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尾道”起源於戰國時期的高台建築,隨著建築高度的降低,其道前高后卑,下塌於地。逶迤屈曲,宛如龍尾下垂,故謂之龍尾道。
“龍尾道”形式的踏道,到宋以後不再使用,但宋代的踏道形式,仍保留“龍尾道”的遺蹟,如河南濟源濟瀆廟淵德殿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尾道
- 所屬年代:唐代
- 典故:太平御覽
- 地點:長安含元殿前的甬道
“龍尾道”起源於戰國時期的高台建築,隨著建築高度的降低,其道前高后卑,下塌於地。逶迤屈曲,宛如龍尾下垂,故謂之龍尾道。
“龍尾道”形式的踏道,到宋以後不再使用,但宋代的踏道形式,仍保留“龍尾道”的遺蹟,如河南濟源濟瀆廟淵德殿遺址。
《登龍尾道南望憶廬山舊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做。原文 登龍尾道南望憶廬山舊隱 龍尾道邊來一望,香爐峰下去無因。青山舉眼三千里,白髮平頭五十人。自笑形骸紆組綬,將何言語掌絲綸?君恩壯健猶難報,況被年年老逼身。作者簡介...
踏龍尾,讀音是tà lóng wěi,漢語詞語,意思是蹋龍尾。解釋 1.亦作"蹋龍尾"。 2.龍尾是唐代朝堂含元殿側的走道,踏龍尾謂行走龍尾道上。意謂受到皇帝器重,而居顯要之職位。出處 唐·韓愈《酬司門盧四兄雲夫院長望秋作》...
殿兩側為鐘鼓二樓,殿下有倚靠台壁盤旋而上的長達75米的龍尾道,整個建築群呈巨大的“凹”字形。含元殿體量巨大,氣勢壯麗,極富精神震懾力。並影響明清紫禁城的午門形制。唐詩中的“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九天閶闔開宮殿,...
龍尾道 軒轅廟前的龍尾道,共設95級石質台階,經五個踏步組逐級登高,寓意黃帝“九五之尊”,至高無上。 山門 由龍尾道向上即登臨廟院山門,山門位於軒轅廟中軸線上,為仿漢風格的石質建築,建築面積224平方米,五開間布局,4.8米高的18...
西安市新城區革新街位於北郊自強東路北側。北至唐含元殿遺址,位在唐丹風門大街東半面上。當時包括兩側御溝、柳堤寬300米。與今二馬路相交什字北為當年下馬橋(金水橋),北端至含元殿有寬50.5米、長75米的龍尾道,拾級而上可至殿上...
2015年4月5日上午,乙未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陝西省黃陵縣隆重舉行。萬餘名海內外中華兒女的代表,滿懷虔誠與崇敬之情,穿過軒轅橋,登上龍尾道,齊聚於軒轅殿祭祀廣場。典禮由中共陝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江澤林主持,在優雅的頌樂...
含元殿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北郊龍首塬南端的高崗之上,包括大殿、兩閣、廊道、大台、龍尾道和殿前廣場,總面積約70,000平方米。含元殿遺址是唐長安城三大宮室中規模最大的一處。中文名 含元殿遺址 地點 西安北郊龍首塬南端的高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