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貞(朝鮮王朝中期權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沈貞(朝鮮語:심정,1471年11月7日-1532年1月9日),字貞之,號逍遙亭,本貫豐山。朝鮮王朝中期權臣。燕山君時登科,中宗時錄為靖國功臣,封花川君,與洪景舟南袞製造己卯士禍,打擊士林派。後官至左議政,被金安老指使台諫彈劾而下台流放,一年後被賜死。

基本介紹

  • 本名:沈貞
  • :貞之
  • :逍遙亭
  • 所處時代:朝鮮王朝
  • 民族族群:朝鮮族
  • 出生日期:1471年11月7日(成化七年閏九月二十五日)
  • 逝世日期:1532年1月9日(嘉靖十年十二月初三日)
  • 主要成就:中宗反正的靖國功臣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歷史評價,人際關係,

人物生平

沈貞的曾祖父沈龜齡出身寒微,後因協助朝鮮太宗李芳遠奪位而發跡,作為佐命功臣而受封豐山君。祖父沈寘官至南原府使,父親沈膺因參與平息李施愛之亂而被錄為敵愾功臣,封豐山君。沈貞於弘治五年(1492年,朝鮮成宗二十三年)中司馬試,成為生員。弘治十五年(1502年,朝鮮燕山君八年)在謁聖文科中被點為探花,歷任承文院檢校、司憲府監察,後入弘文館,歷任副修撰、修撰、副校理、校理、副應教,弘治十七年(1504年,燕山君十年)丁母憂。
沈貞自幼“才器過人,酷貪功名”,等到朴元宗等人密謀政變時,他加入其中,自詡“善謀處變”,被稱為“智囊”。後來政變成功,中宗繼位,沈貞也被策為三等靖國功臣。翌年與南袞等告發李顆等的政變陰謀,封花川君,此後歷任弘文館應教、漢城府右尹、黃海道觀察使、戶、刑、吏曹參判、開城府留守等職,至正德十二年(1517年,朝鮮中宗十二年)升任刑曹判書,翌年移拜議政府右參贊、吏曹判書、漢城府判尹等職。
在此期間,中宗起用趙光祖為首的士林派,與沈貞、南袞、洪景舟等所謂勛舊勢力對立。他通過敬嬪朴氏本家的問安婢子來讓朴氏說趙光祖壞話,從而引起宮廷對趙光祖的疑心。到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宗十四年)十一月釀成己卯士禍,趙光祖被流放並賜死,沈貞等重新得勢。其後他歷議政府左參贊、知義禁府事、議政府右贊成。嘉靖二年(1523年,中宗十八年)丁父憂,終制後拜禮曹判書,歷任司憲府大司憲、刑曹判書等職。期間與南袞一起排擠中宗新寵臣金安老,並在刑曹判書任內釋放所有獄囚,製造“囹圄空虛”的現象以粉飾太平,得到中宗褒獎。嘉靖六年(1527年,中宗二十二年)正月升任右議政,當年發生灼鼠之變,沈貞不但不幫曾經的盟友敬嬪朴氏,還落井下石,參與陷害朴氏。同年十月升左議政。擔任宰相期間,他與李沆、金克愊狼狽為奸,公開宣揚“貪可使“,“凡守令廉謹者,指以為有趙光祖余習,輒斥去之。為守令者,不務恤民,專事橫斂,而諂附大臣”,導致吏治敗壞、貪風大盛,故當時“言貪則必以沈貞、李沆、金克愊為首”。
金安老為了重返朝廷,以保護東宮及平反己卯為誘餌,教唆台諫攻訐沈貞,沈貞遂於嘉靖九年(1530年,中宗二十五年)十一月倒台,流放平安道江西郡。翌年十月,在漢城鐘樓(今普信閣)發現誹謗朝廷的榜文,被指控是沈貞的兒子沈思順的筆跡,再加上從沈思順家裡搜出的《登南山放糞詩》(沈思順在南山大便時所作)中有“一聲雷雨掀天地,香滿長安百萬家”之句,令中宗厭惡,沈思順被嚴刑拷打而死,沈貞也於十二月初一日被中宗傳旨賜死,初三日在江西接旨,他南向再拜,連說兩次“冤讎金安老”,隨後喝下毒酒而死。他與李沆、金克愊被稱為“辛卯三奸”。

軼事典故

沈貞得勢後,在漢城西南郊陽川縣東北孔岩的漢江岸邊搭了個亭子,號為“逍遙亭”,其形勝為漢江以下沿江亭榭之最。沈貞在逍遙亭上掛了一副對聯,寫道“青春扶社稷,白首臥江湖”。某天晚上,一個俠客少年闖入逍遙亭,抓起沈貞的頭髮,說:“汝作士禍,善類終盡,宗社幾覆,何敢以扶社稷、臥江湖等說作詩懸板乎?汝若不亟改扶、臥兩字,吾當斬汝!”沈貞嚇得魂不守舍,只得答應,並問改扶為危、改臥為蟄如何,俠少否決,要他分別改為“傾”和“污”。沈貞被迫聽命。

歷史評價

朝鮮王朝實錄》:沈貞以奸邪之魁,肆鬼蜮之毒,竄殺忠賢,空人家國,其禍至今未泯,是乃萬世罔貸之罪也。

人際關係

  • 父親:沈膺
  • 母親:徐氏(徐文翰之女)
  • 妻子:許氏(?—1534年,許塘之女)
  • 兒子:沈思恭(官至內資正)、沈思遜(官至滿浦僉使,1528年被女真人殺死,其子沈守慶為朝鮮宣祖右議政)、沈思順(官至右副承旨,1531年死於獄中)、沈思訥(庶子)
  • 女兒:二人(分別嫁金億、韓胤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