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舞(洪澤湖水上舞龍、黎城龍舞),淮安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舞蹈類擴展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舞(洪澤湖水上舞龍、黎城龍舞)
- 類別:傳統舞蹈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
歷史淵源
龍舞是一項傳統的民間舞蹈,因舞者持形似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龍的道具,穿梭舞動而得名。龍的形象源於我國古代的圖騰崇拜,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徵。龍舞歷史悠久,漢代已有了形式比較完整的龍舞。據漢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記載: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舞青龍,夏舞赤龍和黃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每條龍都有數丈長,每次5—9條龍同舞。龍舞於清末民初時傳入淮安地區,現淮安各地都有流傳。現在民間的龍舞不僅有很高的技巧性,而且表演形式越來越豐富多彩。
舞蹈特色
龍舞一般在廟會、節會及大型慶典活動時表演。道具“龍”以竹為料,用鉛絲將竹篾扎製成圈,圈圈交錯連環,再用4根長繩將竹圈連線成串,外蒙黑、黃或白色布圍。用竹篾扎一球體,安上把柄稱“龍珠”或“繡球”, 道具“龍”一般為11節或13節,長約10米左右,表演者9—19人。表演時,一人持“龍珠”在前舞蹈,舞龍者在龍頭的帶領下,跟隨“龍珠”變換動作,上下舞動,左右盤旋。動作套路有“二龍戲珠”、“雙龍出水”、“火龍騰飛”、“蟠龍鬧海”等。旁邊有鼓、鑼、鈸等樂器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