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過去五年,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的五年。2005年與2000年相比(同口徑,下同),地區生產總值由14.65億元增加到29.96億元,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分別遞增4.10%、17.58%、11.85%,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關;規模內工業企業由27戶增加到71戶;財政總收入由7765萬元增加到14022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由5153萬元增加到8869萬元;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由10.1億元增加到19.82億元。五年完成固定資產投 資28.21億元,比“九五”時期增加13.88億元。
過去五年,是各項改革縱深推進、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五年。農村稅費改革進一步深化,農業稅全面取消。行政審批、國有資產資源有償使用、縣鄉機構和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國有集體企業改製取得顯著成效。分稅制鄉鎮財政體制、政府採購、會計集中核算改革成效明顯,“鄉財縣管鄉用”、“村帳鄉管”有序推進。五年引進縣外境內資金12.2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167.6萬美元,直接出口1051萬
美元。
過去五年,是城鎮擴容提質步伐加快、城鄉面貌不斷改善的五年。實現城鎮基礎設施投資9.5億元。完成體育館、丙穴公園、東塔公園等一大批公共設施建設,縣城道路硬化率95%、綠化率32.3%,國家衛生縣城通過復檢驗收,省級園林式縣城創建步伐加快。開發建設坦塘工業園,依法重新啟動珠泉商貿城建設,嘉禾大市場、縣城新水廠及供水管網改造等項目順利推進。新建、改造縣鄉公路157.7公里,桂嘉路、新車頭大橋、嘉禾大道竣工通車。完成病險水庫治理42座、農業開發4萬畝、土地整理1.45萬畝。農村沼氣國債項目通過國家驗收,農網改造被評為全國先進。城關、塘村被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袁家張家村被列為省級小康示範村,石橋周家村被列為全省綜合改革試點村。城鎮化率達28.67%。
過去五年,是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五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620元提高到3739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332元。完成89處人畜飲水解困工程,解決1.57萬人的飲水困難。設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改擴建農村衛生院6所。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8個鄉鎮、5個社區被評為全市最充分就業鄉鎮(社區),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新增造林11.2萬畝,環境保護力度加大,人居環境得到改善。
過去五年,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民主法制不斷加強的五年。“四五”普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依法行政,執政為民”學教活動效果明顯。認真抓好議提案的辦理落實,堅持重大情況向人大報告、向政協通報。重視民眾來信來訪,切實加強安全生產,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領導幹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經驗在全國推介。
《嘉禾伴嫁歌》通過中央電視台唱響全國,縣圖書館晉升為國家二級館。推廣套用重大科技成果88項。人口計生工作躋身全省一類縣行列。一中創省級示範性高中順利實現。抗擊非典、金融創安、義務教育、人民防空、氣象服務工作被評為全省先進。統計、人事、檔案、體育、殘聯、老齡、物價、質監、藥監、地方志、人民武裝、民族宗教等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2005年是“十五”計畫的最後一年。2005年,縣政府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依法行政,轉變幹部作風,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加壓奮進,繼續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建設發展
更加注重科學發展,經濟質量進一步提高。堅持經濟發展主抓項目建設,大力實施“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新建、續建投資100萬元以上項目115個,引進了湖南郴州香滿樓畜牧有限公司等戰略投資者。堅持產業發展主抓結構調整,著力提升傳統產業規模效應,養殖業增加值占農業增加值比重達47.97%,規模內工業企業增加值占全縣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6.15%。堅持政府職能轉變主抓科學定位,充分運用獎勵扶持等方式,支持產業項目大幹快上、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2.7%,財政總收入增長23.53%,一般
預算收入中稅收比重達73.28%,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
更加注重完善機制,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堅持用創新的思維謀劃改革,用改革的手段推動發展。把握國家政策導向,爭取上級追加國債項目資金、“三獎一補”和轉移支付資金4000餘萬元,爭取嘉寧路、新嘉路列入省統貸統還項目,減輕縣級負擔6670萬元;通過“兩個盤活”、城鎮經營等渠道,籌措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資金5000萬元;出台鼓勵投資的政策措施,堅持依法依規上項目、市場運作建項目,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012萬美元,內聯引資5.1億元。實施綜合財政預算、政府債務管理、非生產性支出控管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收效明顯。最佳化整合教育資源,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
更加注重民生民計,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克服財政減收增支增多困難,安排支農、社會保障、扶貧救濟、安全穩定、八件實事配套資金5500萬元,鄉鎮解困資金400萬元。“八件實事”全面完成。泮頭水庫除險保全、行廊茶場土地開發整理、坦坪中低產田改造、石羔下車煙水配套等工程竣工驗收或動工建設。陶家河污染治理正式啟動,井水頭、蛤蟆水村人畜安全飲水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農村低保試點啟動,城鎮
低保對象新增近3000戶,社保基金累積4800餘萬元,保障功能明顯增強。
更加注重依法行政,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認真清理行政許可項目,嚴格執行“五條規定”、“十個嚴禁”,行政行為不斷規範,行政效能不斷提高。貫徹實施
《信訪條例》,42個信訪積案得到妥善處理;打黑除惡、道路交通秩序以及塘村邊界治安集中整治取得實效,煤礦安全生產形勢逐步好轉。整頓規範市場秩序,嚴肅查處“四亂”及破壞項目建設環境行為,吸引泰國華商等15批次考察團來嘉考察,達成投資意向4.2億元。
更加注重社會和諧,事業發展進一步協調。流動人口計生管理工作經驗在全省推介,人口與計生工作被評為全省先進。加強重點企業、重點區域污染整治,環境質量得到改善。開展“農村科技建設年”活動,推廣套用農業科技成果20項。耕地保護力度加大,土地市場和礦業秩序不斷規範。文化市場、醫療市場、食品衛生和公共場所衛生整治取得實效。廣播電視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同網、信號同源。成功舉辦全省第七屆農村老年人門球賽。第六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基本完成。公民道德教育、文明創建活動紮實推進。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縣上下迎難而上、奮力拚搏的結果;是駐嘉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政法幹警密切配合、並肩戰鬥的結果;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全縣人民精誠團結、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同志們,並通過你們向全縣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如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缺乏大項目特別是大產業項目支撐;縣鄉財政收支壓力較大,財政公共保障能力還不強;農業農村基礎條件較差,農民增收還比較困難;工業化進程不快,招商引資成效不很明顯;經濟成長方式比較粗放,生態環境壓力較大;計生基礎比較薄弱,生育觀念有待轉變;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隱患較多,牽扯了過多的精力、物力和財力;依法行政水平有待提高,發展環境還需要進一步改善等。對此,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並將採取措施,認真解決。
關於《嘉禾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的說明
“十一五”時期,是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實現經濟趕超目標、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五年。縣委、縣政府對制定“十一五”規劃高度重視,成立起草工作小組,歷時一年,十三易其稿,制定了《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查。
《綱要(草案)》以縣委九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為指針,突出發展、效益、協調三大戰略任務,注意處理好市場機制與政府調控的關係,制定了導向性、預期性和約束性三種不同屬性的規劃指標;注意處理好上下規劃、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的銜接關係,確保了規劃的連續性和系統性;注意處理好發揚民主、集思廣益與科學決策的關係,先後召開座談會20多次,向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徵求意見100多次,力求既充分反映發展需要和嘉禾特色,又廣泛集中民智、體現民意。
把握時代特徵,結合嘉禾實際,今後五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發展創新主題,強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實現經濟社會又穩又快又好發展,努力建設經濟繁榮、人民富裕、文化進步、環境優美的和諧新嘉禾。奮鬥目標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5%,到2010年,經濟總量達到53.99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5879元,2008年實現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番目標;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35%和7.5%;城鎮登記
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2‰以內;城鎮化水平達到45%;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估進入全市中等水平。
發展戰略
發展思路是:堅持又穩又快又好發展的總體要求,推進發展理念、發展環境、領導發展能力三大創新,突出縣城新區、坦塘工業園、行廊現代農業生態示範園“一區兩園”經濟龍頭建設,實施“工業強縣、城鎮興縣、農業穩縣”三大主體戰略,把嘉禾建設成為“泛珠三角”製造工業協作配套基地、全省五金工具生產出口基地、郴永邊境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
具體發展戰略是:實施開放帶動戰略,主動融入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加快承接沿海產業梯度內移,著力引進大企業、大項目和戰略合作夥伴,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構築開放型經濟發展新格局;實施產業升級戰略,以“一區兩園”為龍頭、新型工業化為核心、項目建設為支撐,發展壯大鑄造、鍛造、煤炭、農產品加工、新型建材、烤菸等主導產業,構築特色產業發展新優勢;實施科教興嘉戰略,把經濟發展轉變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推進自主創新,加強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建設,構築科技、人才支撐新優勢;實施民營富縣戰略,堅持“非禁即入”,全面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和投資領域,引導扶持非公有制經濟提升產業層次、擴大生產規模、規範經營管理,形成民營經濟主導經濟發展新格局;實施和諧發展戰略,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良性互動,培養良好道德風尚,維護公平正義和社會穩定,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新機制。
圍繞上述目標任務,要突出抓好以下五項重點工作: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堅持建設資金更多地向“三農”傾斜、公共服務更大範圍地覆蓋農村,扶持香滿樓、三味食品等龍頭企業發展,加強農產品基地建設和農業品牌培育,加快農田水利、安全飲水、道路通訊、村容整治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廣農業新技術,提高農業機械化生產水平,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完成縣域村莊整治布點規劃和50%行政村的村莊整治規劃編制工作,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80個以上。二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突出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以招商引資為手段,實施“大項目、大產業、大企業、大品牌”戰略,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著力培育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知名企業和名牌產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發展新型材料等新興產業。三是加快城鎮化步伐。加快縣城“東延北擴”,到2010年縣城建成區規模達7.21平方公里,向東發展到舂陵河,向北以嘉禾大道為軸建設城北新區,形成“一城兩區、多個組團、帶狀相連”的總體布局,建成省級園林式縣城。鄉鎮重點規劃建設塘村、袁家、行廊等產業特色鎮。建設新嘉、嘉寧、藍嘉高等級公路,配合做好廈成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爭取京珠高速公路複線經過我縣,加快珠泉商貿城等市場體系建設,發展交通運輸、商貿物流、旅遊休閒等服務業,建設大交通,促進大流通。四是發展社會事業。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65%以上,全面普及義務教育和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人口控制在36萬人以內。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9%以上,農村衛生和農民健康主要指標達全省先進水平,“718”郵電通信、政府上網、礦產資源和地質環境保障等工程全面實施,“藍天、碧水、寧靜”三大環境目標基本實現。五是構建和諧社會。著重抓好擴大就業渠道、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加強公共事業和公共服務建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理突發事件能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工作,建設“小康嘉禾、平安嘉禾、生態嘉禾、誠信嘉禾、和諧嘉禾”。通過今後五年的努力,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讓人民民眾生活得更加美好!
二○○六年工作構想
2006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單位GDP能耗降低4.5%;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20%;財政總收入增長1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3.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0%;農民人平純收入增長8%;計畫生育率達93%以上。圍繞上述目標任務,主要抓好以下八項工作:
一、發展現代農業,改善農村面貌,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加快調整農業結構,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完成行廊現代農業生態示範園建設規劃,加強園區道路、供電設施、灌溉水系建設,提高園區吸納、承接能力,加快香滿樓、金馬牧業、神農果蔬加工、綠之緣等龍頭企業建設。湖南郴州香滿樓畜牧有限公司力爭完成投資6000萬元,引進奶牛4000頭;三味食品公司米排粉生產線要全面投產,並改擴建肉製品生產線。要依託龍頭企業,種植“神農葉”優煙3.5萬畝、開發優質水果2.5萬畝、無公害商品蔬菜8萬畝、三味辣椒3萬畝、種植優質玉米青飼料10萬畝,培育發展20個特色養殖小區。引導土地依法流轉、適度規模經營,積極發展種養大戶、莊園農場和林場。扶持發展菸農協會、農產品販運協會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完善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實現農企互動、優勢互補、產銷對接,擴大優勢農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外銷率。
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抓好泮頭水庫、千家洞水庫等10座病險庫除險保全工程,完善灌溉渠系配套,推進縣城防洪一期工程建設;完成石羔6500畝中低產田改造、石橋泮橋洞等5700畝土地開發整理、普滿壽竹洞等煙水配套工程建設,爭取廣發3800畝土地整理和11000畝土地治理項目立項實施;推廣“豬—沼—果”等循環生產模式,發展沼氣生態農業3萬畝,抓好9萬畝退耕還林基地建設;加強鄉鎮動物防疫站、草食動物品
改站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建設,強化重大動物疫病監測防控,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完成3條通鄉公路、32條通村公路改造建設,興建行廊、坦坪農村客運站;推進袁家、田心、廣發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實施移動通訊、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實現覆蓋率分別達100%、90%以上;加強舊村改造、改水改廁、庭院綠化、街巷整治,全面推進龍潭上宅等10個小康示範村和40個整治村的規劃建設。
加大財政扶持支持力度,確保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新增新農村建設資金1200萬元,採取資源整合、捆綁實施的方式,重點用於發展農業產業項目,扶持農田水利、農村道路、改水改廁、農村沼氣、危房改造、鄉鎮衛生院、示範村和整治村建設,建立完善教育消赤減債、鄉鎮綜合配套改革、農村醫療大病互助、農村低保、鄉村轉移支付補助體系。要把握國家政策導向,積極向上級爭取病險庫治理、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農村安全飲水、標準化養殖小區和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環境恢復治理、農村道路建設等新農村建設項目資金。要充分發揮廣大農民的主力軍作用,在尊重民眾意願的基礎上,採取“一事一議”、投資投勞等方式,引導民眾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鼓勵社會各方面力量通過幹部參與、
城鄉互助、對口支援、軍民共建等方式,共同支持發展農村社會事業。繼續落實“兩減免、三補貼、四保障”等支農惠農政策,大力實施“陽光工程”和“新世紀青年農民培訓工程”,積極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有序轉移。
二、加快產業升級,發展循環經濟,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加快傳統產業提質改造。煤炭行業要以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建設活動為主題,以瓦斯綜合防治為主線,加大安全技改投入,完善通風、供電、運輸、防滅火等安全系統,對13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礦井堅決關閉整合。鑄鍛造企業要堅持走規模化、專業化、精密化發展道路,加強關鍵技術的引進吸收再創新,通過規模擴張、技術提升和靠大聯強,提高產業增加值、產品附加值和稅收貢獻率。冶煉企業要突破環保瓶頸,加強技術改造和環保設施建設,實現良性化、規範化發展。嚴格限制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後技術設備,逐步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推廣套用循環熱風爐、壁式採煤法等節能新技術以及新型牆體材料,加強煤矸石、爐渣、粉煤灰等工業廢棄物的規模化綜合利用,力爭全縣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5個百分點。
培育園區產業集群。大力實施“工業園區建設年”活動,把坦塘工業園作為聚集鍛鑄造規模企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大本營,引進上下游配套項目和企業,以豐富的鑄鍛造中低端產品吸引投資者開發精深產品,促進開發提速、品位提升、集群發展。鼓勵規模企業入園發展,力爭年內新增入園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5戶。進一步發揮塘村、袁家、車頭、行廊等鄉鎮工業小區的集聚功能,力爭年內新增鑄鍛造規模企業10戶以上,80%的規模企業集中在工業園區,形成特色鮮明、布局集中、關聯緊密的產業空間布局。 完善工業發展機制。加強財政扶持引導力度,縣財政拿出150萬元,採取獎勵扶助、稅費返還、貸款貼息等方式,引導企業技術改造、提質擴容。對當年產值超5000萬元、年納稅過50萬元且稅收增幅達20%以上的製造型企業,給予重獎。加強銀企合作,力爭年內授信等級企業達5家,銀企合作項目15個,新增企業貸款3000萬元。發揮行業協會作用,規範市場秩序,促進有序競爭;最佳化政策諮詢、項目審批、環境保障等各項服務,形成支持工業發展的整體合力。全面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穩步推進四大國有煤礦改制,妥善解決改制企業遺留問題。大力扶持發展科技型、規模型、深加工型和勞動密集型非公有制企業,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增長22%以上,稅收增長20%以上。
三、立足優勢互補,科學規劃建設,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
加強規劃建設,提升城鎮品位。按照“老城區改造提質、新城區啟動建設”的總體要求,老城區抓好金田路、人民路、中華西路、體育路等4條道路的油化美化,改造嘉禾大道南段、晉屏大道南北段,全線貫通環城路;加強市政設施配套、環境綜合整治和城區綠化建設與管理,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2%以上,園林式單位占單位總數的60%以上,確保實現省級園林式縣城創建目標。新城區高標準編制建設規劃和嘉禾大道控制性詳細規劃,分三期進行開發建設,其中年內對746畝實施一期開發,做好基礎設施編制設計、工程招投標和“三通一平”,啟動行政辦公區及部分機關搬遷、長途客運站等工程建設,完成投資6000萬元。進一步完善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依法規範城市建設投資公司開發經營行為,用足用好第二期開行貸款,抓好桂嘉路、嘉禾大道兩廂土地開發經營,盤活道路景觀冠名權、公交線路營運權等城市資產,鼓勵各類資本參與城鎮建設,拓寬城鎮建設融資渠道。 按照合理布局、體現特色、集約發展的原則,分層次、有重點地發展中心城鎮。完成塘村、行廊、袁家等8個建制鎮的總體規劃修編,加強鄉(鎮)政府所在地的基礎配套建設和綜合整治管理,提高文明衛生程度。
發展第三產業,繁榮城鎮經濟。強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圍繞促進生產、拉動消費、擴大就業,抓好神農溫泉、丙穴公園、東塔公園、普濟寺等景點建設,積極發展旅遊服務業;拓展會計、法律、評估、家政、代理代辦等服務新領域,改造提升餐飲、批發零售傳統服務業,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倉儲超市、現代物流等新型行業;加快珠泉商貿城、嘉禾大市場、行廊大市場等專業批發市場、大型綜合市場建設,完善市場服務體系,增強市場輻射帶動能力,引導人流、物流、資金流向城鎮集聚。
四、突出項目帶動,擴大對外開放,著力引進戰略投資者
建設一批帶動性強、成長性好的重點產業項目,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品牌效應大的項目投資者,促進更深層的改革開放,更寬領域的經濟發展。
狠抓項目建設。盯緊重大產業和重大項目,實現年內新上和續建固定資產投資100萬元以上項目100個以上,其中5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40個,過億元項目5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億元,完工投產20個以上,實現項目稅收2500萬元。加強對香滿樓、遠通合金、雄建工具機、旭鑫鑄造等在建產業項目的協調服務,力促早日投產見效;繼續跟蹤煤矸石綜合利用電廠項目,啟動行廊、塘村、石橋等變電站建設,加快推進新嘉路、嘉寧路建設,抓好神農溫泉賓館、縣城供水擴改、垃圾無害化處理和縣一中新區配套工程。
擴大招商引資。強化與廣東的跟進對接、友好合作,加快承接珠三角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製造業配套企業內移,引導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選擇一批骨幹企業、優勢資源,實行“一事一議、一企一策”,通過項目合資、技術合作、配套服務等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跨越式提升。完善與項目建設捆綁運行的招商引資責任機制,走資源引資本、企業引產業、老鄉引老外的招商引資新路子,力爭年內引進戰略投資者3戶以上,實際利用外資1200萬美元、內聯引資6.5億元。加強產業政策研究,跟蹤資本投資趨向,強化項目可行性論證,提高招商實效和資金到位率。扶持企業申報自營出口權,擴大五金工具、新型材料、優質無公害農產品出口規模,實現直接出口貿易360萬美元。
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以“最佳化環境建設年活動”為載體,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簡化辦事程式,強化優質服務,落實鼓勵投資的優惠政策,建立特事特辦的快速反應機制,推行《稅費明白卡》及重點項目掛牌保護制度,強化經濟環境監管和責任追究,嚴厲打擊強裝強卸、阻工撓工等違法行為,構築客商投資興業的安全螢幕障。
五、堅持效益優先,強化財力保障,逐步構建公共財政框架
加強財源建設和收入征管,增強財政保障實力。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扶持發展“神農葉”、三味辣椒、優質無公害生豬、草食動物等特色農業,壯大煤炭、鑄鍛造等支柱產業,加快“一區兩園”入園企業建設,引導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實現菸葉特產稅1240萬元、煤炭稅費5000萬元、鑄鍛造行業稅收1680萬元,新增項目建設稅收1000萬元。加大“兩個盤活”力度,抓好土地資源、城鎮資產、礦產資源、閒置資產經營,盤活國有資產資源1.56億元。 堅持依法治稅,嚴厲打擊偷稅、騙稅、抗稅行為,加強營業稅、所得稅、契稅、車輛營運稅等重點稅收征管,確保全面完成或超額完成財政收入目標任務。 大力清收清欠,積極回收財政有償資金、農村合作基金會再貸款資金和住房公積金。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加大專項資金、國債資金、“三獎一補”等國家財政資金的爭取力度,力爭更多資金投向我縣,更多項目落戶我縣。
推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深化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綜合財政預算,開展部門預算管理試點;完善非稅收入管理信息系統,增強財政巨觀調控能力;逐步建立國庫單一帳戶體系,實行直接繳庫、集中匯繳和代理支付,加快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收付轉型;深化農村綜合配套改革,推進事業單位聘任和分配製度改革,加大鄉鎮超編人員分流力度,進一步完善鄉財縣管鄉用和鄉鎮財政預決算管理,建立政府債務風險防範機制,杜絕新增不良負債,逐步消化原有債務。規範財政支出管理,完善政府採購、基本建設、非生產性支出監控機制。加強專項資金、國債資金、開行貸款資金的監督管理、投資評審和跟蹤問效,提高財政資金運行效益。同時,推進以信用聯社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的金融體制改革,激發金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活力。
堅持科學民主理財,逐步構建公共財政框架。樹立“為民理財”理念,增強預算編制透明度,突出支出安排公平性,加大預算執行力度。堅持量入為出、量財辦事、分類分檔管理、部門預算與綜合財政預算相結合的原則,在財政預算支出安排上,大力壓縮檔案會議、公務接待等行政性支出,實行“六個傾斜”,即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傾斜,向保障弱勢群體基本生活傾斜,向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傾斜,向扶持重點項目建設傾斜,向確保弱勢單位正常運轉傾斜,向加強鄉村兩級基層組織建設傾斜,努力為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人民。
六、加強民主法制,維護安全穩定,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廣泛深入開展“創平安嘉禾、建和諧社會”活動,努力實現公共秩序良好、社會安定團結、人民安居樂業。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全面啟動“五五”普法,加快依法治縣進程。完善科學論證、集體決策機制,提高行政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認真辦理建議、提案,加強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聯繫。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完善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擴大基層民主,推進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保障人民民眾依法行使民主權利。
大力抓好安全生產。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健全安全生產控制指標體系,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重大隱患公告制度,突出抓好重大危險源、重大安全隱患專項整治。重點加強煤礦、道路交通、非煤礦山、食品藥品、危爆物品、公共場所、消防工作的安全監管,組建全縣安全救援指揮中心,提高公共安全應急處置能力。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推行民情懇談、信訪聽證制度,暢通民眾利益訴求渠道;開展信訪積案清理,依法規範信訪秩序。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基層基礎建設年”和“矛盾糾紛調解年”活動,建立村莊聯保、社會互保、單位內保“三位一體”的城鄉治安防控體系,加強中心派出所建設,嚴厲打擊地下“六合彩”賭博犯罪、殺人搶劫惡性犯罪、惡勢力團伙犯罪及各類經濟犯罪。突出抓好城關、塘村等重點區域、重點部位的集中整治,進一步健全信息聯通、糾紛聯調、治安聯防、友誼聯動機制,促進邊界睦鄰友好、長治久安。
七、突出以人為本,推動事業進步,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從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繼續為民辦好8件實事,注重公平正義,促進機會均等,逐步實現發展成果人人共享。
推進城鄉統籌就業。建立統一的城鄉勞動力市場,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擴大勞務輸出,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落實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鼓勵靈活擇業、自主創業,扶持下崗失業人員特別是“4050”弱勢群體實現再就業。加強勞動監察,加大對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的清理兌付力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工作,煤礦企業職工必須強制參加社會保險,城鎮低保要著重擴大覆蓋面,農村低保年內完成農村人口1.5%的參保任務。進一步完善城鄉救助體系,改擴建1所鄉鎮敬老院,新建10所村級敬老院,大力發展社會福利、慈善公益和殘疾人事業。
認真落實三大國策。落實計生獎勵扶助等政策,完善“村為主”工作機制,加強孕前管理,創新流動人口計生管理與服務方式,加大違法生育打擊力度。確保計生工作保持全省一類縣水平。開展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落實耕地保護政策,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有餘,加強礦產資源、礦業市場管理和地質災害防治。建立環境保護和生態補償機制,推進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及陶家河污染治理,強化征占用林地清理整頓,杜絕人為因素產生新的生態破壞。
全面發展社會事業。繼續抓好“農村科技建設年”活動,推廣套用測土配方施肥等20項實用技術,實施科技戶聯網工程,培育科技示範戶100戶。加強農村義務教育,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加大教育布局調整和消赤減債力度,強化縣、鄉示範性幼稚園建設,鼓勵發展民辦教育、職業教育,提高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率。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廣泛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建設和諧社區、和諧村鎮。健全公共衛生應急處理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新建、改造9所鄉鎮衛生院,增強農村疾病防控能力。加強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加大網咖管理整治力度,辦好第二屆民歌藝術節,做好嘉禾民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認真開展第二次農業普查工作。切實加強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房產管理、地方志、殘疾人、體育、統計、老齡、人事、人防、氣象、檔案等各項工作,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八、堅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開創政府工作新局面
建設以人為本、為民謀利的政府。強化“民本”意識,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政府工作中更多體現人文關懷,關注全體社會成員的公共利益。增強宗旨觀念,把民眾關心的小事當作大事辦,把民眾關注的熱點作為重點抓,誠心誠意為民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
建設奮發有為、誠信負責的政府。衝破影響發展的思想觀念、束縛發展的陳規陋習、制約發展的體制弊端,敢闖敢試、敢抓敢管,看準的事盯緊抓實,探索中的事勇於突破,充分激發全社會幹事創業的熱情。樹立正確政績觀,提高政府公信度,幹事情件件有落實,做工作項項能兌現。
建設高效運作、求真務實的政府。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強化行政效能監察,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提高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大興求真務實之風,重視調查研究,深入基層,貼近民眾,到一線了解情況,到一線建立互信,到一線解決問題,切實增強工作主動性,減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
建設依法行政、清正廉潔的政府。依法規範政府行為,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實行執法過錯追究,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加強政風建設,切實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建立完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加強監察、審計、財政監督,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及腐敗行為。
各位代表,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於落實。讓我們緊緊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中共嘉禾縣委的正確領導下,開拓奮進,紮實工作,為建設美好、和諧、富裕的新嘉禾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