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1982:難忘這八年》主要內容: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國建國60周年。在黨與共和國的歷史上,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里程碑的“偉大轉折”無疑是最為重大的歷史事件。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從根本上衝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確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它在撥亂反正,提出改革開放任務,推動農村改革方面起了偉大的歷史作用。
基本介紹
- 書名:1975-1982:難忘這八年
- 作者:程中原
- ISBN:9787501234905
- 頁數:262頁
-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月1日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後記,
內容簡介
《1975-1982:難忘這八年》主要內容: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國建國60周年。在黨與共和國的歷史上,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里程碑的“偉大轉折”無疑是最為重大的歷史事件。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從根本上衝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確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它在撥亂反正,提出改革開放任務,推動農村改革方面起了偉大的歷史作用。圍繞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後發現,鄧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頓是歷史轉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幫”的勝利為歷史轉折創造了前提;此後的兩年為歷史轉折作了準備。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歷史轉折。從三中全會到中共十二大,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開闢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
作者程中原,是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原副所長,共和國史研究的權威,也是那個年代的親歷者。作者依據文獻和檔案。以史家的態度與生動的文筆,全景式地展現了1975-1982這八年,即文革後期至中共十二大之間,黨和人民為改變中國命運與前途而進行的波瀾壯闊的鬥爭與開拓創新的努力。為了增加《1975-1982(難忘這八年)》的可讀性,作者在敘述中著意穿插許多重要事件的歷史場景,讓讀者在閱讀中走入歷史,從而在故事中體悟共和國那個特殊的年代。
作者簡介
程中原,生於1938年,江蘇無錫人。中共黨員。研究員。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曾任《江海學刊》主編、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當代中國史研究》主編。為張聞天選集傳記組成員,《胡喬木傳》編寫組副組長。著有《張聞天傳》、《張聞天與新文學運動》、《歷史轉折的前奏——鄧小平在一九七五年》、《歷史轉折論》、《毛洛合作與長征勝利》、《在歷史的漩渦中》、《轉折與新路》等。主持或參與編輯出版張聞天著作、胡喬木著作和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著作十多種。
上篇 歷史轉折的前奏——鄧小平與1975年整頓
一、“八月指示”:“火爐”里吹出的清風
二、“本來要走進這個房間,結果卻走進了另一個房間”
三、鄧小平走到中國政治舞台中央
1、“小平要出來,至少是常委。”
2、沉默孤單的首次亮相
3、現在請了一個軍師,叫鄧小平
4、“江青,小平出國是我的意見。”
5、張春橋:“我早知道你要跳出來……”
6、“將來這樣的會,請小平同志主持。”
四、整頓,在“三項指示為綱”指導下進行
1、從鐵路突破:“不唱天,不唱地,只唱9號檔案這齣戲。”
2、要找不怕打倒的人進領導班子
3、二三年要拿“殺手鐧”,打到×××
4、“我不談政治,由他來跟你談了。此人叫鄧小平。”
5、未能下發的《工業二十條》
6、“軍隊要準備打仗。”
7、造反派頭頭調離,“火箭幹部”下放
8、“魯迅在的話,不會贊成把周揚這些人長期關起來。”
9、“五子登科”,解決科技人員的困難
10、教育部長周榮鑫:“出師未捷身先死”
11、“放屁!文不對題。”
12、部分地區糧食產量還不如解放初期!
13、《論總綱》:“是香花,不是毒草。”
五、動亂的中國得到初步解脫
六、“我是桃花源中人,寫這個決議不適宜。”
七、1975年整頓是對“文革”撥亂反正的開始
中篇 兩種中國之命運的決戰——1976年:從四五運動到粉碎“四人幫”
一、總理逝世,江青行禮不脫帽
二、“批鄧”、“反周”激起舉國義憤
三、天安門事件
四、“四人幫”繼續興風作浪
五、多難之秋
六、毛澤東與世長辭
七、華國鋒:江青,你出爾反爾!
八、十月的勝利
下篇 歷史轉折與新路打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到十二大
一、華國鋒穩定局勢、抓綱治國
二、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三、撥亂反正,從教育戰線開始
1、這個冬天,570萬青年走進考場
2、推到“兩個估計”
3、“向文藝黑線專政論開火”
四、“這是科學的春天”
五、經濟領域的思想解放
1、華主席的“第一篇務實講話”
2、按勞分配的性質“不是資本主義的”
3、“生產力是最革命的因素”
4、“按經濟規律辦事”:吹響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
六、“真理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社會實踐。”
七、胡耀邦處理冤假錯案
八、邁開改革開放的步伐
1、外交“還債”
2、中日“都要向前看”
3、美國接受“三條件”
4、“搞它個500億!”
5、“兩個禁區取消了”
九、“要開足馬力,挽起袖子大幹”
十、中央工作會議——三十六天
1、揭批查再搞三五年?不行
2、增加了一個首先要解決的議題
3、平反!平反!
4、“人民萬歲”——“天安門事件”平反
5、清算“兩個凡是”
6、“王鬍子,也夠格”
7、文革十年:民主法制在哪裡?
8、鄧小平的“主題報告”
9、“這次會議開得很成功”
十一、十一屆三中全會:歷史轉折的里程碑
1、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2、“擦臉毛巾”還有大小之分!
3、“汪東興同志的這個檢討,令人大失所望。”
4、“喬木,你來寫這兩個檔案。”
5、39歲的藏族幹部進入紀檢委
6、電台廣播《全會公報》
十二、理論工作務虛會,鄧小平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1、葉帥提議與中央決策
2、會前的準備
3、會議第一天
4、李鑫:“兩個凡是”的錯誤,主要由我負責
5、幹部終身制是發揚民主的障礙
6、57年之後,毛澤東的錯誤是嚴重的
7、總結理論工作的經驗教訓
8、錯誤思潮的泛濫與“西單民主牆”
9、鄧小平講話:《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10、“讓歷史來檢驗”
十三、農村改革先行
1、從“省委六條”到包工到組
2、“馬列主義竟出在你們這小茅屋裡了”
3、“與其搞外國糧食解決吃飯問題,不如乾脆搞包產到戶”
十四、大規模平反冤假錯案和全面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1、大規模平反冤假錯案
2、“是好事,是勝利”——為劉少奇平反昭雪
3、全面解決各類歷史遺留問題
十五、陳雲、李先念主持國民經濟調整
1、“搞六千萬噸鋼根本做不到!”
2、“新八字方針”
3、國家多拿出16個億
4、“5%有困難,4%也可以。”
十六、對外開放與創辦經濟特區
1、“我們現在很需要跑。”
2、“還是叫特區好,陝甘寧開始就叫特區嘛!”
3、“經濟特區”正式啟動
十七、“如果再不實行政治改革,我們的事業就會被葬送”
十八、公審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主犯
十九、第二個歷史決議誕生
1、葉帥國慶三十周年講話
2、還是要搞一個決議
3、鄧小平提出三項基本要求
4、“這個稿子,我也說不上是第幾次稿子了”
5、華國鋒辭職
6、“這很對,我贊成。”
7、這個檔案“經過不曉得多少稿”
8、《歷史決議》稿“改得很好,氣勢很壯”
二十、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1、歷史性偉大轉變的完成和中共十二大的召開
2、鄧小平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3、十二大提出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4、打開一條一心一意搞建設的新路
後記
1991年春,我從南京調到剛成立的當代中國研究所工作。十八年來,主要負責《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第三卷(文化大革命時期)、第四卷(1976-1984)的編撰工作。“歷史轉折”自然成為我研究的重點。逐漸形成一個看法: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里程碑的“偉大歷史轉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最重大的事情。鄧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頓是歷史轉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幫”的勝利為歷史轉折創造了前提。此後的兩年為歷史轉折作了準備。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歷史轉折。三中全會到十二大,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開闢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其間發表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公開出版的著作《鄧小平與1975年整頓》(與夏杏珍合作)、《1976-1981年的中國》(與王玉祥、李正華合作)和一些論文得到讀者和學界的鼓勵。2007年,“歷史轉折研究”被列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課題。我與課題組的同仁,正在進行歷史轉折三部曲《前奏》、《決戰》、《新路》的寫作。
2008年正值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周年。4月中旬的一天,世界知識出版社的編輯室主任胡孝文同志向我約稿。我沒有多假思索,提出將我發表過的三篇文稿(《歷史轉折的前奏——鄧小平與一九七五年整頓述略》、《兩種中國之命運的決戰——從四五運動到粉碎“四人幫”》、《歷史的轉折與新路的打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二大》)編一個小冊子的建議。他表示贊成。過後仔細一想,覺得這三篇東西格調不一,需要調整、加工,方能作為一本著作出版。胡孝文同志建議都整理成《兩種中國之命運的決戰》那樣,不僅有歷史的評論,還要有具體的情節、生動的細節,要再現重要的歷史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