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4年

1504年

世紀: 16世紀

年代: 1500年代

年份: 1504年

傳統紀年: 年號明孝宗弘治十七年;日本後柏原天皇文龜四年,文正元年

甲子年(鼠年

基本介紹

1504年-大事記,1504年-出生,1504年-逝世,東元(1504),歷史記載,

1504年-大事記

1月25日,義大利古代偉大藝術家米開朗琪羅完成大衛巨像雕刻,《大衛》淨高4.1米,以完全的裸體表現傳說中猶太少年英雄大衛戰勝敵人哥利亞的故事。
美洲大部在2月29日日落後,歐洲非洲西亞在3月1日凌晨出現月全食哥倫布牙買加土著聲稱這是神憤怒導致的,迫使土著向他和他的船員繼續供應補給。
11月7日,哥倫布第一次返航西班牙

1504年-出生

長宗我部國親(1504年-1560年7月8日)是日本土佐國戰國大名。幼名千雄丸、父親是長宗我部兼序。兒子為元親、親泰、親貞及親益。
呂本(1504年—1587年),明朝內閣大臣(閣老),大學士。浙江餘姚人。
聖庇護五世(1504年1月17日-1572年5月1日),原名Antonio Ghislieri,1518年起稱Michele Ghislieri,1566年1月7日—1572年5月1日在位。
吳承恩(1504年-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飯富虎昌(1504年?-1565年11月11日)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服侍武田信虎武田信玄兩代。兵部少輔。山縣昌景是他的弟弟。

1504年-逝世

索南卻朗的畫像
索南卻朗(1439年—1504年)於藏曆第七繞迥之土羊年(1439年)正月十日誕生在後藏恩薩(今日喀則江當區)地方。幼時傳說他能追述班禪第一世生前之事跡,聰明異常,後到甘丹寺出家為僧。
孝肅皇后,周氏,明英宗朱祁鎮貴妃,明憲宗朱見深生母,昌平人。生父不詳,弟周彧後封為長寧伯。
(天主教徒)伊莎貝拉一世西班牙語:Isabel I la Católica,1451年4月22日-1504年11月26日)是卡斯蒂利亞女王。她及其丈夫斐迪南二世完成了收復失地運動,為日後他們的外孫查理五世統一西班牙奠定了基礎。
貴人嚴氏(?-1504年),朝鮮成宗的後宮嬪御,恭慎翁主之母。燕山君日記記載其本名為“嚴銀召史”(或“嚴銀召伊”)。嚴山壽之女,其姐嚴金召史為丹溪副正李潾(臨瀛大君庶子)之妻。
昭惠王后(소혜왕후,1437年-1504年)本貫清州韓氏,朝鮮王朝第9代王成宗的生母,歷史上多稱呼其為仁粹大妃,《內訓》一書的作者。

東元(1504)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TECO Electric and Machinery Co,Ltd.)是中國台灣的家電及重電製造商,總公司位於台灣省台北市南港區,現任董事長為黃茂雄。目前是台灣最大的重電廠商。在台灣證券交易所的上市代號為1504。

歷史記載

楊一清上言修舉馬政
弘治十七年(1504)正月十三日,督理陝西馬政副都御史楊一清上言修舉馬政:一為增種馬。陝西馬奪轄六監二十四苑,今只二監六苑。臣遍歷其地,酌定三等,開城、安寧為上苑,歲馬可二萬匹;廣寧、萬安為中苑,歲可八千匹;清平、黑水為下苑,歲可四千匹。但種馬有缺,請給銀二萬四千兩,市種孽息。二為增牧軍。牧軍舊一千二百餘人,今只七百餘人。宜編流戶給草場住牧。其有投托影占的,繩之以法。兵部復奏,孝宗允行。
申嚴誣告之禁
弘治十七年(1504)正月二十一日,刑科都給事中於瑁等奏陳:近會問犯人李道明,只以一人無知妄捏妖詞文,改百十平人皆罹隱褐,非多官為之辨明,則被誣陷死地。由此類推,恐內外誣枉受害之人尤多。本朝律例:凡誣告平人者坐罪有差,乞敕法司通行內外問刑衙門,明諭禁約,今後本狀只許直言所告之事,不許牽引平人。不乾己事,以圖展轉。其各該官司必先參詳該論;及乾己者,速為理斷,內有旁引律該勿論及應立案者,勿與準理。敢有不遵及與施行者皆治以罪。法司復奏,請令天下諸司各以此意刊榜諭眾。孝宗允準,申嚴誣告之禁。
陳道逝世
陳道(1436-1504),字德修,一字德政,號南山,直隸盱眙(今江蘇)人,天順八年(1464)進士,授吏部主事,調南京刑部,歷員外郎、郎中,升金華府知府,有治績。弘治間累升江西右參政、雲南右布政使、陝西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疏陳河南地方利病,多見準行。召為刑部右侍郎,尋轉左,升南京右都御史,進南京刑部尚書弘治十七年(1504)二月初十日卒,年六十九,贈太子少保。有《南山類稿》。
申嚴讖緯妖書之禁
弘治十七年(1504)二月二十七日,吏部尚書馬文升奏陳:法司每秋後會審重囚,其中坐收藏妖書惑眾問擬重刑人犯甚多。傳信妖言多系愚民,與其誅於已,不如等於未然。乞敕都察院出榜下名撫按官,翻刊諭眾:但有收藏讖緯妖書者,許半月內自首於官,其書即許其煅;官司有私錄者,其罪均。仍令地方人等仿有以妖術、妖言惑眾者,即捕送於官。都察院復奏,孝宗允行。
罷建塔寺
弘治十七年(1504)二月,孝宗擬在朝陽門外建築延壽塔以及殿宇廊廡牆垣等,傳命內閣撰寫誥書,由司禮監太監李榮內官監太監李興提督興建事宜。內閣大學士劉健等上言說:佛老鬼神之事,無益於世,有損於民。今寺觀相望,僧道成群、齋醮不進,賞賚無算,竭盡天下之財,疲天下之力,勢窮理極,無以復加。請收回前命,停建塔寺。當時府部大臣和科道言官都交章論奏,請罷其役。孝宗無奈,才停止了這次役作。
劉大夏上言救災事宜
弘治十六年(1503)夏,南北直隸、浙江、山東、河南、湖廣相繼發生水災或旱災。弘治十七年閏四月初七日,兵部尚書劉大夏上言救災事宜:一、傳升文武官員及匠官除見任管事者,其餘月俸暫停。二、內府各監局及光祿寺招收工匠廚役雜工至萬人,乞加以揀選,其餘發回原籍。三、江西、浙江等地所欠絲綿減半。四、減光祿寺豬羊果品供應。五、應天府及江北諸府州所欠倒失馬價及草場子粒未征完者皆予免除。六、內府各衙門、皇城各門、京通二倉及上林苑等處內官俱有定額,今增至數倍,宜量為裁革。七、罷蘇杭等處織造宦官,令鎮巡官領織造事。八、停齋醮無益之事。孝宗準行。
劉璋逝世
劉璋(?-1504),字廷圭,河南衛輝人。成化二年(1466)進士,授山東高密知縣,擢福建道監察御史,歷升山東僉事、山西四川副使、山西按察使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撫甘肅,頗有治績。弘治十七年(1504)閏四月十一日卒。
侶鐘致仕
侶鐘(?-1511),字大器,山東兗州人。成化二年進士,授監察御史,巡兩淮鹽,按徽州、浙江。改大理寺右丞,遷右少卿,擢右副都御史巡撫保定,兼督柴刑等關。後升刑部右侍郎,坐事謫曲請軍民府知府,改徽州知府。召任大理左少卿,遷左副都御史巡撫蘇松諸府兼總糧儲。占為戶部左侍郎總督京儲,改吏部,進右都御史弘治十三年五月升戶部尚書弘治十七年五月初五日致仕,十八年進榮祿大夫。正德六年(1511)十一月二十五日卒。
弘治十七年(1504)五月,安南國王黎暉卒,子黎敬繼位。十二月,黎敬卒,其弟黎誼嗣位。
李東陽上言民情
弘治十七年(1504)五月二十五日,內閣大學士李東陽自山東闕里祀孔畢返回京師。他記述了沿途目見耳聞的情況上書說:自四月以來,經過天津一帶,適遇大旱,夏麥枯死。秋田未種,客船稀少,縴夫身夫完衣,百姓面有菜色,極目四望,令人寒心。臨清、安平(今山東陽穀東)等處盜賊縱橫,奪人劫財者處處都是。傳聞青州(今山東益)劫奪更甚,賊盜百十成群,白晝公然出行,出沒無忌,官府捕之不盡。又聞南來人言,淮揚諸府,或掘食死人,或賤賣親人,流移搶掠,各自逃生。東南為國家財賦所出之地,一年饑荒,竟已至此程度。而北方素貧,沒有儲蓄,若今年再次歉收,恐無救處之法。國家承平富庶已有一百餘年,一時之荒,已不堪處,若有不測,又將何以處之?言及於斯,可以痛哭。只有經過此地,始知民生怨苦之狀,郡縣凋敝,十倍於前,訪問百姓官吏,都說糧草稅課,歲有常額,而冗食太多,國用無經,差役頻繁,科派重疊,年無虛月。內府錢糧,交納沒完沒了,京城修造,前後無停之日,做工軍士,累力賠錢,每遇班操,寧死不赴。勢家巨室,田連州縣,征科過度,請乞無厭。親王之國,供億之費,每至二三十萬,修齋掛袍,開山取礦,作無益以害有益。貪官酷吏,肆虐為奸,民國困窮,嗟怨不已。另有游閒之徒,號稱皇親,附搭鹽船,於各處起蓋店房,網羅商稅。織造內官,縱使群小,拷打閘河官吏,趕捉買賣居民,如此之類,不勝枚舉。今日生民貧困之深,國用匱乏已極,唯有節用度,廣儲蓄,節一分則有一分之益,積一分則有一分之利。伏望立行,以解弊端。
劉大夏論兵政弊端
弘治十七年(1504)六月初三日,兵部尚書劉大夏上言說:京師官軍在衛者苦於錢,在營者困於私役,以致多有逃亡者。江南軍士多因漕運破家,江北軍士多以京操失業。竭軍民之力以運糧儲,而濫食者不知,盡生民之財以買戰馬,而私用者罔顧。劉大夏表示自己不能為朝廷分憂,不能為軍民除害,要求引咎致仕。孝宗不準,令其明白開具以聞。劉大夏乃復言請革除京操及漕運弊端,嚴格升賞之法,禁止私役馬匹。孝宗準奏。
更定兩京考察制
舊制方面官三年朝覲一考察,兩京堂上官不與,至五品以下,十年一考察。而居官秩滿之期為九年,轉遷或除服改補,所以多不及期。弘治十七年(1504)六月初六日,吏科給事中許天錫請京官五品以下六年一考,四品以上自陳聽命。孝宗準奏,並著為令。
劉健建言御虜安邊之策
弘治十七年(1504)六月二十四日,大學士劉健建言御虜安邊之策:出京兵不如募邊勇,給大同馬不如以金就市大同。又運帑金召商納糧芻,拔異才,獎游擊將軍張俊,命都督神英領京軍萬人待援等。孝宗一一採納。
殷謙逝世
殷謙(1417-1504),字文扌為,直隸涿州(今河北)人,正統四年(1439)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景泰中升兵部郎中、通政司右通政。天順元年(1457)被謫汝寧(今河南汝南)府知府,改太原府知府。成化初升陝西右參政,轉山西同官,升右布政使。升右副都御史巡撫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令二邊有警互援。召為戶部右侍郎,轉左,升尚書加太子少保。後致仕,家居十九年,弘治十七年(1504)六月二十九日卒,贈太子太保
復置起居注
明洪武間設起居注,後廢。弘治十七年(1504)九月,太僕少卿儲巏上言說:立史官以記言行。今皇上召見群臣,多系帷幄造膝之言,近臣不得以聞,史官無從記錄。歲月久遠之後,傳聞各異,無法弄清事情之本末。乞敕廷臣曾蒙召問者,備錄呈覽,宣付史館。如此可使君臣之言論行動無所遺漏。孝宗依允。
張縉請浚河便漕
弘治十七年(1504)十月十五日,總督漕運右副都御史張縉奏陳:淮揚運河,雨水時則利舟,今秋乾旱,深冬恐少雪,明年水涸梗漕。乞請先時浚治,閉清江口,修葺仁信等壩,蓄水以便明年漕運。事下所司施
智子編撰辭典
弘治十七年(1504)十一月十五日,淮南鳳台縣智子編撰《智子辭典》,此辭典未有傳世,經多路專家考證,業已失傳,為之可惜哀嘆。後有人自稱其後,稱辭典重出於世,有待考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