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中國金融危機的歷史考察

20世紀30年代中國金融危機的歷史考察

《20世紀30年代中國金融危機的歷史考察》是2018年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世紀30年代中國金融危機的歷史考察
  • 作者:楊森
  • 出版社: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8月1日
  • 頁數:155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5043495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金融危機的發生,會有一系列的表現形式,我們可以比較直觀的看到金融危機的發生對經濟產生的損害。然而什麼是金融危機?其產生的根源是什麼?如何治理或減少金融危機造成的損害?這些都是亟待研究的問題,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經濟,受到了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發展緩慢。而中國傳統的白銀為主的貨幣制度混亂,不利於金融和經濟的發展。
《20世紀30年代中國金融危機的歷史考察/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系列叢書》通過對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發生的金融危機進行研究,對其發生的複雜的經濟基礎、金融背景和***面進行分析,並對中國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進行研究,通過對比分析,探尋金融危機的本質,總結金融危機發生的規律,並尋求一定的啟示。

圖書目錄

導論
一、選題的理論意義與實際意義
二、相關研究綜述
三、研究方法與創新之處
四、研究目標與論文結構
第一章 金融危機和相關理論
第一節 金融危機的概念
一、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
二、貨幣信用危機和金融危機
三、貨幣危機和金融危機
四、金融危機
第二節 經濟周期和金融危機
一、馬克思經濟周期和經濟危機理論
二、凱恩斯的經濟周期和經濟危機理論
三、伴隨經濟危機爆發的金融危機
第三節 金融體系的內在不穩定性和金融危機
一、海曼·明斯基的“金融不穩定假說
二、金德爾伯格的金融危機理論
第四節 金融危機的生成機理
一、金融機構運行機制存在的缺陷
二、金融市場機制的負面效應
三、國際金融體系的內在脆弱性
第二章 20世紀30年代中國金融危機的歷史背景
第一節 近代中國以白銀為主的紊亂的貨幣體系
一、銀兩制度的發展
二、銀元的開鑄
三、紙幣制度的發展
四、近代中國幣制及其流通的紊亂
第二節 中國金融危機爆發前的中國經濟
一、中國農村經濟凋敝
二、中國工商業衰落
三、中國對外貿易的入超
第三節 畸形發展的中國金融業
一、都市金融業遊資充斥
二、都市金融業投機盛行
第四節 弱勢外交與中日矛盾的自熱化
一、資本主義國家對於中國經濟的控制
二、日本對中國的侵略
第三章 20世紀30代中國金融危機的爆發
第一節 美國的白銀政策拉開了中國金融危機的序幕
一、美國的白銀政策將危機轉嫁至中國
二、世界銀價上漲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
三、白銀購買力提高.導致物價跌落和匯率上升
四、白銀外流導致銀根緊縮
五、銀行、錢莊等金融機構的倒閉風潮
第二節 金融危機對國民經濟的影響
一、農業危機進一步加深
二、鄉村手工業崩潰
三、民族工業日益凋敝
四、商業日益蕭條
第三節 中國金融危機滯後於世界經濟危機的原因
第四章 金融危機前後政府的金融措施
第一節 金融危機前政府實施全國性金融統制
一、籌建中央銀行
二、限制和取締地方銀行、商業行莊發行紙幣
三、“廢兩改元”的成功實施
第二節 金融危機發生後國民政府的金融措施
一、控制白銀外流
二、應對通貨緊縮
三、加強對銀行、錢莊的管理與監督
四、尋求英美幫助的種種努力
五、法幣改革政策的出台
第五章 中國近代五次金融危機對比分析
第一節 近代五次金融危機簡述
一、1883年金融危機——“股票風潮
二、1897年金融危機——“上海貼票風潮
三、1910年金融危機——“上海橡膠股票風潮
四、1921年金融危機——“信交風潮
五、1935年金融危機——“白銀風潮
第二節 五次金融危機的共性分析
一、金融危機爆發的一般外部因素
二、個人理性與市場非理性並存
三、投機盛行是金融危機的溫床
四、金融危機與外國經濟的聯繫更加緊密
第六章 結論與啟示
一、內外因素促成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金融危機
二、國家主權完整是金融業發展的前提條件
三、貨幣制度穩定和金融發展密切相關
四、實體經濟的發展是金融業健康發展的基石
五、完善的監管可以防範金融危機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