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這實為嶺南一絕。道場建於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621年),由時任
瀧州永寧縣令的陳普光與僧人惠積主持建造。道場位置在龍龕岩洞的洞口石室前,東南方向,一座兩進。在道場正殿神龕的北壁畫有一幅“當陽像”,即當朝皇帝李淵的畫像。左右兩旁廂房,繪有飛仙、寶塔、羅漢、聖僧的壁畫。道場眾僧禮佛,“洪鐘一扣,響徹三十三天,石磬再鳴,還聞十八地獄,紅幡外颶,彩影亂於雲霓,香菸內騰,素氣通於迥就。”為此,
道場成為嶺南一著名佛教聖地。道場的第一、二代主僧分別為本地人惠積和寶亮。在唐高宗李治上元年間(674—676年),當地人陳普光的長子陳叔瓊,在神龕中建造“當陽連地尊像”一座,即唐高宗李治的立地像。公元690—698年之間,有效趾郡(即現越南)僧人寶聰,來龍龕道場頂禮膜拜,並與陳叔瓊一道,對道場作了進一步的修建,寶聰並作主持。陳普光死後,陳叔瓊的三位胞遞陳叔、陳叔瑋、陳叔便令其門宗於道場之南(正門內)建造釋迦牟尼尊像一座。該道場曾於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年)進行過第一次重修。到武則天年代,尤其崇尚佛教。武則天自號“金輪聖神皇帝”(“金輪聖神”是佛教名詞)。至武則天聖歷二年(699年),在全國上下一片崇佛的環境影響下,由陳普光的孫輩主辦,對道場進行第二次重修。這是大規模的重修,其時請當朝位列公聊、且在國都長安供職的瀧州開陽(現羅定市船步鎮)人陳集原撰文以紀念此盛事。
相關故事
有一年,嶺南大地出現罕見旱災,以致農作物失收,民眾糧食緊缺。因當時
瀧州在嶺南為富裕地區,春州(今廣東陽春市)、新州(今廣東新興縣)等周邊地區難民大量湧入。時任父母官陳普光與惠積商議決定把龍龕道場設為臨時避難場所,在瀧州大地進行募捐物資、糧食集中供應難民日常需求。但由於難民數量較多,日常用餐已經沒有米飯,僅供應油味糍也難以維持。看著儲備糧食日益減少,而正在這時候,在廚房幫工的惠能不小心把盛滿米漿的大桶弄偏了,桶內剩下的米漿不到一半。惠能如實向惠積師傅匯報,惠積師傅沒有責怪他,自己來到廚房,看了一下,讓惠能去生火,自己就往桶里加滿了清水,重新攪拌一次。米漿變得很清稀,然後惠積師傅輕輕地往容器內倒入一勺米漿,拿起來左右擺讓其平鋪在容器周圍,跟著就放入鍋內蒸。由於這次米漿很清稀,且比較薄,很快就熟透了。惠積師傅把蒸熟透的油味糍直接拿出來,並沒有加第二層,但卻發現這次的油味糍白如雪花、薄如蟬翼、晶瑩剔透,惠積師傅與惠能都感到驚訝。馬上嘗試一下,吃起來鮮香滿口、細膩爽滑、還有一點點韌勁,味道一點也不比原來的油味糍差,簡直就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這樣做出來的油味糍,不但味道好,且也可以在一定原料情況下提高了產量,惠積馬上分咐惠能與其他徒弟採用這種方法做食物。由於這種方法做出來的油味糍太薄了,不能像之前的可以分成一塊塊,所以只能全部鏟回一堆然後再分切成一段段或不分。這就是腸粉做法的由來,但當時還沒有叫做腸粉,為了與原有油味糍區分,大家就叫它做油味糍。災難還沒有得到減輕,惠積親自參與改進油味糍片改進研究工作,之後安排寶亮、惠能等弟子為瀧州百姓傳授新油味糍做法,這種油味糍片很快就在瀧州大地傳播開。惠能很懂感恩,在傳播過程中幫起了個新的名稱,叫作惠積糍。由於惠積糍源自龍龕道場,當地也有人稱之為龍龕糍。
乾隆年間,乾隆皇帝游江南那會兒,受了吃客大臣紀曉嵐的蠱惑,專門拐到羅定州吃龍龕糍。當吃到這種"夠爽、夠嫩、夠滑"的龍龕糍時,乾隆讚不絕口,並乘興說:這糍並不算是糍吧,反而有點像豬腸子,不如就叫
腸粉吧。後來他回到了京城,還對
羅定腸粉念念不忘,而腸粉亦因此在廣東傳開了,越開越多腸粉店。
石刻題記
《龍龕道場銘並序》石刻的研究價值,涉及隋唐史、宗教史、文學史以及盛唐時期羅定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民俗和地方志諸多方面。岩中還有
馮龍官、
儀克中、何仁鏡、何惠祁、陳士彬、灣溪菊主人等歷代名人雅士訪碑時的石刻題記、題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