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雨水集流工程

1995年甘肅省中東部地區遭受60年一遇的大旱,造成了農業大面積減產或絕收,許多地方的民眾和牲畜的飲水也發生嚴重困難。在此情況下,甘肅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在全省乾旱半乾旱地區實施“121雨水集流工程”的戰略決策,即每產建立100m2左右的屋頂和庭院集流面,打兩眼水窖,發展灌溉一處庭院經濟。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解決了131.07萬人、118.7萬頭牲畜的飲水問題,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21雨水集留工程
  • 乾旱:面積大
  • 其他:見正文
實施背景,存在問題,

實施背景

甘肅省中東部屬乾旱半乾旱地區,生態環境惡劣,水資源奇缺,人畜飲水十分困難,長期以來未能得到很好解決。1988年以來,集流場形式單一,不能滿足生產要求。
1995年7月,甘肅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實施“121”雨水集流工程建設的決策。即乾旱山區,每個農戶利用場院建一處硬化集流面,挖兩眼水窖,發展一處庭院經濟。

存在問題

甘肅省目前實施的集雨節灌工程,主要利用國家二級、三級公路的瀝青路面進行集流,集流效率較高,但發展規模則相當有限,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坡耕地雨水匯集技術缺乏。
旱作區屬典型的丘陵溝壑區或高原溝壑區,坡耕地在農耕地中所占的比重大,而目前在坡耕地上的集流問題很少涉及,沒有成套的可供利用的坡面雨水匯集技術,零星採取的利用土路、荒坡、荒山、荒溝或小區域綜合開發進行的集流,因技術含量不高,往往是一般降雨不產流,大暴雨時產生高含沙水流,增加了收集的難度。
121雨水集流工程
121雨水集留工程
二是現有瀝青路面匯集的徑流難以充分利用。
該區地形破碎,許多地方沿公路兩邊為高山或溝壑所阻,存在著有路卻無耕地可灌的現象。
在西安一蘭州公路312沿線,這種現象有一定普遍性,大量未被利用的徑流排到溝道,還造成了水土流失。
三是沿路有耕地的地方,徑流利用也不充分。
目前我國農村仍以農戶聯產承包為主要經營方式,水窖布設數量及窖址選擇主要考慮了沿路農戶的利益,按照各戶所屬的地塊進行,這樣雖然保證了沿路農戶的利益,避免了由少數農戶集中承擔修建雨水集流工程的任務,但造成窖的上游來水量難以確定,時常造成溢窖或乾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