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思和史學研究(楊俊光創作歷史學著作)

齊思和史學研究(楊俊光創作歷史學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齊思和史學研究》是楊俊光創作的歷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8年6月。

該書力圖全面把握齊思和的史學著作,揭示齊思和史學思想的核心,結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討齊思和在各研究領域取得的成就,進而總結齊思和獨特的史學風格以及他在中國近現代史學上的地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齊思和史學研究
  • 作者:楊俊光
  • 首版時間:2018年6月
  • 字數:202千字
  • 類別:歷史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正文共六章。第一章介紹齊思和的生平事略及交際情況,第二章至第五章依次討論齊思和在中國史、世界史、史學批評與史學理論、史學史方面的成就,第六章則總結齊思和史學的風格,結語評定齊思和在中國近現代史學史上的地位。

作品目錄

第一章 齊思和生平事略與師友交誼
第二章 齊思和在中國史研究領域的成就
第三章 齊思和在世界史研究領域的開拓
一 生平事略
二 師友交誼
小結
一 先秦史研究的主要成就
二 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成就
小結
一 世界中世紀史學科的奠基
二 世界現代史學科的開拓
三 中西交通史研究的突出成就
小結
第四章 齊思和的史學批評活動與史學理論探索
第五章 齊思和在史學史研究領域的建樹
第六章 比較與會通:齊思和的史學風格
一 關於史學批評活動
二 關於史學理論探索
小結
一 論史學史研究的範圍
二 論中西史學史的分期及特點
三 論中國近代史學發展趨勢
小結
一 齊思和史學風格的形成
二 齊思和的史學風格
小結
結語 齊思和在中國近現代史學中的地位

創作背景

史學界對20世紀史學家的研究大致呈現出一個特點:對出生於19世紀最後10年的史學家關注度普遍較高,如陳寅恪顧頡剛傅斯年錢穆郭沫若等,而對出生於20世紀最初10年的史學家研究就明顯薄弱。比如齊思和(1907—1980),他曾活躍於民國史壇,對1949年之後的“十七年史學”也有突出貢獻,然而長期以來除回憶文章和馬克査、黃安年等人的少量專論外,一直缺少整體性研究。基於此,《齊思和史學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鑑賞

該書跳出就事論事的窠臼,呈現了以齊思和為中心的學術交遊圈,提出了中西兼通型史家群體研究的課題。個案研究忌諱一味陳述研究對象如何言說,而忽略當時的語境,甚至對相關人物、事件缺乏必要的鉤稽。該書關注齊思和與師友的交往,注意將齊思和置於所處時代與學術運動中去考量,諸如顧頡剛、洪業對齊思和成長的影響,齊思和與翦伯贊范文瀾一起編纂《中國近代史料叢刊》,齊思和參與周一良吳於廑主編的四卷本《世界通史》等都著意論述。這樣就實現了閱讀齊思和並藉此了解那個時代的史學風貌的雙重效應,而不只是枯燥的個人史料堆積和乾癟的論述。書中還頗有用意地指出,20世紀百年的社會變動與史學嬗變造就了齊思和、王桐齡何炳松陸懋德雷海宗周谷城等一批“中西兼通型史家”。作者抓住“中西兼通”和“古今會通”兩個關鍵字,剖析齊思和的史學風格。
該書以反思精神評論齊思和史學研究的得失。反思精神是學術研究客觀性的重要保障。以齊思和的史學批評為例,齊氏一生“撰寫了30餘篇史學批評文章,評論了大約40種著作,他還關注中國史學發展趨勢,注重對中國史學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作出總結、評論”。齊思和主編的《史學年報》和《燕京學報》上也發表了大量的書評。作者充分肯定齊思和史學批評成就時,又予以檢討,“在今天看來,齊思和的史學批評難免存在不足。比如齊思和的史學批評在形式上略顯單一,主要以書評形式出現;在批評對象上,忽略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一些具有重要影響的史學著作……受政治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對同一個史學家的評價出現前後不一致的情況”。知其美而不諱言其失,反映了作者在史學批評上的素養。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齊思和史學研究》
2018年6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2427-4

作者簡介

楊俊光,1981年生,河南洛陽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研究所,歷史學博士,溫州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城市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方向為史學理論與中國近現代史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