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改型
051DD型
1983年,國防科工委在北京召開新一代驅逐艦發展論證會議,會上確定了以051G型驅逐艦作為新型驅逐艦發展的第一步。1983年11月,051G完成設計方案的審查,方案確定,051G採用1985年之前的技術成果,這點改善近距防空能力,提高反艦能力,改進指揮系統的自動化和雷達、無線電設備的電磁兼容性,總體作戰效能較051D有大幅度提升。1977年10月28日,051DD首艦109號在大連造船廠開工,1979年11月3日下水,1982年12月25日交付南海艦隊,1986年命名為“開封”號。(
DD就是“通用型驅逐艦”的縮寫)051DD又分為051DT和051G型驅逐艦。 同時,051DD還在安裝了381甲對空警戒雷達,和347型快速反應雷達系統,仿製的RM-1290雷達取代了751型雷達,具有捷變頻體制的352丙雷達則取代了352甲雷達,並加裝了825電子對抗系統,電子設備整體達到西方70年代後期水平。並且,051DD裝備了更為先機的ZKJ-4型C3I和數據鏈系統,可實時自動處理60個目標,人工跟蹤60個目標,具備威脅評估、一定的戰術方案決策分析和輔助計算能力,還可配合電子戰和火控系統進行綜合化的末段防禦,實現了集中指揮,武器分散控制綜合使用等現代海戰原則。 中國於1987年與法國湯姆遜公司簽署協定,購進了兩套法國湯姆遜
海響尾蛇艦空飛彈系統。1989年10月至1990年12月,109艦在大連造船廠改裝期間,在艦尾原雙37mm艦炮處加裝了其中的一套“海響尾蛇”防空飛彈系統以進行試驗(另一套安裝在052型112艦上)。作為配套設施,109艦同時改裝了法國引進的湯姆遜-CSF TAVITAC作戰數據系統、“海虎”雷達,從英國引進的通訊系統等設備。1990年代末,109艦再次進行改裝,用4座四聯裝“鷹擊-83”(YJ-83) 反艦飛彈取代老式的“海鷹”反艦飛彈,用76A式雙37mm全封閉自動炮取代了原有雙37mm高炮,改裝現代化的火控系統與電子設備,包括360型搜尋雷達,342型、344型火控雷達等。中國對幾艘艦況較好的051型驅逐艦進行中期升級,均按109艦標準一次性升級、改造。2002年110艦接受類似的一次性改裝。 2003年左右,“湛江”號165艦連同“珠海”號166艦已完成了新一輪的現代化改裝:加裝了
法國的“海響尾蛇”近程防空飛彈系統,換裝了2座雙聯100毫米隱身主炮系統、4座四聯裝“鷹擊”—82/83反艦飛彈系統;艦橋結構做了重新設計,換裝了新型雷達電子系統,相應地對艦載指揮系統也進行了升級。改進後的165/166兩艦的綜合戰力(防空、反潛、反艦、電子戰等)已經接近中國海軍二代艦的水平,遠在同期接受改造的051型109/110兩艦之上。109艦1980年代中期開始被選作測試新裝備的平台。
051HE型
051HE型驅逐艦隻有1艘,即105“濟南”號。105艦1972年服役,1984年到1987年進行改裝。拆除後主炮改造成直升機平台,可以搭載2架法制“
超黃蜂”(我國稱Z-9A)反潛直升機,該型艦成為我國海軍051系列中唯一能夠搭載直升機的驅逐艦,武器系統其他與老式051驅逐艦並沒有什麼兩樣。(HE即英語“helicopter”的縮寫,意思是“直升機”) 1986年8月,為了驗證艦載直升機的搭載和使用,105“濟南”艦作為試驗平台接受了加裝直升飛機系統的改裝,在大連造船廠結合中修實施加裝直升機起降系統工程,改裝內容主要是拆除了艦尾的主、副炮,深彈發射器等設備,加裝了直升機起降甲板、各種助降設備以及機庫、航空油料艙,油料泵倉,洗滌水倉等設施,並增加了空、地勤人員艙室。1987年7月21日改裝工程完工,1987年12月24日105艦首次直升機著艦試驗成功,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裝備直升機的驅逐艦。當時引進法國技術研製的艦載作戰指揮系統安裝在105艦上進行裝載實驗,還曾經短時間內在直升機起降甲板加裝海紅旗-7飛彈發射器(試驗用途)。051型驅逐艦中加裝直升飛機系統的僅此一艘,北約將該艦列為旅大II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