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版
基本信息
《齊河縣誌》編纂委員會編
郝德祿 主編 邢兆忠 王慶美
劉浩 華立仁王長月 客廷山
李明潔 副主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90年 4000冊 1354千字 891頁 彩圖 3碼 58.00元 ISBN7-101-00673-6
修志說明
已知歷史上修過6部志書。第一部志書修
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 。第二部志書修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知縣藍奮興監修,分8卷,計3萬字,今存。第三部志書修於乾隆二年(1737) ,知縣事上官有儀監修,8萬字,今存。第四部志書乾隆三十九年(1774)修成,知縣
萬綿前、范麗光先後監修,共10冊40卷,今存。第五部志書修於同治五年(1866) ,僅於第四部志書卷首補刊一序,知縣事
李均纂,今存。第六部志書1933年修成,縣長楊豫修監修,16冊34卷50萬字,今存。
新編《齊河縣誌》 始修於1981年4月,蒐集資料2254萬字,1990年出版。本志上限1840年,有的溯至史事發端,下限至1985年,個別內容略作下延。全志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記、文獻、著述、齊河縣沿革考、駐齊單位簡介、修志史略、編後記外,由
專志及人物兩大部分組成。專志依次為:建置、人口、自然地理、農業、林業、水利、黃河咽喉、工業、鄉鎮企業、交通·郵電、能源利用、商業、經濟管理、財稅·金融、城鄉建設、黨派·團體、民主革命鬥爭紀略、政權·政協、司法·公安、民政、勞動·人事、軍事、衛生·體育、教育·科技、文化·藝術、方言·俗語、風俗、人民生活、宗教、人物30卷。
齊河位於
魯西北平原,
黃河下游左岸,與山東省省會濟南市隔黃河相望。隸屬山東省德州市,縣政府所在地
晏城鎮。據出土文物考證,約在四五千年前,齊河境內就有氏族聚居,金天會八年(1130) ,始置齊河縣。至1985年,縣域面積1554.49平方千米。地勢平坦,西南高而東北低。屬
暖溫帶半濕潤
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4℃,年平均降水量638.4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17天,有春旱、夏澇、晚秋又旱之氣候特點。人口601305人,其中99.4%是漢族,有回族、朝鮮族、滿族、藏族、苗族、蒙古族等10個少數民族。 境內水資源豐富且水質好,地下水淨儲量25.12億立方米。礦產資源主要是煤,儲量45億噸,其中工業儲量3.25億噸。 齊河縣於1978年以後各項事業發展迅速。1985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50721萬元,比1980年增加1.5倍,比1949年增長6倍。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一直占舉足輕重的地位。新中國成立後,農業生產迅速發展,但由於受“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的影響,曾幾次出現“馬鞍形” 波動。 1978年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生產力,到1985年農業總產值7年翻了一番多,平均每年遞增13.2%,成為山東省的糧棉集中產區,被國家列為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縣和優質棉出口基地縣。
1985年,綠化總面積2.4 3萬公頃, 林木覆蓋率15.6%,林業總產值2311萬元,被評為全國綠化先進縣。畜牧業以飼養牛、驢、騾、馬等耕畜和豬、羊、雞、兔等家畜家禽為主,先後被列為省和地區黃牛改良重點縣之一、地區綿羊改良縣、地區肉牛生產基地縣。以開發利用黃河水面和低洼地為主要特點的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1985年,開發利用坑塘水面2453公頃,總產值1121.98萬元, 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養殖的30餘種水產品中,肉質優美的黃河鯉魚聞名全國,黃河刀魚為
淡水魚中之珍品。黃河稻米、花生、紅麻、紅棗等農副土特產品在省內享有較高聲譽,有的出口國外。 齊河工業是新中國成立後發展起來的,1978年以後得以迅速發展壯大。1985年,全縣有縣屬國營企業13家,集體企業37家,職工19291人,工業總產值19971萬元,在全縣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1.3%提高到39.4%。 主要行業有機械、電子、輕工、化工、棉花加工、紡織、建材、食品等。著名工業產品有隕石牌礦渣水泥、板式組合家具、等級麵粉等。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1985年,全民所有制和縣屬集體企業職工的年人均收入為901元,比1978年增加357元,是1949年的7.2倍;農民人均純收入447元,比1978年增加7.8倍,城鄉人均儲蓄131元。
齊河位於交通要衝。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先後投資興建濟(南)邯(鄲)、濟德、墾(利)禹(城)、齊(河)德(州)、齊南共5條主要幹線公路。縣鄉公路建設也有較大發展,各鄉鎮都通了柏油路,1985年底縣境公路總長295.7千米。 新編《齊河縣誌》 注意突出地方特點。齊河臨黃堤78.87千米,河段彎急灘淺,險工毗連, 遙相對峙,兩岸堤距最窄處僅465米,有“黃河咽喉”之稱。故特設“黃河咽喉”專章,集中展示齊河人民在“
根治黃河水害,綜合利用黃河水資源”的方針指導下,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同時,為記載英雄的齊河人民的光榮革命歷史,設民主革命鬥爭紀略專章,以時為序,充分反映了近代以來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齊河人民艱苦卓絕的鬥爭史實。
新編《齊河縣誌》1994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010版
基本信息
《齊河縣誌》齊河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郝德祿 主編
北京
中華書局 2010年12月 3060千字 1745頁 698元
ISBN 978-7-101-07653-0
主要內容
《齊河縣誌(1986~2008)》為第一部社會主義新方誌《齊河縣誌》(1990年出版)的續志。上限1986年,下限2008年。部分章節內容適當上溯,以求反映事物的全貌。前志未完整記述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農業學大寨運動”、“文化大革命運動”設專卷增補,列卷末前。
一
約在四五千年前,齊河縣境內即有氏族居住。
夏商為兗州之域,西周屬齊國之地。春秋稱祝阿,又名督揚。秦置祝柯縣,後改
祝阿縣。唐天寶元年,廢
祝阿縣,改隸
禹城縣。齊河舊城初名耿濟,唐設鎮,宋改濟河鎮。後因“齊故齊域也”,改濟河鎮為齊河鎮。金天會八年,升鎮為縣,始有齊河縣之稱謂,延續至今。1974年,縣城遷址
晏城。
齊河縣地處
魯西北平原,位於省會濟南市西,黃河左岸,西、西南鄰高唐、茌平、
東阿縣,西北與禹城市接壤,北界
臨邑縣,東北與
濟陽縣毗連,東、東南與濟南市區隔河相望。縣境南北長73公里,東西寬22公里,西南東北向呈啞鈴狀。總面積14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39.43平方公里。
齊河縣屬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地貌形態受黃河影響甚大。由於黃河的變遷,決口沖刷淤積的時間、地點、流速、流向不同,形成了地形起伏、崗窪相連、沙丘溜道並列的複雜現狀。黃河沿岸為決口扇形地。臨黃河堤內、
徒駭河兩側與縣西北邊緣故河道為河灘高地,伴隨河灘高地有淺平窪地和槽狀窪地,在決口扇形地和淺平窪地、槽狀窪地之間有緩形坡地。
齊河縣屬
暖溫帶半濕潤
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冷熱季和乾濕季明顯。自然資源比較豐富。耕地寬闊平坦,宜於機械化、種植區域化,而微地貌複雜,有利於發展
林牧漁業生產。豐富的
光熱資源為農業高產穩產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境內河流較多,坑塘遍布,宜於發展水產養殖業。全縣地下水蘊藏量豐沛,多數鄉鎮為宜井區。地下礦藏有煤、石油、鉛、鐵、石英等,其中煤炭儲量62億噸。地熱面積1100平方公里。
齊河縣有豐富的古文化資源,境內迄今發現古遺址36處。
晏城鎮毛官屯村有晏嬰衣冠冢,
焦廟鎮馮李村有馮李漢墓,晏城鎮
劉安村有劉安遺址。
齊河縣位於黃河岸邊,臨機場、近港口、靠省城、居要衝,是
魯西北交通運輸的樞紐,德州市的南大門,被譽為濟南市的“
西花園”、“
衛星城”,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齊河交通集公路、鐵路、水路、管道運輸體系於一體。京福、濟聊、青銀高速公路交匯於此;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道構成“五橫四縱”的交通網路。道路運輸的運能和運量持續高速增長,運輸工具數量大幅增加。過境輸油、輸氣管道9條。2008年公路通車裡程2712.68公里,是1985年的10.3倍。便利的交通,縮短了與外界的距離,乘車半小時上天(濟南機場)、4小時進京、4小時到(青島)海,已成為現實。
二
改革開放給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齊河縣始終把改革開放放在首位,各行各業以改革為先行,展開了體制、人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20世紀80年代,由於對改革開放的認識遲緩,全縣改革開放的步伐較緩慢。90年代後,改革遍地開花,步伐明顯加快,並向縱深發展,全縣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進入21世紀,改革開放的步伐進一步加快、範圍和規模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為經濟的騰飛插上了翅膀,民營經濟異軍突起,成為經濟的骨幹,全縣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0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31.38億元,比1985年增長128.33億元,增長42.07倍,年均增長17.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1267元,比1985年增長20693元,增長36.05倍,年均增長17%;地方財政總收入12.57億元,比1985年增長12.46億元,增長113.3倍,年均增長23%;一、二、三產業比例,由1985年的69.83︰15.55︰14.62調整為13.2︰53.8︰33;進出口總額16.34億元,比1985年增長16.13億元,增長76.8倍,年均增長20.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1985年的0.84億元增加到78.58億元,增長92.55倍,年均增長21.8%;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的1000元增長為11060元,增長10.06倍,年均增長11%;
農村居民純收入由1985年的443元增長為5774元,增長12.03倍,年均增長11.8%。
招商引資成果纍纍。1988年5月9日,縣召開第一次對外開放工作會議,拉開了招商引資工作的序幕。縣委、縣政府不斷制定優惠政策、建立激勵機制、最佳化環境,招商引資工作漸入佳境,碩果頗豐。當年,就引進了第一家到齊河投資辦廠的山東—
卡吉爾有限公司。至2008年底,已有61家外資企業落戶齊河,涉及鋼鐵、化工、機電、食品、醫療器械等10多個行業。僅2008年引進和技改項目就達350個,引進到位資金30億元人民幣。引進資金和項目,連續8年保持全市第一位。
園區建設亮點紛呈。園區既是招商引資的載體和平台,也是企業家發揮聰明才智的舞台,又是企業的孵化器。園區規模逐年擴大。1996年,縣設立投資保護區,規劃面積僅1平方公里;1998年,更名為縣經濟技術開發區,面積擴展為6.5平方公里;2001年4月,更名為德州
晏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面積擴展為18平方公里;2002年3月,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更名為山東省
齊河經濟開發區,總面積56.5平方公里。項目越引越大,並逐漸向節能、低碳、環保發展。至2008年底,園區內項目總量397個,總投資350億元。投資過億元的項目37個,其中過10億元的6個。北京國科集團國際高爾夫娛樂廣場項目投資60億元,山東齊齊發大市場項目投資15億美元,
山東萊鋼永鋒鋼鐵有限公司總投資33.7億元。
工業經濟迅猛發展。按照“重工、強農、活商、
興城”的指導思想,齊河縣始終把發展工業作為工作的重點。工業生產尤其是民營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20世紀90年代,
縣內工業始建立
現代企業制度,實行廠長負責制和廠長任期目標責任制,強化生產和經營管理,積極推行承包經營、資產經營、租賃經營和股份制經營等多種形式的經營責任制,增強了企業活力,調動了職工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工業的持續穩定快速發展。1996年,由於長期經營不善陷入困境的齊河板紙廠整體租賃給壽光
晨鳴紙業集團,成為引進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典範,也成為齊河縣工業發展的里程碑,自此工業經濟開始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1996年,全縣工業總產值19.6億元,比1995年增長近3倍。進入21世紀,“工業立縣”和企業發展實行“方陣帶動”戰略的相繼實施,進一步增強全縣工業實力。2008年,全縣規模以上企業352家,銷售收入過億元的22家,過10億元的3家。萊鋼永鋒鋼鐵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84.6億元。上繳稅金過千萬元的企業9家,萊鋼永鋒鋼鐵有限公司、金能
煤氣化有限公司、
晨鳴紙業集團齊河板紙有限責任公司分別達到3.5億元、1.62億元和0.96億元。齊河縣工業發展已形成漿紙、鋼鐵、醫藥、食品、化工、機電、煤炭、建材為主體的八大主導產業。2008年,全縣工業總產值299.85億元,比1985年增加297.38億元,增長120.5倍,年均增長23.2%,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6.5%,實現由農業大縣向工業強縣的跨越。
農村經濟全面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實行以家庭為主體的土地承包經營制度,調動了集體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結構以種植糧棉為主開始向多種經營發展。農業投入逐年增加,農業產出效益不斷提高。20世紀90年代,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村經濟合作等生產經營活動促進了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發展。1998年,實行第二輪土地承包,進一步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進入21世紀,國家先後取消農業稅、實施農業補貼、加大土地使用權流轉力度等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更加高漲,大大推進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加快農業市場化、現代化和產業化的進程。1985~2008年,農業總產值由3.07億元增長為48.13億元,增長了14.7倍,年均增長12.7%;農、林、牧、漁產值比由88.95︰2.25︰8.45︰0.35轉變為農、林、牧、漁、農業服務產值比54.93︰4.33︰35.42︰3.04︰2.28;糧食總產由27.65萬噸增長為 93.85萬噸,增長2.4倍,年均增長5.5%,2004、2008年兩次獲全國、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棉花生產,1986年被農牧漁業部定為“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縣”,1987年被
商業部定為“優質商品棉出口基地縣”,1989年被授予“棉花生產交售先進縣”稱號,1990年被列為“全國十大產棉縣”之一;蔬菜總產量由0.71萬噸增長為60.55萬噸;林木總面積和覆蓋率分別由24259.2萬平方米、15.6%,增長為46175.6萬平方米、32.73%,1986年被授予“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單位”,2006年獲“全國綠化模範縣”稱號;肉、蛋、奶產量分別由0.59萬噸、0.1萬噸、0.01萬噸增長為10.56萬噸、2.06萬噸、1.76萬噸;漁業總產量由0.04萬噸增長為9.98萬噸。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業產業化經營為農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至2008年,全縣農村建立各類合作經濟組織446個,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280個,農業產業化經營率60%。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進一步加強,1985~2008年,有效灌溉面積由56422.8萬平方米增長為60003萬平方米;機械化水平明顯提高,1985年全縣農機總動力19.45萬千瓦,動力機械配套比為1︰1.14,每千瓦負擔耕地面積18200.9平方米。2008年全縣農機總動力205.39萬千瓦,動力機械配套比為1︰2.17。每千瓦負擔耕地373.4平方米。全縣綜合機械化水平79.4%。
服務業興盛繁榮。20世紀80年代中期,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疏通商品流通渠道、調整商業結構、對國營商業體制進行改革,使城鄉市場繁榮活躍。20世紀90年代,全縣商貿發展速度加快,計畫經濟體制下的流通格局被逐步打破,個體私營貿易蓬勃發展,非公有經濟成分成為主力軍。進入21世紀,商業經營形式發生巨大變革。倉儲物流、電子商務等新興行業和超級市場、便民店、專賣店等多種零售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2004年齊河縣被列為“全省商貿流通產業發展重點培育縣”,2005年被確定為“全國‘
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試點縣,促進了城鄉市場的進一步繁榮。1985年有集市49個,2008年發展到95個,並有10處專業市場,有528個大中型批發零售商業網點,各類便民店等小型商業網點遍布城鄉。2008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億元,比1985年增長39.67億元,增長26.6倍,年均增長15.5%;全縣個體工商業戶和註冊資金8995戶、2.1億元,分別比1985年增長2038戶、2億元。全縣各項貸款餘額45.39億元,比1985年增加41.82億元,增長12.72倍,年均增長11.29%;存款餘額59.93億元,比1985年增長58.63億元,增長45.1倍,年均增長18.1%;城鄉居民儲蓄餘額43.34億元,比1985年增長42.59億元,增長56.8倍,年均增長19.3%。
城鄉建設日新月異,縣城建設成績斐然。1974年,從“一條馬路半盞燈,一隻喇叭全城聽”的舊齊河縣城遷至
晏城。1995年後,縣城經過兩次改貌,從高牆深院、路窄樓少,變為高樓錯落有致、街道碧綠遮日、環境優美最適宜人居的濟南“
西花園”;縣城面積從不足3平方公里,擴展到27平方公里;1999年後,陸續建廣場、公園3處,已成為人們休閒健身娛樂的場所。
小城鎮建設成績顯著。1995年後,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鄉鎮駐地建起2~3層樓房,道路實現硬化、亮化、綠化、美化。2005年,
潘店鎮被評為全縣第一個“省級文明村鎮”。至2008年,有4個鎮被評為“省級文明村鎮”。村莊發生了巨變。多數農民住房已由30年前的土牆草檐房,經過3次翻建,已成為寬敞明亮、內外裝飾講究的磚瓦房;屋內也由一桌兩椅一炕一被一櫃,變為沙發、席夢思床、家電齊全的現代化居室。2006年,開展“
三清、四改、五化、六通”工程建設,農村面貌大為改觀。至2008年底,全縣村村通油路,街道硬化率80%,供電普及率100%,電話普及率95%,有線電視入戶率61%,64%的村莊用上自來水。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明顯加快。
2003年,縣委曾提出“三年跨入百強縣”的奮鬥目標。據《第九屆(2008年度)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縣域科學發展評價報告》載,齊河縣排名268位。雖是德州市排名最靠前的縣,但要進入百強縣需要跨過168個縣,且水漲船高,齊河縣要進入百強縣仍需不懈努力。
三
各項社會事業和諧發展。文化事業出現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民眾性文化娛樂活動、文學創作空前活躍。廣播、電視覆蓋全縣;文化市場規範經營,日趨繁榮,不斷滿足不同層次的人們精神生活的需求。各鄉鎮均建有鄉鎮
文化站,75%的村建有文化大院。2002年建成的縣文化中心,在
德州首屈一指。以文化中心為龍頭,以鄉鎮
文化站為樞紐,以鄉村文化大院、文化大戶為基礎的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社會自發組建文藝社團,成為活躍城鎮
文化生活的有效補充。
教育體制改革穩步推進。突出
教學中心地位,教師職業素質全面提升,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全縣教育事業呈現蓬勃發展氣象。1994年,為進一步最佳化教育結構,學校減少至623所;幼稚園呈現辦園主體多元化的格局。1996年,全縣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1999年,齊河縣被省政府表彰為“全省實施‘兩基’工作先進縣”、“素質教育先進縣”、“
學前教育先進縣”。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投入逐年加大,2008年投入22865.6萬元,是1985年的48.8倍。教師素質明顯提高,至2008年底評為高級職稱的1049人,是1986年的26.9倍。教育質量的提高,為國家輸送大批人才,僅2008年考取本科1252人、專科2145人。職業教育發展勢頭強勁,職業中專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中教育、國小教育、
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穩居全市
前茅。
科技事業取得新的突破。全縣各級科技服務體系逐步健全,科技專業隊伍迅速壯大。1998年,建立兩處市級農業科技示範園、9處縣級高科技農業示範園。2008年,全縣科技人員14664人;高新技術企業13家,其中省級高新技術企業9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
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45.3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6.8%。23年間,組織實施科技發展計畫、星火計畫112項。全縣有827項科技成果獲科技進步獎,其中有2項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0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80項獲市級科技進步獎。全縣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率達到31%。
衛生事業健康發展。衛生機構布局合理,醫護人員技能提高。2008年,縣鄉有醫療機構21處,專業技術人員1757人,床位1140張。全縣千人擁有
衛生技術人員2.9人,千人擁有病床1.9張,傳染病發病率降至1.15‰,新生兒出生缺陷率降至1.08‰,有47.8萬農民參加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94%。人們健康水平日益提高,人均期望壽命71歲,比1985年提高1歲。百歲在世老人,1990年為5人,2008年有11人。
體育事業發展迅速,體育設施
日臻完善,專業體育成績顯著,民眾體育活動日益活躍。至2008年,全縣有各類體育場館1746個。有10%的村建成了籃球場及其他活動場地,60%的企事業單位建起桌球、棋類活動室等。23年間,縣籍運動員參加市以上體育重大比賽獲得金牌500枚、銀牌417枚、銅牌300枚。到2008年,全縣累計向國家級運動隊輸送運動員9人、省級運動隊26人、市級運動隊529人。
齊河人傑地靈,英模輩出。古有元朝鎮國上將軍
劉復亨;近有抗倭名將
左寶貴;今有全國聞名的勞動模範時傳祥,世界著名學者
王浩,獲中央軍委“捨己救人模範軍官”稱號、“2007年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
孟祥斌,有正在軍隊服役的5位將軍,有北京老舍茶館的創始人尹盛喜,有全國著名藝術家
黃宏、著名歌唱家
鄭緒嵐,有獲國際比賽金牌的運動員黃光泉、
張小平,等等。他們都為祖國的解放或建設事業做出突出貢獻,許多人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為齊河增光添彩,是齊河的驕傲和光榮。
23年間,齊河,光環簇簇,桂冠累累。16次獲全國榮譽稱號,51次獲全省榮譽稱號。英雄的齊河人民,正為早日把齊河打造成區域經濟發展的示範區、率先發展的先導區、和諧發展的模範區而奮發努力。齊河,這顆鑲嵌在黃河岸邊的璀璨明珠,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