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是2014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莊初升、黃婷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
- 作者:莊初升 黃婷婷
-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7月1日
- 頁數:496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218087085
- 語種:簡體中文
《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是2014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莊初升、黃婷婷。
《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是2014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莊初升、黃婷婷。圖書目錄第一章引言第一節香港新界的客家人與客家方言第二節巴色會傳教士與客家方言研究第三節從巴色會文獻看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第...
為十九世紀中葉前香港陸上居民的主流語言。20世紀60年代,粵語逐漸取代香港原住民客家話和圍頭話的地位,成為香港社會的強勢方言。新界原居民客家話和圍頭話一樣有六個聲調,但無論在調型和調類都不一樣,陰平雖然也是中平調型,但包括...
新界方言 新界方言,是香港新界原居民所使用的方言,根據所分布村落之數量的估計,使用人口從多到少依次是客家話、圍頭話(粵方言系統)、蛋家話(有的直稱為「廣東話」或「水上廣東話」,粵力言系統)和福佬話(閩南方言系統)。
出版背景 客家話是香港新界原居民方言之一,承載了香港客家人的文化傳統和族群特色。曾為香港第二大常用語,僅次於粵語。2014年,客家話被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納為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顧名思義 ,新界本地話的特點和東莞、寶安的特點相當接近,跟廣州話也勉強可以相通。圍頭話同時通行於新界彭氏、文氏等宗族內,成為十九世紀中葉前香港陸上居民的主流語言。香港原本是一個小漁村,也是以客家話 與圍頭話 為主,後來發展...
新界西:包括荃灣、屯門、元朗、葵青及離島(8個議席)人口源流 根據2001年香港人口普查,新界人口總數為3,343,046,占全港人口49.8%。人口語言 香港新界原居民所使用的方言,根據所分布村落之數量的估計,使用人口從多到少依次是客家...
其實不單徐聞的地名志和族譜上有相關記載,連一些較為嚴謹的專業文獻上也有,比如說據學者李如龍等人的《粵西客家方言調查報告》(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中所記載:客家人大量移居雷州半島,當始於19世紀中葉廣東省的四邑地區...
客家方言是我國七大方言之一,以梅縣話為方言代表點,是漢族客家民系(包括粵東客家人、東江水源人、粵西-桂南涯人、四川廣東人)的母語,分布區域非常廣泛,遍及中國東南沿海、南部、西部等省份、香港新界北區、台灣、海外客家人移民地區(...
據統計,目前香港客家人有170萬至200萬左右,主要分布香港新界、西貢、大埔、沙頭角、沙田、荃灣、離島各地,此外元朗、屯門也有分布。客家方言進入香港是在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頒行“遷海復界”令之後,來源地是粵中惠州和粵東梅州...
《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第一作者),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年。《廣州方言民俗圖典》(第一作者),語文出版社,2014年。《瀕危漢語方言研究》(第一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16年。主要論文 漳屬四縣閩南話與客家話的雙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