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形太極拳

龍形太極拳又稱武當龍形太極拳,是太極拳富有特點的一種練習形式,該太極拳由司星(新)三傳承下來,由楊式太極拳演化而來,主要在天津一帶傳承,特點較為突出,值得關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形太極拳
  • 主要傳承人:司星三
  • 主要傳承地:天津
龍形太極拳的來源,主要套路,基本特點,

龍形太極拳的來源

關於龍形太極拳的來源,主要有兩種說法:
(1)據門人介紹該拳為宋朝道士張三豐流傳,清光緒年間,武當山道士裴元辰雲遊至北京,傳給司世明(字新三),司世明傳給早年在天津鐵路局工作的山東濟南人張振之(芝)(1894-1970)。張振之(芝)傳給張鴻逵、閆行莊、曲朝祿、周文濤、王逸樵、熊春懋等,此拳開始在天津得到較為廣泛的流傳。[1]
(2)楊露禪在北京端王府教拳時傳授給端王府總管王蘭亭(永泰),1872年楊露禪去世後,王蘭亭代師授藝,傳於端王府文案司星三(世銘)和端王府管地畝的李瑞東。
司星三學得該套路後,僅秘傳給外甥張振芝。張振芝則將之發揚光大,其著名弟子有吳子云、王逸樵、靳學忠等人。[2]

主要套路

武當龍形太極拳共分春、夏、秋、冬四路,從其中的懶扎衣法、左右單鞭、抱虎推山、推窗望月、海底撈針、左右分腳、斜飛、金雞獨立、倒攆猴兒、雲手下式、彎弓射虎來看,該拳與楊式太極拳、陳式太極拳有較大的關係。

基本特點

武當龍形太極拳動作多為中下盤架勢,練習時斜里寓正,兩足處處內扣,拳套練完需一個多小時,運動量極大。根據田野調查,該拳有傳人稱之為狄龍派太極拳,實際上應與武當龍形太極拳一樣,只是師承不同而已。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武當龍形太極拳與青龍太乙十三式亦有許多共同點,其間的淵源關係,留待進一步考察。
  
[1]天津市地方志編修委員會:《天津通志·體育志》第67頁.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4年版。
[2]天津市體委武術挖整組:《天津市武術拳械錄(未公開發行資料)》第22-23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