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瓜片(齊雲瓜片)

六安瓜片

齊雲瓜片一般指本詞條

六安瓜片,中華傳統歷史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簡稱瓜片、片茶,產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別山一帶,唐稱“廬州六安茶”,為名茶;明始稱“六安瓜片”,為上品、極品茶;清為朝廷貢茶

六安瓜片,為綠茶特種茶類。“具有悠久的歷史底蘊和豐厚的文化內涵。在世界所有茶葉中,六安瓜片是唯一無芽無梗的茶葉,由單片生葉製成。去芽不僅保持單片形體,且無青草味;梗在製作過程中已木質化,剔除後,可確保茶味濃而不苦,香而不澀。六安瓜片每逢穀雨前後十天之內採摘,採摘時取二、三葉,求“壯”不求“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安瓜片
  • 茶葉類別:綠茶
  • 產地:安徽省六安市
  • 品質特徵:翠綠有光、香氣清高、滋味鮮醇
  • 質量認證: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認證時間:2007.12.28
  • 讀音:六 讀lù 四聲。
歷史發展,自然地理,品種分類,加工工序,價值功效,主要成分,瓜片功效,獲獎榮譽,茶葉文化,

歷史發展

“六安瓜片”茶誕生於“六安茶”之中,是清朝名茶中之精華。根據六安史志記載和清代乾隆年間詩人袁枚所著《隨園食單》所列名品,以及民間傳說,六安瓜片於清代中葉從六安茶中的“齊山雲霧”演變而來,當地人流傳“齊山雲霧,東起蟒蛇洞、西至蝙蝠洞、南達金盆照月、北連水晶庵”的說法。六安瓜片原產地在齊頭山周圍山區,清朝列為名品入貢,並暢銷江淮之間和長江中下游一帶,京津地區,曾遠銷港、澳、台地區及東南亞、歐、美市場。
六安瓜片六安瓜片
1856年,慈禧生同治皇帝後,方有資格每月享受十四兩六安瓜片茶的待遇。老一輩革命家對六安瓜片多有情鐘,一代偉人周恩來與葉挺將軍曾有一段與六安瓜片的不解情緣。
建國後,六安瓜片一直被中央軍委作為特貢茶。
1971年7月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基辛格博士首次訪華,六安瓜片被作為國品禮茶饋贈,促進了中美關係的發展,被傳為佳話。“六安瓜片”不愧為六安人民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1997年,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開始以試點的方式,進行恢復六安瓜片傳統工藝的工作,以獨山鎮冷水沖、磨劍沖、柳樹沖三村作為試點。

自然地理

主要產地
主產地是革命老區原金寨縣和裕安區兩地處大別山北麓。其中以蝙蝠洞茶場產的瓜片最為正宗。
六安瓜片產於六安市裕安區以及金寨霍山兩縣之毗鄰山區和低山丘陵,分內山瓜片外山瓜片兩個產區:
內山瓜片產地:金寨縣的齊山村(黃石沖)響洪甸、鮮花嶺、龔店;裕安區以獨山雙峰、龍門沖、石婆店鎮三岔村沙家灣村霍山縣的諸佛庵一帶。
外山瓜片產地:六安市裕安區的石板沖、石婆店街道半徑5公里範圍、獅子崗、駱家庵一帶。
氣溫
六安瓜片六安瓜片
海拔100-300米,常年平均氣溫15℃,海拔300米以上,低於14℃,7月份平均氣溫28.2℃,1月份平均氣溫2.1℃,春秋氣溫涼爽溫和,4月和10月平均氣溫分別為15.4℃、16.7℃。年平均無霜期210-220天,平均初霜日為11月5日,終霜日為3月29日,穩定通過10℃的初日為4月15日,終止於11月4-9日;≥0℃積溫為5085-5500℃;≥10℃積溫為4384-4750℃。
光照
年太陽輻射總量為506.18千焦/平方厘米,日平均氣溫≥0℃期間的太陽輻射為369.69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總量射量73%。年日照時數為2000-2230小時,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能資源比較豐富。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間,春季占28.9%,夏季占41.1%,秋季占19.4%,冬季占10.6%。年平均降水天數為125.6天,常年相對濕度80%,乾燥度0.8以下,屬濕潤地帶。
土壤
土壤類型比較複雜。中山區(內山區)主要是黃棕壤,即普通黃棕壤與山地黃棕壤,母質多為花崗岩、花崗片麻岩、角閃片麻岩,土壤深厚達1.5米以上,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PH4.8-5.5;外山丘崗地區(外山區)屬下蜀系成土母質分化而成的黃棕壤為主,土層雖厚,但耕作層淺薄,質地黏重,底層常有不透水粘盤層,肥力和通透性較差,PH5-6.5;其次少部分沿河兩岸及谷地,多為沖積土類,即沙質壤土(烏沙土),土層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為高產茶園區。
山、茶、水結合蘊育了“齊山沖”六安瓜片山、茶、水結合蘊育了“齊山沖”六安瓜片

品種分類

六安瓜片的外形,似瓜子形的單片,自然平展,葉緣微翹,色澤寶綠,大小勻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鮮醇回甘,湯色清澈透亮,葉底綠嫩明亮。過去根據採制季節,分成三個品種:
提片:穀雨前提采的稱“提片”,品質最優;其後採制的大宗產品稱“瓜片”;
梅片:進入梅雨季節,茶葉稍微粗老,品質一般,這段時期採制的稱為“梅片”。齊山瓜片分1~3等,內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各分4級8等。

加工工序

採摘:一般在穀雨前後開採,至小滿節氣前結束,採摘標準以一芽二三葉為主,民眾習慣稱之為“開面”採摘。
扳片:鮮葉採回要及時扳片。分嫩葉(或稱小片)、老片(或稱大片)和茶梗(或稱針把子)三類。
生鍋與熟鍋:炒茶鍋口徑約70厘米,呈30度傾斜,兩鍋相鄰,一生一熟,生鍋溫度100°C左右,熟鍋稍低。投葉量100克,嫩片酌減,老葉稍增。鮮葉下鍋後用竹絲帚或節花帚翻炒1-2分鐘,主要起殺青作用。炒至葉片變軟時,將生鍋葉掃入熟鍋,整理條形,邊炒邊拍,使葉子逐漸成為片狀,用力大小視鮮葉嫩度不同而異,嫩葉要提炒輕翻,帚把放鬆,以保色保形。炒老葉則帚把要帶緊,以輕拍成片。炒至葉子基本定型,含水率30%左右時即可出鍋,即時上炕。
六安瓜片的採摘六安瓜片的採摘
毛火:用烘籠炭火,每籠投葉約1.5公斤,烘頂溫度100℃左右,烘到八九成乾即可。揀去黃片、漂葉、紅筋、老葉後,將嫩葉、老片混勻。
小火:最遲在毛火後一天進行,每籠投葉2.5~3公斤,火溫不宜太高,烘至接近足乾即可。
老火:又叫拉老火,是最後一次烘焙,對形成特殊的色、香、味、形影響極大。老火要求火溫高,火勢猛。木炭窯先排齊擠緊,燒旺燒勻,火焰沖天。每籠投葉3~4公斤,由二人抬烘籠在炭火上烘焙2~3秒鐘,即抬下翻茶,依次抬上抬下,邊烘邊翻。為充分利用炭火,可2~3隻烘籠輪流上烘。直烘至葉片綠中帶霜時即可下烘,趁熱裝入鐵筒,分層踩緊,加蓋後用焊錫封口貯藏。

價值功效

主要成分

六安瓜片的化學成分具有非常的保健作用 。其化學成分是由3.5-7.0% 的無機物和93~96.5%的有機物組成。茶葉中的無機礦質元素約有27種,包括磷、鉀、硫、鎂、錳、氟、鋁、鈣、鈉、鐵、銅、鋅、硒等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胺基酸、生物鹼、茶多酚、有機酸、色素、香氣成分、維生素、皂苷、甾醇等。茶葉中含有20-30% 的葉蛋白,但能溶於茶湯的只有3.5%左右。茶葉中含有1.5-4% 的游離胺基酸,種類達20多種,大多是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茶葉中含有25-30% 的碳水化合物,但能溶於茶湯的只有3-4%。茶葉中含有4-5%的脂質,也是人體必需的。

瓜片功效

綠茶有利於預防和抑制癌症;有利於心血管疾病的保健治療;有利於減肥和清理腸道脂肪;有利於清熱除燥、排毒養顏。
“六安瓜片”茶既是消暑解渴的飲品,可以清心明目、提神消乏,還可以是消食、解毒、美容、去疲勞能夠改善消化不良。
抗衰老
六安瓜片所含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抵抗老化。因為人體新陳代謝的過程,如果過氧化,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會使細胞受傷。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劑,能有效清除過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傷。六安瓜片中的兒茶素能顯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抗菌
六安瓜片中兒茶素對引起人體致病的部分細菌有抑制效果,同時又不致傷害腸內有益菌的繁衍,因此六安瓜片具備整腸的功能。
降血脂
茶中的兒茶素能降低血漿中總膽固醇、游離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時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人體的實驗表明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動脈硬化發生率的功效。六安瓜片含有黃酮醇類,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塊及血小板成團,降低心血管疾病。
瘦身減脂
六安瓜片含有茶鹼及咖啡因,可以經由許多作用活化蛋白質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減少脂肪細胞堆積,因此達到減肥功效。
防齲齒、清口臭
六安瓜片含有氟,其中兒茶素可以抑制生齲菌作用,減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發生。茶所含的單寧酸,具有殺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細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防癌
六安瓜片對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於推論階段。對防癌症的發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勵作用。
美白及防紫外線作用
六安瓜片中的兒茶素類物質能抗UV-B所引發之皮膚癌。
改善消化不良情況
六安瓜片能夠幫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況,比如由細菌引起的急性腹瀉,可喝一點六安瓜片減輕病況。

獲獎榮譽

1982年、1986年分別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名茶,其後1995年獲“安徽省優質農產品”獎和“中國國際茶文化、茶產品推薦獎”。
1999年經農業部茶葉質檢中心測評為國際茶葉界質量最高等級“國際先進水平”、並於同年獲“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同時被評為國家“名牌產品”。
2001年中國(蕪湖)茶博會上榮獲“茶王”殊榮。
2007年3月26日至28日,胡錦濤主席訪問俄羅斯期間,將六安瓜片與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和綠牡丹4種名茶,作為“國禮茶”贈送給俄羅斯領導人。
2008年,六安瓜片已經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認證”。並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2010年,六安瓜片走進中國上海世博會,成為中國世博會十大名茶之一。
2014年5月8日,由六安市政府主辦的第十四屆六安瓜片茶文化節暨2014六安名優茶推介會,在南京市茶葉協會、六安市在外人才協會南京分會等的共同努力下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成功舉辦。

茶葉文化

名史--名人
“天下名山,必產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大江以北,則稱六安“.這是明朝茶學家許次紆繼陸羽《茶經》之後,中國又一部茶葉名著《茶疏》開卷的第一段話.
六安瓜片六安瓜片
古代諸多詩詞中,有許多是讚美六安茶的。其中兩首最為出名,一是明朝三位名人李東陽、蕭顯、李士實聯手寫了七律贊六安瓜片:“七碗清風自六安,每隨佳興入詩壇。纖芽出土春雷動,活火當爐夜雪殘。陸羽舊經遺上品,高陽醉客避清歡。何日一酌中霖水?重試君謨小鳳團”!二是清朝霍山縣令王毗翁寫霍山黃芽的:“露蕊纖纖才吐碧,即防葉老須采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來一縣香。”
歷史傳說
六安瓜片的歷史淵源,多年來許多茶葉工作者尋根溯源,略有所獲。較為可信的傳說有二:
一是說,1905年前後,六安茶行一評茶師,從收購的綠大茶中揀取嫩葉,剔除梗朴,作為新產品應市,獲得成功。信息不脛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聞風而動,雇用茶工,如法採制,並起名“封翅”(意為峰翅)。此舉又啟發了當地一家茶行,在齊頭山的後沖,把採回的鮮葉剔除梗芽,並將嫩葉、老葉分開炒制,結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見絀。於是附近茶農競相學習,紛紛仿製。這種片狀茶葉形似葵花籽,逐稱“瓜子片”,以後即叫成了“瓜片”。
二是說,麻埠附近的祝家樓財主,與袁世凱是親戚,祝家常以土產孝敬。袁飲茶成癖,茶葉自是不可缺少的禮物。但其時當地所產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滿意。1905年前後,祝家為取悅於袁,不惜工本,在後沖雇用當地有經驗的茶工,專揀春茶的第1-2片嫩葉,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質俱麗,獲得袁的讚賞。此時,瓜片脫穎而出,色、香、味、形別具一格,故日益博得飲品者的喜嗜,逐漸發展成為全國名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