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撫順號驅逐艦(舷號:102),是中國
07型驅逐艦(北約代號:鞍山級),為前
蘇聯憤怒級驅逐艦,1953年6月4日前蘇聯出售中國,1954年10月26日在青島接收,曾作為中國海軍早期“四大金剛”之一。1989年退役後被江蘇江陰的一家拆船廠買去拆成廢鐵。舷號曾經為202,1974年改舷號為102。1969年5月進行現代化改裝,將魚雷改裝成兩座雙聯裝"上游"反艦飛彈,成為飛彈驅逐艦。
該艦其前身為蘇聯二戰前仿義大利式驅逐艦的設計的一艘以魚雷為主要武器雷擊艦,在蘇聯被命名“Резкий(尖銳)”號。
為了滿足中國海軍現代化發展需求,撫順艦於1969年5月進行現代化改裝,將魚雷改裝成兩座雙聯裝"上游"反艦飛彈,成為
飛彈驅逐艦。
接艦入役
1954年10月13日上午9時,由蘇聯海軍2艘驅逐艦、2艘掃雷艦、2艘潛艇組成的艦艇編隊,在蘇聯太平洋艦隊參謀長、海軍少將彼得洛夫率領下,從海參崴啟航,穿過對馬海峽,徐徐駛進青島港。自14日起,中國艦員便在蘇聯艦員的陪同下登上驅逐艦,航海、觀通、輪機、魚水雷等各專業,開始官對官、兵對兵的對口學習。同時,中蘇雙方進行碼頭停泊交接驗收,展開試航、試炮等工作。
1954年10月25日,中國海軍第一支驅逐艦部隊成立大會在青島永安大戲院舉行。青島基地政委盧仁燦宣讀了中共中央軍委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驅逐艦大隊”成立的命令,同時宣布任命蘇軍為驅逐艦大隊大隊長、劉成章為政委,蘇軍、劉成章並分別兼任“鞍山”艦艦長、政委,馬俊、王剛任“撫順”艦艦長、政委。
1954年10月26日,中蘇雙方在軍港碼頭上正式舉行驅逐艦交接簽字和命名授旗儀式。彼得洛夫代表蘇方、盧仁燦代表中方分別在交接證書上籤字。時任海軍參謀長的周希漢宣讀了中央軍委命令,將“列什切里內依”(意“記錄”)號驅逐艦命名為“鞍山”號,“列齊威”(意“神速”)號驅逐艦命名為“撫順”號。自此中國海軍有驅逐艦部隊。
改裝升級
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這批以魚雷為主要突擊武器的驅逐艦改裝成飛彈驅逐艦時,“撫順”號驅逐艦首當其衝,成為中國第一艘飛彈驅逐艦。“撫順”號1970年完成現代化改裝,將魚雷改裝成飛彈,成為飛彈驅逐艦。“撫順”號當初安裝的是第一種國產反艦飛彈――“上游一號”反艦飛彈,後來又曾試射“海鷹一號”反艦飛彈,為後來的國產第一代飛彈驅逐艦起到了鋪路石的作用。
性能參數
撫順號驅逐艦參考數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座БМБ-2型432毫米深彈發射裝置;2條投放軌,48枚КБ-3型錨雷或32枚ИТДМ型沉雷 |
服役事件
1955年11月,旗艦“鞍山”號率“撫順”艦組成驅逐艦編隊,參加在遼東半島舉行的陸海空合成抗登入戰役實兵演習。
1959年9月,旗艦“鞍山”號率“撫順”艦組成驅逐艦編隊,參加在浙江穿山半島舉行的陸海空合成渡海登入戰役實兵演習。
1963年9月30日-10月6日,
美國海軍驅逐艦“布魯 (Blue DD 744,Allen M. Sumner級)”號3次逼近
長山列島以東24.5海里處,用雷達跟蹤山東半島上空目標,偵察解放軍是否部署新型飛機或飛彈。“鞍山”、“撫順”2艦奉命前往監視並驅逐,先後向美艦發警告36次,雙方實彈對峙8晝夜,直至美艦撤退。
1977年5月1日-7月22日,以“鞍山”號為指揮艦,率“撫順”號等艦首次到台灣海峽為打撈沉船“阿波丸”號的作業護航警戒。
總體評價
撫順號驅逐艦完成現代化改裝,將魚雷改裝成飛彈,成為飛彈驅逐艦。“撫順”號當初安裝的是中國第一種國產反艦飛彈――“上游一號”反艦飛彈,後來又曾試射“海鷹一號”反艦飛彈。
該艦作為中國第一艘安裝飛彈的驅逐艦,為後來的國產第一代飛彈驅逐艦起到了鋪路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