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輻麥19

龍輻麥19

龍輻麥1是育種者: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用品種(九三3u90/九三少)SP4/龍麥26選育而成的小麥品種。 由申請者:提出申請,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2012年12月24日經第三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麥2012014。

省級審定情況:2011年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輻麥19
  • :植物界
  • :禾本科
  • :小麥屬
  • :普通小麥
  • 品種:龍輻麥19
國審麥2012014,黑審麥2008001,

國審麥2012014

特徵特性:春性中晚熟品種,成熟期比對照墾九10號早1天。幼苗直立,分櫱力強。株高平均92厘米。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紅粒,角質。2009年、2010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穗數40.0萬穗、37.7萬穗,穗粒數32.3粒、26.9粒,千粒重35.5克、39.1克。抗倒性好。抗病性鑑定:葉鏽病免疫,中抗稈鏽病,高感赤霉病和白粉病,中感根腐病。混合樣測定:籽粒容重813克/升、818克/升,蛋白質含量13.78%、16.14%,硬度指數63.9、67.1;麵粉濕麵筋含量29.0%、33.1%,沉降值38.0毫升、44.5毫升,吸水率61.7%、66.8%,麵團穩定時間2.4分鐘、2.4分鐘,最大拉伸阻力148E.U、75E.U,延伸性20.8厘米、22.1厘米,拉伸面積42.6平方厘米、25.4平方厘米。
產量表現:2009年參加東北春麥晚熟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49.5千克,比對照克旱20號增產10.0%;2010年續試,平均畝產320.8千克,比對照墾九10號增產9.5%。2011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83.2千克,比墾九10號增產6.5%。
栽培技術要點:1.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行距15厘米,畝基本苗40~43萬。2.秋深施肥或春分層施肥,三葉期壓青苗。3.及時防治病蟲,成熟時及時收穫。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東北春麥區的黑龍江北部、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種植。

黑審麥2008001

  • 品種名稱:龍輻麥18
  • 國家級審定編號:黑審麥2008001
  • 品種來源:以小麥純系龍94-4083經航天誘變後系譜選擇方法選育而成。
  • 選育單位: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研究所
    特徵特性
強筋小麥。幼苗匍匐,株型半披散,株高90厘米,花為半開穎型,小花數一般為15~20個。穗紡錘型,有芒,千粒重38克左右,容重809.5克/升。品質分析結果:蛋白質含量15.58%~17.09%,濕麵筋含量35.9%~38.2%,穩定時間7.8~12.5分鐘,抗延阻力460~603E.U,延伸性16.4~20.1厘米。接種鑑定結果:對稈鏽病21C3CTR、21C3CFH、34C2MKK、34MKG等均表現為高抗,中感赤霉病,中抗根腐病。在適應區,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84天左右。
在適應區3月末至4月初播種,選擇中上等肥力地塊種植,採用15厘米機械條播栽培方式,公頃保苗650萬~700萬株。秋施底肥,春施種肥,施肥量300公斤/公傾左右,以N:P:k=1.1:1.0:0.3的比例秋施總肥的2/3,春施總肥的1/3,機械施用。秋翻秋耙秋整地,適時播種,播後鎮壓,三葉期壓青苗1~2次,並結合化學除草葉面噴施N3.75公斤/公頃、KH2PO43公斤/公頃,及時防病滅蟲,適時收穫,單收單儲,保證品質。
產量表現
2005~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3578.8公斤,較對照品種墾紅14增產10.0%,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4137.9公斤,較對照品種墾紅14增產8.0%。
適應區域
黑龍江省東部麥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