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2)天主教東正教合併。
4)1439年,
德國的谷騰堡製造出木製凸版印刷機,這種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機雖然結構簡單,但卻沿用了300年之久。
出生
教宗庇護三世,(Pius III,1439年5月9日-1503年10月18日),原名Francesco Todeschini Piccolomini,在位期間:1503年9月22日—1503年10月18日)是天主教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九短的教皇,在位僅僅二十七日。他出生於義大利中部錫耶納市,他是教皇
庇護二世姊妹Laodamia之子。在他二十二歲之時,教皇
庇護二世提升他為主教,並且允許他承繼Piccolomini家族的名字和家徽,隨後的教皇在幾個重要機構雇用了他,他曾照顧教皇保祿二世起居飲食,在教皇西斯都四世命令下在義大利中部
翁布里亞地區傳教。1503年,教皇
亞歷山大六世因感染瘧疾去世,庇護三世當選成為新一任教皇。
索南卻朗(1439年—1504年)於藏曆第七繞迥之土羊年(1439年)正月十日誕生在後藏恩薩(今
日喀則江當區)地方。幼時傳說他能追述班禪第一世生前之事跡,聰明異常,後到甘丹寺出家為僧。
足利義視(永享11年閏1月18日(1439年3月3日) - 延德3年1月7日(1491年2月15日)),室町時代武將。6代將軍
足利義教之子,母為日野重光之女日野重子。7代將軍
足利義勝、8代將軍
足利義政之同母弟。 初代堀越公方足利政知之異母弟。正室為日野重政之女、兒子是第10代將軍
足利義材。天台宗淨土寺門跡、名為義尋。
逝世
阿爾布雷希特二世(德語:Albrecht II,1397年8月16日-1439年10月27日)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大公(稱阿爾布雷希特五世,1404年~1439年在位),匈牙利國王(1437年起)和波希米亞國王(1437年起)。1438年他被選為“羅馬人民的國王”,但未能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尚巴志(1372年-1439年),尚思紹王之子,初代琉球國王,
第一尚氏王朝第二代國王,1421年至1439年在位。神號勢治高真物。
少年時即有才名,取代其父出任佐敷按司。1406年,起兵擊敗中山國王武寧,奪取中山王位,在
首里城奉其父為名義上的中山王,執掌國政。1416年滅北山國,並任命其次子尚忠為北山監守。1422年其父死,正式繼位為王。1429年對南山國發動戰爭,南山王他魯每自殺,南山國滅亡,琉球王國第一個統一王朝
第一尚氏王朝建立。1430年(中國明宣宗
宣德五年),中國明朝政府正式承認他統一琉球,封其為中山王,賜姓“尚”。
朱有燉(1379年-1439年),是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第五子周定王朱橚(1361年-1425年)之嫡長子,朱元璋之第六孫,明洪武十二年正月十九日(即西曆1379年2月6日)出於皇室老家安徽鳳陽,洪武廿四年(1391年)三月受冊為周
世子。在明惠帝發起的
削藩行動中,與其父
朱橚一同被廢為庶人,遷徙雲南。至建文四年(1402年)
朱棣登基後,方才恢復爵位。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
周王朱橚病薨,
朱有燉襲封周王爵,在位近14年。至
明英宗正統四年五月二十七日(西曆1439年7月8日),
朱有燉薨於封國河南開封府,享壽61歲,以其博聞多能而謚為“憲”,故世稱“周憲王”。
相關故事
公元1439年,諸葛村中一個叫諸葛彥祥的富戶捐谷一萬多石以賑災年,受到當時的
明英宗嘉獎,並御賜了一塊“敕旌尚義之門”的金匾。一直以來,
諸葛村的人都把自己認作是
諸葛亮的後代。名為
諸葛村,也是因為村中大部分的人都姓諸葛。據
諸葛村保存的《諸葛氏宗譜》記載,受到
明英宗嘉獎的諸葛彥祥就是
諸葛亮的嫡傳第三十六代孫,但是在
正史中,諸葛亮的後裔卻只準確記載到他的兩個孫子
諸葛尚和
諸葛京。
歷史記載
逮天下逋逃工匠
宣德年間,屢興土木,徵集天下軍民工匠用於興造。英宗即位之初,諸事裁減,罷土木之役以養民省費。不久,為建宮殿,修造九城門樓,改造五府、六部諸司公署,加之又廣建京城內外諸佛寺,太監用事,工役繁興,而工匠多有逃亡,
正統二年(1437)二月以後,已逃亡四千餘人,到
正統三年十一月,逃亡工匠四千二百餘人。英宗下令全部逮還。被逮回之工匠皆披枷勞作,軍民怨聲載道。
瓦剌脫歡立脫脫不花為汗
正統三年(1438)
朵兒只伯敗走後,不久即為瓦剌部之
脫歡所殺。
脫歡自從襲殺
阿魯台部,悉收其部屬。不久,又內殺賢義、安樂二王,盡得其眾。
脫歡欲自立為可汗。部屬不服。於是乃立元朝後裔
脫脫不花,以服其眾。同時又兼併了
阿魯台部。
脫歡自立為丞相,名義上推奉
脫脫不花,實際上擅為號令。蒙古部落經此變故,對明朝北邊產生極大之威脅。一時朝臣、邊將紛紛上言:瓦剌日益強大,且兩虜合一,尾大而勢已成,非
阿魯台等殘寇(指
阿台、
朵兒只伯之屬)之可比!而英宗不省,僅僅戒敕諸將嚴加防禦而已。
倭寇擾浙東
英宗時,規定日本朝工之船不得超過三隻,而來使之人不得過三百,不得多攜兵器等等。日本人最初奉約束,不久則貢不如期,動輒滿載方物軍械,出沒於沿海,乘機侵掠,屠殺沿海軍民。
正統四年(1439)四月,倭船四十餘艘,連破
台州、
桃渚、寧波,大嵩二千戶沿所,又攻陷
昌國衛,官庾民舍,焚劫一空。英宗下詔加強沿海兵備,誅失事之將官三十六人。後又增設沿海防倭官。
潞江之捷
正統四年(1439)正月
沐晟敗歸之後,思任發愈加猖狂,繼續攻掠,犯景東、剽
孟定,殺大候知州刀奉漢等,脅迫孟璉長官等司降之。五月初三日,明朝廷以右都督
沐昂為征南將軍,兼充
總兵官,右都督吳亮為副總兵官,再次征討思任發。在潞江大敗思任發,獲賞。
羅汝敬(1372-1439),名簡,以字行,號寅庵,吉水人。永樂二年進士,選
庶吉士,累遷侍講。仕宗時,陳時政缺失,忤旨下獄。後釋任監察御時,直聲震一時。宣宗時遷工部右侍郎往諭
黎利,還督兩浙遭運,理陝西屯田,多所建置。
正統三年(1438)五月致仕,
正統四年十月二十四日卒,年六十八。文學才幹,皆有可稱。有《寅庵集》。
《憲綱》的刊行
正統四年(1439)十月二十五日,《憲綱》書成,令禮部刊行。英宗朱祁鎮諭禮部、都察院,他說:《憲綱》一書,始輯於洪武。其後官制不同,宜因時改定。而中外憲臣,或任情增益。先旁曾敕禮部同儒臣考舊文申明,益以訓戒之言、臣下所增,一併刪去。書成之時先帝逝世。我今重加考定,增加現行事宜。禮部官員即時刊行,頒布中外諸司遵守。都察院其通行各道御史及按察司官欽遵奉行。敢有故違,必罪不恕!
山雲逝世
山雲(?-1438),江蘇徐州人。襲父職為金吾左衛指揮使,從成祖北征,力戰有功,累升為都督僉事。
宣德初年,佩征蠻將軍印鎮守廣西,增築四城九堡,鋪舍五百餘區。居民安寧達十年之久。山雲廉潔,善騎射。撫恤下士,身先士卒。公賞罰,嚴號令同士卒甘苦。以功升為
都督同知,又繼升為右都督。有疾,英宗遣醫視療,慰勞甚至。
正統三年(1438)十一月卒於官。贈懷遠伯,謚忠毅。廣人立祠塑像春秋祭祀。
正統三年(1438)十一月初七日,國子監祭酒
陳敬宗上書言事:舊制,監生視在監年月深淺,以次撥諸司歷事。近來有因事故予告者,輒遷延累歲,伺撥歷之期
方行復監。往往入監雖先,在監實淺。如仍循此例,實助長奸惰。請計其肄業月日多寡以為淺深。其預告者於原限之處,如有過違,並同虛曠,如此,則勤者早得從政,而怠者有所懲勸。而監生所以必待其年久資深而後授官,是因為必使其漸涵滋久,增長見識,這是祖宗之良法。請照舊取撥監生,使之養育薰陶,務期大任。以此抑奔競之風,收實才真學之用。近來有的監生願就雜職之例,不拘資歷,以為入仕之捷徑,如此則士風卑陋,誠非細故,請痛加禁止。英宗從其請。照舊取撥養育薰陶,務期大任。以抑奔競之風,以收實才之用。
方政(?-1439),全椒人。初襲濟寧衛千戶,從靖難軍南下,以功屢遷都指揮僉事。永樂中從張輔平交趾,進都指揮使。仁宗時,奉命赴茶利討平
黎利。
正統三年(1438)遷右
都督。同年六月,奉命赴雲南與
沐晟等征剿
麓川思任發。
正統四年正月初三日,
方政獨率軍與
思任發戰於上江。遇象陣,策馬突陣而死。贈威遠伯,謚忠毅。祠於永昌。
方政英勇善戰,為一代良將。
沐晟(1368-1439),字景茂,鳳陽
定遠人。
沐英之子。歷官後軍左
都督。建文元年(1399)嗣候爵。永樂三年(1405),討平
八百大甸寇邊。次年又以征夷左副將軍與大將軍張輔分道自雲南入交趾。擒偽王黎季犛。論功封為黔國公。仁宗立,加太傅,賜
征南將軍印。
宣德元年(1426),奉命會安遠候柳升進討
黎利敗績。
正統四年(1439)正月,與
方政征討
麓川,有援方政,方政戰歿。英宗切責,令其再節制湖廣、貴州、四川兵征剿。同年三月二十日,
沐晟接詔畏罪,服藥自殺於
楚雄峨山錄驛,年七十二。以平交趾功,贈
定遠王,謚忠敬。
蕭授(?-1445),華容人。由
千戶從成祖起兵,官至都指揮同知。永樂十六年(1418),擢右軍都督僉事,充
總兵官,鎮守湖廣、貴州。先後鎮壓貴州少數民族起義。英宗即位,授佩征蠻將軍印,鎮守如故。
正統元年(1436),平定普定阿遲之叛。又鎮壓文西蒙顧十六峒與湖廣逃民起義,進升為右都督。
正統四年(1439),征貴州計沙苗族首領苗金蟲、苗總牌。蕭授鎮貴州二十餘年,多次鎮壓人民起義,平定叛亂。進官左都督。四年(1439)六月以老疾致仕。正統十年(1445)卒。贈臨武伯,謚靖襄。
吳升請停保舉之法
正統四年(1439)七月十九日,工科給事中吳升言:御史為朝廷耳目,理刑獄為其餘事。近年悉命三品以上京官保舉,夫御史既蒙大臣舉撥,大臣有的奸佞不法,誰肯背舉主之私,而敢罄彈劾之公呢?乞請暫停保舉。英宗甚以為是。
廷議決定,御史缺官,一概於進士、
監生、教官、儒士歷一任者中考選最優者,再送都察院理刑半年覆用。英宗批准施行。
正統四年(1439)九月十三日,宣大守將
楊洪,追擊兀良哈於
三岔河等處,大敗之。不久以宣府總後譚廣年老,命洪為右參將輔佐之。
楊洪建議加築開平城,增置獨石城等堠台六十所。禦敵有功。
瓦剌脫歡逝世
脫歡(?-1439),蒙古人。
正統三年(1438)立
脫脫不花為汗,而自掌實權。收
阿魯台殘部,使
瓦剌強大起來。
正統四年(1439)死。其子也先嗣位,稱
太師、淮王。明朝北部皆服屬,
脫脫不花空具其名,不復相制。每次入貢,主臣並使,明朝亦發兩封敕書答之,稱脫脫為“達達可汗”,也先為
太師。明朝賜齎也先甚厚,並及其妻子部長。於是也先勢益熾,其後竟屢次犯邊,為明大患。
黃福(1362-1440),字如錫,昌邑人。洪武年間,由
太學生歷金吾前衛經歷。上書論國家大計,
朱元璋甚以為奇,超拜之為工部右侍郎。成祖時,又拜為
工部尚書。永樂三年(1405)改任
北京行部尚書。督安南軍餉。安南既平,
黃福奉命以尚書掌交趾布政、按察二司事。在
交趾凡十九年,深得民心。仁宗即位,回京兼詹事,輔導太子。
宣德元年(1426),再往交趾,戰敗而還,任行在工部尚書。
宣德四年理漕運事。
宣德五年改
戶部尚書。
宣德七年,宣宗以南京為根本重地,而
黃福又老成忠直,改南京併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加
少保,參贊
南京守備襄城伯
李隆機務,政肅民安。明代留都
文臣參機務,從
黃福始。
黃福歷事洪武、建文、永樂、洪熙、
宣德、正統六朝,多有建言,切中時弊。公正廉恕,向孚眾望。當官不為赫赫名,事微細又無不謹,憂而忘家,老而益篤。
正統五年(1440)正月卒,年七十八。追謚忠宣,贈
太保。有《黃忠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