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號驅逐艦

大連號驅逐艦

大連號驅逐艦(舷號:110,簡稱:大連艦),是中國海軍隸下的一艘飛彈驅逐艦,屬中國051型驅逐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連號驅逐艦
  • 英文名稱:Da Lian destroyer
  • 國家:中國
發展沿革,研製背景,建造沿革,服役歷程,服役動態,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20世紀50年代,中國建國初期,海軍基於國家現實經濟和科技狀況,奉行“空、潛、快”方針,即發展戰鬥機、潛艇、快艇,水面艦艇部隊大量裝備的是輕小型快艇、護衛艇,缺乏大型驅逐艦、護衛艦。當時主力驅逐艦是被稱為“四大金剛”的07型驅逐艦,以及4艘二戰前期英國和日本建造的老式驅逐艦。無論是數量還是艦載武器技術水平,都沒有能力保障核潛艇在領海線到大陸架之間廣闊海域不遭到反潛襲擊。
07型鞍山艦07型鞍山艦
1957年,中國獲得了部分56型驅逐艦(蘇聯稱“科特林”級火炮魚雷驅逐艦)技術設計圖紙資料。與此同時,海軍還成立了研究機構,開始驅逐艦研製方案的探討工作。1959年2月,海軍提出研製新型飛彈驅逐艦的構想,第一機械工業部船舶產品設計院一室於當年年底完成了草圖設計,在此基礎上,海軍科研部提出了研製飛彈驅逐艦的戰術技術要求。考慮該戰術技術要求較先進,一時難於研製出來,蘇聯56型艦動力裝置國內研仿工作已作安排,提出了驅逐艦的研製工作分三步走。
56型驅逐艦56型驅逐艦
1960年初,飛彈驅逐艦的設計方案剛剛提出時,恰逢中蘇關係惡化,多方面的原因導致對驅逐艦的研製未能列入計畫,中國海軍只能以“四大件”(主機、主炮、鋼材、飛彈)先行研製的方式,開始了第一代飛彈驅逐艦的研發之路。考慮到驅逐艦研製技術複雜,耗資也大,設備仿製周期長,對重大設備需作預先安排的特殊要求,海軍領導在多方支持下,徵得總參謀部同意,在國家財力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於1962年撥出800萬元經費用於驅逐艦關鍵配套設備的仿製,1963年,飛彈驅逐艦研製計畫重提,研製代號051。
037型獵潛艇037型獵潛艇
20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海軍缺乏對南海多個島嶼區域領土和領海的控制能力,雖然當時建造了037型獵潛艇用於南海巡邏,彌補承擔全國領海警戒巡邏的062型護衛艇噸位小和適航性差,也只能抵達西沙群島海域,更遠的主權島嶼依舊處於失控狀態。
1965年初,中國已掌握核子彈製造技術,並開始發展洲際飛彈,但飛彈的射程超過中國陸地國土範圍,一旦進行實彈試驗,就必須射向遠海。而洲際飛彈的數據測量與飛行姿態觀察,光靠地面無線電測量的話精度還不夠,必須出動海上測量船,同時必須有大型艦船擔任運載火箭海上試驗護航警戒任務。同時到1965年底,051型驅逐艦各項仿製設備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

建造沿革

1966年,中國國防科委、國防工辦根據中央軍委有關決定,組織六機部、海軍、有關工業部和研究院對新型驅逐艦進行型艦論證和設計研究。1966年6月,六機部正式下達試製051型驅逐艦的任務,由在湖北武漢的701所承擔總體研究設計和整體方案,李復禮、潘鏡英等主持設計工作。
051型研製歷程051型研製歷程
1967年4月,中國中央軍委第64次常委會批准了“海軍裝備科研‘三五’計畫”。至此,飛彈驅逐艦及其各項配套設備的研製列入國家計畫,正式開展工作,並於當年完成總體技術設計及審查後的修改,最後形成了總體方案。1967年完成技術設計後,同年5月開始施工設計。
1967年6月,中國國家計委、國防土辦、國防科委審查、批准了第一代飛彈驅逐艦的總體技術設計方案,隨即全面展開了總體施工設計和設備研製。
1968年12月24日,051型首艦在大連造船廠開工建造,1970年7月30日下水,1971年12月31日服役於中國海軍北海艦隊,艦名“濟南”。由於051型首艦被北約在大連造船廠發現,並停泊在旅順港,所以被北約命名為“旅大”級。051型驅逐艦建造的第一批次艦是基本型,由於需求數量較大,時間比較緊急,繼首制艦開工後在1970年相繼開工建造,由大連、廣州造船廠各建造3艘,上海中華造船廠建造1艘。
1974年底至1975年,051型設計定型。051型各艦最初只有舷號沒有正式命名,在役各艦於1986年根據中國海軍艦艇命名條例正式命名。
051型首艦105濟南艦051型首艦105濟南艦
1977年,為配合將於1980年進行的代號“718工程”的洲際飛彈飛行試驗和遠洋測量任務,對測量船隊和護航編隊實施統一指揮,中國海軍決定研製051Z型指揮艦(Z代表指揮)。1977年12月,051Z型第一艘132艦在上海中華造船廠開工建造,1980年交付東海艦隊。
1979年6月25日,051Z型第二艘110艦也在上海中華造船廠開工,1980年1月上船台,1981年8月20日下水,後曾因主機等設備不能按期交貨艦體在碼頭擱置了兩年。

服役歷程

1984年12月26日,110艦才交付北海艦隊。1980年代中期,進行了改裝。
大連艦大連艦
1986年,110艦正式命名為大連艦。
1990年代末,051型109艦進行改裝,升級了武器裝備,改裝現代化的火控系統與電子設備,2002年,110艦進行了類似109艦的現代化一次性改裝,安裝新型火控雷達、干擾火箭發射器、更新作戰指揮控制系統。
2019年5月16日,大連艦與開封號驅逐艦遵義號驅逐艦桂林號驅逐艦同時退役

服役動態

1988年,大連艦作為海軍指揮艦,參加了314赤瓜礁海戰,在南海戰備執勤6個月,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作戰,但作為海上指揮平台為502編隊指揮員提供了支持。
大連號參加海上閱兵大連號參加海上閱兵
2009年4月23日,中國海軍在青島舉行了國際海上閱兵式,這是中國海軍首次舉行多國海軍檢閱活動,大連號驅逐艦排在了驅逐艦兵力群第五位。

總體評價

051型驅逐艦其水平僅僅相當於20世紀50~60年代裝備,主要問題為:缺乏有效的防空、反潛火力;結構設計落後,整個艦體防水隔艙少,機艙之間也缺乏足夠的防護,設計抗沉和抗損性不佳;沒有完善的空調設備與核生化三防系統;通信與電子設備落後,早期型號沒有綜合作戰指揮中心;全艦噸位過小,艦的長寬比大,對剛度、強度帶來不利,適航性不佳;人機界面和居住性欠佳,機爐艙溫度高,沒有餐廳,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等。該級艦雖然技術水平不高,但結束了中國海軍依賴國外廢舊艦艇的時代,使中國海軍獲得了中大型艦艇的設計使用經驗,為日後設計更大型的艦艇奠定基礎。
051型驅逐艦是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型飛彈驅逐艦,是中國具備研製大型水面作戰艦船實力的見證(中國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