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甲丙

龍甲丙(1922~1983),藝名鳳霞,安徽省望江縣涼泉鄉人。望江縣著名黃梅戲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甲丙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22年
  • 逝世日期:1983年
個人生平,演藝成就,社會評價,

個人生平

幼讀私塾,因家貧,未及三年便輟學,幫人放牛打工。14歲隨父跟班學藝,後拜胡玉庭為師。民國30年,隨班在宿松鳳凰埠首次登台主演。爾後,多次跟班到太、宿、望、懷及彭澤等縣流動演出。1952年,與父及同行在家鄉組辦縣第一個黃梅戲班——“涼泉流動班”。1953年受聘於涇縣大眾劇團,1954年回鄉,參加望江縣黃梅劇團,1960年任劇團副團長。他先後參加安徽省及安慶行署舉辦的藝人訓練班和省導演訓練班。多年的舞台藝術實踐,使他逐漸成為一個頗有成就的黃梅戲演員。

演藝成就

龍的父親龍昆玉是黃梅戲老藝人。由於父親的耳提面命,自幼就打下了良好的藝術根基。民國28年,在懷寧參加京徽合演,又向許多京劇名藝人領教了不少京劇表演程式和演唱技藝。他習藝刻苦,從藝認真。一腔一板,一招一式,一顰一笑,均刻意精心。他扮相、嗓音、身段俱好,初演花旦,即神彩迷人;後演小生,亦俊逸瀟灑。民國33年,在太湖徐橋演《梁祝姻緣》中的祝英台,徐橋鎮一塾師觀後,寫詩讚云:“嫵媚天然畫不成,珠喉反囀遏行雲。問君如許風流骨,修到今生是幾生?”由此可見他舞台形象風采於一斑。他主演梁祝《樓台會》一剛巧帶乾彩,堪稱絕招,當演到“山伯歸天”一節時,七孔漸漸流血,觀眾駭然。
龍一生從藝,推崇“演人不演戲”的名言,注重把握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他不僅演古裝戲精益求精,而且演現代戲也刻意琢磨,務必求真。1954年,政府號召演現代戲,習慣於古裝戲程式動作的龍甲丙,知難而進,他為了角色需要,極力尋找生活中的典型。他與社會各界人物廣泛接觸,有時連街上小販和要飯的小孩都交朋友。他在《春風吹到諾敏河》、《中秋之夜》、《白毛女》、《黨的女兒》、《年青一代》等30多個現代戲中,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

社會評價

他在出席安徽省安慶地區戲曲會演的《白雲之鄉》、《漁村凱歌》等劇中都擔任了主要角色,並獲表演一、二等獎。龍數十年如一日,躬身藝壇,矢志不渝。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雖年事已高(人稱“半百小生”),熱情仍不減當年,上山下鄉,登台表演,傳授技藝。1979年,獲安慶地區青年演員基本功表演一等獎的《描藥方》的唱腔,就是經他口授而加工整理的。由於他在繼承和發展黃梅戲藝術、熱心為民眾演唱、熱情培養青年演員等方面都作出了優異成績,一直受到民眾的讚揚和尊敬。他曾連續當選二至六屆縣人民代表,1981年,被推為縣政協常務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