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實
1、公元1110年(大觀四年)限制發行量為天聖時的125萬貫左右,對流通地區也限在鐵
錢行用的四川、陝西、河東地區,後又採取了受兌、停用舊
錢引,增加準備金等多種方法,使錢引的價值得到恢復。南宋時期宋政府在杭州設立"行在會子務"專門管理印製"會子"。先後印造了一千文、兩千文、三千文及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六種面值的會子。會子以三年為"界",到期作廢,逐舊造新換舊。
2、
亨利五世在主教敘任權之爭上並未比亨利四世有任何軟化。當教皇帕斯卡爾二世拒絕為他加冕時,亨利五世進軍羅馬(1110年),監禁了教皇和大部分樞機。
3、1110年,英王
亨利一世在
溫莎古堡舉行朝覲儀式,從此,溫莎古堡正式成為宮廷的活動場所。經過歷代君王的不斷擴建,到19世紀上半葉,
溫莎古堡已成為擁有眾多精美建築的龐大的古堡建築群。
溫莎古堡占地7公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尚有人居住的占堡式建築。
4、高麗王睿宗篤信
道教,他即位後6年(公元1110年)建立了朝鮮史上最初的道觀——福源觀。
朝鮮史上
道教興盛的時代正是中國的宋明時期,當時中國的道教正很興盛,朝鮮受其影響,不斷地有道士來中國學習道教,中國皇帝亦經常派道士赴朝傳道,從而促進了中朝道教的交流與發展。
5、愛丁堡城堡最主要的建築瑪格里特教堂,始建於1110年。
6、
遼濱塔始建於公元1110年,是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
出生
噶瑪·德松欽巴(1110年-1193年)
德松欽巴(“德松”意思是三時,或譯三世;“欽巴”意思是知者),是藏傳佛教噶舉派四大支系之一噶瑪噶舉的創始人。於第二繞迥之金虎年(1110年)生於康區朱倭下區(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境)。德松欽巴在前後藏雲遊了30年,一力面傳經布道,一方面廣學各門派的教法,一直專注於精勤聞、思、修三業之中。第三繞迥之火兔年(1147年)於西藏昌都類烏齊附近的噶瑪地方興建了噶瑪丹薩寺,形成
噶瑪噶舉派。德松欽巴成名後,不忘上師恩德。有一次,他將7塊大松耳石、許多茶葉以及70頭牛派人送往崗波,作為對恩師塔波拉傑的供禮。還有一次又復供
金書《十萬般若波羅蜜多經》4部,全部經藏計110函,以及10塊大松耳石、牛馬50頭(匹)等。土雞年(1189年)在
拉薩附近的西北楚普地方又修建了楚普寺,與噶瑪丹薩寺並稱為噶瑪派上、下二寺。
第三繞迥之水牛年(1193年,宋紹熙四年)圓寂,卒年84歲。從德松欽巴開始的噶瑪噶舉派,是藏傳佛教各派中最早採取活佛轉世制承襲的,而且也是這種制度一直延續到今的一個支派。
虞允文(1110年—1174年)
字彬甫,為隆州仁壽人,即今四川人。他是南宋著名的丞相和軍事家。虞允文自幼勤奮好學,《宋史》稱其“六歲誦九經,七歲能屬文”,讀書於“瑞竹園”(仁壽縣城東面)。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及第,獲委任為通判彭州,權知
黎州、渠州。時
秦檜當權,允文一如同四川書生皆不獲重用。
秦檜死後,終於獲得中書舍人
趙逵推薦,就任秘書丞,官至禮部郎官、中書舍人、直學士院。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
虞允文把士兵團結起來,以1.8萬兵力與百萬金軍決戰於
采石磯,結果大敗金軍,贏得了著名的“採石大捷”。因為采石之役大獲全勝,
虞允文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被委任為川陝宣諭使,並與大將
吳璘商議收復中原的大業,再次北伐中原,曾收復陝西六郡。幹道八年(1172年)再度赴四川總理軍政事務。他在到任一年多的時間裡,不斷籌劃由四川出師北伐,以圖光復中原,最終積勞成疾,淳熙元年(1174年)以病卒。
虞允文曾為唐書及五代史加注,並著有詩文十卷,經筵
春秋講義三卷、奏議二十二卷、內外志十五卷,傳頌於世。
劉守真
名元素,字守真,別號通元處士,河間人。生於北宋大觀四年,(1110年)農曆三月十五日。金代醫學家,“金元四大家”之一。當時的北宋政治腐敗,戰事不斷,
餓殍滿地,疾病流行。年青的劉守真,決心研究醫學,醫治百姓的疾苦。他根據有關病機的理論,提出六氣中火、熱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的觀點,因而治療多以寒涼藥為主,並創製寒熱病的新方劑,對後世溫病學說有很大的啟發。奠定了中醫溫病學說的基礎,是我國中醫“寒涼派”的創始人。主要著作有:《素問要旨》、《宣明論方》、《素問玄機》、《傷寒直格》等。劉守真也常到文安埠地一帶行醫施藥,救活百姓生命無數。劉守真是一位很有民族氣節的醫學家,金政府曾多次請他出仕,均遭拒絕。90歲無病而疾。後人為了紀念這位醫術高超的醫學家,把農曆三月十五他的生日作為祭祀日,懷念這位古代知名的醫學大師。
帕木竹巴·多傑嘉布
帕竹噶舉派創始人,帕木竹巴·多傑嘉布生於藏曆饒迥鐵虎年,即公元1110年,圓寂於藏曆第三饒迥鐵虎年,即公元1170年。丹薩梯寺創建於藏曆第三饒迥土虎年,即公元1158年。由於帕木竹巴大師在帕竹地區創建了丹薩梯寺,所以史稱帕竹寺。該寺是噶舉八小派的母寺,同時亦是帕竹地方政權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對西藏歷史具有很大影響。
逝世
李誡
(?一1110年)北宋建築學家。
李誡,字
明仲。李南公子。鄭州管城人。哲宗元 七年(1092)年任將作監主薄、監丞、少監。主持營造了多項宮殿、府邸和城門等大型工程。紹聖四年(1097),奉敕重修《營造法式》。元符三年(1100)書成,徽宗崇寧二年(1103)刊印施行。全書共36卷,357篇,3555條,分名例、制度、功限、料例如圖樣五大部分。總結了自周代《考工記》以來的建築科學,收錄了直至當時的多方面學科成就及當時熟練工匠的經驗,對宮室樓閣、
城壕、台榭的建築技術作了全面介紹,成為當時官方建築的規範,對後世建築演變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我國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建築專著,成為我國建築學方面的珍貴文獻。
李誡博學多才,工大篆,善繪畫。著有《線山海經》13卷(一說10卷),《瑟琶錄》3卷,《馬經》3卷,《六博經》3卷,《續同名錄》2卷,今俱不傳。徽宗大觀四年(1110)卒於虢州知州任上,葬於今
新鄭市龍湖鎮於寨村祖塋。
晁補之
﹙1053年-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今屬山東)人。中國北宋的詞人、文學家。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
張耒、
黃庭堅、
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與張耒並稱晁張。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傳世。元豐二年進士。元祐初,任太學正,著作佐郎,後以秘閣校理通判揚州。紹聖末,知
齊州,因修《神宗實錄》失實,貶毫州通判,又貶監處、信二州酒稅。大觀末,知達州,改泗州,卒。
單愕
1031一 1110年)字季隱,宜興
縣人。他經過長期考察,於元枯 四年吃1089年)寫成《吳中水利書》,闡述治理太湖洪水 意、見,曾由蘇軾代奏於朝。
史料記載
徽宗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大觀四年(遼乾統十年)
春,正月,庚子朔,中丞吳執中言:“竊聞邇來諸路以
八行貢者,如親病割股,或對佛然頂,或刺臂出血,寫青詞以禱,或不茹葷,嘗誦佛書,以此謂之孝。或嘗救其兄之溺,或與其弟同居十餘年,以此謂之悌。其女適人,貧不能自給,取而養之於家,為善內親。又以婿
窮窶,收而教之,為善外親。此則人之常情,仍以一事分為睦姻二行。嘗一遇歉歲,率豪民以粥食飢者,而謂之恤。夫粥食飢者,乃豪民自為之而已,獨謂之恤,可乎?又有嘗收養一遺棄小兒,嘗救一跛者之溺,而以為恤。如此之類,不可遽數。伏願下之太學,俾長二、博士考以
道藝,別白是非,澄去冒濫,勿使妄進。申飭郡縣長吏及學事司察驗
行實,有其人則舉,無其人勿以妄貢,務在奉承詔旨,不失法意。”從之。
辛丑,遼主預行立春禮,如鴨子河。
辛酉,詔:“士庶拜僧者,論以大不恭。”
丁卯,夏人入貢。
呂惠卿降授正奉大夫。侍御史毛注劾惠卿上表謝復官,用《詩》、《風雨》及《青蠅》、《節南山》章句,以古君子自處而以亂世方盛時,罪不可赦,故有是命。二月,庚午朔,遼主駐大魚濼。
初,商英起知杭州,過闕入對,言:“神宗修建法度,務以
去害興利而已。今城一一舉行,則盡紹述之美。法若有弊,不可不變,但不失其意足矣。”
戊寅,議禮局奏:“修成《大觀禮書》二百三十一卷,《祭服制度》十六卷,《制服圖》一冊,據經稽古,酌今之宜,以正沿襲之誤。又別為《看詳》十二卷,《祭服看詳》二冊。”詔行之。
己丑,以
余深為門下侍郎,資政殿學士
張商英為中書侍郎,戶部尚書
侯蒙同知樞密院事。帝嘗從容問蒙曰:“
蔡京何如人也?”蒙對曰:“使京正其心術,雖古賢相何以加?”京聞而銜之。蒙,高密人也。
壬辰,罷河東、河北、京東鑄夾錫錢。
癸巳,詔:“方田之法,均賦惠民。訪聞近歲以來,有司推行怠惰,監司督察不嚴,
賄賂公行,高下失實。可
嚴飭所部,仍仰監司覺察。”
三月,庚子,募饑民補禁卒。
詔:“醫學生併入太醫局,算入太史局,書入翰林書藝局,畫入翰林畫圖局,其學官等並罷。”
甲寅,敕所在振恤流民。
癸亥,詔:“罪廢人稍加
甄敘能安分守者,不俟滿歲,各與敘進,以責
來效。”
丙寅,賜上捨生十五人及第。
戊辰,詔:“上書邪
下等人,可依無過人例,今後改官升任,並免檢舉。”
夏,四月,丙子,五國部長貢於遼。
己卯,班樂尺於天下。
癸未,蔡京上所修《哲宗實錄》。
丙戌,遼主預行再生禮。癸巳,獵於北山。
丙申,立感生帝壇。
丁酉,詔修《哲宗正史》。
五月,壬寅,停僧牒三年。
丁未,彗出奎、婁。
甲寅,立
詞學兼茂科。帝以宏詞科不足以致文學之士,改立此科,歲附貢士院試,去
檄書而增製造,中格則授館職,歲不過五人。
丙辰,詔以彗見,避殿,減膳,令侍從官直言指陳闕失。
戊午,赦天下。
癸亥,治廣西妄言拓地罪,追貶帥臣
王祖道為昭信軍節度副使,放張莊於永州。
先是御史
張克公奏論:“
蔡京頃居相位,擅作威福,權震中外。輕錫予以蠹國用,托爵祿以市私恩。謂財利為有餘積,皆出誕謾;務誇大以興事功,肆為搔擾。援引小人,以為朋黨;假借
姻婭,布滿要途。以至交通豪民,興置產業;役天子之將作,營葺居第;用縣官之人夫,漕運花石。曾無尊主庇民之心,惟事豐已營私之計。若是之類,其事非一,已有臣僚論列,臣更不敢具陳。至若名為祝聖壽而修塔以壯臨平之山勢,託言灌民田而決水以符興化之讖辭;致侄俁之告變而謬為心疾,受孟詡之誣言而與之官爵;趙真欲輔之以妖術,張大成竊伺其奸意。駭動遠邇,聞者寒心,皆足以鼓惑天下,為害之大者也。”
甲子,詔:“蔡京特降授太子少保,依舊致仕,在外任便居住。”制略曰:“輕爵祿以市私恩,濫錫予以蠹邦用,藉助
姻婭,密布要途,聚引凶邪,合成死黨。以至假利民而決興化之水,托祝聖而飾臨平之山,豈曰懷忠,殆將邀福。屢有告陳之跡,每連狂悖之嫌,雖僅上於印章,猶久留於
里第,偃蹇弗避,
傲睨罔悛,致帝意之未孚,昭星文而申譴。言章繼上,公議靡容,固欲用恩,難以屈法。宜褫師臣之秩,俾參宮保之官。聊慰群情,尚為寬典。”
丙寅,門下侍郎
余深罷。深與
蔡京結為死黨,京既去國,深不自安,上疏乞罷,乃以資政殿學士知青州。
六月,庚午,御殿,復膳。
甲戌,遼主清暑於玉山。
蔡京久盜國柄,中外怨疾。見商英能立異同,更稱為賢,帝因人望而相之。時久旱,彗星中天,商英受命,是夕彗不見,明日雨。帝喜,因大書“
商霖”二字以賜之。
癸未,夏國貢於遼。
甲午,準布貢於遼。
乙未,慮囚。
秋,七月,辛丑,詔權罷方田。
遼主謁慶陵。
己未,
張商英言:“
當十錢,自唐以來,為害甚明,行之於今,尤見窒礙。蓋小平錢出門,有限有禁,故四方商旅物貨交易得錢者,必入中求鹽鈔、收買官告度牒,而餘錢又流布在街市,
故官私內外,交相利養。自當十錢行,一夫負八十千,小車載四百千。錢既為
輕齎之物,則告牒難售,鹽鈔非操虛錢而得實價則難行,重輕之勢然也。今欲權於
內庫並密院諸司借支,應於封樁金銀物帛並鹽鐵等,下令以
當十錢盜鑄偽濫害法,半年更不行用;令民間盡所有於所在州軍送納,每十貫官支金銀物帛四貫文,擇其偽鑄者,送近便改鑄小平錢,存其如樣者,俟納錢足十貫作三貫文,各撥還元借處。然後京城作舊
錢禁施行,乃可議榷貨通商鈔法。”
八月,庚午,
張商英又言:“陛下奮發英斷,慨然欲救錢輕物重之弊,一旦發德音,下明詔,捐棄帑藏數千萬緡錢寶,改當十為當三。令下之日,中外歡呼,萬口一舌。然而奸邪之在內者,密倡其說曰:‘不久必復,可畜以待也。’奸邪之在外者,曉民以
掠美曰:‘當三則虧汝,當七則中矣。’是以小民聽而和之,令出五十日,而猶未大孚也。
伏望陛下固志不移,使正議卒行,奸邪愧服,而消其兇悍不平之氣。”
乙亥,以
劉正夫為中書侍郎,
侯蒙為尚書左丞,翰林學士承旨鄧洵仁為尚書右丞。
戊寅,省內外冗官。
丁亥,行內外學官選試法。
閏月,辛丑,詔:“諸路事有不便於民者,監司條奏之。”
辛亥,遼主謁懷陵;己未,謁祖陵。
辛酉,詔戒朋黨。
以張閣知杭州。閣思所以固寵,乃因辭日,乞自領花石綱事,自此應奉益繁矣。
九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甲戌,遼主命免行重九節禮。
冬,十月,丁酉,立貴妃鄭氏為皇后。後,開封人,本欽聖殿押班。初,帝為端王,常朝欽聖太后,太后命後供侍;及帝即位,遂以賜帝。後性謹,善順承帝意,好觀書,章奏能自制。帝愛其才,竟立為後。
蔡京之免,知樞密院事鄭居中自許必得相,帝覺之,不果用。至是復以外戚罷為觀文殿學士、中太一宮使。
太白晝見。
遼主駐藕絲淀。
十一月,丁卯,祀圜丘,大赦;改明年元曰政和。
初,瓘自合浦放還,居四明。而其子正匯乾至餘杭,適聞蔡崇盛詫蔡京有動搖東宮之語,正匯即日自陳於杭帥蔡薿。薿方結京為死黨,遂執正匯送京師,而飛書告京,俾預為計。事下開封府制獄,知開封
李孝稱,酷吏也,乃並下明州捕瓘。士民哭送之,瓘不為動,既就獄,顧其子笑曰:“不肖子煩吾一行。”孝稱脅瓘使證正匯之妄,瓘曰:“正匯聞京將不利於社稷,傳於道路,遽自
陳告,瓘所不知。忘父子之恩而指其為妄,則情所不忍;挾私情以符合其說,又義所不為。況不欺不二,平昔所以事君教子,豈於利害之際有所貪畏,自違其言乎!蔡京奸邪,必為國禍,瓘固嘗論於
諫省,亦不待今日語言間也。”時內侍黃經臣監勘,聞所對,失聲嘆息,謂瓘曰:“主上正欲知實狀,右司第依此置對。”獄具,竟坐正匯以所言過實,流竄海島,而瓘亦有通州安置之命。至此方許其自便。
十二月,己酉,遼詔明年改元天慶。
庚戌,改謚靖和皇后為惠恭。
罷內藏東北出剩鹽鈔及六路上供錢鈔。
是歲,夔州江水溢。海水清。
出宮女四百八十六人。
遼境內大飢,惟保靜軍馬人望所治,粒食不闕,路不
鳴桴。遙授人望為
彰義軍節度使。時谷價翔踴,宿衛士多不給,蕭托斯和出私廩周之;旋召知南院樞密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