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定龍龕岩摩崖石刻

羅定龍龕岩摩崖石刻

龍龕道場位於現在的羅定市苹塘鎮談禮村境內,“道場”是佛教徒誦經禮佛的場所,隋朝大業九年(613年),全國統一改寺院稱“道場”。

龍龕道場是羅定市的一處重要文化與自然遺產,1989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羅定龍龕岩摩崖石刻
  • 地理位置:廣東省雲浮市
  • 作者陳集原
  • 年代唐代
  • 屬性: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歷史,龍龕銘序,歷史價值,

地理歷史

“龍龕道場”所處的龍龕岩是在一座孤峰下,據傳有老龍蛻骨於岩洞中,故名龍龕。岩洞南北走向,捲曲百米,如巨龍穿山而過,留下龍身的印模,絕無人工斧鑿的痕跡,真是巧奪天工,人們稱謂“龍龕脫骨”。這實為嶺南一絕。道場建於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621年),由時任瀧州永寧縣令的陳普光與僧人惠積主持建造。道場位置在龍龕岩洞的洞口石室前,東南方向,一座兩進。在道場正殿神龕的北壁畫有一幅“當陽像”,即當朝皇帝李淵的畫像。左右兩旁廂房,繪有飛仙、寶塔、羅漢、聖僧的壁畫。道場眾僧禮佛,“洪鐘一扣,響徹三十三天,石磬再鳴,還聞十八地獄,紅幡外颶,彩影亂於雲霓,香菸內騰,素氣通於迥就。”為此,道場成為嶺南一著名佛教聖地。道場的第一、二代主僧分別為本地人惠積和寶亮。在唐高宗李治上元年間(674—676年),當地人陳普光的長子陳叔瓊,在神龕中建造“當陽連地尊像”一座,即唐高宗李治的立地像。公元690—698年之間,有效趾郡(即現越南)僧人寶聰,來龍龕道場頂禮膜拜,並與陳叔瓊一道,對道場作了進一步的修建,寶聰並作主持。陳普光死後,陳叔瓊的三位胞遞陳叔、陳叔瑋、陳叔便令其門宗於道場之南(正門內)建造釋迦牟尼尊像一座。該道場曾於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年)進行過第一次重修。到武則天年代,尤其崇尚佛教。武則天自號“金輪聖神皇帝”(“金輪聖神”是佛教名詞)。至武則天聖歷二年(699年),在全國上下一片崇佛的環境影響下,由陳普光的孫輩主辦,對道場進行第二次重修。這是大規模的重修,其時請當朝位列公聊、且在國都長安供職的瀧州(現羅定市)人陳集原撰文以紀念此盛事。於是,陳集原便寫下了流傳千古的《龍龕道場銘並序》。這是《龍龕道場銘並序》的來由。陳集原,時官拜“冠軍大將軍行使左豹韜衛將軍”,授予“上柱國穎川郡開國公”等勛位、爵位,且“世為嶺表酋長”。其祖父佛智,南朝陳初為南靖太守,歷任羅州及西衡州刺史,封安靖郡公,父龍樹仕唐,歷任瀧、南扶、建、萬、普、南施六州刺史,封鄱陽縣開國男,子仁謙,仕至知兵馬使。自佛智以下四世鄉賢,均是嶺南地方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龍龕銘序

陳集原所撰寫的“銘序”,鐫刻於岩洞西側石壁靠洞頂處。“銘序”文楷書陰刻,高0.8米,寬1.1米,共1238字,分41行,每行字數從20餘字到40餘字不等,字方寸大小,帶北碑風格,間有行體,鐫刻技藝精湛,字跡清晰可辨,內有武則天時代創製新字12個,是我國石刻與文字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遺蹟。《龍龕道場銘並序》無書者與刻者姓名,石刻內容敘述了龍龕道場修建演變的歷史以及對佛教思想的頌揚。該石刻以其年代早、刻字多、保存好、價值高而著稱於世,被譽為嶺財第一唐刻,不少文人、學者、金石家對“銘序”及石刻稱頌有加。清代西江名士彭泰來寫有“嶺南唐刻今在世,屈指最古龍龕銘”詩句;清時才子葉恭綽贊其文章及石刻之佳“為嶺南諸碑之冠”;清代金石家歐陽廉稱其刻文為“粵中第一古碑”;旅港著名學者吳天任更譽其“文章優美,駢詞工麗,和唐太宗撰《三藏聖教序》風格略同。”其後,“銘序”收錄入《全唐文》和《廣東文征》中。

歷史價值

龍龕道場的建立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八十多年的歷史,龍龕石刻所記錄的嶺南佛教盛況,是可證嶺南之文化亦同臻發展。《龍龕道場銘並序》的研究價值,不單是石刻、書法與文字,所涉及的還包括嶺南隋唐史、宗教史、文學史以及盛唐時期西江地區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民俗、地方史志等諸多方面,而且對武則天主政期間朝廷與嶺南民族的良好關係等等均有體現,這些都有其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羅定龍龕岩摩崖石刻
羅定龍龕岩摩崖石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