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曼谷亞運會

1966年曼谷亞運會

1966年曼谷亞運會,是第5屆亞洲運動會,於1966年12月9日-20日在曼谷舉行,為期12天。來自18個國家的2500餘名選手和教練等參加14個項目的比賽。第4屆亞運會被拒參賽的台灣(中華台北)和以色列也參加了本屆亞運會。 會徽設計和第2,3屆亞運會會徽相差無幾,整個圖案表示在亞奧理事會的光芒照耀下亞洲人民團結、友誼,共同進步。主體育場是蘇帕查拉賽體育場,同時被稱為國家體育場,是一座多功能體育場,位於泰國曼谷,建成開放於1935年。目前多數用於足球比賽,能容納3.5萬人。它分別於1966,1970和1978年作為亞運會的主賽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966年曼谷亞運會
  • 外文名:The 1966 Bangkok Asian Games
  • 舉辦城市泰國曼谷
  • 舉辦時間:1966年12月09日-1966年12月20日
  • 口號:永遠向前
  • 參賽國家地區:18
  • 參賽運動員:2500
  • 上一屆1962年雅加達亞運會
  • 下一屆1970年曼谷亞運會
  • 比賽項目:14大項,143小項
第5屆亞洲運動會,相關介紹,獎牌榜,比賽概述,亞運縱橫,舉辦城市,參賽國家,重大事件,

第5屆亞洲運動會

相關介紹

於1966年12月9日-20日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會期為12天。有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1,945名運動員在14個項目中展開了角逐。
日期:1966.12.9-20(為期12天)
地點:泰國曼谷
參賽人數:1,945名
參國家及地區:韓國、日本、中國台灣、印度、泰國、菲律賓、緬甸、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斯里蘭卡、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馬來西亞、香港、以色列、伊朗、尼泊爾(共18個)
比賽項目:田徑、游泳、足球、籃球舉重摔跤拳擊射擊網球排球桌球曲棍球腳踏車、羽毛球(共14個)
1、打破一項舉重世界紀錄並刷新一批亞運會紀錄。
2、韓國名列獎牌榜第二位,漢城獲得的六屆亞運會主辦權。
3、1952年,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布倫戴奇(美籍)利用其職務的便利,幫助台灣的體育組織相繼加入足球、籃球、田徑、舉重等體育項目的國際組織,蓄意製造“兩個中國”。這時的亞運會聯合會也追隨國際奧委會,接納台灣為亞運會聯合會新會員。中國的體育組織譴責和抗議這種卑劣行徑,從第二屆起至第六屆長達20年時間裡沒有參加亞運會。

獎牌榜

第五屆亞運會於1966年12月9日-20日在曼谷舉行,為期12天。
來自18個國家的2,500餘名選手和領隊參加了大會,在14個項目中展開角逐。
名次
國家、地區
金牌
銀牌
銅牌
總計
1
日本
78
53
33
164
2
韓國
12
18
21
51
3
泰國
12
14
11
37
4
馬來西亞
7
5
6
18
5
印度
7
4
11
22
6
印度尼西亞
7
4
10
21
7
伊朗
6
8
17
31
8
中華台北
5
9
10
24
9
以色列
3
5
3
11
10
菲律賓
2
15
25
42
11
巴基斯坦
2
4
2
8
12
緬甸
1
0
4
5
13
新加坡
0
5
7
12
14
越南
0
1
2
3
15
斯里蘭卡
0
0
4
4
16
中國香港
0
0
1
1
總計

142
145
167
454

比賽概述

泰國曼谷在第四屆亞運會時,沒有對手競爭的情況下取得第五屆亞運會舉辦權。
參加的國家或地區有阿富汗緬甸錫蘭(斯里蘭卡)、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日本、馬來西亞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香港以色列越南韓國、中國台北,以及東道主泰國。運動員1945(女子376)人,以東道主泰國298人最為龐大,日本279人次之。
當時亞洲運動會協會共有19個國家和地區,高棉因為舉辦新興力量運動會企圖與國際奧委會對抗,受到各國際運動總會制裁,本屆被排除在邀請之列。
為了籌備第五屆亞運會,泰國政府動支1500萬美元經費,幾乎占泰國當年國家總預算的2%,其中1300萬美元是用來興建新的場館運動設施、道路修築及美化環境等。
開幕前一天,12月8日在選手村所有參賽國家一同舉行升旗儀式,與現在先到先升旗儀式的方式不同。本屆的特色是,籌備會要求各參賽國家攜帶一棵本國具有特色的樹苗,在升旗儀式當天,在選手村種植做為永久紀念,以象徵環保及友誼長存。中國由林務局建議,以台灣特有種的油杉一棵,由奧委會主席也是曼谷亞運代表團團長楊森種植在選手村內的友誼花園。
第五屆亞運會開幕典禮儀式
第五屆亞運會開幕典禮儀式在曼谷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泰國國王蒲美蓬親自主持並宣布盛會開幕。這位年輕的國王在位多年,泰國舉辦4次亞運會,都由他來主持開幕典禮,其間經歷1966第五屆、1970第六屆、1978第八屆及1998年第13屆。各國代表隊進場順序是由泰文字母排列。同時,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及法政大學4000名學生在看台上表演字幕,活潑生動的圖案配合文字,將各國代表團的特色表現無遺。
田徑聯合會田徑聯合會
曾在1958年第三屆亞運會上獲男子100米第五名的泰國優秀運動員蘇泰·文也卡斯高擎12月8日由泰國國王在皇宮用太陽光親自點燃的聖火,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繞場一周,隨後循58級台階登上聖火台,點燃了象徵光明自由的亞運火炬。焰火騰空而起,五彩繽紛的氣球和色彩斑斕的各國旗幟,在運動場上空隨風飄揚。
從曼谷亞運會開始,亞洲最大規模的綜合性賽會開始對女子運動員實行性別檢查。遵照國際業餘田徑聯合會的決議,這次亞運會200餘名田徑女運動員首次接受性別檢查
日本仍是亞洲體育的霸主,以77金52銀33銅共162枚獎牌,穩居排名第一。包括游泳跳水水球在內,水上項目總共28面金牌,由日本選手全部包辦。這個紀錄至今仍未被追平。韓國得到12金18銀21銅,排名從上一屆第6升到第2。
中國台北代表團共得到5金4銀10銅共19枚獎牌,名次從上一屆第5落到第7。吳阿民和著名女運動員紀政分別在十項全能以及跳遠項目上折桂,吳道源包攬了步槍射擊項目的3枚金牌。
1966年曼谷亞運會1966年曼谷亞運會

亞運縱橫

見證亞運會歷史——歷屆亞運會參加者愛德華·唐加拉加專訪愛德華·唐加拉加,66歲,斯里蘭卡人,曾任泰國英文《曼谷郵報》體育記者、體育編輯長達28年,現為《曼谷郵報》自由撰稿人。採訪過自1951年以來全部13屆亞運會,並總共採訪過10屆奧運會。在曼谷亞運會期間,他接受了專訪。
記者:你作為記者在47年中採訪了所有亞運會,你對亞洲體育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
愛德華:從1951年第一屆新德里亞運會至今,亞洲體育進步神速。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中國從1974年開始加入到亞運會的大家庭里來。
在此之前,亞運會金牌霸主一直被日本所壟斷,中國的加入使日本遇上了真正的敵手。中國的加盟使得更多亞洲以及世界紀錄被打破,提高了亞運會的整體水平,大大推動了亞洲的體育運動。
記者:你還記得1951年採訪首屆亞運會的情景嗎?
愛德華:記得很清楚。我當時只有19歲,採訪很簡單,就是一支筆、一疊紙。電腦是最近才引進亞運會報導的,我記得是在1986年漢城亞運會。電視轉播很早就有了,我想應該是在第六屆亞運會(1970年)上出現的。電視轉播使得亞運會更加深入人心。
記者:現在獲得國際大賽好成績的運動員都能得到較高的獎金。以前情況是怎樣的?你如何看待現在的高額獎金?愛德華:早期亞運會上,獲獎的運動員就只有一紙證書。你知道那時有的士兵不得不空著肚子打仗,有些運動員情況也類似。有了錢,運動員才能訓練,才能買維生素,才能維持他們的家庭。現在的運動員得到高額獎金是件好事,能刺激他們更好地訓練。
泰國英文《曼谷郵報》泰國英文《曼谷郵報》
記者:作為亞運會歷史的見證人,你更喜歡現在的亞運會還是過去的亞運會?
愛德華:與奧運會一樣,亞運會的起步也很艱難。我很喜歡現在的亞運會,有更多的人參與,即便是四、五十歲的人也有可能獲得冠軍。
記者:你覺得現在的亞洲體育需要做哪些改進甚至改革?
愛德華:亞洲必須舉辦更多的國際性運動會,這方面中國和日本走在了前面,其他國家也應該跟上。另外,亞洲競技體育必須加快職業化步伐,否則體育不會有前途。歐洲、美洲的職業化程度高,因此它們的體育水平也就比較高。
記者:能否談談泰國舉辦4屆亞運會的情況?愛德華:1970年和1978年,韓國和巴基斯坦無法舉辦亞運會,泰國站出來接辦,挽救了亞運會。可是
泰國英文《曼谷郵報》報導最老的運動員泰國英文《曼谷郵報》報導最老的運動員
泰國英文《曼谷郵報》報導最老的運動員到1988年,漢城成功地舉辦了奧運會。當時,泰國代表團的團長、一位副總理說,“怎么回事?當年他們沒法舉辦亞運會,要我們舉辦;現在他們都舉辦奧運會了,我們呢?”所以,泰國在1990年提出申辦’98亞運會,並取得成功。
不過,沒人想到會出現金融危機。危機爆發以來,房地產價格大跌,銀行也不肯貸款,泰國陷入了困境。不過,這場危機過後,泰國會重新站起來。目前泰國經濟已經開始復甦,而且舉辦亞運會對於這種復甦也是一種刺激。實際上,最近已經沒有多少人談論金融危機了,這15天人們只對亞運會感興趣。
記者:你生活在泰國,覺得這屆亞運會籌備工作做得怎么樣?
愛德華:泰國人對自己的國家能夠舉辦亞運會感到非常高興、非常自豪。至於籌備工作,沒有哪個國家是完美的,即便是奧運會也會出現許多問題,巴塞隆納不完美,亞特蘭大更不完美。亞運會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要挑毛病,肯定會挑出毛病來,但如果你更加客觀、思路更加開闊地看待這個問題,想法就會不同。
記者:泰國在資金短缺的困境下堅持舉辦亞運會,出於何種目的?
愛德華:是出於國家形象的考慮,泰國人把自己國家的形象看作是至高無上的。泰國人有高度的責任感,是責任感促使他們堅持舉辦這次亞運會的。記者:從1966年到1998年先後有四屆亞運會在曼谷舉行,你感覺泰國主要有哪些變化?
1966年曼谷亞運會1966年曼谷亞運會
愛德華:泰國的變化太大了。曼谷舉辦第一次亞運會之前,道路很少,電力也不足,可到了1966年之後,
道路多了起來,電力增加,曼谷有了大發展。曼谷在1966年時只有300萬人口,現在則達到了900萬,成了一個大都市。本屆亞運會的一些賽場設在了外府,對那些地方的發展也很有好處。像亞運會這樣的大型國際性運動會能夠幫助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發展。

舉辦城市

泰王國首都曼谷(Bangkok)位於湄南河下游,距暹羅灣40公里,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運輸的中心及全國最大的城市,人口約800萬。泰國人稱曼谷為“軍貼”,意思是“天使之城”。將其泰文全稱轉為拉丁文字,長達142個字母,其意為:“天使之城、偉大的都市、玉佛的宿處、堅不可摧的城市、被贈予九塊寶石的世界大都會”等。1767年,吞武里王朝(1767-1782年)興起時,曼谷逐漸形成了一些小集市和居民點。1782年,曼谷王朝拉瑪一世把都城從湄南河以西的吞武里遷至河東的曼谷。拉瑪一世在此造宮殿、修城牆,並興建了九條街道,其中以三聘街最為著名。拉瑪二世和三世統治時期(1809-1951年),城內增建了許多佛寺。拉瑪五世時期(1868-19190年),曼谷的大部分城牆被拆除,新建了馬路和橋樑。1892年,曼谷城裡通了電車。1916年建立拉瑪隆功大學。1937年曼谷劃分成曼谷和吞里武兩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發展迅速,人口、面積大大增加。1971年兩市合併成曼谷-吞武里都市區,稱大曼谷。
1966年曼谷亞運會1966年曼谷亞運會
1966年曼谷亞運會獎牌榜1966年曼谷亞運會獎牌榜

參賽國家

阿富汗
緬甸
錫蘭
英屬香港
印度
印度尼西亞
伊朗
以色列
日本
馬來西亞
尼泊爾
巴基斯坦
菲律賓
中國
新加坡
韓國
南越
泰國
(註:1966年曼谷亞運會參賽國家及地區18個)

重大事件

1、韓國名列獎牌榜第二位
2、漢城(今首爾)獲得的六屆亞運會主辦權
3、打破一項舉重世界紀錄並刷新一批亞運會紀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