指數為108.32,比上年回落7.7個百分點。
表 一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指標
以上年同期價格為100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101.4
其中:消費品價格指數
101.0
服務項目價格指數
102.3
其中:食品
102.5
菸酒及用品
100.2
衣著
100.8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101.5
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
100.5
交通和通信
98.2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96.1
居住
108.0

農 業

農業生產:農業生產喜獲豐收。全年完成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現價總產值390.5億元,比上年增長13.9%(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1%)。其中,農業產值92.3億元,林業產值3.6億元,牧業產值108.2億元,漁業產值148.7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7.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2%、-10.7%、22.2% 、5.7%和22.4%。水產、畜牧、蔬菜、水果和花卉五大優勢產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及服務業總產值的比重達81.4%。
農牧產品產量:農牧產品產量全面增長。完成糧食總產量152.2萬噸,單產 5446.6公斤 /公頃,分別比上年增長12.3%和11.4%;水果總產量106.7萬噸,蔬菜總產量254.6萬噸,分別增長8.8%和5.8%;肉、蛋、奶總產量分別為65.3萬噸、23.4萬噸和12萬噸,分別增長27%、5.3%和17.5%。糧食、蔬菜、水果、肉類、禽蛋和奶類總產量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漁業:完成地方水產品總產量216.1萬噸,比上年下降1.8%。其中,海水養殖產品產量129.5萬噸,下降2.9%。優質高效海珍品生產快速發展。其中,海參、雜色蛤和蝦夷扇貝產量分別為2萬噸、24.5萬噸和16.2萬噸,分別增長24.9%、21%和25.1%。新增海參、灘涂貝類、赤貝(魁蚶)和蝦夷扇貝增養殖面積分別為0. 6萬公頃 、0. 8萬公頃 、1. 2萬公頃 和0.67萬公頃,新增陸地工廠化養殖面積 6萬平方米 。
林業:完成植樹造林面積50.2萬畝,農村植樹1.01億株,造林平均成活率達到90%以上。其中,荒山造林35萬畝,海防林基幹林帶5.21萬畝,道路綠化 860公里 ,河流綠化 430公里 。新建綠化村121個。全市林木綠化率達到42.99%。
農業建設:引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289項,推廣新技術90項,重點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等十大農業增產增效技術。新增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56家,投資總額19.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和66.4%。新增8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總數達到49家;新增5個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總數達到43家。新發展國家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15個,總數達到205個;綠色食品39個,總數達到208個;有機食品15個,總數達到43個。新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2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1個、市級農業標準化生產綜合示範區10個。旅順口區、金州區被評為首批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縣。
水利建設:新建各類水源工程1045項;改善灌溉面積10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7.1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3.05萬畝;新修加固河道堤防 287.1公里 ;除險加固水庫17座。

工 業

工業生產:工業經濟持續增長。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058.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0.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即全部國有及國有控股和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下同)完成增加值85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7.6%,加快6.4個百分點。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重工業652.5億元,增長27.6%,加快7.4個百分點;輕工業199.3億元,增長27.6%,加快2.7個百分點。實現銷售產值3415.1億元,比上年增長27.9%。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快速增長。其中,金屬軋制設備、中成藥、移動通信手持機(手機)和製冷空調設備分別增長1.1倍、73.3%、69.8%和63%(見表二)。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8.63%。
表二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計算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啤酒
千升
444528
9.4
軟飲料
萬噸
14.8
0.9
服裝
萬件
1211.3
4.0
橡膠輪胎外胎
萬條
474.4
37.9
中成藥

525.9
73.3
水泥
萬噸
678
22.7
原油加工量
萬噸
2156.9
9.6
平板玻璃
萬重量箱
558.3
45.3
煤氣
萬立方米
28663
7.1
金屬切削工具機
萬台
4.7
10.2
滾動軸承
萬套
9519.2
1.5
金屬軋制設備
萬噸
5.1
1.1倍
製冷空調設備
萬台(套)
74.4
63.0
起重設備
萬噸
6.4
35.4
改裝汽車

879
1.04倍
程控交換機
萬線
21.6
44.0
機車

256
26.7
冷櫃
萬台
14.2
17.4
移動通信手持機(手機)
萬部
180
69.8
印表機
萬台
140
47.2
發電量
億千瓦時
153.2
17.1
工業基地建設:全年完成工業投資535.9億元,比上年增長38.5%。“四個基地”實現工業增加值56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6.3%。其中,石化工業216.9億元,增長22.5%;現代裝備製造業228.5億元,增長27.9%;船舶製造業50.9億元,增長36.1%;電子信息產品工業69.7億元,增長25.7%。
重大項目建設取得突破。重工·起重風電設備、瓦軸集團重大精密軸承基地、中遠船務30萬噸級浮船塢、一汽大柴道依茨發動機、大眾一汽30萬台發動機等一批大項目竣工投產;工具機集團數控系統及功能部件產業化等項目進度加快;船舶重工高新平台建設、鞍鋼新軋——蒂森克虜伯二期、福佳大化對二甲苯、逸盛大化對苯二甲酸等項目開工建設。產業集群加快形成,大連灣臨港裝備製造業基地初具規模。大化、大鋼、大水泥搬遷改造進展順利。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發展,重點支持燃料電池、中水回用等10大工業循環經濟示範項目,推廣了水源熱泵、風力發電等10大節能節水技術和產品。
工業經濟效益:全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50.63,比上年提高13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303.2億元,比上年增長21.9%;利稅總額122.3億元,增長15.9%;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39.8億元,下降4.5%。如剔除油價影響,實現利稅149.9億元,增長29.2%;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96.3億元,增長33.6%。

建築業和房地產開發

建築業: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546.6億元,比上年增長20.4%。按施工產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3.3萬元/人,增長20.7%。
房地產開發:房地產開發施工面積2196.1萬平方米, 比上年增長39.9%;竣工面積537.8萬平方米,增長37.7%。完成商品房銷售額284.5億元,增長27.9%,其中住宅銷售額242.7億元,增長23.6%。商品房銷售面積628.8萬平方米,增長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570.2萬平方米,增長6.8%。

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總量: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繼續擴大。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469.5億元,比上年增長32.3%。其中,城鎮投資1203.6億元,增長31.6%;農村投資265.8億元,增長35.9%。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建設項目投資866.4億元,增長33.4%;房地產開發投資337.2億元, 增長27.1%。
投資結構: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55.81億元,增長4.4%;第二產業投資576.63億元,增長44.8%;第三產業投資837.04億元, 增長27.1%,其中航運業118.2億元,增長22.5%。三次產業投資比例由上年的4.8︰35.9︰59.3調整為3.8︰39.2︰57.0。
按所有制類型劃分,國有經濟投資402.35億元,增長 34.8%;非國有經濟投資1067.14億元, 增長31.4%。國有與非國有經濟投資比例由上年的26.9︰73.1調整為27.4︰72.6。
城市建設項目:全市完成城建重點項目131項,實現投資額261.3億元,比上年增長30.3%。椒金山隧道、西部通道和勝利橋、北崗橋、菜市橋改擴建工程竣工通車。完成西北路等10條中心城區交通幹道的拓寬改造,快軌金州線、201路有軌電車改擴建工程、市區至開發區應急路建設快速推進。煤氣新廠二期儲櫃、制氣裝置已經完工。香海熱電廠二期1號機組投入運營。凌水河污水處理廠竣工投產,馬欄河等3座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展順利。梭魚灣、砬夏河綜合整治工程全面完成。中心城區生活垃圾應急處置工程投入使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廠建設加快。完成煤氣管網改造 21.3公里 ,新建煤氣主幹線 22.7公里 ;分別完成供水管網、排水管網改造 75公里 和 30公里 ;改造城市二次加壓泵站182處;改造城市居民室內舊管網5萬戶;解決城市居民用水困難8.7萬戶;新增供熱面積410萬平方米。

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城鄉消費市場協調發展。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9.3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加快1.2個百分點。其中,城市零售額783.9億元,增長14.7%;農村零售額55.4億元,增長13.9%。按行業劃分,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695.9億元,增長15.4%;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33.9億元,增長11.7%;其他行業零售額9.5億元,增長2%。按商品類別劃分,吃品零售額390.4億元,增長16%;穿品零售額157.8億元,增長14.3%;用品零售額271.6億元,增長11.8%。
居民消費:消費結構升級加快。全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零售額245.7億元,比上年增長24.2%。其中,汽車類增長35.9%,家用電器類增長14.8%,家具類增長14.4%,通訊器材類增長24.1%,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14.4%,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2.7%,金銀珠寶類增長15.8%。
商貿設施建設:新建超萬平方米大型商業網點33個。新建星海新天地、規劃老虎灘漁人碼頭等兩條特色商業街。青泥窪商業街榮獲“中國著名商業街”稱號,友誼商城、麥凱樂總店、大商新瑪特被商務部評定為全國“金鼎級百貨店”。深化“千村百鎮”工程,新建改建農家店848個。新建放心食品專櫃、專區108個,新增優質農副產品專櫃、專區51個,新推出綠色市場試點單位和市場準入定點市場10家。

對外經濟

利用外資:利用外資成倍增長。全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22.4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4.1%,其中,第二產業13.18億美元,第三產業9.16億美元,所占比重分別為58.7%和40.8%。引進外資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引進外資金額分別占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50.1%和29%,分別增長174.4%和209.5%。新批准外商投資企業853家,其中投資額超1000萬美元的大項目141個。德國大眾汽車等2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連實際投資2.8億美元,增長82.9%。
對外貿易:對外貿易持續快速增長。據海關統計,大連地區內企業(含省公司)完成進出口總額317.9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3%。其中,進口145.38億美元,增長23.1%;出口172.58億美元,增長25.4%。完成自營進出口總額293.2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66%。其中,進口136.69億美元,增長23.27%;出口156.55億美元,增長25.9%。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分別占自營出口總額的45.3 %和22.9%(見表三)。
表三 自營進出口額完成情況
指 標
絕對數(億美元)
比上年增長(%)
進出口總額
293.24
24.66
出口額
156.55
25.90
其中:一般貿易
48.92
34.62
加工貿易
100.72
21.46
其中:機電產品
70.97
27.27
高新技術產品
35.89
21.83
進口額
136.69
23.27
其中:一般貿易
41.28
5.01
加工貿易
76.96
30.19
其中:機電產品
50.10
16.13
高新技術產品
29.75
21.25
對外合作: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勢頭良好。全年簽訂對外承包和勞務合作契約900項;契約金額3.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7%;實現營業額2.8億美元,增長12%。外派勞務人員2.9萬人次,增長9.4%。新批對外投資項目17項,總投資額8000萬美元,其中中方投資額占99.5%。

交通、郵電和旅遊

交通運輸:交通運輸業加快發展。運輸企業完成客貨換算周轉量256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29.6%,加快11.6個百分點。實現貨物周轉量2503.2億噸公里,增長30.2%。實現旅客周轉量123.3億人公里,增長11.8%(見表四)。
表四 貨物、旅客周轉量及港口貨物吞吐量
指 標
單 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貨物周轉量
億噸公里
2503.2
30.2
其中:公路
億噸公里
67.3
7.4
水運
億噸公里
2260.0
33.9
民航
億噸公里
0.6
24.5
旅客周轉量
億人公里
123.3
11.8
其中:公路
億人公里
34.4
4.5
水運
億人公里
8.6
9.0
民航
億人公里
31.4
29.3
港口貨物吞吐量
億 噸
2.0
17.3
港口貨櫃吞吐量
萬標箱
321.2
19.5
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2億噸,比上年增長17.3%,其中外貿吞吐量0.7億噸,增長9.9%。貨櫃吞吐量321.2萬標箱,增長19.5%。旅客吞吐量616.1萬人次,與上年基本持平。周水子國際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635.1萬人次,增長17.5%;貨郵吞吐量14.51萬噸,增長12.4%。
航運中心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大窯灣保稅港區申辦成功。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全年實施建設項目48項,完成投資72億元,新增生產泊位23個、年吞吐能力5000萬噸。我國最大的汽車物流碼頭——大連汽車碼頭建成投產。大連灣通用雜貨泊位完工,航道改擴建工程竣工通航。大窯灣二、三期6個泊位建設和北岸開發進展順利。長興島公共港區3個通用泊位建設步伐加快。金窯鐵路複線竣工通車,煙大鐵路輪渡試運營,長興島鐵路和鐵路貨櫃中心站建設項目啟動,土羊高速公路、大窯灣疏港高速公路、沈大與丹大高速公路連線線、大莊高速公路西段等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大連機場航線總數達到119條,其中國內航線76條,國際和特別行政區航線43條;與15個國家、90個國內外城市通航,其中國際、特別行政區通航城市36個。
郵電通信: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15.6億元,比上年增長23.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6億元,增長26.3%;電信業務總量109.6億元,增長23%。完成特快專遞260.7萬件,增長24.6%。郵政儲蓄年末餘額115.7億元,增長19.3%。截至年末,城鄉固定電話用戶達324.8萬戶,與上年基本持平;行動電話用戶達331萬戶,增長10.5%;國際網際網路寬頻用戶48.8萬戶,可比口徑增長38.9%。
旅遊:全年共接待國內遊客215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2%;接待海外遊客70萬人次,增長16.7%。實現旅遊總收入260億元,增長23.3%。其中,國內旅遊收入222.9億元,增長25.2%;旅遊創匯4.65億美元,增長16.3%。截至年末,全市擁有旅遊賓館(飯店)190家,增加12家,其中星級賓館(飯店)159家,增加4家;旅行社373家,增加11家,其中國際旅行社27家。本市創建“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取得成功。
會展:全年舉辦展會119個,其中 2萬平方米 以上的展覽項目13個,占總項目數的10.9%;展覽面積87. 8萬平方米 ;參展企業18525家,其中來自70個國家的海外企業1326家;參觀人數475萬人次。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大連)國際服裝紡織品博覽會(原大連國際服裝博覽會,現晉升為國家級展會)。成功申辦2007年“世界經濟論壇成長峰會——全球成長型企業年會(即中國夏季達沃斯)”。

金融、證券和保險

金融:金融業健康平穩運行。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年末餘額3974.8億元,比年初增加518.6億元,增長15%。其中,居民儲蓄存款年末餘額1866.5億元,比年初增加201.3億元,增長12.1%。本外幣貸款餘額2974.5億元,比年初增加419.4億元,增長16.3%。全市銀行間外匯市場共開放243場,辦理外匯交易3468筆;成交金額折合15.62億美元。截至年末,全市擁有銀行業金融機構37家。
保險: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64.9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其中,財產險19.8億元,增長21.2%;人身險45.2億元,增長10.1%。支付各類保險賠款及給付17.45億元,增長25.2%。其中,財產險10.9億元,增長20.9%;人身險6.6億元,增長33%。全市保險深度(即保費收入占GDP比重)為2.5%,保險密度(即人均保費收入)為1141元/人。全市保險業資產總額達198.7億元。截至年末,全市擁有保險法人機構2家、省級分公司21家。
期貨:大連商品交易所期貨契約成交量2.4億手,比上年增長21%,占全國期貨市場總成交量的53%,交易量連續7年居全國首位;成交額5.2萬億元,增長10%,占全國期貨總成交額的25%。其中,玉米期貨契約的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為1.4億手和2萬億元,期貨交易量居世界第二。全年交割糧食101萬噸,交割金額22.8億元。豆油期貨契約成功上市。截至年末,全市擁有期貨經紀公司6家,異地期貨經紀公司大連營業部54家。
證券:大連港集團、獐子島漁業等6家企業成功在海內外上市,融資36.8億元。全市共有19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公司16家,B股公司2家,發行A、B兩種股票公司1家。大通證券成功實施破產重整。截至年末,全市擁有證券公司1家、證券分公司1家、證券營業部38家。

科技和質量技術監督

高新技術:全市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730億元,比上年增長31.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323億元,增長31%。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20億元,比上年增長35.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327億元,增長37.9%。實施中高檔數控工具機關鍵技術研發等8個重大科技項目。光洋科技公司32軸6通道5坐標聯動數控系統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大連光電研發中心建成使用,美明公司年產30萬片高品質藍綠外延片項目投入生產,長城光電公司自主研發成功新型全彩LED顯示屏;大連軟體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中心投入運營;“中日友好大連人才培訓中心”落成使用;雙金屬複合導線、水性聚氨酯塗料等一批創新成果快速實現產業化;“水溶性人參皂苷Rg3中間體”和“新胚胎生物技術”等項目快速推進。
科技成果:全年吸引併到位國內外各類科技資助超過10億元。實施各類科技計畫項目385項,其中國家級88項、省級119項、市級178項。有67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省級科技獎勵,其中國家級7項、省級60項。全年實現技術交易額27.6億元,比上年增長55.5%。本市通過科技部“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體系建設試點城市”驗收。新建科技孵化器及二次孵化基地5個,新增孵化面積23萬平方米,市級以上孵化器總數達30家,總孵化面積達60萬平方米。中科院大連科技創新園啟動建設。
智慧財產權:全年專利申請7104件,比上年增長27.5%,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409件,增長42.2%;專利授權2118件,增長44%。成功舉辦2006年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23個國家和地區8000多個專利項目參展。首次發布《大連市智慧財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
質量技術監督: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年內對21類產品進行了質量監督抽查,綜合合格率為85.4%。對3200家企業、5679個批次的產品開展定期檢驗,合格率為89%。共立案查處假冒偽劣案件248件;查處假冒偽劣商品貨值330萬元;端掉制假窩點49個。
全年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182項,累計采標2852項,居於省內各市首位。制定地方農業標準技術規範7項;建立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試點20家。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書4萬餘戶,辦理條碼系統成員580餘戶。計量器具受檢27.6萬台(件),其中強制檢定器具19.3萬台(件)。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查,共檢查電梯8355部、鍋爐3692台、壓力容器3240台、起重機械3388台、廠內機動車5836台等。
加大名牌產品開發與保護力度。截至年末,本市中國名牌產品數量達到12個,138種產品獲得遼寧省名牌產品稱號,繼續保持了中國名牌數量和遼寧名牌數量在全省的領先地位。另有5個產品獲得國家免檢產品資格,本市的國家免檢產品數量在有效期範圍內的已達到15個。大連海參、大連鮑魚獲得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教 育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1所(另有民辦二級學院8所),中等職業學校115所,普通高中80所,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159所,幼稚園1529所。各級各類學校(含幼稚園)共有在校生111.5萬人。
基礎教育:全市學前3年幼兒入園率達到85.1%。國小學齡人口淨入學率為99.3%。國中學齡人口淨入學率為99.4%。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為92.5%。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55萬人,比上年下降4%;普通高中在校生12.4萬人,比上年增長1%。市縣兩級投資1.3億元,在農村全面實施了免費義務教育,農村中國小公用經費達到省定標準。
中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10.9萬人,比上年增長6%。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2.7萬人,增長4.6%;職業中專 (職業高中)3.7萬人,增長5.7%;技工學校4.1萬人,增長9.7%。各類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近3萬人。在校生千人以上規模的中等職業學校達到33所,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12所,省級重點職業學校23所。
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院校本、專科(含高職)在校生20.1萬人,比上年增長10.6%。其中,市屬高等院校普通本、專科(含高職)2.5萬人,增長5.1%;民辦高等職業院校及普通高校民辦二級學院5萬人,增長20.7%。在連高校和研究所博士、碩士研究生2.5萬人,增長13.9%。普通高等教育機構博士畢業生476人,碩士畢業生4737人,本科畢業生2.7萬人,專科畢業生1.2萬人。
成人教育:成人高等院校在校生5.7萬人,其中獨立設定的成人高等學校1.6萬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學院4.1萬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19.6萬科次,年內0.5萬人獲得本、專科畢業證書。教育部門批准的民辦非學歷培訓機構855個,結業人數21.7萬人,在學人數24.4萬人。
中國小教師:國小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5%,其中專科及以上學歷達到67.5%,提高4.4個百分點;國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1%,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達到57.2%,提高4.6個百分點;普通高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6.6%。
辦學設施:農村中國小辦學設施標準化工作繼續推進,已有270多所國中、國小達到市級標準。面向農村的遠程教育網路已建成。全市高中生均校舍面積達到 12平方米 。6個市級重點實訓基地基本建成。瓦房店市、普蘭店市、莊河市和金州區職業教育中心達到省級標準化建設要求。在連普通高等院校新增校舍面積69. 2萬平方米 。

文 化

截至年末,全市擁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7個,公共圖書館12個,文化藝術館12個,農村文化站116個,公共博物館7個。
藝術表演:市直專業劇團完成國內外演出900餘場。其中,大連雜技團完成了上海國際合作組織峰會、“中韓文化年”開幕式及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國慶等一系列重大外事演出任務。雜技《大連女孩——車技》獲第二十七屆法國明日國際雜技節銀獎,雜技《大連男孩——騰飛》奪得中國文化藝術政府最高獎“文華獎”。
社會文化活動:繼續組織了“打造文化大連”系列活動,命名“大連市特色文藝活動基地”33個;實施大連市電影放映“2131工程”,組織45支放映隊,為農民演出4200餘場,觀眾達80萬人次。確定了大連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26個。莊河市被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縣(市)”。
新聞出版:年末全市共有報紙19種,期刊(包括高校的校報、學報)54種,出版社(含高校、音像出版社)6家。
文化市場管理:強化文化市場管理。開展了音像市場專項整治及“反盜版百日行動”等系列活動,檢查各類文化娛樂場所5.7萬家次,打掉販賣盜版音像製品黑窩點7處,處罰違法違規經營單位1121家,吊銷各類文化經營許可證37家,收繳盜版音像製品77.7萬張。
文博工作:關東廳博物館舊址和萬忠墓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達到9個;完成鴻臚井遺址的保護和鴻臚井刻石回歸前的相關工作; 大連市黨史館(中華工學會舊址紀念館)開館;完成市級以上166處文物保護單位的檔案製作。

衛 生

截至年末,全市擁有各類醫療機構2531個(含診所1714個、衛生所287個),其中醫院238家(含110家鄉鎮衛生院)。編制床位數28579張,實有床位數28153張;衛生工作人員4.2萬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4萬人。每千人擁有醫院床位4.57張、醫生2.59人。人均期望壽命80.02歲。全市孕產婦死亡率為21.3/10萬,嬰兒死亡率為6.36‰。全市孕產婦系統管理率和兒童系統管理率分別達到90.93%和92.12%。
預防保健:市內四區建立5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實現城區人口全覆蓋。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得到鞏固。建設農村無害化廁所7000座;完成農村飲水工程122項,保證了13萬農民的飲水安全,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62.63%。新創建省級衛生鄉鎮1個、省級衛生村3個。瓦房店市通過國家衛生城市的檢查驗收。全市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率保持在95%以上,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標。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進展順利。截至年末,全市211.7萬農民參加了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87%,建立了基本覆蓋全市農村居民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醫學科研:全市組織科技成果鑑定54項,其中21項科技成果獲得省科技進步獎。組織完成衛生新技術評審工作,其中186項準入套用於臨床。

體 育

民眾體育:完成全市各區市縣的國民體質網路建設。市體育總會及所轄40個單項體育協會,參加國際交流活動9次、省級以上賽事24次、市級以上賽事129次。開展國際徒步大會、國際馬拉松賽、全民健身周、萬人太極拳展演等系列民眾體育活動300餘項,其中第四屆國際徒步大會參加人數達到27萬人,創造了世界徒步史上參加人數之最,本市成功當選為中國大陸唯一的“國際徒步城市”。首次表彰全市“百名全民健身優秀社會體育指導員”,新增社會體育指導員800名。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開展為全市100個自然村建設100個標準籃球場工作。本市被評為全國“推廣健身氣功十佳城市”。
競技體育:競技體育水平不斷提高。大連籍運動員在第十五屆多哈亞運會上獲得8枚金牌。加強了6所“市競技體育後備人才重點基地”和126所“青少年傳統體育運動學校”的建設。首次表彰全市“百名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優秀教練員”。年內共舉辦、承辦市級以上比賽46項、188次。

環境保護

環境質量:環境質量總體狀況良好。空氣中四項污染物均值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污染指數(API)Ⅱ級以上(良好)天數338天,其中Ⅰ級(優)天數74天。近岸海域水質總體保持穩定,市區南部沿海、大窯灣、小窯灣、營城子灣水質各項監測指標年均值符合國家二類海水水質標準。飲用水源水質保持良好,符合國家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城市交通噪聲符合國家規定標準。
建設項目管理:完成大連市“城市發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全年審批建設項目5938個,驗收竣工項目3435個;環保投資5.2億元,占審批建設項目總投資3%。
環境污染防治:對146個環境污染項目進行治理,完成污染治理133項,關、停、並、轉、遷污染企業27家,削減二氧化硫662噸、煙塵1433噸、COD 2091噸。發放排污許可證265家,對25家企業強制進行清潔生產審核,11家企業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建成翰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全面推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環保專項行動”,重點開展了飲用水源地整治等14項專項行動,檢查企業5629家,查處違法企業386家,限期治理企業80家,停業治理企業50家。完成環境安全風險源排查523家,限期整改39家。完成危險廢物轉移7965次、7.6萬噸。完成83家企業833枚放射源現場檢查,辦理轉讓放射源349枚。機動車尾氣年檢車輛10萬餘台、路檢車輛6萬餘台。受理環境信訪6098件,處理率100%,民眾滿意率達到90%以上。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完成千山心城等10個區域拆爐併網工程,拆除鍋爐206台、煙囪168根,併網供熱面積280萬平方米;共削減煙塵344.4噸、二氧化硫322噸、氮氧化物268.8噸。關閉鞍鋼石灰石礦水泥分廠和31個非煤礦山。完成大化南渣場整治工程。通過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複查驗收。瓦房店市被國家環保總局批准命名為縣級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自然生態保護:建成長海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莊河市桂雲花等3個鄉鎮獲得“大連市生態示範鄉鎮”稱號。
城市園林綠化:完成城市植樹78萬株,新增公共綠地150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 10.6平方米 ,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2.8%。

人口和就業

人口和計畫生育:年末戶籍總人口為572.1萬人,比上年末淨增6.7萬人,機械增長占主導因素。其中,非農業人口328.9萬人,比重為57.5%。人口出生率5.52‰,死亡率5.56‰,自然增長率-0.04‰,出生及死亡人口數量均保持正常年份水平。平均初育年齡為27.9歲,比上年提高了0.3歲。符合政策生育率99.7%,綜合節育率85.7%,晚婚率90.1%。男性平均初婚年齡28.4歲,與上年持平;女性平均初婚年齡26.4歲,提高了0.3歲。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工作穩步推進,全市有7422名符合政策的扶助對象領到了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比上年增加1368人;1478名符合條件的計畫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對象得到扶助。
從業人員:城鎮集體以上單位年末從業人員89.8萬人,其中在崗職工81.3萬人。鄉村年末實有從業人員137.7萬人,其中第一產業70.7萬人。
企業註冊登記:據市工商局統計,全市年內新註冊登記各類企業12455戶,比上年增長2.3%;註冊資本(金)528.54億元,比上年增長60.5 %。其中,外商投資企業738戶,投資總額45.79億美元,註冊資本32.96億美元,外方認繳出資額29.39億美元;私營企業10604戶,從業人員16.2萬人(其中投資者2.2萬人),註冊資本(金)124.97億元。新登記個體工商戶3.7萬戶,從業人員5.4萬人,資金額18億元。
城鎮就業:年內實現城鎮就業與再就業16萬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就業12.2萬人,困難群體及大齡失業人員再就業2.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9%。全年發放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1.6億元,籌集再就業資金4.1億元。為1.2萬名從事個體經營業的再就業人員及1146戶商貿服務型企業減免稅收1.9億元。為5.9萬名“4050”人員發放社保補貼1.04億元。實施普惠制培訓11.2萬人,其中再就業和新增長勞動力培訓6.6萬人,農村轉移勞動力培訓4.6萬人。扶持創業帶頭人1450人,帶動就業7781人。職業技能鑑定9.4萬人,其中5.6萬人獲得職業資格證書。

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居民收入: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350元,比上年增長11.3%;年人均消費支出10534元,增長5.4%。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6984元,比上年淨增1081元,增長18.3%,淨增額創歷史新高;年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282元,增長14%。城市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39.9%,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39.8%。
房改資金:當年歸集房改資金51.64億元,其中住房公積金44.2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4%和18.5%。運用房改資金48.97億元,其中發放個人住房政策性貸款20.36億元,分別比上年下降2.9%和10.1%。截至年末,全市房改資金累計歸集餘額161.43億元,其中住房公積金餘額111.27億元;累計運用房改資金餘額70.54億元,其中個人住房政策性貸款餘額69.2億元。
社會保險及保障:截至年末,全市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34.9萬人,比上年末增長5%;征繳保險費5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5%。其中, 企業參保人數120.9萬人,征繳保險費47.3億元,分別增長4.9%和16.8%。47.7萬名企業離退休人員全部按時足額領取了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參保人數91.9萬人,征繳保險費5.1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4.3%和13.3%。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04.8萬人,比上年末增長8.5%。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18.7萬人,征繳保險費1.8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15.1%和28.6%。生育保險參保人數91.5萬人,征繳保險費0.9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5.2%和12.5%。
社會保障實現“四提高”: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由734元提高到889元,增長21%;提高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由240元提高到280元,增長16.7%;提高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整體上浮33%;提高失業保險金標準,由245元提高到360元,平均增幅38.6%。出台了《大連市農民工工傷保險實施辦法》和《農民工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建立了企業離退休人員採暖補貼專項資金制度,為14萬名企業離退休人員發放採暖費補貼1.5億元。
社會救助:截至年末,城市低保對象9.4萬人,保障面3%。全年累計發放保障金1.3億元,累計救助城市困難居民114萬人次。投入353萬元,救助患重大疾病的城鄉困難居民997人次。制訂了《大連市城市困難居民醫療救助辦法》,7.6萬名沒有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城市低保對象納入醫療救助範圍。農村低保對象4.8萬人,保障面1.9%。全年累計發放農村低保金4685萬元,首次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市縣兩級補貼資金2250萬元,幫助1700戶農村困難民眾改造危房。投入臨時救濟和災害救助資金4488萬元,救助城鄉困難居民27.6萬人次。87個農村鄉鎮全部建成救助超市,形成覆蓋農村的救助救援應急網路。
社會福利事業:出台了《大連市開展“敬老行動”的實施意見》。全年新批、改建城鎮養老福利機構40所,新增城市養老機構床位2594張;改建完成農村區域性中心敬老院25所。為3015名城鎮特困老人提供貨幣化居家養老補貼380萬元。為1.2萬名老年人投保意外傷害險。福利彩票銷售總額達到10億元,比上年增長44%;籌措公益金3.5億元,居全國各市第三位,全省各市首位。市慈善總會榮獲“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2006大連慈愛月”活動,共有2300多家企業、30多萬名市民參加,全年接收社會捐贈款物價值1.23億元。實施慈善救助項目23個,設立慈善醫療機構3個,救助各類困難民眾3.2萬人次。

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或初步核算數。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年末戶籍人口數為市公安局統計口徑;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為市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統計口徑。
4.恩格爾係數是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