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1882年大彗星最早出現在1882年9月的天空中,顯示它已經可以直接用裸眼來觀測,因此有許多人獨立發現它的存在。 觀測報告顯示它最早被觀測到是在1882年9月1日,非洲南部的
好望角與
幾內亞灣都有許多人獨立觀測到該彗星。在接下來的幾天之中,許多南半球的觀測者都記錄到這新彗星。
第一位觀測到1882年大彗星的
天文學家是威廉斯-亨利-芬利(William Henry Finlay), 他是南非開普敦英國皇家天文台的助理天文學家。芬利在1882年9月7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6 時的彗星觀測也是一次獨立發現,他的報告顯示彗星的視星等為3等而且出現1度長的彗尾。
1882年大彗星快速的變亮,在幾天之內就成為非常明亮的天體。開普敦的天文學家大衛-吉爾(David Gill)紀錄了1882年9月18日於太陽升起之前觀測彗星幾分鐘的報告,並如此描述它“核心無疑只有1個,直徑則一定超過4″。事實上,彗星就像是由許多位於太陽附近的1等星所組成的。”
近日點
彗星被發現後迅速的接近近日點,當彗星通過近日點時估計大約僅距離太陽表面300,000公里。後續的軌道計算則顯示它是一顆克魯茲族彗星,所以會非常接近太陽。在通過近日點的幾個小時內,位在太陽附近的彗星,甚至可以輕易的被肉眼觀測到。估計1882年大彗星的最大亮度達到−17等。
彗星於1882年9月17日通過近日點不久後,彗星即穿過太陽前方。威廉斯·亨利·芬利則在濾光鏡(Neutral Density Filter)的幫助下觀測到彗星通過近日點及穿過太陽前方的過程,他注意到彗星突然從視線中消失,並再度出現在太陽表面。
近日點之後的發展
在通過近日點後,彗星再次近入黑夜之中。當它從太陽表面消失後,仍然是天空中最明亮的天體之一。在9月30日,一些觀測者(包括威廉斯·亨利·芬利及愛德華-愛默生-巴納德在內)發現彗核拉長,並分裂成2個明亮的天體。到了10月17日時,已經可以清楚的觀察到彗星至少分裂成5個部份。觀測者的報告顯示這些不同部份的相對亮度每天都在改變。
到了1882年10月中旬,彗星開始出現明顯的逆向彗尾(朝向太陽)。逆向彗尾是普遍的現象,肇因於公轉軌道的緣故,導致彗尾看似朝向太陽,雖然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彗核在1882年12月最為明顯,之後彗星逐漸消失,直到1883年2月為止都還可以用肉眼觀測到該彗星。美國天文學家班傑明-古爾德(Benjamin Apthorp Gould)於1883年7月1日在阿根廷哥多華所作的觀測是最後1次1882年大彗星的切確觀測紀錄。
軌道研究
天文學家在研究1882年大彗星的公轉軌道後,得知它的軌道幾乎跟人們在之前觀測到的大彗星(如1843年大彗星及1880年大彗星)一樣。這些彗星都是突然出現在早晨的天空中,而且在近日點都非常靠近太陽。有人認為這是因為這3顆彗星實際上是同一顆,雖以它們的近日點才會如此接近太陽。然而研究結果顯示這項推論是站不住腳的,因為1882年大彗星的公轉周期是772 ± 3年,而其他2顆的公轉周期則是600至800年之間。
德國天文學家海因里希-克魯茲(Heinrich Kreutz)在研究這3顆彗星後,提出一種看法,認為這些彗星都是一顆更大彗星的一部份,而它已經在先前通過近日點時分裂了。1882年大彗星的彗核分裂也支持這個推論。目前認為1882年大彗星是1106年大彗星的碎片,而池谷-關彗星和Toit彗星則是它的另外2塊碎片。
目前天文學家認為1843年大彗星、1880年大彗星、1882年大彗星、1887年大彗星、C/1963 R1、池谷-關彗星及C/1970 K1都是克魯茲族彗星的成員,原本都屬於同一顆彗星。目前的軌道計算結果並不支持文學作品所描述,出現在西元前372年的大彗星是克魯茲彗星的起源這項論點。這顆彗星經常出現在亞里士多德與其他同時代人物的文章當中。然而當彗星出現在天空時,亞里士多德年僅12歲。歷史學家卡利斯提尼(Callisthenes)也在它出現10年後描述過這顆彗星,所以這些描述應該不是實際用肉眼觀測彗星的紀錄。而且同時代的中國文學作品並沒有提及這顆彗星。反而出現在463年2月或467年2月的彗星現在被認為是克魯茲彗星的起源,它的公轉周期則為700年。1882年大彗星的殘骸會在幾百年後再度回歸,而且可能會分布在200或300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