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蓋山中有石湫,人傳為龍窟。每當霧靄籠罩則必下雨,故名龍蓋山,相傳唐代將軍李靖曾在此屯兵,後人在此山右側建有李衛公祠,現闢為南嶽山森林公園。
基本介紹
發展歷史,景區典故,
發展歷史
龍蓋山是“繡林十景”之一,位於湖北省石首市城內,又名南嶽山,西與馬鞍山、筆架山連錦挺立。山底湖緊旁龍蓋山腳,碧波蕩漾,水藍如天,倒影龍蓋山雄姿。有美女伴英雄之喻。三國時期在山上興建南嶽祖師殿,明代修建一天宮,二天宮,奎文閣等,組成南嶽宮建築群。解放後不久,在山水正對面建了學校,就是現在的南嶽中學,龍蓋山在此時亦更名為南嶽山。
景區典故
傳說,很久以前: 在石首江邊住著一戶姓徐的人家。家中住有徐思道、徐學儒兄弟二人,俱已娶妻生子。老大徐思道不愛孔孟之學,專嗜修仙煉道、篤信長生不老。老二徐學儒喜好讀書,終日手不釋卷,發誓將來要成為有用之人。
一天早上,天剛發亮,老二便起床了,他要借著早晨的新鮮空氣,頭腦清醒,多讀幾本書。打開大門,他見天氣陰沉沉的,望望眼前的山峰,一片灰濛,沒有了來時那種清翠欲滴的秀色。極目遠眺,老二一驚,遠處的山嵐上橫斜著一個擺動的巨大物體,定睛一看,像是傳說中的龍。老二一向不信鬼神,也不相信有什麼龍,他從書中得知龍只是一種圖騰。但眼前的景象把他搞糊塗了。他急忙走到哥哥的窗前,把徐思道叫了起來。“哥哥,你快起來,看著對面山上好象有一個什麼怪物!”老大趕忙披衣起床,幾步來到大門呂,順著學儒手摜的方向望去,果真是看見了一長條灰色的物體罩在對面山上,不禁驚叫起來:“呀!是一條龍。”老大本就是個十分迷信的人,又在睡眼朦朧之中,便斷定是條龍睡在對面的山頂上。甚至龍頭、龍身、龍足及龍身上的鱗片、腳上的龍爪都分得一清二禁止。他趕忙淋浴更衣,從室內搬出一張香案,點燃蠟燭香紙,跪下身去,頂禮膜拜起來。他不公自己燒香磕頭,還喊學儒來磕頭。學儒說:“哥哥,你怎么不弄清那東西的來龍去脈就瞎拜起來?”思道說:“肯定是條龍”。學儒說:“何以見得?”思道說:“我親眼所見,眼見為實嘛!”學儒不以為然,兩弟兄你一言我一我一語地抬起槓來。爭了半天,沒有結果。過一會,山上那片帶狀東西消散了。 學儒說:“你看,是一片雲,已經散了。” 思道說:“明早再看,如果再次出現,必定是一條龍。”
第二天,兄弟倆起了個大早,從大門口向外一望,果然如昨日情形,對面山脊上像蓋著一條被子。老大不禁叫了起來:“果然是一條龍。”學儒仍然將信將疑,兄弟倆自然又有一番爭辯。爭來爭去,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二人決定爬上山去實地看看。哥倆換了行頭,帶了乾糧水壺,向對面的山上走去。走了很長的時候,二人登上了山頂。從山頂向四周一望,白霧覆蓋著原野與河流,在陽光的照射下,河水波光粼粼,原野阡陌縱橫,一派美不勝收的景象。哥倆無心賞這大好景致,專心專意尋找橫在山上的龍。兩人找了半天,直至汗流浹背,也沒有找到任何東西,學儒說:“老大,我們回家吧。”便坐在一塊石頭上不動了。思道不肯,說:“再找一找”。一個人又找了半天,仍然一無所獲。弟兄二人只得回家了。
晚上,思道在床上翻來復去的睡不著。他想,這條龍飛到哪裡去了呢?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想著想著,他進入夢鄉構中他看到了一個水池,於是向水池中間走去。這水池外面看著不大,但越往下走,裡面越深,深得看不到底。他繼續往下走,不知走了多久,前面出現了一道門。走進門去,裡面金碧輝煌的大廳,大廳正中間放著一排龍椅,正中龍椅坐著一個老者。老者面額高聳,兩目如電、鶴髮童顏,白鬢飄逸。思道剛要動問,老者開口說話了:“來者是徐思首吧!老朽恭候多時了。”思道一驚:這老者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必非凡人。定睛一看,老者仙風道骨,不覺上前一拜,口中說道:“弟子徐思道拜見仙翁”。老者說:“請起,請起”。邊說邊拄著拐杖下了龍座。“我知道你是一個信道之人,故爾指引你到我這洞庭龍宮走一遭,與你交個朋友。”思首聽了大驚,我怎么到了洞庭湖了?這老者必是洞庭龍君。不覺跪下叩頭,虔誠至極。老者說:“我就是洞庭龍君,請起。”思道貌岸然爬起來,畢恭畢敬地站在龍君一旁。龍君說:“最近我到北洞庭查視一趟,還到你空對門那個山上盤桓了幾日,你們家鄉那座山是盤古開天地時留年的一座福山,可保貴鄉出將入相”。“啊!我和我家老二看見的龍原來是洞庭老君,失敬失敬/。”正要行禮,忽然被人推了一下,睜開眼一看,老二站在旁邊焦急地叫著,他揉了揉眼,自言道:“啊,原來是在作夢。”老二問:“哥哥,你睡在床上喊什麼?”思道便把夢中情景說了一遍,學儒不信,思道說一定是洞庭老君到了對面山上,那個山沒有名字,洞庭龍君為它作被蓋在山上,我看就叫龍蓋山吧,老二說,你為山取這名,我還是贊成。
老二詩興來了,當退職賦詩一首:山上石湫小潺潺,蛟龍盤旋蓋冊嵐。願是龍君送福祉,此山就喚龍蓋山。
龍蓋山名就此流傳下了。過了許多年,龍蓋山上修起了南嶽祖師殿,大家就把龍蓋山改叫南嶽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