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

齊奧塞思庫一般指本詞條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英語:Nicolae Ceausescu,羅馬尼亞語:Nicolae Ceauşescu,1918年1月26日—1989年12月25日,又譯:壽西斯古、希奧塞古),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曾任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和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

齊奧塞斯庫1933年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其後多次因參加革命鬥爭和反法西斯活動而被捕入獄。1944年被營救出獄後,歷任羅馬尼亞共青團中央書記、多布羅加和奧爾特尼亞州委書記、農業部國務秘書、武裝部隊部副部長和武裝部隊總政治部主任等職。1952年獲中將軍銜。1955年當選為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1965年3月22日當選為羅馬尼亞工人黨第一書記,同年7月,工人黨改名為共產黨,齊奧塞斯庫任羅共總書記。1967年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務委員會主席,成為國家元首。1974年3月當選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1989年12月羅馬尼亞國內劇變,齊奧塞斯庫被處決身亡。

齊奧塞斯庫執政初期,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增強綜合國力,創造了羅馬尼亞經濟上的“黃金時代”,外交方面高舉獨立自主和民族自尊的旗幟。後期因大搞個人崇拜和家族統治,加上決策失誤和拒絕改革,造成國內經濟崩潰並最終導致政權垮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古拉·齊奧塞斯庫
  • 外文名:英語:Nicolae Ceausescu,羅馬尼亞語:Nicolae Ceauşescu
  • 國籍羅馬尼亞
  • 民族:羅馬尼亞人
  • 出生日期:1918年1月26日
  • 逝世日期:1989年12月25日
  • 畢業院校:“斯特凡·喬治烏”社會政治學院
  • 職業:革命家、政治家
  • 主要成就: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平反冤假錯案
    創造羅馬尼亞經濟的“黃金時代”
    東歐戴高樂主義
  • 出生地:羅馬尼亞王國 奧爾特縣 斯科尼切會蒂村
  • 信仰:共產主義
  • 代表作品:《羅馬尼亞在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前進》
  • 政黨:羅馬尼亞共產黨
  • 軍銜:中將
人物生平,青年時代,政壇新星,國家領袖,被殺身亡,為政舉措,政治方面,經濟方面,社會方面,軍事方面,外交方面,個人作品,人物榮譽,個人生活,生活方式,家庭成員,奢侈生活,人物評價,人物爭議,

人物生平

青年時代

1918年1月26日,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出生於羅馬尼亞王國奧爾特縣的斯科爾尼切什蒂村的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他在10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11歲時到布加勒斯特一家修鞋鋪當學徒。15歲時因參加罷工和遊行而被捕。
1933年,加入羅馬尼亞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1948年—1965年稱羅馬尼亞工人黨),並作為民主青年的代表參加全國反法西斯委員會。
1933年—1936年,先後任布加勒斯特市、普拉霍瓦州和奧爾特尼亞州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委書記。20世紀30年代中期,他在布加勒斯特、克拉約瓦肯普隆格勒姆尼庫沃爾恰等地執行黨的任務,多次被拘捕。
1936年6月,被當局逮捕,在布拉索夫被法庭判處2年監禁並以藐視法庭罪額外判處限定居住在斯科爾尼切什蒂1年零6個月,他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有“羅馬尼亞的巴士底獄”之稱的多夫塔納監獄中度過的,在被關押期間,他結識了一批傑出的共運活動家(包括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埃米爾·波德納拉希基伏·斯托伊卡亞歷山德魯·莫吉奧羅什),1939年獲釋出獄。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1945年)
1939年10月,當選為羅馬尼亞共青團全國組織書記。
1940年8月,再次被捕並被關押在吉拉瓦監獄,1942年轉押卡蘭塞貝什監獄,1943年先後轉移到瓦卡瑞什蒂監獄和特爾古日烏集中營。在獄中參加了以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為首的羅共領導核心,成為喬治烏·德治的得意門生和黨內“監獄派”的骨幹。同喬治烏-德治一起反抗揚·安東內斯庫法西斯主義親德、意政權。
1944年8月23日羅共在布加勒斯特舉行武裝起義時,齊奧塞斯庫被營救出獄。

政壇新星

1944年—1945年,任羅馬尼亞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八·二三”武裝起義勝利後,參加了羅共領導和組織人民民眾奪取並鞏固政權、建立民主政府、進行土地改革等一系列重要活動。此後相繼進入羅馬尼亞軍事學院專修班、布加勒斯特經濟研究學院和“斯特凡·喬治烏”社會政治學院(羅共中央高級黨校)學習。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總政治部主任齊奧塞斯庫在建軍節上發表演講
1945年10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當選為羅共中央候補委員。
1946年—1948年,先後擔任羅共多布羅加和奧爾特尼亞州委書記。
1946年11月,當選為大國民議會代表。
1948年5月13日—1950年3月18日,擔任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國務秘書,任內積極推進農業集體化政策,是農村社會主義改造的倡導者之一。
1950年3月18日—1954年4月19日,先後擔任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武裝部隊部副部長、武裝部隊部第一副部長,併兼任武裝部隊總政治部主任,1952年4月出任最高軍事委員會委員。1950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52年晉升為中將。
1952年,當選為羅馬尼亞工人黨中央委員兼中央組織局委員。
1954年4月20日,在羅馬尼亞工人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上當選為羅馬尼亞工人黨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1952年9月,齊奧塞斯庫在大國民議會上發言
1955年12月,在羅馬尼亞工人黨第二次代表大會(羅馬尼亞共產黨“七大”)上當選為羅馬尼亞工人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主管組織工作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民眾團體的工作。
1960年6月,在羅馬尼亞工人黨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在黨內排名第二。
1964年起,齊奧塞斯庫開始更多地主持黨中央的日常工作。

國家領袖

1965年3月22日,羅馬尼亞工人黨召開中央全會,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當選為羅馬尼亞工人黨中央第一書記。
1965年7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委員、常設主席團委員(1974年11月起為中央常設局委員)、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在羅共“十大”上作政治報告
1967年12月9日,開始擔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務委員會主席,成為羅馬尼亞的國家元首。
1968年11月,出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團結陣線(1980年改稱羅馬尼亞社會主義民主和團結陣線)全國委員會主席。
1969年4月7日,出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防委員會主席,併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和愛國衛隊總司令。在8月召開的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次代表大會上再次當選為羅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常設局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1973年,出任經濟和社會發展最高委員會主席。
1974年3月29日,當選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併兼任國務委員會主席。在11月召開的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第三次當選為羅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常設局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齊奧塞斯庫總統宣誓就職
1977年,出任全國勞動人民委員會主席。
1979年11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第四次當選為羅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常設局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1984年11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第五次當選為羅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常設局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1985年,當選為羅馬尼亞科學院院士和名譽院長。
1989年11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第六次當選為羅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常設局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被殺身亡

1989年12月16日,羅馬尼亞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爆發了大規模民眾遊行、示威活動,隨後示威活動迅速波及全國和首都布加勒斯特。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夫婦
12月20日,齊奧塞斯庫於發表電視講話說,蒂米什瓦拉發生的騷亂是流氓、暴徒煽動的,是以破壞國家機關和公共財產為目的的,這是恐怖行動,與反動勢力、帝國主義、沙文主義勢力相勾結,試圖搞亂羅馬尼亞的秩序與穩定。同時齊奧塞斯庫簽署命令,宣布蒂米什瓦拉市進入緊急狀態。
12月22日,齊奧塞斯庫在宣布全國實行緊急狀態後攜夫人倉皇出逃,於當日在特爾戈維什蒂被抓獲。
12月25日,齊奧塞斯庫夫婦一起被羅馬尼亞特別軍事法庭以“實施種族滅絕,屠殺六萬人”、“危害國家”、”破壞公共財產“、“破壞國民經濟”、“在國外銀行有超過10億美元的秘密存款並企圖叛逃國外”等5大罪狀判處死刑並立即執行,當天下午4時,齊奧塞斯庫及其夫人被處決身亡。至此連續執政長達25年的齊奧塞斯庫政權瞬間土崩瓦解,羅馬尼亞共產黨亦不復存在。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被槍決時的齊奧塞斯庫夫婦

為政舉措

政治方面

齊奧塞斯庫在羅共九大上強調集體領導和集體工作的原則,反對兼職,並通過黨章規定“一個黨員在黨或國家機關中只能擔任一項需要經常工作的政治領導職務”,羅共“九大”後,齊奧塞斯庫對內注意發揚民主,重新審視羅共歷史上的冤假錯案,通過撥亂反正和批判喬治烏-德治個人迷信,為“大清洗”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凝聚了黨心、民心,成功樹立了自己的威信和聲望。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
1965年8月,羅馬尼亞大國民議會通過了新憲法,將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改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同時對羅馬尼亞工人黨的黨名進行更改,恢復了羅馬尼亞共產黨的舊稱,並通過了新的黨章。
1967年12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齊奧塞斯庫提出為消除“目前在黨和國家機構中存在的平行和重疊現象”而“應由黨和國家領導中的一位同志來負責一個部門的工作”的建議。
1969年8月,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黨章修正案,決定黨的總書記不再由中央委員會選舉而由全國代表大會“直接選舉”產生,使齊奧塞斯庫處於不受中央委員會約束的地位。
齊奧塞斯庫隨著自身威望的提高,逐步獨攬大權,對黨和國家事務越來越獨斷專行,實行家長制的統治和一言堂領導。其本人的作風也越來越主觀武斷,聽不得不同意見,出現了問題,唯下面是問。在幹部用人政策上,齊奧塞斯庫上台時尚能堅持集體領導,唯才是舉,但到了1967年以後,齊奧塞斯庫開始走上個人集權的道路,在1974年羅馬尼亞實行總統制後,齊奧塞斯庫作為總統更是擁有了直接頒布法律、任免政府官員的權力。羅馬尼亞共產黨的總書記、共和國總統、國務委員會主席、國防委員會主席、武裝部隊總司令和愛國衛隊總司令、經濟和社會發展最高委員會主席均由他兼任。此外,還有一些在齊奧塞斯庫本人倡議下建立的全國性的民主機構,如社會主義民主和團結陣線以及全國勞動人民委員會,也由其本人擔任主席。這樣,齊奧塞斯庫把黨、政、軍、經、群等各項大權集於一人手中,成為世界上兼職最多的國家領導人之一。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齊奧塞斯庫夫婦的巨幅海報
隨著地位的鞏固,齊奧塞斯庫越來越喜歡人們對他歌功頌德,熱衷於形式主義的轟轟烈烈的場面。1971年後,齊奧塞斯庫開始走向個人崇拜,他到全國各地視察,民眾都傾城出動,以最高禮節來歡迎他。齊奧塞斯庫和夫人過生日、以及出訪歸來,或有重大活動,全國各地、各部門都紛紛致賀電,以表示衷心擁護齊的領導。一切傳媒手段都用來宣傳齊奧塞斯庫夫婦,齊氏夫婦巨照天天見諸報端,大量出版了齊的講話文集和言論集。每當齊奧塞斯庫講話時,與會者都要數十次起立,長時間地鼓掌歡呼“齊奧塞斯庫—羅共”、“齊奧塞斯庫與人民”等。開大會時,每位發言者,總理和部長們也不例外,都先讚揚齊奧塞斯庫夫婦的功績。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羅馬尼亞的人民民眾夾道歡迎齊奧塞斯庫
羅馬尼亞官方對他們的歷史評價越來越高,齊奧塞斯庫被塑造成羅馬尼亞千年以來最偉大的領袖。齊奧塞斯庫不僅個人大權獨攬,唯我獨尊,還把夫人、子女及其他親屬安排在重要崗位上,齊奧塞斯庫家族成員有30多人在黨政軍經等重要部門任職,從而形成了家族統治。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齊奧塞斯庫夫婦在所到之處都組織盛大歡迎
齊奧塞斯庫大搞個人迷信和家族統治,導致了羅馬尼亞國內深刻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矛盾,引起廣大黨員和民眾的不滿,工人罷工事件和反齊傳單時有出現。
1968年2月,羅馬尼亞政府把全國16個州和兩個直轄市重新劃分為39個縣(現為41個縣)和一個直轄市,取消州和區的建制而建立縣,由中央直轄,建立從中央到縣、市和鄉鎮、農村的垂直領導體制,形成中央—縣—鄉村三級行政體系,提高市和鄉的作用並擴大其許可權,使中央領導接近基層單位,以便直接貫徹黨和國家的決議。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
1988年,羅馬尼亞大力推行農村規範化計畫,把一些鄉和村合併,建立農工中心。

經濟方面

在經濟建設上,齊奧塞斯庫注重經濟建設,關注民生,為了擺脫蘇聯的控制,逐步對經濟體制進行了一些改革。他反覆強調,“沒有經濟上的獨立,就不會有政治上的獨立”,“沒有高速度的發展,就不可能生存下去”。因此,羅馬尼亞把發展國民經濟看作是關係民族存亡的大事,並在努力探索高速發展國民經濟的道路。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
1965年羅共“九大”提出了1966—1970年的發展國民經濟的指示草案和關於能源發展的和國家電氣化的十年計畫,草案規定黨的政策的中心仍然是國家的工業化,優先發展重工業,特別是機器製造業。在確定了在繼續高速度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同時,將更加重視農業和提高農牧業生產。
針對經濟管理和計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齊奧塞斯庫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1、建立工業中心,減少工業管理體制中的中心環節。把過去由工業部的高度集中領導和權力過分集中,改為相對分散的領導和權力適當下放,充分發揮了下面的積極性。這樣不僅能及時解決問題,而且針對性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對羅工業的迅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2、取消一長制,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實行集體領導,吸收工人直接參加管理。這樣激發了工人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為工人發揮創造精神創造了條件。
3、改進對國民經濟的管理和計畫,擴大企業自主權。
4、改革報酬制度,以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5、重視國際經濟合作和大力發展外貿,廣泛對外開放,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同時,採用多種形式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和資本。
齊奧塞斯庫執政期間,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增強綜合國力,創造了羅馬尼亞經濟上的“黃金時代”。從1965年到1989年,羅馬尼亞的國民收入增長了32倍,工業增長119倍,農業增長6倍。20多年的建設使羅馬尼亞擁有了自己的石油、化工、冶金、機器製造、電子和汽車製造等工業部門,能製造客機、大噸位的船舶並正興建核能電站。由於執行均衡發展各地經濟的政策,注意生產力的合理布局,促使落後地區的經濟有了很大發展。羅馬尼亞在住宅方面的建設成就就尤為顯著,到1989年,羅全國人口的82%已遷入新居,基本上解決了住宅問題。人民生活還是有了很大改善,據公布的數字,到1988年,羅馬尼亞人均國民收入已達3000美元。

社會方面

為了提高人口數量,增強國力,1966年羅馬尼亞廢除了以前關於個人可以自由流產的法律,實施了禁止墮胎的政策。齊奧塞斯庫宣稱,胎兒是社會的財富,不生育孩子的人就是背叛國家的人。同時規定,禁止離婚,每對羅馬尼亞夫妻至少要生四個孩子。緊接著,國家頒布法令,節育和墮胎都屬違法,不能受孕的女性要交納稅金,墮胎者將受到判刑和囚禁,婦女月經期要受到嚴格的檢查與盤問。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齊奧塞斯庫會見軍隊將領
為保證政令暢通,依據齊奧塞斯庫的指令,執法者紛紛進駐機關、工廠、農村、學校以及各個單位,對婦女進行嚴格的監控,督促她們每月必須做婦科檢查,以確保沒有使用避孕工具;對那些避孕的婦女和默許墮胎的醫生一經查出,嚴厲打擊、處罰監禁。
20世紀80年代初,齊奧塞斯庫頒布了《大羅馬尼亞打字機法》。根據該法,每一個羅馬尼亞的公民、企業、事業、機關、學校等單位,凡擁有打字機必須要得到警方的許可,領取使用執照;要成為打字員也必須照此辦理,並且要將所打字的樣品同時上報。如果打字機需要修理,其使用者及其打字機都需要更新執照。任何繼承打字機的羅馬尼亞人,都必須將此上交政府當局,或尋求取得使用它的資格;如果不把打字機的鍵盤上交警方,即使損壞的打字機也不得私自處理,否則嚴加處罰。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總書記

軍事方面

1968年8月,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發生後,齊奧塞斯庫譴責五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部隊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是一個重大錯誤,是對主權國家的粗暴踐踏。為動員全國人民保衛祖國,羅馬尼亞決定在全國各工廠、企業、農村、機關普遍重新組織建立愛國衛隊,包括步兵、偵查、反特、工兵、防空、反坦克等兵種。此外,還在1968年8月還成立了“青年保衛祖國軍訓隊”。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齊奧塞斯庫在辦公(1980年)

外交方面

齊奧塞斯庫對外廣泛開放,高舉民族獨立大旗,堅持獨立自主,反對蘇聯的控制與顛覆,他在一系列講話和工作報告中,強調獨立自主,主張各黨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獨立自主地制訂自己的政治路線,確定自己的發展道路;反對統一模式;主張嚴格遵守國家關係中“權力完全平等”、“互不干涉內政”、“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的原則。1969年齊奧塞斯庫在講話中強調羅馬尼亞“把平等、尊重民族主權和獨立、不干涉內政、同志式的互助這些馬列主義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原則”,當作羅馬尼亞“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基礎”。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時代周刊上的齊奧塞斯庫
1970年12月,齊奧塞斯庫在接見各國使節時說:“羅馬尼亞過去和現在都一貫為發展同世界所有國家(不管其制度如何)的關係而行動”。他強調羅馬尼亞“堅決反對帝國主義的控制、專橫和侵略政策,即實力政策,堅決反對施加壓力和進行奴役以及干涉他國內政的種種形式”,“反對霸權主義大國沙文主義”。
針對1968年11月勃列日涅夫拋出的“有限主權論”後,齊奧塞斯庫說,“限制或放棄華沙條約某一成員國的主權的理論(即有限主權論)不符合社會主義國家關係準則”。20世紀70年代起,蘇聯推行華沙條約組織“軍事一體化”,即在締約國聯合武裝部隊之外,由蘇軍和各成員國的一部分軍隊組成包括海軍、空軍在內的“一體化部隊”,由聯合武裝部隊總司令部指揮。對此羅馬尼亞領導人和黨報多次強調:“華沙條約參加國的軍隊之間合作聯繫是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和信任、尊重國家主權的基礎上的;這些準則排除了對任何一國軍隊的內部事務進行任何干涉。”強調羅馬尼亞軍隊的“唯一領導者是黨、政府、本國總司令部,只有它們可以對羅馬尼亞軍隊發布命令”,“根本不能理解把黨和政府對軍隊的指揮權和領導權的哪怕是多么小的一部分讓出去的作法”。齊奧塞斯庫還拒絕華約軍隊在羅領土上舉行軍事演習,在華約內部取得了類似法國在北約中的相對獨立地位,被稱為東歐的“戴高樂主義”。在經濟上,齊奧塞斯庫同樣反對蘇聯提出的“一體化”方案。
1969年4月,重申羅馬尼亞“不主張一體化,不希望參加超國家的聯合機構”,並指出經互會各國之間的合作“不應導致踐踏國家主權”,“不應侵犯”每個國家“根據自己的意願自主地決定發展計畫的權利”,並延續了喬治烏-德治時代的抵制蘇聯的“分工專業化”的政策。
齊奧塞斯庫與西方國家、中國、以色列建立和保持了良好的關係,對美國和西歐奉行開放政策,在華約組織國家中率先承認西德,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貿總協定,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是僅有的兩個與歐洲經濟共同體簽署貿易協定的東方集團國家。
羅馬尼亞還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和調解國際衝突,在中蘇關係、中美關係、中東和平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並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與以色列巴勒斯坦都保持正常關係的國家。這一系列的外交舉措為羅馬尼亞贏得了廣闊的國際活動空間,提高了羅馬尼亞的國際地位和聲譽,齊奧塞斯庫由於捍衛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的立場,頗得人心,在國內外的威望升高,他長期活躍於國際政治舞台,出訪過三個世界的許多國家。

個人作品

齊奧塞斯庫的講話、報告和文章均收集在《羅馬尼亞在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前進》的齊奧塞斯庫文集中,截至1989年9月,已出版了31卷。

人物榮譽

時間
獲獎名稱
所屬國家或組織
1964年
“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鐮刀和鐵錘”金星獎章
羅馬尼亞
1966年
一級南斯拉夫之星勳章
1969年
服務之星最高榮譽勳章
奧地利
1970年
各族人民友誼勳章、“列寧誕辰一百周年”紀念獎章
蘇聯
1971年、1978年、1980年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共和國英雄”金星獎章、“社會主義勝利”勳章
羅馬尼亞
1971年5月17日
西德
1973年
古巴
1973年5月21日
大綬帶大十字騎士勳章
義大利
1973年、1978年
蘇聯
1974年
“解放者聖馬丁”勳章
阿根廷
1975年
國家南十字星勳章
巴西
1975年10月14日
聖地亞哥騎士大項鍊勳章
1975年
“1941年—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勝利30周年”紀念獎章
蘇聯
1976年
雅典國際金獎
希臘
1976年
“攻打蒙卡達兵營20周年”獎章
古巴
1976年
國際養蜂人金質獎章
阿德萊德國際養蜂人大會、澳大利亞
1978年
最尊貴的巴斯爵級大十字勳章
英國
1979年
金質獎章
羅馬國際事務研究所
1980年
大象騎士勳章
丹麥
1980年11月4日
塞拉芬皇家騎士勳章
瑞典
1983年
巴爾幹山脈”勳章
保加利亞
1983年
蘇聯
1984年
奧林匹克金質勳章
1988年
卡爾·馬克思”金質勳章
東德

皇家聖奧拉夫大十字勳章

榮譽軍團勳章
法國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之星勳章
羅馬尼亞

“新農業革命英雄”稱號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勞動勳章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防勳章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軍事服務勳章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共和國建立五周年紀念獎章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解放35周年紀念獎章
羅馬尼亞
資料來源:
時間
學位名稱
頒發院校
所屬國家
1973年
榮譽博士
羅馬尼亞
1974年
榮譽博士
黎巴嫩
1974年
榮譽博士
阿根廷
1975年
榮譽博士
尤卡坦自治大學
墨西哥
1975年
榮譽博士
索菲亞·安提波利斯·尼斯大學
法國
1978年1月25日
政治學博士
“斯特凡·喬治烏”社會政治經濟教育學院(中央高級黨校)
羅馬尼亞
1978年1月25日
經濟學博士
布加勒斯特經濟研究學院
羅馬尼亞
1988年
榮譽博士
賴比瑞亞
1988年
榮譽博士

資料來源:

個人生活

生活方式

齊奧塞斯庫喜歡打獵、下棋,喜歡作長篇報告並喜好民眾的鼓掌與歡呼。

家庭成員

人物關係
姓名(生卒年)
備註
父親
安德魯察·齊奧塞斯庫(1886——1969)
農民出身,羅共執政後,出任斯科爾尼切什蒂村村長
母親
亞歷山德拉·齊奧塞斯庫(1888——1977)
原名亞歷山德拉·萊克斯德拉,信奉東正教。
妻子
埃列娜·齊奧塞斯庫(1916——1989)
埃列娜原名埃列娜·彼特列斯庫,1946年與齊奧塞斯庫結婚,兩人共育有兩子一女。埃列娜長期任中央化學研究所所長,1972年當選為羅共中央委員,1979年兼任黨政幹部委員會主席,1980年又兼任政府第一副總理,是名副其實的黨和國家二號領袖。
長子
瓦倫丁·齊奧塞斯庫(1948——)
物理學家,長期在物理研究所工作,1989年當選為羅共候補中央委員,結過兩次婚,有一兒一女。
次子
尼庫·齊奧塞斯庫(1951——1996)
長期任羅馬尼亞共青團中央書記,是齊奧塞斯庫內定的接班人。其妻波利亞納·克里斯泰斯庫是社會主義少年先鋒隊的負責人。
長女
佐婭·齊奧塞斯庫(1949——2006)
數學家,她的丈夫米爾恰·奧普蘭是工程師和布加勒斯特理工大學教授。
姐姐
尼庫利娜·齊奧塞斯庫(1914——1990)
家庭婦女,一直住在奧爾特縣
哥哥
馬林·齊奧塞斯庫(1916——1989)
經濟學家和外交官,畢業於布加勒斯特經濟研究學院,1974年任羅馬尼亞駐維也納經濟代表。
妹妹
瑪麗亞·齊奧塞斯庫(1920——2007)
電磁專家,曾在布加勒斯特電磁廠工作。
弟弟
弗洛雷亞·齊奧塞斯庫(1922——2006)
羅馬尼亞共產黨黨報《火花報》記者。
弟弟
中將軍銜,曾任羅馬尼亞對外情報總局局長、內務部巴尼亞薩高級警察學院院長。
弟弟
伊利耶·齊奧塞斯庫(1926——2002)
中將,曾任國防部副部長兼武裝部隊和最高政治委員會書記等職。
弟弟
揚·齊奧塞斯庫(1932——)
曾任羅馬尼亞農林科學院院長、國家計委第一副主席(部長級)。
弟弟
科斯特爾·齊奧塞斯庫(1930—?)
幼年夭折
妹妹
埃列娜·齊奧塞斯庫(1928——2001)
即埃列娜·伯爾布列斯庫,瓦西列·伯爾布列斯庫的妻子,埃列娜長期在家鄉從事教育工作,先後任校長、學監。
妹夫
瓦西列·伯爾布列斯庫(1926——1991)
1979年出任羅共中央委員,1982年升任奧爾特縣黨委第一書記兼縣人委會主席,1986年升為主管農業的中央書記處書記。
孫輩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共有18個孫輩成員(7男11女)
———
資料來源:

奢侈生活

齊奧塞斯庫為了個人享受,在文物保護單位──原羅馬尼亞國王的夏宮旁修建了自己的別墅,夏宮因此停止對外開放。他的住處不僅周圍戒備森嚴,外出時乘車經過的路段也都實行戒嚴,禁止其他車輛通行。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齊奧塞斯庫的軍銜和勛略
齊奧塞斯庫在羅馬尼亞的全國各縣都至少有一個別墅、招待所或狩獵木屋。在眾多的“行宮”中,利用率最高的要數位於黑海海濱的海王星休養站和首都布加勒斯特北郊的斯納科夫別墅。每年夏季,齊奧塞斯庫都在海王星休養站辦公並接待外賓,為此這裡也有了“夏季首都”之稱。
齊奧塞斯庫的家屬不僅在首都擁有數幢宅邸和別墅,在全國各地還擁有多幢別墅,家族成員每年花數十萬美元從國外購買進口首飾、化妝品、食品和各種用品,甚至連他們養狗的食物和疫苗都是進口的。

人物評價

儘管羅馬尼亞加入了北約歐盟,儘管不少人至今對齊奧塞斯庫夫婦並沒有好感,然而,越來越多的人對槍決齊奧塞斯庫夫婦、特別是在聖誕節那天將國家領導人“像一條野狗似地處死”感到如鯁在喉。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經濟危機當前,開始以肯定眼光懷念齊奧塞斯庫時代的人明顯增多。(羅馬尼亞國內民眾評)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
齊奧塞斯庫是一位偉大的領袖,儘管他犯下巨大的錯誤,但他的功績同樣巨大,這一點任何人不能否認。(大羅馬尼亞黨主席瓦丁·圖多爾評)

人物爭議

齊奧塞斯庫夫婦被處決5天后,二人屍體被秘密埋葬在根恰公墓。此後,羅馬尼亞官方一直未確認二人的墓地所在,而其家屬也因此對所謂墓地拒不承認。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思庫)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的墓地
在齊奧塞斯庫夫婦唯一在世的兒子瓦倫丁·齊奧塞斯庫及女婿奧普雷安的要求下,2008年,布加勒斯特抗訴法院終審決定,要求羅馬尼亞國防部出示齊奧塞斯庫夫婦被埋在根恰公墓的證據。經過多年的法庭之爭,齊奧塞斯庫夫婦的家屬獲得根恰公墓有關墓地的所有權,為開館驗屍掃清了障礙。
2010年7月21日,羅馬尼亞國家法醫學院開啟了墓穴並進行開棺驗屍。
2010年11月3日,國家法醫學院DNA檢測結果顯示,布加勒斯特西部根恰公墓兩處墓穴里的確係前總統齊奧塞斯庫夫婦的屍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