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大西洋颶風季時間軸

1992年大西洋颶風季時間軸

1992年大西洋颶風季的活躍程度遠低於平均水平,一共只形成6個獲得命名的熱帶氣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992年大西洋颶風季時間軸
  • 發生時間:1992年6月1日
大西洋颶風季,風暴時間軸,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解釋說明,

大西洋颶風季

1992年大西洋颶風季於1992年6月1日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傳統上這樣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和發展的時間段。不過,第一號亞熱帶風暴早在4月21日就已形成,是自1968年開始記錄亞熱帶氣旋以來第一個在4月形成的亞熱帶氣旋。1992年大西洋颶風季時間軸中記錄了全年大西洋盆地所有熱帶或亞熱帶氣旋形成、增強、減弱、登入、轉變成溫帶氣旋以及消散的具體信息。還包括實際操作中沒有發布的信息,如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風暴過後進行的回顧。包括最大持續風速、位置、距離在內的所有數字都是經四捨五入換算成整數。
1992年大西洋颶風季時間軸
1992年大西洋颶風季
全年總計形成了三個熱帶低氣壓、一場亞熱帶風暴、兩場熱帶風暴和四場颶風。風暴數量遠低於大西洋颶風季的平均值,有4場風暴達到颶風標準。颶風季正式開始後形成的第一個氣旋是第一號熱帶低氣壓,於6月25日形成,在佛羅里達州西南部和古巴引發了嚴重的洪災,比那爾德里奧省、馬坦薩斯省和哈瓦那省都出現暴雨。颶風安德魯是全年最強的風暴,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五級颶風標準。颶風於8月襲擊佛羅里達州路易斯安那州,成為當時令美國遭受損失第二慘重的颶風,造成68人喪生,經濟損失估計高達265億美元。熱帶風暴丹妮爾於9月25日從德瑪瓦半島登入維吉尼亞州海岸,導致了輕度洪災,新澤西州以東有一艘船因海況惡劣沉船,有一人因此遇難。颶風弗朗西斯是本季最後一個氣旋,於10月30日轉變成溫帶氣旋,並在不久後消散。

風暴時間軸

4月

第一號亞熱帶低氣壓發展成亞熱帶風暴
  • 4月21日
  • 協調世界時中午12點:第一號亞熱帶低氣壓在百慕達東南方向約965公里海域形成,這時其風速約為每小時50公里。
4月22日
  • UTC早上6點:第一號亞熱帶低氣壓增強成風力時速80公里的亞熱帶風暴。
4月23日
  • UTC下午18點:第一號亞熱帶風暴的強度回落到風速每小時55公里的亞熱帶低氣壓標準。
4月25日
  • UTC凌晨0點:第一號亞熱帶低氣壓消散。

5月

  • 整個5月都沒有熱帶氣旋在大西洋盆地發展和形成。

6月

  • 6月1日
  • 1992年大西洋颶風季正式開始。
6月25日
  • UTC中午12點:第一號熱帶低氣壓在古巴哈瓦那西北方向約355公里洋面發展形成,這時其風速為每小時50公里。
6月26日
  • UTC下午18點:第一號熱帶低氣壓在佛羅里達州北部上空消散。

7月

  • 7月24日
  • UTC晚上21點:第二號熱帶低氣壓在百慕達東南方向約490公里海域形成,這時其風力時速約為50公里。
7月26日
  • UTC下午18點:第二號熱帶低氣壓消散。

8月

  • 8月16日
  • UTC下午18點:第三號熱帶低氣壓在布拉瓦島西南方向約1245公里洋面形成,這時其風速約為每小時50公里。
8月17日
  • UTC中午12點:第三號熱帶低氣壓的風力時速達到65公里的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命名為“安德魯”(Andrew)。
8月22日
  •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安德魯達到颶風標準,風速為每小時130公里。
  • UTC下午18點:颶風安德魯成為二級颶風,風力時速175公里。
8月23日
  • UTC凌晨0點:颶風安德魯成為本季唯一一場大型颶風,風速達每小時200公里。
  • UTC早上6點:颶風安德魯達到四級颶風標準,風力時速升至240公里。。
  • UTC中午12點:颶風安德魯成為本季唯一的五級颶風,風速達每小時265公里。。
  • UTC下午18點:颶風安德魯達到每小時280公里的最大持續風速。
  • UTC晚上21點:颶風安德魯以風力時速255公里強度登入巴哈馬伊柳塞拉島。
8月24日
  • UTC凌晨0點:颶風安德魯的風速回落到每小時235公里,屬四級颶風標準。
  • UTC凌晨1點:颶風安德魯以風力時速240公里強度再次登入巴哈馬,登入區域為貝里群島(Berry Islands)。
  • UTC上午8點40分:颶風安德魯以風速每小時265公里強度登入佛羅里達州埃利奧特島(Elliott Key)。
  • UTC上午9點05分:颶風安德魯以風力時速265公里強度登入佛羅里達州芬德點(Fender Point)。
8月26日
  • UTC上午8點30分:颶風安德魯以風速每小時185公里強度登入路易斯安那州切吾魯爾點(Point Chevreuil)。。
  • UTC中午12點:颶風安德魯的風力時速降至145公里,屬一級颶風強度。
  • UTC下午18點:颶風安德魯降級成風速每小時95公里的熱帶風暴。
8月27日
  •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安德魯的風力時速降至55公里,再次降級成熱帶低氣壓。
8月28日
  • UTC中午12點:熱帶低氣壓安德魯與一片鋒面系統融合。

9月

  • 9月17日
  • UTC下午18點:第四號熱帶低氣壓在百慕達東北偏東方向約555公里海域形成,這時其風速約為每小時55公里。
9月18日
  • UTC早上6點:第四號熱帶低氣壓的風力時速提高到65公里,因此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邦尼”(Bonnie)。
  •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邦尼達到颶風標準,風速為每小時120公里。
9月19日
  • UTC中午12點:颶風邦尼的風速增至每小時160公里,成為二級颶風。
9月21日
  • UTC下午18點:第五號熱帶低氣壓在亞速爾群島西南方向約1020公里洋面形成,這時其風速約為每小時50公里。
9月22日
  • UTC中午12點:第六號熱帶低氣壓在北卡羅萊納州哈特拉斯角(Cape Hatteras)東南偏南方向約325公里海域形成,風力時速55公里。
  • UTC中午12點:第五號熱帶低氣壓增強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查理”(Charley),風速每小時65公里。
  • UTC下午18點:第六號熱帶低氣壓發展成熱帶風暴並獲名“丹妮爾”(Danielle),風力時速80公里。
9月23日
  •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查理的風速增至每小時120公里,達到颶風標準。
  • UTC下午18點:颶風邦尼減弱成一級颶風,風力時速145公里。
9月24日
  • UTC凌晨0點:颶風查理成為二級颶風,風速每小時160公里。
  • UTC下午18點:颶風邦尼的風速跌至每小時115公里,降級成熱帶風暴。
9月25日
  • UTC中午12點:第七號熱帶低氣壓在維德角群島西南方向約1250公里海域發展形成,風力時速50公里。
  • UTC下午18點:颶風查理弱化成一級颶風,風速每小時135公里。
  • UTC晚上22點:熱帶風暴丹妮爾以風力時速105公里強度登入維吉尼亞海岸德瑪瓦半島。
9月26日
  •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邦尼進一步減弱,降級成風速每小時55公里的熱帶低氣壓。
  •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丹妮爾減弱成熱帶低氣壓後在賓夕法尼亞州西部上空消散。
  • UTC下午18點:第八號熱帶低氣壓在伊斯帕尼奧拉島以北約665公里洋面形成,風力時速50公里。
  • UTC下午18點:熱帶低氣壓邦尼的風速回歸到每小時65公里,重新達到熱帶風暴標準。
9月27日
  • UTC凌晨0點:颶風查理降級成熱帶風暴,風力時速回落至115公里。
  •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查理轉變成溫帶氣旋,風速每小時95公里。
9月29日
  • UTC早上6點:溫帶風暴查理被英國西北方向一片更大規模的溫帶風暴吸收。
  • UTC中午12點:第八號熱帶低氣壓強化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厄爾”(Earl)。

10月

即將登入的熱帶風暴厄爾
  • 10月1日
  • UTC凌晨0點:熱帶低氣壓邦尼轉變成溫帶氣旋。
  • UTC第七號熱帶低氣壓在亞速爾群島西南方向約1805公里海域消散。
10月2日
  • UTC下午18點:溫帶風暴邦尼在亞速爾群島附近消散。
10月3日
  •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厄爾減弱成熱帶低氣壓,風速降至每小時55公里。
  • UTC下午18點:熱帶低氣壓厄爾轉變成溫帶氣旋。
10月22日
  • UTC中午12點:百慕達東南方向約765公里海域形成一個溫帶低氣壓。
10月23日
  • UTC早上6點:百慕達東南方向的溫帶低氣壓轉變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弗朗西斯(Frances),風力時速105公里。
  •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弗朗西斯強化成颶風,風速增至每小時120公里。
10月25日
  • UTC下午18點:颶風弗朗西斯弱化成熱帶風暴,風力時速115公里。
10月27日
  •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弗朗西斯轉變成溫帶氣旋,風速每小時95公里。
10月30日
  •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弗朗西斯在轉變成溫帶烈風后消散。

11月

  • 整個11月都沒有熱帶氣旋在大西洋盆地發展和形成
  • 11月30日
  • 1992年大西洋颶風季正式結束。

解釋說明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定義,一個大西洋颶風季平均會形成12場熱帶風暴,其中6個會成為颶風,兩場會達到大型颶風強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