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泰(?—1402年),本名德,字尚禮,別號南塘。明太祖賜名泰,明南直隸溧水(現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人,明初著名官員。
洪武十七年(1384年)應天鄉試解元,次年成進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提拔為兵部左侍郎。明太祖臨終,齊泰召授顧命輔佐皇太孫,建文帝登基後,命他與黃子澄同參國政,不久晉升為兵部尚書。
齊泰是向建文帝朱允炆建議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削藩引發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發動靖難之役。之後他請削燕王朱棣屬籍,聲罪致討,力主伐燕。建文軍屢敗,齊泰等被罷官,又被建文帝召還,不久又遭貶官。建文四年(1402年),京師(今南京)失守,齊泰奔走外郡以圖興復。被燕軍執於京師,不屈而死,禍及九族。
南明弘光初年(1645),追贈太保,諡號“節愍”。
基本介紹
- 本名:齊泰
- 別稱:齊德
- 字號:字尚禮
別號南塘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明朝江南溧水(現江蘇高淳區)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1402年
- 主要成就:協助建文帝削藩
- 官職:兵部尚書
人物生平,早期官場,力主削藩,謀劃伐燕,不屈被殺,歷史評價,人物故里,軼事典故,家族成員,史籍記載,藝術形象,
人物生平
早期官場
齊泰,原名德,明太祖賜名泰,字尚禮,別號南塘。洪武十七年(1384年)應天鄉試解元,洪武十八年(1385年)進士。歷任禮部主事、兵部主事。皇宮三大殿的謹身殿不幸被雷擊中,明太祖去郊外的祖廟進行祭拜,選擇朝中為官九年並且沒有過錯的官員陪同祭祀,齊泰符合這些條件所以陪同明太祖前去祭祀,明太祖為他賜名泰。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齊泰被提拔為兵部左侍郎。明太祖曾經詢問邊境將領的姓名,齊泰一個不錯地說了出來。然後明太祖又詢問各種圖籍,齊泰拿出袖中的手冊給明太祖,簡要而詳細地說出了各種圖集,於是明太祖很重視他,並且皇太孫朱允炆也素來很重視他。
力主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臨終時,齊泰被招去接受顧命,輔佐皇太孫朱允炆。建文帝繼位之後,命齊泰與黃子澄共同參與國政。很快齊泰就被晉封為兵部尚書。當時明太祖遺詔諸王都要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前去南京奔喪,各藩王所在的王國無論官吏還是平民都要聽朝廷的節制。諸王聽了之後都說齊泰在矯詔,離間皇族骨肉親情,都不非常高興。之前,建文帝為皇太孫之時,諸王大多都享受很多特權,個個手擁重兵,時間長了必為朝廷的心腹之患。於是建文帝登基之後與齊泰他們秘密謀劃削藩。削藩伊始,齊泰打算“擒賊先擒王”,首先向燕王朱棣動手。建文帝召齊泰說:“如今想要削去燕王,可是燕王向來善於用兵,北方士卒又十分悍勇,這可怎么辦呢?”齊泰說:“如今北方邊境有強虜窺測,我們以防邊為名,派兵將戍守開平,把燕王的護衛兵全都調到塞外,削去他的羽翼,就能緩緩削平他了。”建文帝聽從了齊泰的建議。但黃子澄有不同意見,認為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朱元璋的時候,就做了很多不法之事,削之有名。現在想要問罪,應該先從燕王的胞弟周王朱橚開始。
建文元年(1399年),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繼被削。朱允炆令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以謝貴控制北平(今北京),另以都督宋忠、徐凱、耿瓛屯兵開平、臨清、山海關一帶,並調檢燕府護衛軍士,加強防燕措施。六月,齊泰將燕使鄧庸下獄審訊,得到了朱棣將要舉兵的反狀,於是發兵逮捕燕王府的官屬,並密敕張信逮捕燕王朱棣。張信為朱棣舊部,此時投降了朱棣,朱棣隨即做了舉兵的準備。
謀劃伐燕
當時,建文帝派出五十萬軍隊交給李景隆指揮,李景隆信誓旦旦地說燕軍指日可滅。燕王朱棣知道之後大喜說:“昔日漢高祖那樣的英才也只能率領十萬兵馬,李景隆有什麼才能,擊敗他的兵馬將為我立威!”同年冬,李景隆果然被打敗。建文帝非常驚懼,適逢燕王朱棣上書詆毀齊泰、黃子澄。於是建文帝解除了齊泰的職務,但是背地裡留他們在京師,仍參與密議。李景隆給燕王朱棣書信,說齊泰和黃子澄已經被罷免了,請求朱棣息兵。燕王朱棣不聽。
建文二年(1400年),盛庸在東昌大捷,建文帝祭告祖廟,命齊泰和黃子澄二人任職如故。到了夾河之戰失敗之後,建文帝又解除了齊泰和黃子澄二人的官職請求燕王罷兵,燕王朱棣說:“這是建文帝的緩兵之計啊。”於是進攻更加激烈。
不屈被殺
自從削藩的建議開始出現,建文帝聽從了齊泰、黃子澄的進言,說以天下制約燕王一隅之地非常容易。但是燕王起兵之後南軍屢屢失敗,建文帝非常後悔聽從了齊泰等人的削藩之議,以導致進退為難。等到燕軍步步緊逼之後,建文帝又將齊泰召回京師。
齊泰還沒有回到京師,就已經被燕軍攻破了,齊泰逃到了外郡圖謀興復建文帝的基業。當時燕軍非常急切地抓捕齊泰。齊泰將白馬塗成黑色出逃,走出很遠之後,白馬出汗導致墨色脫盡。燕軍士兵見了之後說:“這一定是齊泰的馬。”於是被擒拿到了皇宮。齊泰同黃子澄、方孝孺不屈被朱棣殺害。齊泰的堂兄弟齊敬宗等人都被連坐誅殺,他的叔父齊時永、齊陽彥等發配邊疆。齊泰的兒子僅僅六歲,免死發配,明世宗的時候才被赦免。
歷史評價
《明史》:齊、黃、方、練之儔,抱謀國之忠,而乏制勝之策。然其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是豈泄然不恤國事而以一死自謝者所可同日道哉!由是觀之,固未可以成敗之常見論也。
朱允炆:二卿(指齊泰、黃子澄)如此盡心謀國,何憂天下不治。
谷應泰:①齊、黃用兵,罪自難逭。②母怪齊泰、黃子澄輩,拊膺厝火,握手閣門,次第芟除,計安宗社。然而忠則竭矣,算亦稍拙焉!
乾隆帝:當時永樂位本藩臣,乃犯順稱兵、陰謀奪國,諸人自當義不戴天。雖齊泰、黃子澄等輕率寡謀,方孝儒識見迂闊,未足輔助少主;然跡其尊主鋤強之心,實堪共諒。及大勢已去,猶且募旅圖存、抗詞抵斥;雖殞身湛族,百折不回,洵為無慚名教者。
人物故里
齊泰為齊家山人,齊家山在今南京市高淳區滄溪長村埂與雙城交界處。舊府志及溧水縣誌稱其為溧水洪蘭人,其實這也並非矛盾,高淳與溧水原為一縣,直到明弘治四年(1491年)才分開。齊家山在淳南門外十里,荒冢壘壘,歷來相傳為齊尚書故宅。
軼事典故
燕王朱棣攻破了南京之後,齊泰逃往外郡,企圖復興。當時燕王朱棣急於重金懸賞齊泰。齊泰騎上用墨塗黑的白馬逃走,馬跑了一段遠路後,汗出墨退。有的人說“:這是齊尚書的馬。”齊泰就這樣被捉送京。
家族成員
叔父:齊時永、齊陽彥
兄弟:齊敬宗
史籍記載
《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傳第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