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上望金門

鼓浪嶼上望金門

《鼓浪嶼上望金門》是左河水2006年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該詩描寫了詩人再次登頂福建廈門鼓浪嶼日光岩,東望與金門島的隔海風雲變幻,心潮激盪的情形。表達了詩人對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熱切期盼與美好願景。作品首次發表於《詩潮》 2009年第4期 ,後被當地進行旅遊宣傳的多類報刊及網路文章引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鼓浪嶼上望金門
  • 作者:左河水
  • 創作年代:2006年
  • 作品出處:《詩潮》 2009年第4期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詩
  • 創作地點:福建廈門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創作背景,作品譯文,

作品原文

鼓浪嶼上望金門
鼓浪嶼上望金門
廈門與金門位置圖
左河水
曾登岩頂雨瀟瀟,今望浯洲浪漸消。
隔岸彼門一咫尺,東風何日助西飄。

作品注釋

1、鼓浪嶼:英文:Kulangsu,是福建省廈門市下轄的一個衛星島(行政上屬於城市街道)。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衛星島。
中國大陸的廈門(鼓浪嶼)與中國台灣的金門是門對門,是海峽兩岸最近的地方,是唯一互相之間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地方。2007年5月鼓浪嶼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金門:即金門島,是福建省沿海的島嶼縣,主要由小金門(烈嶼)和大金門兩座島嶼組成。 金門自古屬於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管轄,明朝末期是鄭成功對抗清朝的基地,現由台灣省管轄,曾是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1958年爆發八二三炮戰,1992年解除戒嚴,2001年啟動金門-廈門航海線,開始“小三通”。
3、日光岩:日光岩聳峙於鼓浪嶼中部偏南,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成為龍頭山的頂峰,海拔92.7米,為鼓浪嶼最高峰,也是瞭望金門島的最佳之處。
鼓浪嶼上望金門
鼓浪嶼之日光岩
4、雨瀟瀟:形容風雨急驟。此處喻指海峽兩岸的政治風雨。2002年8月3日,奪得台灣執政權的民進黨陳水扁,拋出“一邊一國論”,聲稱“台灣與對岸中國是‘一邊一國’,要分清楚”。此後,陳水扁越走越遠,2003年更引爆“公投制憲”議題,宣稱在2004年3月20日搞“防衛性公投”,將兩岸關係推向極為危險的境地。
5、浯洲:即金門島。該島有“浯洲”、“仙洲”、“浯島”等別名。
6、浪漸消:消,意為在減弱,是一種凋敝貌。《詩話總龜後集》卷四二引宋李獻民《雲齋廣錄》:“黃昏幾度消消雨,蟬鬢犀梳雲欲吐。”此處的“浪漸消”指海峽兩岸的風浪處在逐漸消停的狀態。喻指海峽兩岸關係得到緩和,“九二共識”逐步取代“一邊一國論”,特別是2005年4月26日下午,時任台灣國民黨主席的連戰率領訪問團抵達南京,正式開始其在大陸的“和平之旅”。4月30日,“胡連會”達成五項願景,對兩岸關係產生了積極影響,兩岸的對立狀態處於漸消之中。
7、彼門:即金門。因“廈門”與“金門”兩岸彼此“門對門”,若稱廈門為此門,則金門門。
8、咫尺:我國周制八寸為咫,十寸為尺。形容距離近,也指微小,仿佛對方就在眼前。廈門與金門相隔僅4000米,金門與台灣島卻相距210,000米。所以,此詩將“兩門”之距離喻稱“一咫尺”。
9、東風:指由東向西刮的風,也就是從台灣方向往大陸移動的風。東風也指春風。《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唐李白《春日獨酌》詩之一:“東風扇淑氣,水木榮春暉。”因此,東風即是和暖之風。
10、西飄:詩的字面物象表達是,從地理上寫彼門(金門島)往西飄向祖國大陸,但島嶼是颱風吹不動的。詩的意象為希望台灣人民能借“胡連會”的東風,全面向大陸靠攏,和平地走向兩岸的統一,攜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創作背景

2006年夏,詩人第三次來到廈門,應朋友之邀又到鼓浪嶼登日光岩。他的前次(第二次)來到這裡是1997年,那時是參加一個由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主辦的建行營業部的工作交流會,當時的“台灣海峽飛彈危機”餘波未平:1995年至1996年間,中國因不滿李登輝獲邀以校友身分前往其母校美國康乃爾大學發表公開演講、並企圖影響第一次台灣地區領導人公民直接選舉結果所舉行的軍事演習行動。解放軍第二炮兵和南京軍區分別向台灣外海試射飛彈及舉行兩棲登入作戰演習,美國則緊急調動兩個航母戰鬥群進行應對,一時台海風雨交加,戰雲密布。
鼓浪嶼上望金門
鼓浪嶼海岸
時隔達10年之久的2006年,詩人因一項經貿活動第三次來到廈門,此時,海峽兩岸的關係已得到緩和,並成功地舉行了“胡連會”: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和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北京舉行正式會談,會談後國共兩黨發布了《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會談新聞公報》。這是60年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的主要領導人首次舉行會談,是一次歷史性會談,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正逢此時,詩人站在鼓浪嶼日光岩遠望台灣金門島及其海面,回想起海峽兩岸的風雲變幻,心潮起伏,熱血沸騰,晚上他回到賓館,提筆寫下了《鼓浪嶼上望金門》。因為詩中的內容曾經為國際新聞的熱點,發表後也被一些 文章引用。

作品譯文

曾在1997年登上日光岩,那時的海峽風起雲湧雨瀟瀟;
鼓浪嶼上望金門
鼓浪嶼的曙光
2006年的今夏再次登岩遠望,已雨停風細、浪低濤小。
廈門與金門彼此門對門,僅為近水之隔,猶如咫尺之遙;
“胡連會”的東風何時助推台灣西靠大陸,實現兩岸統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