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硬結病

鼻硬結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肉芽腫病變,常先發生於鼻部,緩慢向上唇、鼻咽、口咽、喉咽、氣管、支氣管、鼻竇、鼻淚管等處發展,故本病又稱呼吸道硬結病。本病也有少數可原發於咽、喉或氣管而不累及鼻部。鼻硬結病為散發性疾病,全世界各地均有報導。

基本介紹

  • 別稱:呼吸道硬結病
  • 英文名稱:rhinoscleroma
  • 就診科室: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常見發病部位:鼻部
  • 常見病因:長期接觸鼻硬結桿菌,個人營養差和免疫力低下,以及環境衛生不潔淨等
  • 常見症狀:黏膜乾燥、萎縮、結痂、出血等,鼻黏膜輕度腫脹,但不充血,結節狀腫塊樣物等
病因,臨床表現,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1882年Frisch第一個在病變組織中發現該病的致病菌—鼻硬結桿菌(Frisch桿菌),但在以後的動物和人體接種中常有失敗,故也有不少學者持懷疑態度。其形態為形短、有莢膜的革蘭陰性桿菌,有輕度的傳染性,其傳染方式有待研究。本病病程一般較長,有長期接觸史。此外,還可能與個人營養狀況和免疫力,以及環境衛生等因素有關。

臨床表現

1.卡他期
早期表現為黏膜乾燥、萎縮、結痂、出血等,鼻黏膜輕度腫脹,但不充血。臨床易誤診為萎縮性鼻炎,但無臭氣。病變一般在鼻腔前部,痂皮不易取出。此期可持續數月甚或數年。在多發病區,應取活檢或細菌培養,明確診斷。
2.硬結期
在鼻前庭、鼻中隔和下鼻甲前端,以及上唇等處出現結節狀腫塊樣物,表面血管擴張、質硬。主要症狀為鼻塞或外鼻變形,病程較長,可持續數年或更長。
3.瘢痕
由於結締組織增生,瘢痕形成和組織攣縮,產生阻塞及各種畸形,鼻孔狹窄、閉鎖、鼻翼內移,懸雍垂消失,鼻咽狹窄或閉鎖,喉狹窄等。

診斷

1.本病為慢性進行性病變,持續時間很長,據報導有長達20~30年者。硬結病變極大多數原發於鼻腔前部,少數也可原發於咽、喉、氣管等處,出現相應的症狀,如耳鳴耳聾、聲嘶、呼吸困難等。
2.活檢為診斷的主要依據,Mikulicz細胞和Russel小體為其病理特徵性表現,可疑病例需反覆取材病理檢查。細菌培養可能查到鼻硬結桿菌,血清補體結合試驗也具有診斷價值。

鑑別診斷

早期應與萎縮性鼻炎鑑別,硬結期及瘢痕期需與惡性肉芽腫、鼻腔惡性腫瘤、鼻內翻性乳頭狀瘤、鼻腔結核等鑑別。

治療

1.抗生素治療
抗生素對本病有效,可選用鏈黴素,卡那黴素等治療,但應注意其有耳毒性副作用。近有報導用第三代的頭孢羥苄四唑肌注,經2個月治療,得到良好效果。
2.放射療法
用X線照射可促使病變纖維化,使病變停滯發展。由於放射治療尚可在放射野內誘發惡性腫瘤,其套用於呼吸道硬結病的治療須十分慎重。
3.綜合療法
根據病程,結合放射和抗生素治療,對瘢痕可按病情進行手術切除或修復,恢復其功能。通過上述治療,如細菌培養轉變為陰性,活檢已無硬結病變特徵,可以認為治癒。

預防

1.本病在某些地區多見,雖然其傳染途徑未明,但到達這一地區時要多加注意,這是最好的預防。
2.得病之後,局部注意保溫及保持清潔。
3.及時更換外用藥或用蒸氣濕敷療法。
4.增加營養,忌煙、辛辣食品,可少量飲服黃酒、葡萄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