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暗裡追涼

《點絳唇·暗裡追涼》是近代詞人王國維創作的詞作,被整理收錄在王國維的詞稿《人間詞》甲稿之中。

這首詞,上片寫實,夏夜、扁舟、流螢,使人倍覺靜謐安祥;下片由實轉虛,閃電、嚴城、高歌、寂寞,讓人覺得壓抑,但充滿衝動的欲望。從上下片的對比來看,上片所用的意象纖小而靈動,下片的意象莊重卻沉悶。這樣不同的意象對比,更加可以突出整個氛圍中人的位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點絳唇·暗裡追涼
  • 創作年代:清末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王國維
  • 作品出處:《人間詞》甲稿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點絳唇
暗裡追涼,扁舟徑掠垂楊過。濕螢火大。一一風前墮。
坐覺西南,紫電排雲破。嚴城鎖。高歌無和。萬舫沉沉臥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點絳唇:詞牌名,又名“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等。以馮延巳詞《點絳唇·蔭綠圍紅》為正體,雙調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後段五句四仄韻。
②暗裡:此謂在黑暗的夜中。追涼:乘涼。
③徑掠:徑直擦過。
④濕螢:謂在潮濕空氣中飛舞的螢火蟲。
⑤坐覺:頓覺。
⑥紫電:此指閃電。
⑦嚴城:戒備森嚴的城池。
⑧高歌:高聲歌吟。無和(hè):沒有人跟著唱。
⑨萬舫(fǎng):許多船。沉沉:寂靜無聲。

白話譯文

夜裡去尋找清涼,駕一葉扁舟徑直穿過垂楊。悶濕的空氣中螢火蟲顯得特別的亮。螢火蟲紛紛隨風划過。
坐在舟上頓時感覺到西南方,閃電推開雲層直下。幕雲罩城。高歌一曲卻無人唱和。所有的舟舫仿佛是在沉夢中一樣。

創作背景

1905年,王國維夏夜追涼,駕一葉扁舟,徜徉在垂楊蔭里,遙祝望見雲層中熠熠電光,王國維放聲高唱。此等經歷讓王國維不忘,於是寫下該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是寫夏夜雷雨前悶熱潮濕的感受,其中不無象徵含義。
“暗裡追涼”並沒有說熱,但讓我們聯想到夏夜房間裡熱得呆不下去,不得不出來找一個涼快地方,但外邊比屋裡也好不到哪兒去的那種感受。為了乘涼所以坐上小舟,小舟輕快地從垂柳岸邊擦過,這裡邊就有了一點點涼快的感覺。“濕螢光大”是說由於空氣非常潮濕,所以螢火蟲發出的光顯得特別亮。“一一風前墮”是形容小小的螢火蟲在小船划過所帶起的微風中不能自主的樣子。
“坐覺西南,紫電排雲彩破”,是說突然之間,西南方向的天空打了一個閃。如果只是寫到這裡,我們還不能肯定作者除了寫景之外另有什麼寄託的用意,可是加上“嚴城鎖,高歌無和,萬舫沉沉臥”幾句就不同了。“排雲破”的“破”和“嚴城鎖”的“鎖”是對立的。“排雲破”是一種破封閉的努力,而“嚴城鎖”是一種保持封閉的力量。這可能是當時環境的寫實。所以作者接著就說,“高歌無和”。這不是王國維一個人對那個時代的感受,他想高歌打破沉寂,可是他得不到回響,所有的船都停在那裡,所有的人都在黑夜中大夢方酣。“高歌無和,萬舫沉沉臥”,這情景,這意象,這口吻,已不是單純的寫實。而是由眼前轉到對時局的悲愴之慨。
整首詞,王國維從夏日追涼的灑脫,轉到對個人不得志,平生抱負難張的寂寥。可以看出王國維描寫的夏日的悶熱和厚重的雲層和層層的深城無不應對當時社會環境。欲出的閃電,破天的高歌,又無不述說著自己的平生。而萬寂的船隻,又揭露了世人的麻木不仁。可以說王國維寫這首詞無不有其深意。

名家點評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蔣英豪《王國維文學及文學批評》:王國維《點絳唇》“濕螢光大,一一風前墮。”讓人想起清真《蘇幕遮》的“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中國作家協會副秘書長陳鴻祥《〈人間詞話〉〈人間詞〉注評》:詩云“螢火時從風裡墮”,蓋與《人間詞甲稿》之《點張唇》(“暗裡追涼”)實為同一意境。

作者簡介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近代享有國際盛譽的學者,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者,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與其俱為同鄉。甲骨四堂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